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我国从古至今,拜神祭祀都是一件不容小觑的大事,什么时候拜神,因为何事拜哪一座神都是极为讲究的存在,相比较于西方凭空幻想出来的上帝等西方神,我国更偏向于人神。
盗墓者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虽然这一幕大多只能在电视剧中看到,
但是古人拜这四位人却是有着严格的考究,一切皆因他们的行为或品性……
盗墓祭拜曹操,东汉摸金校尉
而他的创立者正是曹操,在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中写到“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曹操创立摸金校尉的本意,是因为他行军打仗的军费实在消耗巨大,当时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他们攻城略地的军费都需要自己解决,曹操也不例外。
曹操号称百万之军,所需要的钱财让曹操头疼不已。
在汉朝,不仅是皇亲权贵,就连地方豪绅大族都钟爱修建陵墓,所以汉墓在我国存在的数量名列前茅,汉墓中的陪葬品也尤为奢侈。
当时朝廷奉行举孝廉制度,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便认为给自己死去亲人陪葬品越奢侈,越能体现自己的孝廉,逐渐在汉朝刮起了一股陪葬攀比风。
这一背景也给了曹操一丝机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挖掘别人的坟墓都是不耻的行为,甚至有人传言会损阴德。
但当时的曹操顾不了这么多了,于是他便组织了一批专门盗墓的军队,用这支军队晚上盗墓出来的财宝养自己的军队。
被曹操盗过最出名的墓莫过于汉梁孝王墓群,相传此墓用无数的千斤大石构造,普通的盗墓者很难打开,曹操动用了军队的力量,才一点点开凿出来。
在《水经注疏》中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曹操便是一直采用这个方法,虽然后来他推行了屯粮制,但终将是杯水车薪,还是需要依靠盗墓来解决一部分军费。
如此行为一旦被曝光,便会沦为千夫所指,官渡之战中,
袁绍为了笼络力量对付曹操,便让帐下谋士陈琳写了那篇檄文。
曹操盗墓的事情才被曝光于天下,一时间骂名纷纷涌向曹操,只是对于这位枭雄而言,无伤大雅。
从曹操公然在军中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便可以看出曹操对盗墓这件事情无所谓,在陈琳写檄文损害自己的名誉时,曹操不作任何解释。
因为他知道,就算别人知道自己挖墓,也只能逞口舌之快。
虽然世人骂曹操为盗墓贼,但是对于后世的盗墓者而言,曹操便是他们的祖师爷,
所以在行盗墓之前,盗墓者们一般会祭拜祖师爷画像,以求盗墓行动的顺利。
黑帮跪拜关公,求得忠义之心
在无数黑帮片或者警匪片中,已经刻在人们记忆中的一幕是,黑帮聚会或兄弟结拜时都会在关公面前磕头,道上人出来混讲究一个义字。
而关羽关二爷便是义气的化身,三国时期人无对错之分,
但却有优劣之比,关羽的义薄云天与吕布的三姓家奴可谓是两个极端。
《三国演义》之中,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事迹家喻户晓,其忠义之心即使是心狠手辣的曹操都不禁为之钦佩。
原文对其描述为“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在他一生之中,能够让人讨论的错误很少,就连败走麦城之后,曹操与孙权依旧对他的尸骨以礼相待,后世之人更是如此,
逐渐在各朝各代形成了一股祭祀“武神”之风。
首先是兄弟结拜跪拜关二爷,众所周知,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然后于乱世成就一番事业,三人之中属关羽最为义气。
所以每逢兄弟结拜或者义结金兰之时,人们会搬出一尊关二爷的像,在关二爷面前发誓以表义气。
唐代时期,民间为关羽建立了庙宇,到了元宋之时,这股崇拜之气达到了颠峰。
《元史》记载“抬舁监坛汉关羽神轿”,意思便是即使宫廷每逢法师,便会用轿子将关二爷的像从庙里抬出来,其所乘坐的轿子被称之为神轿。
到了现代之后,人们结拜之时虽然没有复杂的拜关公仪式,但是黑帮之中对关羽的崇敬却是丝毫不弱古代。
黑帮是由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起的,人们希望聚在一起的帮众都能像关二爷这般讲义气,于是关羽便是他们心中的神。
除此之外,黑帮还会将出卖兄弟的人拉在关二爷面前,他们认为出来混的人在关二爷面前不会说谎,一旦说谎便会遭到关二爷的惩罚。
黑帮之人往往是一腔热血,关公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忠义二字在黑帮人眼中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正如教徒对上帝的信仰一般,黑帮也正如关公的信徒一般,求义气,求平安。
太监跪拜岳飞,朱棣灌输精神
在历史上,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收复国家失地的事迹流芳百世,虽然最终落得个被奸人所害的下场。
但是史书从不以成败论英雄,岳飞为国为民的精神值得后世为其立像建庙、进献香火,只是在众多祭拜者中,历朝太监竟然也在其中。
太监祭拜岳飞起源于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从一位落魄皇子到一代皇帝,
其中的艰辛只有朱棣自己知道,其中太监对其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帮助。
比如他收买了建文帝身边的宦官,从而可以时刻获取朝廷内部的消息。
在朱棣登上帝位后,对太监也是极其宠爱,例如历史上最出名的宦官郑和便是朱棣一手支撑起来的。
除了郑和以外,永乐期间还涌现了一大批冲锋陷阵的太监,帮助朱棣开疆拓土,固守国门。
据《明史》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肆打压太监。
因为在历朝历代太监干政的事情频出,但是朱棣却和朱元璋走了相反之路。
不仅仅是在朝中扶持宦官,朱棣还创立了东厂,其作用相当于朱元璋创立的锦衣卫,上可监视百官,下可干预朝政。
朱棣虽然给予太监无上的权力,但是他却没有放松对这群宦官的防卫,于是他便想出了精神禁锢这个法子。
纵观历史,岳飞对国家的忠心不弱于任何人,所以岳飞便成了朱棣的最佳选择。
在东厂创立当天,朱棣不仅亲笔题写了“流芳百世”的牌匾,还在东厂的正厅内摆放了一尊岳飞像。
东厂每逢正事,厂公便会带着一群宦官祭拜岳飞,以表达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好让皇帝放心。
所以从明朝以后,太监祭拜岳飞的传统便传了下来,只可惜他们只是简单地磕头,没有学到岳飞的精神。
所以祭拜之事人们更多的是求心中那份安稳,殊不知神之所以是神,是因为那份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
青楼拜吕洞宾,只求脱离苦海
相比较其他三个人物,吕洞宾只存在于书中,他是八仙之中最出名的一个,而祭拜吕洞宾的人却大多是青楼里的女子,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极其荒唐的一件事。
但是风尘女子对吕洞宾的尊崇却是发自内心的。
古代精怪杂书记载,吕洞宾原本是天上的仙官,受到玉帝的指派,前往人间帮助劳苦大众,来到凡间之后,吕洞宾发现青楼中的风尘女子虽然表面华丽。
但是背后却透露出无数心酸与无奈,于是吕洞宾便开始帮助一名又一名风尘女子脱离苦海。
吕洞宾帮助青楼女子并不是给予她们利益上的保障,而是劝诫她们勇敢地走出脱离苦海的第一步,风尘女子们大多因为青楼工作轻松。
所以一直不敢走出那座楼,吕洞宾的出现便成为了她们生命中的一道光。
四月十四这一天是吕洞宾下凡的日子,所以青楼女子们便在这一天祭拜吕洞宾,她们希望这位神仙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声,带自己脱离苦海。
如果不是现实的冷酷,谁又愿意沦为青楼女子,受尽侮辱与唾骂呢?
只是吕洞宾终究只存在于传说之中,人生之路还是要靠自己去走,拜神只能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却无法找到达到目的的方法,所以求神不如求己。
关羽与岳飞这样的历史人物,值得人们去尊敬与祭拜,但是出发点不能因为一己之力,关羽的义气与岳飞的爱国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
自私之人如果跪在这些神像面前磕头,便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