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人为何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古人为何盗墓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公子见 访问量:4465 更新时间:2023/12/7 1:17:54

#历史开讲#

我国从古至今,拜神祭祀都是一件不容小觑的大事,什么时候拜神,因为何事拜哪一座神都是极为讲究的存在,相比较于西方凭空幻想出来的上帝等西方神,我国更偏向于人神。

盗墓者拜曹操,黑道拜关羽,太监拜岳飞,青楼拜吕洞宾,虽然这一幕大多只能在电视剧中看到,

但是古人拜这四位人却是有着严格的考究,一切皆因他们的行为或品性……

盗墓祭拜曹操,东汉摸金校尉

而他的创立者正是曹操,在陈琳所作的《为袁绍檄豫州》中写到“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曹操创立摸金校尉的本意,是因为他行军打仗的军费实在消耗巨大,当时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他们攻城略地的军费都需要自己解决,曹操也不例外。

曹操号称百万之军,所需要的钱财让曹操头疼不已。

在汉朝,不仅是皇亲权贵,就连地方豪绅大族都钟爱修建陵墓,所以汉墓在我国存在的数量名列前茅,汉墓中的陪葬品也尤为奢侈。

当时朝廷奉行举孝廉制度,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便认为给自己死去亲人陪葬品越奢侈,越能体现自己的孝廉,逐渐在汉朝刮起了一股陪葬攀比风。

这一背景也给了曹操一丝机会,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挖掘别人的坟墓都是不耻的行为,甚至有人传言会损阴德。

但当时的曹操顾不了这么多了,于是他便组织了一批专门盗墓的军队,用这支军队晚上盗墓出来的财宝养自己的军队。

被曹操盗过最出名的墓莫过于汉梁孝王墓群,相传此墓用无数的千斤大石构造,普通的盗墓者很难打开,曹操动用了军队的力量,才一点点开凿出来。

在《水经注疏》中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曹操便是一直采用这个方法,虽然后来他推行了屯粮制,但终将是杯水车薪,还是需要依靠盗墓来解决一部分军费。

如此行为一旦被曝光,便会沦为千夫所指,官渡之战中,

袁绍为了笼络力量对付曹操,便让帐下谋士陈琳写了那篇檄文。

曹操盗墓的事情才被曝光于天下,一时间骂名纷纷涌向曹操,只是对于这位枭雄而言,无伤大雅。

从曹操公然在军中设立摸金校尉一职,便可以看出曹操对盗墓这件事情无所谓,在陈琳写檄文损害自己的名誉时,曹操不作任何解释。

因为他知道,就算别人知道自己挖墓,也只能逞口舌之快。

虽然世人骂曹操为盗墓贼,但是对于后世的盗墓者而言,曹操便是他们的祖师爷,

所以在行盗墓之前,盗墓者们一般会祭拜祖师爷画像,以求盗墓行动的顺利。

黑帮跪拜关公,求得忠义之心

在无数黑帮片或者警匪片中,已经刻在人们记忆中的一幕是,黑帮聚会或兄弟结拜时都会在关公面前磕头,道上人出来混讲究一个义字。

而关羽关二爷便是义气的化身,三国时期人无对错之分,

但却有优劣之比,关羽的义薄云天与吕布的三姓家奴可谓是两个极端。

《三国演义》之中,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英勇事迹家喻户晓,其忠义之心即使是心狠手辣的曹操都不禁为之钦佩。

原文对其描述为“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在他一生之中,能够让人讨论的错误很少,就连败走麦城之后,曹操与孙权依旧对他的尸骨以礼相待,后世之人更是如此,

逐渐在各朝各代形成了一股祭祀“武神”之风。

首先是兄弟结拜跪拜关二爷,众所周知,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然后于乱世成就一番事业,三人之中属关羽最为义气。

所以每逢兄弟结拜或者义结金兰之时,人们会搬出一尊关二爷的像,在关二爷面前发誓以表义气。

唐代时期,民间为关羽建立了庙宇,到了元宋之时,这股崇拜之气达到了颠峰。

《元史》记载“抬舁监坛汉关羽神轿”,意思便是即使宫廷每逢法师,便会用轿子将关二爷的像从庙里抬出来,其所乘坐的轿子被称之为神轿。

到了现代之后,人们结拜之时虽然没有复杂的拜关公仪式,但是黑帮之中对关羽的崇敬却是丝毫不弱古代。

黑帮是由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一起的,人们希望聚在一起的帮众都能像关二爷这般讲义气,于是关羽便是他们心中的神。

除此之外,黑帮还会将出卖兄弟的人拉在关二爷面前,他们认为出来混的人在关二爷面前不会说谎,一旦说谎便会遭到关二爷的惩罚。

黑帮之人往往是一腔热血,关公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忠义二字在黑帮人眼中比任何东西都要重要,正如教徒对上帝的信仰一般,黑帮也正如关公的信徒一般,求义气,求平安。

太监跪拜岳飞,朱棣灌输精神

在历史上,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军,收复国家失地的事迹流芳百世,虽然最终落得个被奸人所害的下场。

但是史书从不以成败论英雄,岳飞为国为民的精神值得后世为其立像建庙、进献香火,只是在众多祭拜者中,历朝太监竟然也在其中。

太监祭拜岳飞起源于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从一位落魄皇子到一代皇帝,

其中的艰辛只有朱棣自己知道,其中太监对其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帮助。

比如他收买了建文帝身边的宦官,从而可以时刻获取朝廷内部的消息。

在朱棣登上帝位后,对太监也是极其宠爱,例如历史上最出名的宦官郑和便是朱棣一手支撑起来的。

除了郑和以外,永乐期间还涌现了一大批冲锋陷阵的太监,帮助朱棣开疆拓土,固守国门。

据《明史》记载,“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肆打压太监。

因为在历朝历代太监干政的事情频出,但是朱棣却和朱元璋走了相反之路。

不仅仅是在朝中扶持宦官,朱棣还创立了东厂,其作用相当于朱元璋创立的锦衣卫,上可监视百官,下可干预朝政。

朱棣虽然给予太监无上的权力,但是他却没有放松对这群宦官的防卫,于是他便想出了精神禁锢这个法子。

纵观历史,岳飞对国家的忠心不弱于任何人,所以岳飞便成了朱棣的最佳选择。

在东厂创立当天,朱棣不仅亲笔题写了“流芳百世”的牌匾,还在东厂的正厅内摆放了一尊岳飞像。

东厂每逢正事,厂公便会带着一群宦官祭拜岳飞,以表达自己的忠君爱国之心,好让皇帝放心。

所以从明朝以后,太监祭拜岳飞的传统便传了下来,只可惜他们只是简单地磕头,没有学到岳飞的精神。

所以祭拜之事人们更多的是求心中那份安稳,殊不知神之所以是神,是因为那份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

青楼拜吕洞宾,只求脱离苦海

相比较其他三个人物,吕洞宾只存在于书中,他是八仙之中最出名的一个,而祭拜吕洞宾的人却大多是青楼里的女子,也许有人认为这是极其荒唐的一件事。

但是风尘女子对吕洞宾的尊崇却是发自内心的。

古代精怪杂书记载,吕洞宾原本是天上的仙官,受到玉帝的指派,前往人间帮助劳苦大众,来到凡间之后,吕洞宾发现青楼中的风尘女子虽然表面华丽。

但是背后却透露出无数心酸与无奈,于是吕洞宾便开始帮助一名又一名风尘女子脱离苦海。

吕洞宾帮助青楼女子并不是给予她们利益上的保障,而是劝诫她们勇敢地走出脱离苦海的第一步,风尘女子们大多因为青楼工作轻松。

所以一直不敢走出那座楼,吕洞宾的出现便成为了她们生命中的一道光。

四月十四这一天是吕洞宾下凡的日子,所以青楼女子们便在这一天祭拜吕洞宾,她们希望这位神仙能够听到自己的心声,带自己脱离苦海。

如果不是现实的冷酷,谁又愿意沦为青楼女子,受尽侮辱与唾骂呢?

只是吕洞宾终究只存在于传说之中,人生之路还是要靠自己去走,拜神只能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却无法找到达到目的的方法,所以求神不如求己。

关羽与岳飞这样的历史人物,值得人们去尊敬与祭拜,但是出发点不能因为一己之力,关羽的义气与岳飞的爱国都是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

自私之人如果跪在这些神像面前磕头,便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更多文章

  • 吕洞宾劝人戒色的一首诗,因太露骨被认为是污诗,今成警世名诗

    历史解密编辑:玉露之声标签:吕洞宾,警世,道教,赵飞燕,戒色

    自古就有“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的说法。可见“酒色”对人的影响之大,而我们所熟知的人,因色而误国的也是一数一大堆。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以烽火戏诸侯,闹得国灭身死;唐玄宗因迷杨贵妃,从此“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弄得大唐从此转入颓败,最终使得大唐进入

  •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为何引起王母娘娘震怒,指使铁拐李下凡搞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何仙姑,太上老君

    从明朝开始八仙过海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源远流传,尤其是在《东游记》的神话小说问世之后,更是形成了独有的八仙热的潮流。在这股潮流中,八位仙人收受到了民间百姓广泛的追捧,也为道教传播和吸收信徒奠定了很好的民意基础。分析八仙的各种故事,其中吕洞宾的故事最为引人注目,也是八位仙人中在民间声望最高的。古代百姓们集

  • 民间故事:狗咬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民间故事,洞房,结拜,林员外,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但是你知道关于这句话的故事由来吗?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呢?其实呢,这个狗咬它是个人名,并不是一条狗。苟是苟且偷生的苟,杳是杳无音讯的杳。以前有一个叫苟杳的穷书生,因为家里太穷,自己很难能够读上书,但是后来他认识了吕洞宾,吕洞宾非常欣赏他的人品和读书的态度。

  • “吕洞宾戏牡丹”有多少版本?

    历史解密编辑:亮哥生活标签:八仙,神仙,仙缘,白牡丹,吕洞宾戏牡丹

    吕洞宾戏牡丹的故事,都是评书演义、电视剧都是津津乐道的内容。不过这个故事的版本比较多,我们就说所知的版本。幼时听的坠子、琴书和大鼓书,这是比较纯洁和浪漫的”吕洞宾三戏牡丹”版本。八仙之一的风流神仙吕洞宾坐在洞府,一阵心血来潮,算出苏州的白牡丹有仙缘,就决定到民间来度化她。吕洞宾到苏州白家药店,和白牡

  • 吕洞宾墓穴被挖掘,墓中发现两件奇怪物品,专家至今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总探长爱时尚标签:道教,墓穴,皇帝,八仙,吕洞宾,铁拐李,无法解释

    吕洞宾墓穴被挖掘,墓中发现两件奇怪物品,专家至今无法解释众所周知,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只是神话故事,但是里面的人物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这“八仙”当中,虽然铁拐李排列第一位,不过说起故事最多,最有名的当属吕洞宾了,而今天笔者就讲一讲吕洞宾的故事,据说,吕洞宾的墓穴被挖掘之后

  • 吕洞宾为何被奉为天下剑仙之祖?他的成就在八仙中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吕洞宾,吕岩,剑仙,隐士,八仙,宋仁宗

    “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成功的背后泪多少……”,是不是有很熟悉的感觉呢?这是电视剧“八仙过海”的主题曲。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不妨找来听一下歌词很有道理。说尽了修仙之苦和成仙之幸。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八仙之一的剑仙吕洞宾,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运城是芮城县永乐镇)

  • 1959年,吕洞宾墓在山西被发现,打开棺材后,专家皱眉: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吕洞宾,道士,道教,隐士,道家,吕祖

    吕洞宾作为八仙之一是老幼皆知的人物,也是历史上确实有过的奇人。他时而浪游四海,时而隐居无踪,忽而混迹于市井,忽而现身于豪门,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还善于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他精通气功导引和抗衰老之术,留下不少丹诀、诗篇、被气功界尊为鼻祖,被道教徒奉为神仙。吕洞宾确实是个奇人,不过奇人也是奇人。宋元以来

  • 吕洞宾书写的石碑,出土后轰动世界,差点就被外国人廉价买走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吕洞宾,石碑,道教,景教,大秦寺

    西安碑林是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旅游景点,它主要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其中有《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合阳令曹全碑》、《多宝塔碑》等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但要说到最富传奇色彩的文物,莫过于昭陵六骏其中四件以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昭陵六骏的故事很出名,我们今天却来说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唐朝初年,

  • 吕洞宾写了首“云雨诗”,本是劝人戒色,却被《金瓶梅》选作开篇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警世,八仙,诗文,神仙,吕洞宾,金瓶梅,云雨诗

    现如今流传的大部分诗作中多是积极正向的佳作,这些诗文多是作者借诗文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是表达离愁,或是表达思乡,或是表达欣喜,这都是我们常见的,但是有一个作家似乎大家并不太熟悉他的身份,那就是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也是满腹诗书的,他所作的诗文曾被当做经典收录,其中有一篇诗文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

  • 山西运城发现古墓,专家怀疑墓主人是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戏君看史标签:吕洞宾,陵墓,何仙姑,运城,韩湘子

    1959年,山西运城,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了一座陵墓,当棺椁被打开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里面竟然躺着一男一女2具尸骨。同时,专家还发现尸骨旁有一个奇怪的陶罐,随着调查的深入,专家怀疑墓主人竟是传说中的吕洞宾。一说到吕洞宾,你肯定就会想到“八仙过海”,甚至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