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冶六岁便能作诗,其父读过后表示其必失德,后因曾赞美朱泚被

李冶六岁便能作诗,其父读过后表示其必失德,后因曾赞美朱泚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4/1/21 3:29:43

“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很难让人想象得出,这首诗出自一个六岁的女孩之手,但真实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大唐女诗人李冶在写出这首《蔷薇诗》的时候只有六岁。

大唐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而这种大唐特有的气质在诗坛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唐叫得上名字的诗人不止数十位,有名的诗篇不止数百首,而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女诗人的身影。

比如李季兰、薛涛、鱼玄机和刘采春等,这就是著名的大唐四大女诗人。其中又以李冶李季兰性格最鲜明、诗情最为浓烈,她的一生极为绚烂,但是结局也极为凄惨,而这种悲剧在她六岁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李季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书香之家,她聪慧非常,自小就得父亲亲自教导,六岁那年,被父亲抱着在蔷薇架下赏花,其父就想考考这个聪慧的女儿,让她以眼前的蔷薇来作一首诗。李季兰略一寻思,脱口而出一首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鬟散,更念木枯荣。鞞鼓喧行选,旌旗拂座隅。不睹河阳一县花,空见青山三两点。”

李冶作完这首《蔷薇诗》后,就等着父亲夸奖她,但是她的父亲不仅没有表扬她,反而摇头叹息,他并不是觉得这首诗写得不好,只是这其中的寓意让他担心。诗中的“不架却”谐音可不就是“不嫁却”吗?六岁的李冶就能有这样的见识,那大了还了得?

李冶

其父认为“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季兰五六岁时,其父抱于庭,令咏蔷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没想到后来的李季兰真的应了其父的话语,正所谓“士有百行,女唯四德”,而李季兰偏偏不是这样的,这也注定了她的特立独行,好在大唐本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因此,李冶并没有不容于时代。

十岁之后的李冶被父母送到了道观,不知道这是父母的意思,还是李冶的意思,很多人认为这是她的父母为了规范她的行为所以才决定将她送往道观,但也有可能是李冶自己的主意,她不愿意嫁人,不愿意过普通女子那种相夫教子的生活,所以才说服了自己的父母,成为一名女道士。

等李冶及笄后,渐渐名声显于外,《唐才子传》记载:“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乎轻薄之口。”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刘长卿对她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唐诗纪事》云:“刘长卿谓季兰为女中诗豪。”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这是一位才华横溢又不拘世俗的女道士,大唐的女道士并不是那种拘于道观,不问红尘的人。相反,当时的女孩子之所以成为女道士,只不过想过相对自由的生活,她们不愿意嫁人,不愿意圉于后院,所以才当了道士,来躲避沦为普通妇人的命运,比如太平公主也曾做过女道士。

这样的女道士除了在穿着上符合道士的身份,其他的都不是,她们相比于普通女子,更加自由,甚至很多与男子多有接触,有的更是生活比较混乱。

李冶

李冶成为女道士后,自然也不会真的圉于寺院的单调生活,她交游文士,与不少的文人都有交往,也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他们在她的生活里突然出现,又突然离开,只留下李季兰寂寞如兰,因此她的很多爱情诗都是悲伤的。

她曾“与山人陆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他们之间要说是爱情也可以,要说是友情也可以,但若说是爱情,则多半是暗恋,是单方面的,更多的是友情上的接触。

李冶生病的时候,陆羽去看她,她还曾为此写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其中有一句是“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而与释皎然的接触就更有意思了,李冶曾写过一首诗表白释皎然,其中有一句是“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是相当的大胆豪放了,但是她得到的回应却是很打击人的。

释皎然是什么人?他是谢灵运的后代,也有说法是谢安的后代,总之家世不简单,他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的造诣颇高,唯独对爱情不感兴趣,对于李冶的真心,释皎然直接回复了一首诗:“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刘长卿

当然李冶也不介意,和他们照常交往,她还和刘长卿的关系比较好,他们之间经常开玩笑。刘长卿得过疝气,李冶直接说“山气日夕佳”,刘长卿也不介意,回道“众鸟欣有托”。可见他们之间的交情不浅。

而且,李冶确实在文学上造诣不错,她写过一首著名的《八至》诗:“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冶生活在盛唐转衰之际,唐玄宗听说她的诗才后,曾将她召进宫中去。她在宫中待了一个多月,得到了丰厚的赏赐,然后才被唐玄宗放出宫去,她这第一次进宫的经历还是挺愉快的,至少毫发无伤地离开了,但是第二次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唐代宗晚年将李冶召进宫中,李冶一住就是好几年,李豫登基之后,她依旧住在宫中,时间很快就到了建中四年(783年),这一年的八月,李希烈围攻襄城,李豫命舒王为几道节度诸军行营兵马都元帅,领数镇之兵攻打李希烈,又让泾原诸道兵马救援襄城。

只不过,当泾原兵长途跋涉到达长安后,并没有得到什么丰厚的赏赐,反而只有粗茶淡饭,这样的待遇自然惹怒了这些人,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泾原之变。李豫带着一部分身边的人仓皇逃往奉天,而李冶等人依旧滞留在宫中。

李冶

很快,长安城中就变了,朱泚被拥立为皇帝,他听说宫中有一位著名的女诗人,就将她找出来,让她作诗,为了继续活下去,李冶不得不虚与委蛇,写了赞美朱泚的诗。

这件事成为李冶永远的污点,等到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李豫回到长安后,她也就迎来了自己的结局。作为皇帝,李豫怎么可能容许别人背叛他?他下令将李冶乱棍打死。将一名女子乱棍打死,可见李豫对李冶的恨意有多重,可叹一代佳人就这样香消玉殒。

更多文章

  • 李冶:写下“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的道姑,为何被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李冶,鱼玄机,薛涛,相思半,陆羽,元稹

    李冶: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大唐诗坛,星光灿烂,直耀得人眼花,但那是男性的光芒,在不多的女性中,李冶算是相对比较有名的一位了,她位唐四大女诗人之列,但就名气来说,终不如薛涛和鱼玄机来得响亮,四位女诗人中还有一位知道的人就更少了,那是据说同元稹有一腿的刘采春。与薛涛和鱼玄机不同,这二位是在世上混了一圈

  • 大唐“才女”李冶,暗恋一僧人,写下一首诗,却成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冶,陆羽,诗作,薛涛,才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作创作的巅峰时期。不仅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王维、李商隐等等家喻户晓的男诗人,更成就了薛涛、李冶、刘采春、鱼玄机四位女诗人。自古才子多情,才女亦是如此。这四位才女无不是遍尝人间悲欢情长,并为世人留下了数不尽的传奇故事和诗词情话。其中最著名者,莫过于李冶。李冶出身于官宦

  • 大唐才女李冶一生情路坎坷,恋上和尚留下名作,后被唐德宗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冶,唐德宗,李季兰,王昌龄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初唐、盛唐时期经济开放、政治开明、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那个时期的诗歌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最鼎盛时期,有人评价为:''诗人以千数,诗作以万数''。不同类型的诗歌,在那个''开放''的年代大放异彩。我国著名诗人:诗仙李白、诗家天子王昌龄等等均出自于唐朝。出生于唐德宗时

  • 唐朝女诗人李冶:被父亲否定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李冶,李季兰,诗人,唐朝,诗词,武则天

    作者: 阿赖耶识唐朝因为一个女皇武则天,所以对于女人总是比其他年代多了几分人情。可是多 的 几分,也没有办法扭转固有思想。唐朝诗人多,出名的更是多,可是唐朝女诗人,才是难得的瑰宝。李冶这个女人 身 ,就占据了四位女诗人的一席之位。李冶字季兰,这个名字更贴近她的温婉。(一)远近闻名的神童俗话说,出名要

  • 文人墨客 | 李冶:乘风破浪的才女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李冶,薛涛,诗人,金朝,唐德宗,刘采春,鱼玄机,数学家,科学家,乘风破浪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下方卡片”,再点击“关注”,这样就能每天与您分享精品文章。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或许很多人不了解李冶,即便在历史书中邂逅过这个名字,也有很多人把她和唐朝第三位皇帝李治混淆。在穿越千年的岁月中,红颜如昙花一现,千古留名的如数家珍,众姐姐中李冶不算最出名的,却是这次训练营开营

  • 白雪阳春传雅曲之李冶

    历史解密编辑:青栀星座标签:李冶,无语,离殇,明月光

    我思季兰明月光爱人无语哭离殇惟愁别后云如水雅女今宵恨断肠

  • 诗中女豪,风流道姑,唐朝天后李冶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冶,唐朝,唐德宗,陆羽,唐玄宗,薛涛

    唐朝诗坛有四大才女,其中李冶、薛涛、鱼玄机为三大天后。天后故事个个有滋有味,李冶的经历更为独立潇洒,性格豪放,更像男子,对权贵的依赖相对较少,以玄门道观出世,以名士组局入世,出世入世看似游刃有余,自得其乐,可最终逃不过那位至尊皇帝,沦为政治的牺牲品。李冶,字季兰,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生,吴兴(今浙江湖州

  • 看完“女中诗豪”李冶的一生,泪目:多次被男人抛弃,54岁还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钰姐来了标签:李冶,刘长卿,唐德宗,陆羽,鱼玄机,薛涛,女中诗豪,科学家,数学家,金朝,艺术家

    很喜欢这样的金句:“我不知该去何方,但我已经在路上”及“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随波逐流。”钰姐认为,这两句话很适合唐代著名女诗人-李冶。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她则是首席女诗人。然而,这么一位才华绝世的女诗人,一生精彩却多次被男人抛弃,无一人陪她终老。她的晚景也很凄惨,5

  • 李冶:需强化能源技术与装备解决方案的集成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畏畏缩缩标签:李冶,能源技术,能源,电力,数学家,艺术家,科学家,金朝

    “我国能源电力装备行业这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技术进步成为推动能源发展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近日,国家能源局原监管总监李冶在《电气时代》深度对话栏目“十年看巨变,奋力开新局”的专题访谈中,表达了对我国能源装备目前发展的看法。李冶长期奋

  • 如何评价女诗人李冶?她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论纵横标签:李冶,李季兰,唐德宗,陆羽,鱼玄机,诗词

    乍一看,李季兰的故事与鱼玄机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唐朝时期人,而且都是才女,连父亲对她们的评语都有三分相似之处,但是两人却也有许多许许多多的不同。今天我们就先来说说唐朝才女李季兰的故事。李季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何事被父亲认为是失德妇?李季兰,原名李冶,出身不俗,是一位大家闺秀,自小学习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