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军事奇才郭子仪:挽救唐朝命运,一生沉浮

军事奇才郭子仪:挽救唐朝命运,一生沉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2384 更新时间:2024/3/18 15:22:55

在中国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将领有好的结局很少。但有一个人用他非凡的才华和策略扭转了唐朝命运。他就是我们熟知的一代名将郭子怡。

郭子怡是出生于陕西的华县。祖籍是山西太原人。他既聪明又勇敢,受到了部下的尊敬。他以身作则,临危不惧,带领部将东征西讨,历事玄肃代德四朝,勤于职守,心系江山社稷20多年,对巩固唐王朝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名将郭子仪,他的家庭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官宦家庭,祖上就世代为官。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曾先后辗转多地担任刺史,退休后在长安病故。郭子仪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中等官员家庭,良好的家庭背景对他日后的性格、眼界和学识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初露锋芒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喜欢学习军事书籍,练习各种武术。开元时期,郭子怡以科举中榜。天宝十三年,任天德使(今内蒙古),九原县长,朔方军马使。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勾结史思明,经过周密的谋划,在范阳起兵造反,唐王朝岌岌可危。而安禄山、史思明的军队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蛰伏,士气正旺。因此,面对叛军的突然进攻,官兵们无所适从、惊慌失措,或逃或降,或被叛军杀戮,黄河以北二十四郡很快尽被叛军控制。在安禄山的纵容下,叛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深受其苦。

惯于寻欢作乐的唐玄宗仓皇应战却节节败退,唐玄宗立即封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军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命他率领部队东讨安史叛军,部将很快就收复了云中马邑、东路等十多个郡,郭子仪也以功加封为御史大夫。郭子仪的这波操作壮大了军威,鼓舞了士气,将叛军阻挡在了马邑(今山西朔州)地区。

随后,郭子仪又举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郭子仪和他向有嫌隙,但能在危难关头,抛弃个人恩怨为国效命可以说是值得敬佩。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相互配合下,先后又收复了河北的多个县城。此后二人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在与叛军的交战中不断取得胜利,一举收复了河北,形势开始有利于唐军一方。这时郭子仪建议乘胜追击,直取潼关,但遭到了宰相杨国忠的反对。唐玄宗听信杨国忠,最终导致潼关失守,使得叛军兵逼长安。

仓促之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杨国忠等人匆匆西逃。愤怒的士兵杀死了杨国忠,杨贵妃也被逼在马嵬坡自杀身亡。后来叛军占领了东都洛阳,一时间唐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担当重任

这时,哥舒翰为叛军所败,潼关失守,京城震动,唐玄宗继续往西南逃亡。在动荡的年代,太子李亨就在灵武继位。当时军容不规律,士气低落。然而,驻扎在两个都城(长安、洛阳)的土匪势力强大。

唐朝肃宗皇帝紧急命令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军队西进灵武,唐朝政府和民众都感到震惊。从此,郭子怡的朔方军成为唐朝恢复两都的中坚力量。苏宗当即命郭子怡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三月,郭子怡大胜潼关。此后,军队气势大振,攻克蒲州,收复永丰。从此,陕西潼关就没有了安石叛军的据点。10月,郭子怡击败安庆陆军,渡江逃往香洲。郭子怡护送广平县太子进入洛阳,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人民的士气。

由于功绩卓著,郭子怡被封为司徒郭子怡进庭致谢后不久,皇帝就派仪仗队到灞桥上欢迎他。唐肃宗安慰郭子怡,说我的家庭和国家都是您重建的。

上元二年二月,李光弼被U山打败,太原军兵变,杀害节度使。朝廷担心叛变的士兵会与叛军合并,局势无法解决。如果派年轻的将军去镇压他们,他们就不会受到欢迎,也没有权威。无奈之下,郭子怡又被用,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

宦海沉浮

好景不长,不久就遭到了宦官程元振离间,解除兵权。

广德二年,吐蕃也趁安史之乱攻占河陇地区,程元振隐瞒军情,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鹘入侵。十月份,吐蕃攻到了奉天县,直逼京师,朝野惊惧,郭子仪再度被启用,这时敌军已经过渭水,代宗迫于无奈东奔至陕州,郭子仪率人沿着秦岭到达商州,征集散兵数千人,子仪埋伏于乾陵,他白天击鼓打旗,晚上放火烧了许多地方。吐蕃不明白他的用意,就把部队撤到了西边,不战而退,长安也被收复了。

十二月,代宗回长安,郭子仪到浐水迎接。代宗羞愧说

:"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永泰元年七月,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下嫁郭子仪第六子郭暧。十月,吐蕃、回鹘再次出兵,郭子仪在泾阳被回纥军队包围。郭子仪在敌军一直享有盛誉。他带领数十人奔赴前线,亲自说服回鹘司令官与唐朝结盟。于是他率军打败了吐蕃,稳定了关中,解决了长安的危险。

从五十七岁起平定安史叛乱,郭子仪的仕途屡有沉浮,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他都能够宠辱不惊。唐肃宗即位后拜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先后封他为代国公、汾阳郡王。唐德宗即位后,郭子仪更是被赐号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位极人臣。公元779年,八十三岁的郭子仪告老退职。

郭子仪的七子八婿也都成为一时显贵,在给他祝寿时,子、婿拿的笏板摆满了床铺,因此名剧《打金枝》又名《满床笏》。此外,经郭子仪提拔的人中有六十多位封相拜将,成为后世美谈。

公元781年,郭子仪以八十五岁的高龄安然离世,朝廷谥号忠武,赠太师,充分肯定了他对维护唐室江山做出的贡献。史称郭子仪"功盖天下而王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忌,穷奢极欲而人不非"。

郭子仪以不朽功勋名垂青史,并且功成身退、善始善终,难怪被称为"五福老人"。

更多文章

  • “福禄寿考”俱全第一人郭子仪

    历史解密编辑:天天rasion标签:郭子仪,唐肃宗,唐穆宗,唐德宗,唐宪宗,唐代宗

    郭子仪有代表性的后代们郭子仪有个儿子郭暧,他的妻子是唐代宗的女儿,也是唐肃宗的孙女,名号是升平公主,她的婚姻故事被编为戏剧《(醉)打金枝》。郭子仪有个孙女是懿安皇后,也就是唐宪宗的嫡妻,是唐穆宗的母亲。在唐穆宗时期,她被尊为皇太后,同时也是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和唐宣宗四个朝代的太皇太后。她在世期间

  • 汾阳王酒,因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长江酒道标签:唐朝,郭子仪,唐肃宗,节度使,安史之乱,汾阳王酒,五代十国

    近年来,汾阳王酒业动作频繁,加速全国化布局,成为清香第二阵营的领头羊。但你们知道汾阳王酒命名背后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了解汾阳王酒名字的由来。故事发生在唐朝,天宝十四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他收复京城、再造唐室,于公元762年被唐肃宗封为“汾阳

  • 郭子仪的智慧:部将前来辞行,竟待之像奴仆!后来发现果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部将,皇帝,平定,郭子仪,唐代宗

    高情商与高智商并存之人堪担大任。一个人的情商总能够体现在平时的人际交往当中,当然与高情商的人相处也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那么在为人处世之中到底该如何做呢?怎样做到与人友好相处呢?如何成为有情商有智慧之人呢?古有官场,今有职场,小到平时聊天,大到为人处世,都要说话行事与人交往,张口的艺术也就体现于此了

  • 单骑退兵三十万,郭子仪不愧为大唐第一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吐蕃,回纥,朔方,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朝安史之乱对唐朝打击很大,但幸有大将郭子仪在,唐朝才得以中兴。如果没有这个人,唐朝或将在安史之乱中灭亡,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边塞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唐朝边境。大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唐朝朝廷。但朔方兵有不少人以前曾追随郭

  • 郭子仪为何要拒绝唐代宗的提拔,只要求赏赐六个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郭子仪,唐代宗,李世民

    郭子仪是唐朝十分出名的将领,他战功赫赫,多次率领大唐士兵迎敌,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民间都有着极高的威望。郭子仪虽是武将,但在为人处事方面却有着大智慧,军队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家中也一团和气,也许正是因为事事顺心的缘故,郭子仪十分长寿,活到了八十五岁,在古代属于长寿老人。01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位高权重的武

  • 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唐玄宗,李光弼

    大唐时期有位著名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征战沙场,参与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多次力挽狂澜,平息了一场又一场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战役。可以说当时的大唐无人不佩服他卓越的能力,他的地位逐渐不可替代。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崇高之人,到了晚年却被众人嘲讽成了纵情酒色之徒,但他丝毫不介意、

  • 貌丑奸臣拜访宰相郭子仪,郭子仪屏退府中女眷,躲过一场灭门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美人标签:郭子仪,宰相,唐德宗,节度使,奸臣,颜真卿

    这是文章头部众所周知,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大伤元气,虽然此后有过振兴,然而盛世却不再出现,除去和帝王有关之外,归根结底,唐朝中期的这几个宰相也是难辞其咎,从杨国忠再到李林甫,而今天不妨来说说中唐时期的又一位奸臣卢杞。关于卢杞的出生年月,已经不详,只知道他最初投入后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的门下,担任大理评事

  • 郭子仪功高盖主何以得善终:王府变市场,祖坟被掘,不寻仇反自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唐德宗,唐玄宗,安史之乱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几乎是勋臣逃不脱的宿命。唐代大将郭子仪是个例外,他两次再造大唐,位居宰相,被封汾阳郡王;他八子七婿,家里儿孙满堂,府中主仆三千人,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二年,八十四岁的郭子仪寿终正寝,赐谥号忠武,配飨庙堂,皇帝亲自送葬,连坟墓也被批准,越制增高一丈。郭子仪为何能摆脱魔

  • 郭子仪平定吐蕃,唐代宗:爱卿要什么赏赐?郭子仪:6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吐蕃,平定,王翦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都没有好结局,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那么几位,不但功高震主,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善终,而郭子仪就是其中一个,对于郭子仪,很多人可能从电视剧《醉打金枝》里有所了解,他是唐代宗时期的名将,平定吐蕃,平定安史之乱,每一次的凯旋都让他功高盖主,而他的处世之道让他能寿终正寝,不得不让人叹

  • 历史功高盖主的名将郭子仪,能安享晚年也是很厉害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宦官,唐军,唐朝,郭子仪,唐代宗,李光弼,唐肃宗,武则天,五代十国

    #历史开讲#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人,是唐代有名的名将,后世称之为大唐中兴的第一英雄,再造大唐的功臣。郭子仪是唐朝七朝元老,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武则天时期,内乱不断,武则天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导致军队战斗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