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汾阳王酒,因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而得名

汾阳王酒,因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而得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江酒道 访问量:4072 更新时间:2024/4/24 16:53:13

近年来,汾阳王酒业动作频繁,加速全国化布局,成为清香第二阵营的领头羊。但你们知道汾阳王酒命名背后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带大家一起了解汾阳王酒名字的由来。

故事发生在唐朝,天宝十四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他收复京城、再造唐室,于公元762年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汾阳是郭子仪的得姓之地、传人之地、受封之地和食邑之地,郭氏与汾阳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郭子仪封王后,在汾阳王府设置酒坊,挑选民间优秀的酿酒工匠,对酿酒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酿酒技艺,酿出来的美酒用于招待宾客、宴请同僚,并作为庆功酒供将士饮用,郭府家酒应运而生。

最开始的时候,郭府家酒仅供家用,后来因为备受将士和宾客的喜欢,郭府家酒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开始向朝廷进贡,从而由家酒转变为贡酒,并御赐酒名“汾阳王酒”,以郭子仪封号命名,汾阳王酒由此得名。

有资料记载,汾阳王府的酒不仅自用,还供当时爱子村的人们、以及过往行人饮用。相传郭家体恤民情,其食邑所得,都分给了贫穷的老百姓,百姓也非常感恩。郭家酒坊在郭家街上,后来就成了很热闹的集市,“飘香千里益乡人,路人寻回赏酒花”这句流传至今的俗语说的就是郭府家酒。

后来随着郭氏家道中落,但郭府家酒作为村酒流传下来,当时每年爱子村的庙会,纠首、社首组织村人酿酒,供村民和郭家街街坊消费,在郭家酒坊原址上酿酒甚至成为当地村民的传统项目。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一股研究郭子仪的高潮兴起,在深入研究郭子仪的历史后,创办汾阳王酒的北关村杨慧明抓住机会,和酒厂一班人以及爱子村的郭氏宗亲商谈以后,将汾阳王府家酒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引入到企业之中,并注册商标,于1988年成立山西汾阳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汾阳王酒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战略,汾阳王酒业耗时三年、斥重金打造汾阳王府,整体设计以盛唐历史文化为背景,体现唐代建筑风格,仿王府礼制而建,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当年的大唐盛世,给每一位游览者全方位了解郭子仪的故事,也成为体验汾阳王酒品牌文化的一扇窗口。

有机会的话,可以去汾阳王府走一走、看一看,从这里了解汾阳王酒的前世今生。

更多文章

  • 郭子仪的智慧:部将前来辞行,竟待之像奴仆!后来发现果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部将,皇帝,平定,郭子仪,唐代宗

    高情商与高智商并存之人堪担大任。一个人的情商总能够体现在平时的人际交往当中,当然与高情商的人相处也会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那么在为人处世之中到底该如何做呢?怎样做到与人友好相处呢?如何成为有情商有智慧之人呢?古有官场,今有职场,小到平时聊天,大到为人处世,都要说话行事与人交往,张口的艺术也就体现于此了

  • 单骑退兵三十万,郭子仪不愧为大唐第一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吐蕃,回纥,朔方,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朝安史之乱对唐朝打击很大,但幸有大将郭子仪在,唐朝才得以中兴。如果没有这个人,唐朝或将在安史之乱中灭亡,但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边塞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唐朝边境。大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北方的少数民族首领仆固怀恩不满朝廷的封赏,纵兵劫掠,带领朔方军对抗唐朝朝廷。但朔方兵有不少人以前曾追随郭

  • 郭子仪为何要拒绝唐代宗的提拔,只要求赏赐六个美人?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郭子仪,唐代宗,李世民

    郭子仪是唐朝十分出名的将领,他战功赫赫,多次率领大唐士兵迎敌,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民间都有着极高的威望。郭子仪虽是武将,但在为人处事方面却有着大智慧,军队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条,家中也一团和气,也许正是因为事事顺心的缘故,郭子仪十分长寿,活到了八十五岁,在古代属于长寿老人。01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位高权重的武

  • 中兴名将郭子仪:年过80仍纵情酒色,小心翼翼活到了85岁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唐玄宗,李光弼

    大唐时期有位著名的武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他一生征战沙场,参与过的战争不计其数,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指挥多次力挽狂澜,平息了一场又一场危及大唐江山社稷的战役。可以说当时的大唐无人不佩服他卓越的能力,他的地位逐渐不可替代。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崇高之人,到了晚年却被众人嘲讽成了纵情酒色之徒,但他丝毫不介意、

  • 貌丑奸臣拜访宰相郭子仪,郭子仪屏退府中女眷,躲过一场灭门之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上的美人标签:郭子仪,宰相,唐德宗,节度使,奸臣,颜真卿

    这是文章头部众所周知,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大伤元气,虽然此后有过振兴,然而盛世却不再出现,除去和帝王有关之外,归根结底,唐朝中期的这几个宰相也是难辞其咎,从杨国忠再到李林甫,而今天不妨来说说中唐时期的又一位奸臣卢杞。关于卢杞的出生年月,已经不详,只知道他最初投入后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的门下,担任大理评事

  • 郭子仪功高盖主何以得善终:王府变市场,祖坟被掘,不寻仇反自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唐德宗,唐玄宗,安史之乱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几乎是勋臣逃不脱的宿命。唐代大将郭子仪是个例外,他两次再造大唐,位居宰相,被封汾阳郡王;他八子七婿,家里儿孙满堂,府中主仆三千人,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唐德宗建中二年,八十四岁的郭子仪寿终正寝,赐谥号忠武,配飨庙堂,皇帝亲自送葬,连坟墓也被批准,越制增高一丈。郭子仪为何能摆脱魔

  • 郭子仪平定吐蕃,唐代宗:爱卿要什么赏赐?郭子仪:6个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郭子仪,唐代宗,吐蕃,平定,王翦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都没有好结局,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那么几位,不但功高震主,而且还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善终,而郭子仪就是其中一个,对于郭子仪,很多人可能从电视剧《醉打金枝》里有所了解,他是唐代宗时期的名将,平定吐蕃,平定安史之乱,每一次的凯旋都让他功高盖主,而他的处世之道让他能寿终正寝,不得不让人叹

  • 历史功高盖主的名将郭子仪,能安享晚年也是很厉害的了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宦官,唐军,唐朝,郭子仪,唐代宗,李光弼,唐肃宗,武则天,五代十国

    #历史开讲#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人,是唐代有名的名将,后世称之为大唐中兴的第一英雄,再造大唐的功臣。郭子仪是唐朝七朝元老,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武则天时期,内乱不断,武则天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导致军队战斗力下

  • 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曾力挽狂澜?他才是平叛的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鱼的故事标签:郭子仪,张巡,哥舒翰,安禄山

    公元755年,安禄山先是率领叛军攻占了河北,随后又挥师攻占了洛阳。攻下大唐两座重镇的安禄山,随即称帝。李隆基得知大唐两座重镇陷落于叛军之手后,怒不可遏的他,当即降旨,处死守将封常清、高仙芝。随后李隆基又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领兵进驻潼关,据险而守,以求阻挡叛军。一旦潼关再被叛军攻占,安禄山就将坐拥

  • 名将郭宝玉:是郭子仪的后人,成吉思汗的爱将,还是郭靖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成吉思汗,郭宝玉,郭子仪

    一次战场上,成吉思汗大喊:“快去杀了那头牛,剖开它的肚子,把郭将军给塞进去。”顿时,士兵们分成两拨,一拨照顾中箭流血的将军,一拨动手宰牛。得令杀牛的士兵们找准一头健壮的黄牛紧追不舍,一会的功夫,一声哀嚎,黄牛倒在蜂拥扑来的人群里。士兵们迅速拿起锋利的大弯刀,一提手腕,刀尖就挑破了黄牛的肚皮,白的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