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 访问量:1131 更新时间:2024/4/4 4:59:55

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作为金枝玉叶的公主,若是她们生不逢时,遇到战乱,很有可能被送去和亲,唐朝的文成公主就是一个例子。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一名女子从长安出发,接受使命远赴西藏嫁给松赞干布,这名女子就是后世著名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远嫁新疆之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业设备,各种书籍文化,促进了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为中原和边疆的和平作出巨大贡献。

然而,文成公主在吐蕃的日子,过得真的幸福吗?

和亲过程

唐太宗一开始同吐蕃交流的时候,只是通过使者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可是一来二去,松赞干布不满足于这样的形式,便提出娶一位公主,来帮助自己发展。

可唐太宗怎么可能答应?

且不说吐蕃穷山恶水,而且吐蕃也没有给任何好处,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女儿送过去受苦?便一口回绝了。

松赞干布看他拒绝,面子上肯定过不去啊,他立马做出回击,放出消息称,如果唐太宗不答应,他就要挥师攻打大唐。

其实他对自己也没有多大的了解,彼时大唐可是处于鼎盛时期,不管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毫无悬念的碾压。

所以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了,松赞干布输得彻底,这下好了,面子没有了,里子也没有了,松赞干布只能灰溜溜地认输,再用无数黄金珍宝求唐太宗下嫁公主。

经过这么一闹腾,唐太宗也是不好再拒绝他了,不过松赞干布可没说,一定是嫡亲的公主,这不,唐太宗灵机一动,决定将一个宗室子女选去,赐给她一个封号,将她送去吐蕃和亲。

大选那天,宗族之中的姑娘都害怕极了,毕竟谁都不想离开父母,去那种偏僻蛮荒之地。

所以,她们就想方设法地把自己打扮得丑一点,好避开此事。

然而郡王李道忠的女儿没有像她们那般恐惧,反而是一脸坦然的面对,唐太宗在一群人之中看到了人才兼备的她,深感满意,立马将她册封为文成公主。

那时前来大唐请求和亲的还有天竺等国的使者,唐太宗为了公平起见,特意出了六道难题让使者们回答,结果只有吐蕃的使者脱颖而出。

“六试婚使”的故事,也是流传至今。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的送亲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向吐蕃出发了。

文成公主的无奈

其实,文成公主的婚姻只是一场政治联姻的牺牲,没有人问过她是否愿意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是否愿意离家这么远,然而她的意愿,在国家面前显的是那么微不足道。

一个少女,在离开家人之后,只能选择坚强。

初到吐蕃,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松赞干布。

此人虽然算不上多么的英俊,可也算得上高大威猛。

这里虽然没有长安繁华的街道,可也有蓝天白云,辽阔的草原。

文成公主的心情逐渐明朗了起来,再加上松赞干布对公主也是有心,只要是文成公主喜欢的,他就尽力满足。

他先是将文成公主册封为了王后,为她制作中原特有的唐装,不仅如此,还为她建造布达拉宫,壁画上都记录了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故事,甚至连后花园,都种满了文成公主喜欢的花花草草。

那几年,应该是文成公主过得最开心的日子了吧,文成公主也和松赞干布度过了九年相敬如宾的夫妻生活。

可是,一切都在松赞干布突然暴毙之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他们生活的九年之中,文成公主一直都没有孩子,所以只能让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来继承皇位,而芒松芒赞实在是太过年幼,所以吐蕃的大权,基本上是有宰相禄东赞来掌握的。

到了这个时候,文成公主已经没有什么存在感了,她远离家人,唯一的丈夫已经去世,也没有子女,大家虽然不至于去针对她,可也不会对她多加关照。

可想而知,她在吐蕃的日子不止是平淡如水那么简单,很有可能是如同在冷宫一般寂寥可怜。

松赞干布已经去世,而新上任的掌权者,根本不看重与唐朝的交往,毕竟国家之间讲究的永远是利益,随着唐朝的日渐衰微,吐蕃却是日渐强大了起来,之前松赞干布惧怕的唐朝,他的后代已然不放在眼中。

宰相禄东赞是一个一心向外扩张的野心家,公元663年,他率领军队占领吐谷浑,将整个青藏高原收复,要知道,吐谷浑是唐朝的蕃属国,他这样的举动,简直就是挑衅。

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而文成公主作为唐朝的公主,在这一时期,肯定是受尽了屈辱,不管是哪个国家占据上风,她的内心都是充满痛苦。

若是吐蕃赢,她对不起家人,若是唐朝赢,她对不起亡夫。

在一天又一天的磋磨之中,文成公主没有一点办法,她能做的,只是向苍天祈祷,不要发生战争。

然而,事与愿违,七年之后,唐高宗派薛仁贵攻打吐蕃,开始的时候,薛仁贵的确占据上风,可后期唐军的内部出现了内讧,敌军趁机截断唐军的粮草,这场战争,以唐朝退兵议和结束。

文成公主看着双方几乎是到了水火不容的状态,心中十分焦虑。

然而她什么都不能做,一个女子,身在异乡,没有权力,甚至不能为自己的家乡多说一句话。

最终,在公元680年,文成公主感染了天花,最后的时光,她仿佛是回到了自己最无忧无虑的日子之中,故去就在脚下,父母亦在身边,再次看向了自己生活了半辈子的草原,不知文成公主是悔恨居多,还是无怨无悔?

这一切都无从得知,只留下大家对她悲惨一生的无穷猜测。

结语

作为和亲公主,如果不是文成公主的出现,吐蕃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她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多年。

这四十多年真可谓是丰富多彩,入藏之时文成公主随行的有铁匠、木匠、绣花的等技术人员。

这也就把中原特有的几项精巧技艺传到了吐蕃,后续还有造纸术等极尽精巧的技术,吐蕃人根本都没见过。

这种文化的传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藏族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美好情谊,将双方文化进行了传递。

可是作为女子,她的一生着实悲凉和无助,因为和亲,她放弃自己的幸福,换来了边疆十几年的安稳与和平,促进了两国友好交流。

时间走到了现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促进国家友好的方式,不再以这种不公落后的形式展开。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之中,我们的海外贸易,沟通交流,都可以一帆风顺,各国友人,友好互助,经济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全球一家亲。

更多文章

  • 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为何宁愿守寡31年,也不愿回到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百年史记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长安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短短9年就成为了寡妇,松赞干布逝世后,她差点被吐蕃大臣逼迫殉葬,唐高宗也多次想将她召回。但尽管这样,文成公主却拒绝回到娘家,而是选择留在吐蕃守寡31年。这究竟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位了不起的大唐公主。古有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大唐有松赞干布“三顾茅庐”求娶文成公主,那么文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功劳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小镇诗人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

    我国古代王朝中除了明朝以外,多少都出现过派出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和亲的情况,一来可以维护两国的和平邦交,二来可以做到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纵观历史,我国为和亲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有很多,前有王昭君嫁去匈奴当地换来了西汉数十年和平,后有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实文成公主虽有公

  • 文成公主被唐太宗和亲,赢丈夫欢心两国和平,之后公主却成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侃故事标签:唐军,唐朝,隋朝,李世民,唐王朝,唐太宗,书法家,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文物就是会说话的历史,也是历史的见证,隐藏着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历史上的人物,谁留下的文物最多,或者与其有关的文物多,说明他(她)的贡献和影响力最大;拉萨的大昭寺,小昭寺,赞布林卡,布达拉宫,都与一个共同的名字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她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贡献。谈到吐蕃,起源于7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的结局凄惨无比

    历史解密编辑:枕猫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匈奴

    和亲是我国古代多朝帝王用来维护和其他各国之间政治关系的一种行为,一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我朝的加恩,稳定边境的匈奴不再侵扰来犯,二来促进周边各国与我朝的文化互通往来。但也有一部分大臣认为选择联姻是一种示弱的行为,若是一个王朝当真强大,又怎么需要一名女子远嫁来换取安定?追溯历史只有大明朝没有派出过公

  • 许多人只知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功劳大,却鲜有人知晓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入藏,吐蕃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在我国古代时期,统治者为了平息两国之间的战事或是为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通常会采用和亲政策,以求兵不血刃的解决争端!“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也是让多数人喜爱明朝的重要原因!但是其他的王朝在和亲上可是下足了功夫。比如说汉朝最经典的就是

  • 文成公主:人们只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吐蕃

    和亲是古代皇室公主生下来就具备的任务,她们的婚姻不仅仅是她们的事情更关乎着国家政治和社会安定。所以大多数公主出嫁的对象都是经过皇帝层层挑选所选出来的对政治最有利之人。纵观古代史,强大的王朝中只有明朝没有和亲。 即便是创造了大唐盛世的唐朝都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让公主出嫁。和亲的高峰出现在

  • 历史上文成公主出嫁时带了哪些嫁妆?

    历史解密编辑:书瑶的历史花园标签:嫁妆,吐蕃,李世民,吐谷浑,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在唐朝时期,女性往往没有地位,甚至被当做一种交易品。而“和亲”这种政治手段,在历史长河中也多少包含着皇室的无奈和屈辱。但对于唐朝来说,“和亲”的意义多少有些变化,它提现出一种卓越的政治智慧。公元638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但唐太宗却回绝了他的请求。松赞干布非常愤怒,致书给唐太宗

  • 文成公主:世人皆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殊不知她夜夜都遭折磨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入藏,吐谷浑

    《旧唐书》曾言:“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唐朝年间,为促中原吐蕃和谐发展,文成公主代表大唐,和亲出嫁,其过人贡献,流芳百世,时至今日,此和亲举动,仍得世人称赞。提到和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古代社会中,许多王朝与其他部落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都会使用和亲这一手段。作为一种较为和平的政治建交手段

  • 太平公主:充满野心的政治家?还是权力的奴隶?豪宅今晚将被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神都网标签:太平公主,薛绍,武则天,李旦,李治,李贤

    #河南发现太平公主豪宅#今年年后,在洛阳洛龙区安乐镇的赵村北部,考古人员发现了太平公主的豪宅遗址(武周时期属于正平坊),大约占地200亩。据洛阳晚报消息,6月9日晚上21时10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将会播出《太平公主的宅院》纪录片,揭秘太平公主豪宅的秘密。从小皇权残酷斗争耳濡

  • 太平公主:拥有万贯家财,却与和尚争夺水碾,她这一招,太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太平公主,李旦,李显,唐玄宗,水碾,韦皇后

    706年,太平公主路过寺庙时看上了一座水碾,没跟和尚打招呼就将它搬回了家。和尚气不过把她告了,可太平非说水碾是她的。事情传开后,百姓都骂她无赖,可她却在府里笑开了花。一日,太平公主带领随从在长安郊外游玩,路过寺庙时,就进去拜了拜。然后,她发现寺庙里有一座青石水碾。只见那水碾材质上乘,表面光滑,还隐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