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洞宾劝人戒色的一首诗,因太露骨被认为是污诗,今成警世名诗

吕洞宾劝人戒色的一首诗,因太露骨被认为是污诗,今成警世名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玉露之声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4/4/7 8:53:21

自古就有“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的说法。可见“酒色”对人的影响之大,而我们所熟知的人,因色而误国的也是一数一大堆。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不惜以烽火戏诸侯,闹得国灭身死;唐玄宗因迷杨贵妃,从此“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弄得大唐从此转入颓败,最终使得大唐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而陈后主为了美色,更是留下了“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笑话。

因此,美色成为“祸水”的说法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而且因为美色,在我们的历史中还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一说,于是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提出了”戒色”的想法。

而谈到戒色,曾国藩则是“戒色”的最著名的例子。为了“戒色”,曾国藩拼命地写日记,痛斥自己的“好色行为”,他还充分地利用时间,让自己“闲不下来”,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想其他的“闲事”。

曾国藩戒色的例子,诚然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而最早把戒色一事写成诗歌的名人,那应该要算唐朝的吕洞宾了。吕洞宾为了劝诫世人戒色,他特意写下了一首劝人戒色的诗,至今仍然对世人起到警醒的作用。

吕洞宾是我国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人物,由于他神一般的存在,所以在我国民间,留下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比如什么“点石成金”,什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什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趣事。

吕洞宾的本名叫姓吕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是我国唐朝时期的河东蒲州河中府人,他是道教丹鼎派的祖师,又有“妙道天尊”的尊号。后来更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一生享有极高的声誉。

传说中的吕洞宾,一开始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儒生,后来被世外高人传授剑术,64岁时又被汉钟离传授丹以炼丹之法。终有所成,所以吕洞宾又有剑祖剑仙的称号。

作为道教丹鼎派的祖师,吕洞宾在修道成仙之后,自然开宗立派,传道于其他修道之人,普度众生。于是人世间关于他的传说,渐渐地多了起来,而他也被人们尊为天下剑仙之首。

吕洞宾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使人们记住了关于他的传说故事,记住了他流传世间的道教道法,而他在养生以及文学诗词方面的造诣,也流传了下来,在今天《全唐诗》中,就收录了吕洞宾诗词二百余首。

而本文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这首劝人戒色的诗,就是一首名为《警世》的诗,这首著名的诗由于太过于露骨,流传世间后就被人们称为“污诗”之首。而且后来还被明代的文学作品《金瓶梅》给收录了,作为《金瓶梅》的开篇之词!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吕洞宾的这首《警世》。

《警世》赏析:

警世

唐·吕洞宾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全诗翻译过来就是:

“十五六岁的佳人,其体态优美,润泽如酥,千般轻盈,万般美好。但这样的人,其美色却如同杀人如麻的利剑一样,杀人于无形之中,所以劝诫世间愚昧的凡夫俗子们啊,千万要了解其中的危害,而不能沉溺其中。如果不知自持而陷溺其中,最终往往会因此而伤害自己的性命。

这样杀人如麻的利剑,虽然表面上看不到让人直接一颗颗的人头落地,但是暗地里却把一个人的精气神耗得精疲力尽,骨髓干枯,最后使得一个人身体急速衰败。”

本诗的出现,意在提醒世人不要迷恋于那些令人赏心悦目的美色,因为这样的美色表面上让人精神快乐,其乐无穷,实则是暗藏杀机,杀人于不知不觉中。

本诗虽然仅仅只有二十八字,但是其起到的警醒作用却是非常之大的,他提醒了那些重色轻义的人一定要远离美色,注重身体,否则一旦沉溺其中,给贪恋美色的人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而吕洞宾之所以这样大发感慨,实在是因为历史上有很多鲜活的例子,这些鲜活的例子中的主角,因为美色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一个有史可考的为美色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人便是夏王。在夏朝,有一个美艳如妖的美女迷惑了夏桀的心智,她是夏王桀在攻打其他部落的时候得到的俘虏,她就叫妹喜。

妹喜的出现,使夏桀本人从此毫无道理地迷上了她。而妹喜也靠着绝美的容颜,使得桀对她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以至于使得夏桀从此把朝政都交给了别人打理,而自己则不管不问。

妹喜想要肉林酒池,在里面寻欢作乐,夏桀就建立了这样的肉林酒池,日日与之在酒池中饮酒寻欢,歌舞升平。从此桀就彻底远离了朝政。如此一来,桀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历史上第一位亡国之君。

而第二个为美色而付出惨重代价的便是西汉成帝刘骜。这西汉成帝刘骜真的是与夏桀有一拼,他因为宠信著名的美人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不能自拔。而他的放纵无度,也使得他年纪轻轻就暴毙于赵合德的床榻之上。

沉湎于赵飞燕这样的美人,刘骜本人暴毙了不算,他还让汉家江山从此走向了难以挽救的深渊。

当然了,这仅仅是其中的两个例子,而事实上,因美色而身死国灭的人大有人在。而吕洞宾也正是站在这种角度上,写下了这首通俗易懂的《警世》,希望人们能够从中有所警醒。

吕洞宾作为道家高人,得道之后不仅从个人修身养性的角度出发,还从警醒世人的角度出发,写下此诗。希望人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体现了吕洞宾达己渡人的一面。

当然了,这里所谓的“戒色”,并不是指完全不碰,而是劝告诉人们要适可而止,而不是过度追求,甚至是沉迷其中,最终害人害己。

当然了,劝诫世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拯救苍生,造福于黎民百姓。吕洞宾是一个得“道”的世外高人。他是这样劝诫世人的,也是这样做的。当天下苍生遇到了困难时,他同样会拯救百姓于水火,救济苍生于乱世。

唐末五代,曾经是人间乐土的中原大地被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给淹没了。一个“乱”字祸害了中原大地,短短五十多年中,中原大地一共换了十四位皇帝,各方割据势力都想着过把“皇帝瘾”,天下百姓从而饱尝了战争之苦。

这时候的吕洞宾,作为世外高人,他没有置之不顾,而是身背宝剑,遨游四方,惩恶扬善,济民于水火,从而帮助了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免受战火荼毒。

另一方面,吕洞宾用自己的道教感化世人,规劝那些受到战争荼毒的人们忘却烦恼,灭掉人欲,戒掉贪嗔。如此一来,受到吕洞宾感化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事迹也越来越被世人所熟知。所以在历史上,上到文人士大夫,下到穷苦大众,很多人都被他的德行所折服,所以即便是今天,吕洞宾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很大的影响。

而吕洞宾劝人戒色的这首《警世》,也在继续起着警示的作用,让人们在读了之后,会在不知不觉中警醒自己,不至于犯了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妥之处请告知删除)

标签: 吕洞宾警世道教赵飞燕戒色

更多文章

  •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为何引起王母娘娘震怒,指使铁拐李下凡搞破坏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何仙姑,太上老君

    从明朝开始八仙过海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源远流传,尤其是在《东游记》的神话小说问世之后,更是形成了独有的八仙热的潮流。在这股潮流中,八位仙人收受到了民间百姓广泛的追捧,也为道教传播和吸收信徒奠定了很好的民意基础。分析八仙的各种故事,其中吕洞宾的故事最为引人注目,也是八位仙人中在民间声望最高的。古代百姓们集

  • 民间故事:狗咬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民间故事,洞房,结拜,林员外,吕洞宾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但是你知道关于这句话的故事由来吗?狗为什么要咬吕洞宾呢?其实呢,这个狗咬它是个人名,并不是一条狗。苟是苟且偷生的苟,杳是杳无音讯的杳。以前有一个叫苟杳的穷书生,因为家里太穷,自己很难能够读上书,但是后来他认识了吕洞宾,吕洞宾非常欣赏他的人品和读书的态度。

  • “吕洞宾戏牡丹”有多少版本?

    历史解密编辑:亮哥生活标签:八仙,神仙,仙缘,白牡丹,吕洞宾戏牡丹

    吕洞宾戏牡丹的故事,都是评书演义、电视剧都是津津乐道的内容。不过这个故事的版本比较多,我们就说所知的版本。幼时听的坠子、琴书和大鼓书,这是比较纯洁和浪漫的”吕洞宾三戏牡丹”版本。八仙之一的风流神仙吕洞宾坐在洞府,一阵心血来潮,算出苏州的白牡丹有仙缘,就决定到民间来度化她。吕洞宾到苏州白家药店,和白牡

  • 吕洞宾墓穴被挖掘,墓中发现两件奇怪物品,专家至今无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总探长爱时尚标签:道教,墓穴,皇帝,八仙,吕洞宾,铁拐李,无法解释

    吕洞宾墓穴被挖掘,墓中发现两件奇怪物品,专家至今无法解释众所周知,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只是神话故事,但是里面的人物却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这“八仙”当中,虽然铁拐李排列第一位,不过说起故事最多,最有名的当属吕洞宾了,而今天笔者就讲一讲吕洞宾的故事,据说,吕洞宾的墓穴被挖掘之后

  • 吕洞宾为何被奉为天下剑仙之祖?他的成就在八仙中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吕洞宾,吕岩,剑仙,隐士,八仙,宋仁宗

    “人说天上好,神仙乐逍遥,成功的背后泪多少……”,是不是有很熟悉的感觉呢?这是电视剧“八仙过海”的主题曲。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不妨找来听一下歌词很有道理。说尽了修仙之苦和成仙之幸。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八仙之一的剑仙吕洞宾,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运城是芮城县永乐镇)

  • 1959年,吕洞宾墓在山西被发现,打开棺材后,专家皱眉: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吕洞宾,道士,道教,隐士,道家,吕祖

    吕洞宾作为八仙之一是老幼皆知的人物,也是历史上确实有过的奇人。他时而浪游四海,时而隐居无踪,忽而混迹于市井,忽而现身于豪门,有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还善于预测未来。更重要的是他精通气功导引和抗衰老之术,留下不少丹诀、诗篇、被气功界尊为鼻祖,被道教徒奉为神仙。吕洞宾确实是个奇人,不过奇人也是奇人。宋元以来

  • 吕洞宾书写的石碑,出土后轰动世界,差点就被外国人廉价买走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吕洞宾,石碑,道教,景教,大秦寺

    西安碑林是我国一个非常特殊的旅游景点,它主要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其中有《石台孝经》、《开成石经》、《合阳令曹全碑》、《多宝塔碑》等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但要说到最富传奇色彩的文物,莫过于昭陵六骏其中四件以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昭陵六骏的故事很出名,我们今天却来说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唐朝初年,

  • 吕洞宾写了首“云雨诗”,本是劝人戒色,却被《金瓶梅》选作开篇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警世,八仙,诗文,神仙,吕洞宾,金瓶梅,云雨诗

    现如今流传的大部分诗作中多是积极正向的佳作,这些诗文多是作者借诗文以寄托自己的情感,或是表达离愁,或是表达思乡,或是表达欣喜,这都是我们常见的,但是有一个作家似乎大家并不太熟悉他的身份,那就是吕洞宾。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其实也是满腹诗书的,他所作的诗文曾被当做经典收录,其中有一篇诗文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

  • 山西运城发现古墓,专家怀疑墓主人是吕洞宾

    历史解密编辑:戏君看史标签:吕洞宾,陵墓,何仙姑,运城,韩湘子

    1959年,山西运城,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了一座陵墓,当棺椁被打开后,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里面竟然躺着一男一女2具尸骨。同时,专家还发现尸骨旁有一个奇怪的陶罐,随着调查的深入,专家怀疑墓主人竟是传说中的吕洞宾。一说到吕洞宾,你肯定就会想到“八仙过海”,甚至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揭阳这座桥被誉为古八景之一,居然与吕洞宾还有些渊源,知道的人却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潮人游纪标签:吕洞宾,揭阳,八仙,仙迹,鳌桥,石桥

    。。。来了,坐,喝杯茶。世人都听过八仙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吕洞宾。吕洞宾是唐代道士,后道教奉为神仙,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 要说这吕洞宾和潮汕的渊源,还得从咱潮汕的一座桥说起。这座桥就是钓鳌桥,今称吊桥。此桥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西关,旧为揭阳古八景之一"钓鳌仙迹"。 古时的榕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