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在绝望中踽踽而行

韩愈:在绝望中踽踽而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寄予的情话 访问量:2985 更新时间:2024/1/22 14:54:05

文 / 初酿

条山苍,河水黄。

浪波沄沄去,松柏在高冈。

——唐·韩愈《条山苍》

十九岁韩愈眼中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山水云泉皆有韵味。因为年轻,无论曾经有过多少苦难,总是觉得希望就在前方。就像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的:“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需要有个幻想,觉得自己参与着人间伟大的活动,在那里革新世界,他的感官会跟着宇宙所有的气息而震动,觉得那么自由,那么轻松。”

可是青春总是倏忽而过,生活的狰狞迟早都会显现。元和十四年,五十一岁的韩愈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磨难。

这一年正月,崇尚佛教的唐宪宗将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还送往各个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素来反佛的韩愈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唐宪宗,甚至说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很短命。如此大不敬的言论,唐宪宗怎能容忍,要马上处死他。幸有裴度等人说情,才得以免去死罪,贬去潮州。

韩愈半生仕途蹉跎,好不容易才擢升至刑部侍郎,以为可以一展夙愿,没想到还没有几年,就被贬到千里之外。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懑和悲伤。

潮州,在唐朝人的眼里,是遥远的荒蛮之地,距离京城很远,遍地虫蛇,瘴气弥漫,去那里的人都会九死一生。韩愈也认为,自己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但是,皇命难违,他只能仓促上路。

走到蓝田关口的时候,侄儿韩湘赶来为他送行。望着侄儿,他不由得感慨万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诡谲的宦海变幻莫测,自己一身正气,想要为朝廷分忧除弊,可是一封朝奏,却让自己落得个获罪贬谪。回望长安,眼前的秦岭云遮雾罩,看不到家在何方。此时的蓝田关恰逢大雪阻道,马儿到这里都不愿再往前走,何况前途未卜的贬谪之人。

好在有侄儿马不停蹄地赶来送行,可是又能怎样呢?他只能凄楚地向侄儿交代遗言,“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应知我此去凶多吉少,正好在潮州瘴气弥漫的江边把我的尸骨收葬。”

他的心中是愤慨,更多的是绝望。

蓝田的山中正是冰天雪地的时刻,阵阵北风吹到人脸上,犹如刀割。而山中道路陡峭崎岖,因为积雪导致路滑难行,韩愈带着重重的行李,每走一步,都仿佛挣扎在生死边缘。这时的他再没有写《谏迎佛骨表》时的冲天豪气,他的心中有了一丝恐惧和紧张,当然更多地是绝望。

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武关西逢配流吐蕃》

在距离长安五百里的地方是武关,走到这时,韩愈遇见了一群将要流放的战俘。唐朝时,边疆战争不断,唐政府对在战争中擒获的吐蕃人,不会进行杀戮,而是将他们流放到南方。那日,韩愈恰巧遇到了流放途中的吐蕃战俘,他们将被流放到湖南。

湖南与他要去的岭南潮州相比,又相差了好几百里。他忽然觉得,自己竟然还不如那批战俘,他们尚且只到湖南,自己却要去往更远的岭南。

路途的艰险,心中的愁闷,让韩愈越来越看不到希望。

伴着他南行的脚步,周围的景色开始变得不一样起来,虽然荒凉依然,可是地势相对平缓,树木也渐渐有了绿意,他的心情也明朗了些。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

——《题楚昭王庙》

这一日,正在前行的韩愈发现一间茅屋,走近看竟然是一座祠庙,里面供奉的是楚昭王。楚昭王曾弃都逃亡,但最终还是收复了失去的国土,一展楚军雄风,赢得后世人的缅怀和赞颂。他觉得自己好像突然有了一些信心,何必自怨自艾呢,或许不久自己就能回到朝堂,再次大展宏图。

除此,他也借诗词在向朝廷传递自己的忠心,希望皇帝能够明白自己的一片赤诚。。

然而,随着南下的深入,与北方迥异的气候与环境,让他那点刚刚燃起的自信又瞬间消失殆尽。马上就要到潮州了,岭南潮湿的气候,稀少的人烟,让他又一次感到绝望。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

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

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泷吏》

岭南虽然山清水秀,但溪流上弥漫着望不到尽头的瘴气,天气也变幻莫测,时而飓风狂掠,时而电闪雷鸣,韩愈觉得自己的乘船都要掀翻了。江中有比船还要大的鳄鱼,张着大口,眼中冒着浓浓的杀气,虎视眈眈地望着船上的人。这一切在这个北方人的眼中,实在是太过吓人。

不觉离家已五千,仍将衰病入泷船。

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

——《题临泷寺》

不知不觉已经远离家乡数千里了,内心窃盼朝廷或许会召回自己的愿望也破灭了,巨大的绝望吞噬着他,这一次他真的要客死他乡了。

几千里路程,两个多月时间,他从繁华的京城来到荒蛮的潮州,从风光无限的朝臣到待罪贬谪的小吏,他踽踽独行,越走越寂寞,越走越绝望。

然而,人生就像股票,往往到了最低点的时候就会抄底反弹。韩愈亦是,他不仅没有命丧潮州,反而,在同年十月就遇上大赦天下,被任命为袁州刺史。接着又升任兵部侍郎、礼部侍郎,直到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可以说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他不再是那个踽踽独行的绝望文人,他成了“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一代文宗。

标签: 韩愈唐宪宗裴度侍郎

更多文章

  • 贾岛:家贫入寺出家,得韩愈鼓动而还俗,却怀才不遇终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韩愈,贾岛,诗人,孟郊

    贾岛这个苦吟诗人尽管出生在唐朝,可他却始终未如盛唐大大小小的才子们那般闲逸,既没乐享过风花雪月、也未曾在戏谑间逐柳眠花、更无情起时的快意潇洒……终其一生,贾岛也只不过混得了“诗奴”和“诗囚”之名,毕生为了写诗绞尽了脑汁。不近凡俗的贾岛终生未娶,到死的时候依旧是孑然一身、形单影只,简直是客死异乡的一朵

  • 广东好风物之潮州篇:这座最崇拜韩愈的广东小城,不只有凤凰单丛与陶瓷

    历史解密编辑:消费者报道标签:韩愈,凤凰,陶瓷,诗人,宋朝,潮州市,广东省,广东好风物

    “在潮之洲,潮水反复”,在广东东部有这样一个小城,因潮水而得名,被称为潮州市。“潮州”作为地名已经使用了1000多年。不过,古时潮州的范围并不是只有潮州市,还包括了其他的潮汕地区。“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潮州市是潮文化的发祥地,这里有着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至今已有八百年历史;这里是“中

  • 韩愈跟别的诗人果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韩愈,张籍,刺史,诗文,诗人,唐朝,散文家

    对于韩愈来讲,诗和文有的时候是他人生态度的宣言,有的时候啊居然还能当他宣战的檄文。只不过他宣传的对象有点儿好玩。韩愈被贬到潮州的时候,他听说当地有鳄鱼为害,吃了很多百姓们的牲口,韩愈这个时候是潮州刺史,他就写了《祭鳄鱼文》来表示。“刺史虽弩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

  • 韩愈晚年热衷服用硫磺,是因为沉迷美色欲望?答案让人揪心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韩愈,皇帝,白居易,儒家,水银,唐朝,宋朝,艺术家

    根据历史学者考据,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晚年的时候非常喜欢服用硫磺,对于他服用硫磺的原因,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这是因为韩愈老年的时候贪恋美色,通过硫磺来维持体能,结果,也因为韩愈的不节制,导致健康受到影响,最终去世了。那么,韩愈服用硫磺,真的是为了纵欲吗?答案让人深思。图片来源于网络:韩愈雕像一、韩愈生

  • 韩文公祠:国内最早纪念韩愈的专祠,倚山临水古朴清幽!

    历史解密编辑:鸭鸭爱生活标签:韩愈,韩文,祠堂

    提起潮州,就不得不提韩愈了,他在潮州虽然才七个多月,他把中原先进文化带到岭南,驱赶鳄鱼、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兴学育才,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被潮人奉为神。潮州人为了感谢韩愈的功德,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韩文公祠,便是为了纪念韩愈而设,始建于宋,历代都有修葺,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远、保存

  • 口腔病人韩愈,为牙写了多少苦情诗?

    历史解密编辑:东方出版社标签:韩愈,牙疼,陆游,白居易,口腔,牙痛

    本 文 约 51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哪怕是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饱受牙疼及口腔疾病的困扰。古人碰见牙疼会出现哪些症状?古人又是如何治疗口腔疾病的呢?针对上述问题,聪明的古人想到了哪些方法护理牙齿呢?韩愈:40不到,我的牙松动了 中国人常

  • 这位“大胡子”嘲笑青年毛泽东的“梁启超体”,毛发奋研读韩愈文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的凡人标签:毛泽东,梁启超,韩愈,毛主席,青年毛泽东,郭沫若

    韩愈是唐代的散文大家,“文起八代之衰”,文学上反对六朝骈体,倡导古文运动。所作散文气势雄浑,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深刻影响了古代文学史的大文豪。毛泽东自走出韶山后,有半个多世纪读韩愈文、说韩愈文、评韩愈文。他的文体深受韩愈文影响。青年毛泽东下功夫研读韩愈文章,是受到一位清末举人的点化,此人名袁吉六

  • 韩愈一生沉浮,梦见两位天神,一个往他嘴里塞书,一个带他降妖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韩愈,李白,唐宪宗,孟郊,贾岛,孔子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腊月,雪后初晴,寒风萧索。长安城靖安里韩侍郎府邸内,一群和尚围站在韩愈病榻前,正听韩愈交代后事。病入膏肓的韩愈颤巍巍伸出双手,跟和尚们说,你们仔细看看我的双手双脚,还有双腿,是不是完好无损,有没有长癞疮。群僧说,没有没有,绝对没有。韩愈说,你们出去告诉世人,我是不吃药病死的

  • 《千家诗》13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苏轼,千家诗,裴度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何当共读香云帙,最是诗情画意时。”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和我一起共同品读一生不可错过的唯美诗词。就中唐而言,如果单以诗论,这标志性的一个人物、里程碑

  • 韩愈,也是伯乐

    历史解密编辑:齐鲁壹点标签:韩愈,贾岛,李贺,孟郊,张籍

    文|祁文斌 韩愈,“一代文宗”,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自唐宋以来,儒林中人无不对其赞赏有加。白居易说他:“学术精博,文力雄健,立词措意,有班(班固)、马(司马迁)之风,求之一时,甚不易得。加以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利,自致名望。可使执简,列为史官,记事书法,必无所苟。”苏轼则说他:“文起八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