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守寡31年,也不愿回到大唐?

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守寡31年,也不愿回到大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百年史记 访问量:528 更新时间:2024/1/5 9:17:20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短短9年就成为了寡妇,松赞干布逝世后,她差点被吐蕃大臣逼迫殉葬,唐高宗也多次想将她召回。

但尽管这样,文成公主却拒绝回到娘家,而是选择留在吐蕃守寡31年。

这究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了不起的大唐公主。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大唐有松赞干布“三顾茅庐”求娶文成公主,那么文成公主究竟有多美,值得松赞干布这么低三下四地求娶呢?

有一个很令人震惊的事实是,松赞干布在娶文成公主之前,并不知道她是美是丑,甚至就连娶哪位公主都不知道。

吐蕃在平定内乱之后,松赞干布就计划去长安求婚,他是个有着远大志向的统治者,与大唐联姻百利而无一害,所以他力排众议,决定求娶一位大唐的公主。

此时的大唐正是鼎盛时期,根本不需要用联姻的方式来平定,于是当时的唐太宗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这场联姻。

求亲的使者回到吐蕃告知了事情的原委,松赞干布对这件事非常生气,不过他并没有迁怒大唐,只是觉得自己还不够诚心。

几天之后他命人带上厚礼,抬着几十箱子金银珠宝再次去求亲,但是唐太宗再次拒绝了,这下松赞干布才彻底恼了。

他从吐蕃集结了20万兵马打算攻打大唐,唐太宗得知后,也派了兵马出去迎敌,双方足足僵持了一个月,最终松赞干布的先头部队连吃败仗。

双方都不好受,大唐军力强盛,吐蕃英勇好战,两方都不愿意开打,最后松赞干布主动撤兵,紧接着第三次派出使者来到大唐求亲。

经过这一场仗,唐太宗也看到了吐蕃的实力,他知道没有必要为了一场联姻就彻底与吐蕃结仇,在多方权衡之下,唐太宗决定借坡下驴,答应对方的求亲。

只不过他是不可能真的将自己的宝贝公主嫁到吐蕃去的,唐太宗从宗室挑选了一名女子,将她封为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

这位命苦的宗室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贞观15年,文成公主带着丰厚的嫁妆从长安出发了,嫁妆中包括5000余能工巧匠、5000余牲口、植物种子3800余类,另外还有数不清的卷宗典籍。

这趟和亲之旅可谓轰动天下,大唐也的确给了文成公主最大的脸面,和亲队伍一路浩浩荡荡、翻山越岭,经过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了拉萨。

唐朝的吐蕃一直被人们称为“蛮夷”,在嫁进吐蕃之前,文成公主的内心一直非常忐忑,此时她还不知道,她即将面对的,是将来无比辉煌的人生。

松赞干布是出了名的“宠妻狂魔”,在对待文成公主时,他恨不得将天上的星星都摘下来送给她。

还没等文成公主到达吐蕃,松赞干布已经亲自远道相迎了,不仅如此,吐蕃的百姓也早已夹道欢呼,人人称颂远嫁而来的文成公主。

妻子不喜欢吐蕃的风俗,松赞干布就直接下令废掉,妻子不习惯吐蕃的衣饰,松赞干布就干脆换上大唐的丝绸衣服。

在两人成婚的这些年间,文成公主温柔体贴、贤惠大度,松赞干布也对她非常包容、宠爱,两人感情甚笃,生活得非常幸福。

文成公主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化,她教吐蕃的人们耕种、劳作,教会他们中原的种植方法,使得吐蕃在短短几年间,收成大涨,进入了一个高度文明的新时代。

在吐蕃人民的心中,文成公主甚至成了来拯救他们的“神”。

就连松赞干布对于自己的这位妻子也是真心敬佩,他为了讨文成公主的喜欢,专门修建了富丽壮观的布达拉宫。

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中,松赞干布还特意雕刻了文成公主从长安到达拉萨,并且百姓热烈欢迎的景象。

足以可见文成公主在吐蕃有了非常高的地位,而她的底气,一方面来源于百姓对她的敬爱,还有一方面来源于丈夫对她的宠爱。

也正是因为文成公主的缘故,大唐与吐蕃之间关系非常友好,并且在将来的百余年间,双方都维持着极为良好的通商贸易往来。

可以说文成公主以一己之力,促成了大唐百年的和平。

不过对于文成公主来说,她远嫁吐蕃,孤身一人远在番邦,生活肯定不如在中原自在,况且在她嫁进吐蕃仅仅9年的时间,松赞干布就因病过世了。

这一年松赞干布年仅34岁,英年早逝,文成公主也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寡妇。

只不过这个时候,文成公主的处境十分尴尬,以前她有丈夫的宠爱,因此有着很高的地位,不过现在她的丈夫死了,按照吐蕃的习俗她应当陪葬。

吐蕃一些大臣开始拿风俗为由,逼迫文成公主殉葬,大唐知道这件事后从中周旋,这才让文成公主逃过一劫。

此时的皇帝已经是唐高宗,他十分佩服文成公主的行为,并在得知了文成现在的处境后,想要将她接回大唐。

原本以为文成公主现在进退两难,必定会同意返回大唐,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她却拒绝了唐高宗的好意,并且此后余生都选择留在了吐蕃。

在这其中的原因,从文成公主的一生中就能找到缘由。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爱一生,吐蕃的百姓也对文成公主赞美有加,在这些年间,文成早已将吐蕃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

而她的丈夫也埋葬在这里,相比起大唐,她更愿意守在丈夫的身边。

更何况当时吐蕃的人民对她非常感恩爱戴,真心将文成公主当成了王后,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下去,也许比回到大唐更有意义。

不过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对于文成公主来说,她选择留在吐蕃守寡,是因为还有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唐太宗亲口说他“一人抵过十万雄兵”,明明是一介弱女子,却有着无数将军都达不到的功绩。

文成公主身体柔弱,却心性坚强,靠着一己之力保卫大唐百余年的和平。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靠着一段薄弱的婚姻,还靠着文成公主为大唐的付出,她愿意再吐蕃守寡31年,为的就是大唐的和平。

她除了将吐蕃当成自己的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她虽然是名义上的“文成公主”,但实际上她却是宗室之女。

留在吐蕃尚且能以“王后”的身份生活下去,但是回到大唐后,她该以什么样的身份自处呢?

她并不是真正的公主,那时女子身份地位卑微,即使是丈夫过世,也没有回到娘家住的说法,除非是被丈夫休妻才可以。

所以一旦回到大唐,文成公主才会真正陷入尴尬的境地,她既没有理由住在宫中,更没有理由住在娘家。

更重要的是,文成公主饱读诗书,眼界开阔,比起回到大唐蹉跎剩余的人生,她更愿意留在吐蕃宣传中原文化,带领吐蕃更加壮大。

只要有文成公主在,大唐与吐蕃之间就有一条坚硬的纽带,这条纽带能促进两方百年和平,更能促进双方贸易往来。

可以说,文成公主是个有大爱的人,她的心胸就连许多男子都比不上,她对大唐做出的贡献,完全不输那些征战沙场的将领。

她一生没有子女,却独自留在吐蕃孤单地度过了剩余的31年。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为患上天花逝世,吐蕃的百姓听闻后纷纷嚎啕大哭,吐蕃王室也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唐高宗知道后悲痛不已,连夜派出使者来到吐蕃吊唁,百姓也感怀文成公主做出的贡献,自发为她建立了雕像,至今仍矗立在拉萨。

后世的人们将文成公主的故事写成戏剧、民歌、传说等,在世间广为流传,而藏族文明能够快速发展起来,文成公主功不可没。

她是人们心中的“神灵”,但是当我们聊了了她的故事之后,也能看出她是一位有血有肉的凡人。

虽然人人都赞叹她的功绩,但是在她痛失丈夫的30余年间,她心中的疼痛孤苦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小镇诗人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

    我国古代王朝中除了明朝以外,多少都出现过派出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和亲的情况,一来可以维护两国的和平邦交,二来可以做到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纵观历史,我国为和亲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有很多,前有王昭君嫁去匈奴当地换来了西汉数十年和平,后有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实文成公主虽有公

  • 文成公主被唐太宗和亲,赢丈夫欢心两国和平,之后公主却成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侃故事标签:唐军,唐朝,隋朝,李世民,唐王朝,唐太宗,书法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文物就是会说话的历史,也是历史的见证,隐藏着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人物,谁留下的文物最多,或者与其有关的文物多,说明他(她)的贡献和影响力最大;拉萨的大昭寺,小昭寺,赞布林卡,布达拉宫,都与一个共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她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贡献。谈到吐蕃,起源于7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匈奴

    和亲是我国古代多朝帝王用来维护和其他各国之间政治关系的一种行为,一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我朝的加恩,稳定边境的匈奴不再侵扰来犯,二来促进周边各国与我朝的文化互通往来。但也有一部分大臣认为选择联姻是一种示弱的行为,若是一个王朝当真强大,又怎么需要一名女子远嫁来换取安定?追溯历史只有大明朝没有派出过公

  • 许多人只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功劳大,却鲜有人知晓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入藏,吐蕃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在我国古代时期,统治者为了平息两国之间的战事或是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通常会采用和亲政策,以求兵不血刃的解决争端!“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也是让多数人喜爱明朝的重要原因!但是其他的王朝在和亲上可是下足了功夫。比如说汉朝最经典的就是

  • 文成公主:人们只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吐蕃

    和亲是古代皇室公主生下来就具备的任务,她们的婚姻不仅仅是她们的事情更关乎着国家政治和社会安定。所以大多数公主出嫁的对象都是经过皇帝层层挑选所选出来的对政治最有利之人。纵观古代史,强大的王朝中只有明朝没有和亲。 即便是创造了大唐盛世的唐朝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让公主出嫁。和亲的高峰出现在

  • 历史上文成公主出嫁时带了哪些嫁妆?

    历史解密编辑:书瑶的历史花园标签:嫁妆,吐蕃,李世民,吐谷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在唐朝时期,女性往往没有地位,甚至被当做一种交易品。而“和亲”这种政治手段,在历史长河中也多少包含着皇室的无奈和屈辱。但对于唐朝来说,“和亲”的意义多少有些变化,它提现出一种卓越的政治智慧。公元638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但唐太宗却回绝了他的请求。松赞干布非常愤怒,致书给唐太宗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殊不知她夜夜都遭折磨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入藏,吐谷浑

    《旧唐书》曾言:“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唐朝年间,为促中原吐蕃和谐发展,文成公主代表大唐,和亲出嫁,其过人贡献,流芳百世,时至今日,此和亲举动,仍得世人称赞。提到和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古代社会中,许多王朝与其他部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和亲这一手段。作为一种较为和平的政治建交手段

  • 太平公主:充满野心的政治家?还是权力的奴隶?豪宅今晚将被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神都网标签:太平公主,薛绍,武则天,李旦,李治,李贤

    #河南发现太平公主豪宅#今年年后,在洛阳洛龙区安乐镇的赵村北部,考古人员发现了太平公主的豪宅遗址(武周时期属于正平坊),大约占地200亩。据洛阳晚报消息,6月9日晚上21时10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将会播出《太平公主的宅院》纪录片,揭秘太平公主豪宅的秘密。从小皇权残酷斗争耳濡

  • 太平公主:拥有万贯家财,却与和尚争夺水碾,她这一招,太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太平公主,李旦,李显,唐玄宗,水碾,韦皇后

    706年,太平公主路过寺庙时看上了一座水碾,没跟和尚打招呼就将它搬回了家。和尚气不过把她告了,可太平非说水碾是她的。事情传开后,百姓都骂她无赖,可她却在府里笑开了花。一日,太平公主带领随从在长安郊外游玩,路过寺庙时,就进去拜了拜。然后,她发现寺庙里有一座青石水碾。只见那水碾材质上乘,表面光滑,还隐约

  • 为什么李隆基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杀死他的姑姑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唐玄宗,太平公主,武则天,韦皇后,李旦,唐中宗

    说到唐朝的公主,最著名的莫过于那个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她出生于唐代最繁华的时期,是李治与武则天爱情的结晶,也是他们最小的女儿。太平公主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受荣华富贵。武则天也因着自己曾经掐死的女儿才获得的地位,对这个迟来的小女儿更是疼爱有加。太平公主自身也是聪慧无比,从小就是饱读诗书,活泼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