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3/18 15:22:01

大唐时期有位著名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征战沙场,参与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多次力挽狂澜,平息了一场又一场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战役。

可以说当时的大唐无人不佩服他卓越的能力,他的地位逐渐不可替代。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崇高之人,到了晚年却被众人嘲讽成了纵情酒色之徒,但他丝毫不介意、不去解释。

更稀奇的是,他居然在纵情酒色的生活下仍旧活到了85岁高龄才逝世,是他掌握了长寿的秘诀还是另有隐情呢?

一代名将护四代大唐的安危

公元755年,唐玄宗在位之际爆发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唐朝上下岌岌可危。临危受命的郭子仪不仅战捷连连、不负圣命,更是成为历史上不容小觑的一代名将!

也许天赋异禀,也许少时努力勤奋,参加武举过后的郭子仪一发不可收拾,开了让世人瞩目的履历新篇章。

公元697年出生的他,通过武举后担任左卫长上,后又辗转各地为都护,公元749年升任为左武大将军,公元754年又兼任朔方右箱兵马使。

就是这样奇才的郭子仪,才使得唐玄宗不顾当时还在守孝期的他,下命立即征战沙场。

郭子仪一生侍奉了四代君主,为历代君主保卫疆土、固守大唐山河。每逢战事严重,都会成为皇帝的首选之人。

细数郭子仪为大唐做的贡献:从安史之乱开始讨伐叛军、到克复两京、又复长安、再到抵御吐蕃。有他在,就有大唐在。

郭子仪不论何时都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大敌当前,即使同僚李光弼私下与他有些不和,但是他依然选择大事当前、共仇敌凯,方使得李光弼也放下成见,团结一致,护了国家一时的安稳。

名声响彻大唐的他逐渐在朝堂上地位尊高,这使得有些官员对他忌惮又眼红,鱼朝恩就是其中一员,居然做出了扒郭子仪之父坟墓之事。按理说这可是“家仇”!不跟鱼朝恩最后斗的你死我活不像是善战之人的风格。

可就当郭子仪回朝,所有人看好戏的时候他却跟皇帝主动认错,说这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不是他人之过,如此诧异的举动,使得朝堂上无人敢再多言。

一世名声竟被自己纵情酒色毁掉?

如此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郭子仪到了家中却换成了另一幅面孔。去他府上的官员经常看到郭子仪家中歌舞升平,躺在女人堆,天天和皇上赏赐的六名妻妾围坐一团,整日花天酒地还不避讳,真是好不快活。

大家看见不免一传十、十传百,弄得人尽皆知。英雄难过美人关大概就是这时世人眼中另一个郭子仪的形象了吧。

这还不止,郭子仪还大肆挥霍、铺张浪费,使人不免感慨:大概是郭子仪年事已高,突然想明白了要好好享受余下生活,多放些心思在自己身上了。

可是郭子仪如此天天纵情酒色的伤身,竟然最终活到了85岁才逝世。在平均寿命不超过35岁的古代,85岁可是实属罕见!难道是常年的征战沙场使得他的身子骨可以这样的被自己鄙噬?还是他有什么私人保养秘诀吗?

如此纵情酒色的他活到85岁的长寿秘诀究竟是什么?

是郭子仪自己命好还是?如此骄纵自己还能活到85岁?其实不然,这可是郭子仪“小心翼翼”的结果。这可值得说道。

郭子仪能够常常带领部队突破重围,不仅是打仗功夫硬,更是策略得当。如此之人,深知朝堂也是战场,对待朝堂必定会像对待战场一样认真分析,心中有谱。

那他为什么乐意扣个纵情酒色的名头?怕是心中如明镜的他,选择了用这样的方式保命!

唐肃宗唐代宗是郭子仪服侍时间较长的两位君主。每次受命就毫不犹豫冲去战场的郭子仪并没有因为屡次保护国家有功劳,使得他们两位君主放心眼前的忠良之臣。

在唐肃宗执掌朝廷之时,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又参与克复两京,儿子郭旰也被他安排与敌军交战。

然而郭旰不幸战死沙场,郭子仪都来不及平复丧子之痛,为儿子处理后事,就又领命回京参与战争,怎知他在清渠与敌军交战中失利,退守武功后即刻向皇帝请罪。

皇帝却不念旧功,竟降郭子仪为左仆射,郭子仪也不曾面露半丝不悦,而后又前去收复长安。

在相州追击安庆绪时,郭子仪正准备布阵,天地顿时狂风大作,扬沙满天,唐军和叛军不得已都各自退守,鱼朝恩趁机在圣上面前进谗言,把相州兵败之责推到了郭子仪身上。

圣上轻信了谗言,于是郭子仪的兵权就此被剥夺,但他仍旧报效朝廷。此后尽管他后来再掌兵权攻取朔州等地,鱼朝恩还是百般阻挠。

最后因其他将军战败才使得他有了机会得以出战,正因他是如此忠心之将才能在唐肃宗病重之际能得圣命见皇帝最后一面。

但历史总是伴随着重演的定律,在唐肃宗逝世之后唐代宗继位,还是躲不过前朝鱼朝恩、程元振的谗言,圣心屡遭蒙蔽。

直到吐蕃入侵,正一步步逼近首都时,唐代宗才不得不任命郭子仪前去收复失地。而就在郭子仪正急忙召集各地散落的士兵时,唐代宗却慌忙逃离长安。

射生将王献忠一看皇帝都跑了,当即率兵威胁丰王李珙就要开门迎接吐蕃,等待新君主的到来。幸得郭子仪及时赶回并加以劝阻才避免大唐易主。此后他又屡屡迎战吐蕃才保住大唐江山。

正是唐代宗此次出逃长安后才想明白自己一直信错了人,委屈了一个对大唐及大唐人民这么忠心耿耿的好将军,这才打消了对郭子仪的偏见。

但郭子仪早看透了,不想朝中尔虞我诈的炮火老是对准他,于是向唐代宗表明了想要退休之意,却被拒绝。

郭子仪计划没有得逞,却仍深知如今自己身居高位,尽管日防夜防总会有人盯着自己,总想找机会把他拉下去,而皇帝也会因为忌惮作为大唐大功臣的他会生出什么别的心思。

虽然自己总是尽心尽力为了大唐、为了大唐百姓,但别人猜忌的心总是打消不了,况且郭子仪还要顾及自家,一不小心掉脑袋的不光是他自己,更是牵连家人。

于是他心生一计,给自己扣上“纵情酒色纵情酒色的帽子”,这也如他自己所想,放低了别人对他的戒备之心,使得他可以小心翼翼活到了寿终正寝。

纵使世人及其后人会因为他纵情酒色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一抹污点,他也无怨无悔,但求平安。

不得不赞叹下郭子仪的大智慧,虽是武将,但武德和文德都十分让人敬重,且他的洞察能力和即时的反应能力多次使自己的处地化险为夷又不被他人诟病。不论身处哪个年代,郭子仪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更多文章

  • 貌丑奸臣拜访宰相郭子仪,郭子仪屏退府中女眷,躲过一场灭门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美人标签:郭子仪,宰相,唐德宗,节度使,奸臣,颜真卿

    这是文章头部众所周知,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大伤元气,虽然此后有过振兴,然而盛世却不再出现,除去和帝王有关之外,归根结底,唐朝中期的这几个宰相也是难辞其咎,从杨国忠再到李林甫,而今天不妨来说说中唐时期的又一位奸臣卢杞。关于卢杞的出生年月,已经不详,只知道他最初投入后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的门下,担任大理评事

  • 郭子仪功高盖主何以得善终:王府变市场,祖坟被掘,不寻仇反自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唐德宗,唐玄宗,安史之乱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几乎是勋臣逃不脱的宿命。唐代大将郭子仪是个例外,他两次再造大唐,位居宰相,被封汾阳郡王;他八子七婿,家里儿孙满堂,府中主仆三千人,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二年,八十四岁的郭子仪寿终正寝,赐谥号忠武,配飨庙堂,皇帝亲自送葬,连坟墓也被批准,越制增高一丈。郭子仪为何能摆脱魔

  • 郭子仪平定吐蕃,唐代宗:爱卿要什么赏赐?郭子仪:6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吐蕃,平定,王翦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都没有好结局,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那么几位,不但功高震主,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善终,而郭子仪就是其中一个,对于郭子仪,很多人可能从电视剧《醉打金枝》里有所了解,他是唐代宗时期的名将,平定吐蕃,平定安史之乱,每一次的凯旋都让他功高盖主,而他的处世之道让他能寿终正寝,不得不让人叹

  • 历史功高盖主的名将郭子仪,能安享晚年也是很厉害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宦官,唐军,唐朝,郭子仪,唐代宗,李光弼,唐肃宗,武则天,五代十国

    #历史开讲#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人,是唐代有名的名将,后世称之为大唐中兴的第一英雄,再造大唐的功臣。郭子仪是唐朝七朝元老,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武则天时期,内乱不断,武则天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导致军队战斗力下

  •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曾力挽狂澜?他才是平叛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郭子仪,张巡,哥舒翰,安禄山

    公元755年,安禄山先是率领叛军攻占了河北,随后又挥师攻占了洛阳。攻下大唐两座重镇的安禄山,随即称帝。李隆基得知大唐两座重镇陷落于叛军之手后,怒不可遏的他,当即降旨,处死守将封常清、高仙芝。随后李隆基又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领兵进驻潼关,据险而守,以求阻挡叛军。一旦潼关再被叛军攻占,安禄山就将坐拥

  • 名将郭宝玉:是郭子仪的后人,成吉思汗的爱将,还是郭靖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成吉思汗,郭宝玉,郭子仪

    一次战场上,成吉思汗大喊:“快去杀了那头牛,剖开它的肚子,把郭将军给塞进去。”顿时,士兵们分成两拨,一拨照顾中箭流血的将军,一拨动手宰牛。得令杀牛的士兵们找准一头健壮的黄牛紧追不舍,一会的功夫,一声哀嚎,黄牛倒在蜂拥扑来的人群里。士兵们迅速拿起锋利的大弯刀,一提手腕,刀尖就挑破了黄牛的肚皮,白的发光

  • 名气不如李靖、郭子仪,父子都是名将,为大唐续命一百多年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靖,李晟,兵部,唐朝,郭子仪,节度使,唐德宗,王忠嗣,黄易小说人物

    说起唐代名将,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辅佐李世民打下江山的智将李靖,还有平定安史之乱、挽救大唐的大将郭子仪,今天讲的这一位名气稍逊前两位,但同样也是拯救大唐于危难之中的功臣,他就是李晟,征战吐蕃的名将,也曾收复长安,为大唐续命一百多年。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他出身武将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在陇右担任副将

  • 唐朝官员工作餐多奢侈?唐代宗请郭子仪吃饭,一顿花了1亿文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标签:唐代宗,郭子仪,唐朝,唐玄宗,皇帝,宰相,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最近几年来,从原先的十碟八碗两茅台,到现在的公务员自助餐,公务员的餐饮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重心之一的唐朝,公务员的餐饮与现在有着极大的不同,不仅仅从内容上,而且从规格与等级上都为后世开创了先河,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唐朝官员的工作餐,顾名思义就是工作时吃的饭菜,这个定义

  • 皇帝要赏赐75岁郭子仪,郭老:6个美人即可,后来才知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郭子仪,皇帝,唐代宗,安禄山,官职

    前言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不少人认为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三妻四妾的婚姻模式,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我国一直秉承的是一夫一妻制度。不过与现在不同的是,这个妻子的意思是正妻,古代是不限制妾的数量,有着不少的古代人物,虽然他们只有一个妻子,但却有相当数量的妾,就比如说中唐名将郭子仪,他就拥有十多位

  • 决定大唐命运的男人郭子仪的戎马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郭子仪,唐代宗,仆固怀恩,安禄山,宦官,李光弼

    唐代名将郭子仪,历经数朝,平定安史之乱,功高盖主,但历朝诸位皇帝也只是偶尔有所猜忌。只是因为他作为将领,统兵作战的能力太强,连皇帝也不得不借助他的才能。有个著名的故事,醉打金枝,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有一次,郭子仪大寿,在寿宴上,升平公主因为有着公主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