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洞宾书写的石碑,出土后轰动世界,差点就被外国人廉价买走

吕洞宾书写的石碑,出土后轰动世界,差点就被外国人廉价买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体验娱乐说 访问量:4467 更新时间:2024/1/8 3:02:57

西安碑林是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旅游景点,它主要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其中有《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合阳令曹全碑》、《多宝塔碑》等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但要说到最富传奇色彩的文物,莫过于昭陵六骏其中四件以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昭陵六骏的故事很出名,我们今天却来说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在唐朝初年,国力强盛,虽然李唐宗室认为老子是他们的祖先而推崇道教,但对于其它宗教也抱着宽容的态度。不仅佛教能够流传,即使是外来的基督教也可以在中国传播。这一点,即便是到了唐朝中后期衰弱时期,也没有改变。

在唐朝,基督教的一支进入中国,并被称为大秦景教,他们的修行场所被称为大秦寺。在长安的大秦寺还非常有名,也是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教堂)之一。

在建中二年,两个波斯传教士伊斯和景净,得到了唐德宗的资助,得以修建了这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碑文由景净撰刻,而书写者在当时默默无闻,而在其死后却家喻户晓。这位叫做吕秀岩的官员,在当时仅仅是朝议郎前行台州司参军,而后他辞官修行,被道教认作吕洞宾

这块石碑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是碑身,高197厘米,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上宽92.5厘米,下宽102厘米。下面是龟座,高约82厘米,整个石碑全高279厘米。石碑的上部是典型的中西结合图案,十字架由祥云所环绕,而下面则是中国的莲花。这寓意为大秦景教是中土开花,西方结果。

碑文书写飘逸洒脱,主要表达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说大秦景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那是在贞观年间,一个叫做阿罗本的古波斯传教士历经千难万险来到中国,向唐朝朝廷提出传教的主张。唐太宗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允许他传播,大秦景教由此生根发芽。

另一个方面的内容,是说大秦景教的众多事迹故事,并且结合了中国儒家、佛家、道家的经典来阐述大秦景教的教义。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传教士就已经认识到宗教本土化的重要性。

这块石碑在唐朝时是放置在大秦寺,一向相安无事。等到唐朝灭亡时,它就不翼而飞,当时人就猜测是大秦寺的传教士,害怕战乱会损毁这块石碑,便将它隐藏起来。

然而,历经宋元两朝,《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一直没有影踪。直到明朝天年间,这块石碑才被人发现,当时就引起轰动。那时候西方传教士更多,很多人争相拓片,并翻译为本国文字传回欧洲。因为这些传教士太过狂热,当地人怕他们偷走石碑,便寄放在附近的金胜寺。金胜寺也不算慢待石碑,特地修了碑亭妥善保管。

到了清朝之后,这块石碑仍然平安,直到咸丰年间,时局动荡,太平军、捻军闹得清政府焦头烂额,金胜寺也在战乱中损毁,而这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则被抛弃在荒郊野外。

当时西方传教士非常重视,他们认为这是基督教向外传播的重要文物,特地向清政府提出,要么出让,要么妥善保存。清政府答应保管,却只拨付了100两银子,经过重重克扣,到陕西就剩下5两。这能对石碑有什么保护作用,当地也就只好修建了一个小蓬遮盖,应付了事。

到了清朝即将灭亡的时候,一个丹麦传教士何尔谟出钱打通关节,购买了这块石碑。清政府闻讯后,连忙制止。何尔谟这人还算不错,没有强行夺走中国文物,他同意合同作废,只是要求按原样做成一件复制品带回国。

就利用这件复制品,何尔谟在伦敦又做了一批,分派给西方各大学。真品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得以留下在中国,不得不说是略带侥幸的一件事。

标签: 吕洞宾石碑道教景教大秦寺

更多文章

  • 吕洞宾写了首“云雨诗”,本是劝人戒色,却被《金瓶梅》选作开篇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警世,八仙,诗文,神仙,吕洞宾,金瓶梅,云雨诗

    现如今流传的大部分诗作中多是积极正向的佳作,这些诗文多是作者借诗文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是表达离愁,或是表达思乡,或是表达欣喜,这都是我们常见的,但是有一个作家似乎大家并不太熟悉他的身份,那就是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也是满腹诗书的,他所作的诗文曾被当做经典收录,其中有一篇诗文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

  • 山西运城发现古墓,专家怀疑墓主人是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戏君看史标签:吕洞宾,陵墓,何仙姑,运城,韩湘子

    1959年,山西运城,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了一座陵墓,当棺椁被打开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里面竟然躺着一男一女2具尸骨。同时,专家还发现尸骨旁有一个奇怪的陶罐,随着调查的深入,专家怀疑墓主人竟是传说中的吕洞宾。一说到吕洞宾,你肯定就会想到“八仙过海”,甚至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揭阳这座桥被誉为古八景之一,居然与吕洞宾还有些渊源,知道的人却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潮人游纪标签:吕洞宾,揭阳,八仙,仙迹,鳌桥,石桥

    。。。来了,坐,喝杯茶。世人都听过八仙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吕洞宾。吕洞宾是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 要说这吕洞宾和潮汕的渊源,还得从咱潮汕的一座桥说起。这座桥就是钓鳌桥,今称吊桥。此桥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西关,旧为揭阳古八景之一"钓鳌仙迹"。 古时的榕城,水

  • 民间故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画个圈圈吧标签:洞房,民间故事,吕洞宾,和尚,棺材

    吕洞宾原先家里很富裕。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个要饭的孩子,他问孩子叫什么名,孩子说叫苟杳。吕洞宾见孩子长得端庄秀气,又喜欢,又可怜,就把孩子认作弟弟领到家里。吕洞宾对苟杳非常好,除供吃供穿以外,还供他念书。苟杳也把吕洞宾当作自己的亲哥哥,时时刻刻都听吕洞宾的教诲。一晃苟杳十八岁了,长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不

  • 吕洞宾一首“云雨诗”,本意是劝人戒色,被《金瓶梅》引为开篇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云雨,八仙,警世,吕洞宾,金瓶梅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八仙之首——吕洞宾。吕洞宾一生修道,最终得以得道飞升,离不开他在人间关心百姓疾苦,一生不怕艰难险阻的良好品格,但却因为一首被《金瓶梅》收录为开篇的“云雨诗”而遭世人质疑排挤。八仙之首,人间吕洞宾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八仙作为最接地气的神仙,全部都是

  • 吕洞宾问钟离权:师父,你活了1100岁,你度了几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老段世界观标签:吕洞宾,钟离权,修道,祖师,悟性

    吕洞宾问钟离权:师父,你活了1100岁,你度了几个人?钟离权回答说,我只渡了你一个人。吕洞宾非常疑惑,开口询问缘何只渡弟子一人。师父若给我三年时间,我就在中原至少要度3000人。钟离泉笑而不语,吕洞宾说完大话自己去渡人,结果三年之后回来问他度了多少,他说一个都没度到。为什么古圣先贤渡人这么困难呢?

  • 什么是“狗咬吕洞宾”?其实很多人误读了这个故事,内容存在硬伤

    历史解密编辑:吴七辅食日记标签:富贵,洞房,棺材,还魂,狗咬吕洞宾

    在中国民间,有这样的一句俗语,叫做:“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成是:吕洞宾被狗给咬了,好好的,狗怎么要去咬他呢?实际并非如此,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故事,大家知道这句话的由来吗?图片:苟杳与吕洞宾剧照一、苟杳吕洞宾其实,所谓的狗咬吕洞宾,是一种误解,因为,原文是“苟杳吕洞宾”,只不过由

  • 历史上真实的吕洞宾原来是这样的,与道教八仙神话传说中相差极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吕洞宾,道教,道士,民间传说,柳宗元,八仙

    八仙过海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社会流传极广,自宋元之后形成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独有的一套体系。在这些故事中最受民间百姓喜爱的仙人非吕洞宾莫属了,他在民间传说中留下的神话故事甚至比其他七位仙人加起来都多。根据道教的典籍记载,吕洞宾是真实存在的人,也是全真教钟吕金丹道的开创者之一,对道教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吕洞宾陵墓在山西被发现,棺中的奇怪景象却让专家惊呼: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尔东话史标签:吕洞宾,陵墓,吕岩,道教

    引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风俗习惯。不过在历史上曾流传了很多神话故事,相信大家也听到过不少。在这其中大多数都是虚构的,并不是真实的。虽然这些故事并不是真实的,但故事中的人物确实这是存在的,甚至有一些还被拍成了影视剧作品,深受众人的喜爱与欢迎。在众多题材当中,有一些神仙志

  • 吕洞宾之墓被发现,开棺后看见一物,考古专家看后直呼: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思思段子手标签:吕洞宾,考古,陵墓,陪葬品

    前言想必诸位定是听说过:“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的话语,仔细了解便知,这八仙还真各有其特色。其中便包括一位家喻户晓之人。那便是吕洞宾。迄今为止“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谚语还在被世人流传。“八仙”的称呼是在西汉时出现,而当时这种称呼并不流行,当时之人称其为“八公”。直至明朝时期世人才将其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