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维写诗怀念友人,结果被后人理解偏了,成了诉说男女相思的名篇

王维写诗怀念友人,结果被后人理解偏了,成了诉说男女相思的名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1870 更新时间:2023/12/26 2:14:18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相思》,是一首流传度很广的五绝。现代许多年轻人,都是因为它才认识了“红豆”。“红豆”学名相思子,一提到相思,人们就爱把它和男女之间的情感联系起来。

不过在古代,“相思”这个词语意义涵盖的范围比现在广。它并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思念之情。在古代,“相似”也可以表达对于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王维的这一首《相思》,其实就是写给一位男性的,这个人就是唐朝著名的流行音乐家李龟年。所以这首《相思》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叫《江上赠李龟年》。

传说李龟年收到这一首诗后非常开心,马上就将它谱成了曲子进行演唱。因为这首五绝言简意赅,情意深长,非常适合通俗演唱,所以很快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一、王维《相思》赏析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这首诗的版本比较多,有些版本里面的“春”字是“秋”字。所以这里就先不管了,按照最大众和习惯的“春”来解读。

白话翻译:红豆是生长在南方,你现在也在南方。春天来了,它现在长出了几根枝条?收获的时候,希望你多多地采摘。因为在它的身上,寄托着我对你的思念之情。

李龟年经常在江南一带活动,杜甫有《江南逢李龟年》,里面提到,他时常在“岐王宅”、“崔九堂”做表演。大概是一边赚钱,一边在民间采风。

诗的第一句就说“红豆生南国”,正是因为想到了江南的红豆,就想到了江南的李龟年。然后第二句就问他,春天来了,这个东西长得怎么样啦?它抽了几根枝条了?

这里本来是在问候老友,通常的问候应当问候对方,你的身体怎么样了啊?你的工作怎么样了啊?上次我寄给你的土特产,你收到了吗?

但是真要像上面这样问的话,就显得有些俗套了,所以王维就换了个新颖的方式,接着上一句提到的“红豆”去问它生长的情况。

然后在第三句诗中,王维告诉李龟年,这个东西要是结了子,你可要多多地采摘呀。这个时候,假如你是第一次读到诗,就会觉得非常奇怪,摘这个红豆干嘛呢?

到了最后一句,王维才揭开谜底说:因为“此物最相思”啊!那枝条上结出来的一颗颗鲜红欲滴的红豆,每一颗都寄托着我对你的思念之情。

王维的这首诗和他的《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一句,在叙事的思路上,以及托物言志,表达对方事物的思念方面,都有很高的相似度。

其实,王维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叙事构思,也是这样。身在此处,思及彼处,再找一个事物出来寄托感情。只不过一为“红豆”,一为“梅花”,一为“茱萸”而已。

当然,因为它们所表示的含义有所不同,所以在表达的情感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这里就不细说了。

凡是叙事文学,不管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故事,只要涉及感情方面的内容就很容易被接受并传播,尤其是爱情相关的内容。所以王维诗中这首诗,很快就被大众接受。

后来杂剧和小说慢慢兴起,编故事的人就把“相思”一词和男女之间的爱情挂上了钩。时间一久,相思二字,就成了表达男女情爱的专用名词了。

二、精通音律的王维

王维是太原祁县人,他的父亲当过汾州司马。所以王维算是官宦人家出身,因此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王维十五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歌,并且精通音律。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王维在岐王范的府邸里面当了一名宾客。这位岐王范,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全名叫李隆范。同时,也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岐王宅”的主人。

岐王李隆范和他的哥哥唐玄宗李隆基一样,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而王维、李龟年都是优秀的音乐家,所以他们时常出入歧王李隆范的府上。

一来二去,王维凭借自己的音乐才华,成功吸引到了李隆范的胞妹,玉真公主的注意。因为得到玉真公主的举荐,所以他才能在二十多岁的时候考中进士。

考中进士以后,王维进宫当了一个名叫“太乐丞”的小官。“太乐丞”归太常寺管理,王维当时的工作,就相当于在如今的外交部礼宾司,专门负责外交场合、国家庆典上的音乐。

所以,李龟年和王维可以算是同事。不过,王维这个官没有当几天,就因为一些事受到牵连,被贬到济州去了。经过了这件事后,王维和李龟年成了好朋友。

离开京城在地方上工作,王维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民间的风物。因此他才知道,南方有一东西叫“相思子”。于是借题发挥,写出了名篇《相思》。

王维时常把自己写好的诗,寄给李龟年谱曲进行演唱。这些诗大多写得晓畅明白,简单易记。恰好符合流行音乐传播的要求,所以极受欢迎。

除了《相思》,王维还有一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也是他写好了诗,再寄给李龟年的弟弟李鹤年谱曲唱红的。这首曲子在唐末至宋朝,红极一时。

据说唐末宋初,每逢送友宴别,必唱此曲。后来因为王维诗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所以《送元二使安西》,就被改编为歌曲《阳关三叠》。

到了元代,又被人编成了杂剧,戏曲家们将王维的诗句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写,放到脚本台词的开头。再后来,《阳关三叠》就演变成了如今中国古代的十大名曲之一。

结语

其实,除了王维的《相思》,被人误会是写给女子的作品以外,同样情况的还有古诗《越人歌》。后者因为诗中有一句“心悦君兮君不知”,就被认为是在描写女子暗恋男子,并广为流传。

不过古诗新解,现在就连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这种隐晦的爱情诗句,都被用来歌颂园丁的辛勤了,“相思”、“心悦”这样带着感情色彩的词汇,被解读成对男女爱情的描写,也不稀奇。

更多文章

  • 燕赵诗词·王维中集

    历史解密编辑:财经科技报道标签:明月,悠悠,沁园春,蝶恋花,燕赵诗词,王维中集,原创诗词

    编者按:诗词创作是我们河北省诗词协会永恒的主题,打造精品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这是我们的办会理念。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推动会员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在诗词创作和精品呈现中,理事一直起着带头作用。现在《燕赵诗词》微刊按照会长、常务副会长、荣誉会长、名誉会长、顾问、副会长、理事,逐次推出诗词作品集,供大家相互鉴赏

  •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副司长王维友接受审查调查

    历史解密编辑:北京商报标签:王维友,法规司,农村部,副司长,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副司长王维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农业农村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黄石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

  • 王维的《画》让你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不断切换,色即是空

    历史解密编辑:王岗同学呀标签:王维,梦梦,画家,唐朝,陶渊明,艺术家,虚拟世界,色即是空

    王维的一个梦:今天让唐代的王维老师讲一下他年轻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有一次他梦见有一个地方,远远的望去山上郁郁苍苍,长满青草,开满红花,远远的山轮廓很清晰。 山里面有条小溪,水清澈见底,由东流到西,可奇怪的是走近倾听,这水并没发出任何声音。不知走了多久,他来到了一个花的世界里,仔细想想哪里不对,现在春天

  • 同样经历安史之乱,李白、杜甫和王维的结局完全不同,原因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李白,杜甫,王维,安史之乱,高适

    公元755年年底,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和妻子跑到南方避难。在那里,李白受到永王李璘的盛情邀请,于是他进入永王军营,成为永王的幕府官员。李白可能没想到,由唐肃宗亲自抚养长大的李璘会生出不臣之心,而他自己不久之后也因为跟随李璘获罪,被判长期流放夜郎。没能清晰判断形势的诗人步入晚年后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和

  • 王维山水画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意境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水墨,审美,禅境,诗人,画家,唐朝,山水画,山水诀,王维山,书法作品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山水画画意盎然,、意境幽远恬淡、深藏禅意,他的山水画包孕着耐人寻味的禅意,表现出一种静淡之美。在王维的山水画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他“空”和“静”的禅宗思想,表现了独特的艺术境界和审美趣味。1、浓淡水墨之境王维在《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

  • 李白、杜甫、王维,安史之乱中的盛唐诗人们,命运竟如此曲折离奇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李白,杜甫,王维,唐朝,诗人,安禄山,安史之乱,千古名句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经历了好几代的太平盛世,当地驻军和百姓都反应不及。叛军所过州县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很快城破被杀,河北迅速沦陷。由于叛军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首,因此

  • 千古绝句,最美五言,精选20首山水唐诗,王维独占3首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王维,唐诗,绝句,五言,杜甫,辛弃疾,山水,唐朝,画家,艺术家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在一首山水诗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时出现,有的只写山景,有的却以水景为主。最美的山水在唐诗宋词元曲中,诗人在山水中感悟人生的真理,获得精神上的救赎。每一首诗都赞美着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着对于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向往。今天,我想分享的是唐诗中的五言绝句,清丽淡雅的山水诗,一

  • 《酬张少府》王维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王维,酬张少府,张九龄,隐逸

    酬张少府【唐】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 : 唐·王维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王维,诗作,苏轼,诗人,绘画,终南山,孟浩然,千古名句

    王维(693或694或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王维出身太原王氏,于唐玄宗开元年间中进士第,开元九年(721年)为太乐丞。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

  • 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是春来发几枝,还是秋来发故枝?

    历史解密编辑:白薯娱乐标签: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

    赏读王维《相思》红豆,秋来最相思秋天来了,是万木果实丰收的季节。在一本古籍里,翻阅秋的诗词,忽然看到了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朝王维《相思》初看时,我觉得不对,因为从小读的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怎么到这里,变成了秋来发故枝呢?或者是由于秋天气肃,我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