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皇后是千古贤后,极受唐太宗宠爱,为何身边总带着一包毒药?

长孙皇后是千古贤后,极受唐太宗宠爱,为何身边总带着一包毒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1939 更新时间:2024/1/29 6:30:27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文德皇后长孙氏不仅贤良淑德、宽厚仁慈,被后世赞誉为千古贤后,而且跟唐太宗之间伉俪情深,堪称帝王史上一对“模范夫妻”。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长孙皇后跟唐太宗在一起时,身边总是藏着一包毒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千古贤后

作为唐朝第一位生前获封为皇后的女性,长孙皇后被史官们塑造成千古贤后的形象,身上集中了中国传统女性全部的优点:她胸怀宽广,并不嫉妒其他妃嫔的得宠,对其他非亲生皇子也视如己出;她勤俭节约,讨厌奢华浪费,所需的东西够用就可以,并经常训戒诸位皇子要以谦恭节俭为先;她恪守本分,从不主动出面干涉朝政,在唐朝众多皇后中极其罕见。

长孙皇后贤惠淑德、语不及私,对于历朝历代外戚干政以致家族覆亡的史实,一直引以为鉴,认为自己的家族能和皇室联姻已是莫大恩宠,但他们并非全是德才兼备的人才,然而却能占据高位(如兄长长孙无忌),长此以往便容易招致灾殃。所以为家族安危考虑,皇后经常恳请唐太宗切莫让其族人担任中枢要职,只需要让他们以外戚身份参加朝觐便可,但皇帝并未完全听从。

唐太宗虽然号称明君,但作为一个性情皇帝,他难免会在被冒犯的情况下,会产生过激的言行。此时,身为妻子的长孙皇后便会发挥她的柔性力量,一方面温情抚慰丈夫,一方面竭力保护忠臣。例如,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魏征,曾屡屡出言激怒唐太宗,如果没有长孙皇后为之转圜,他这个“乡巴佬”(唐太宗语)很可能会性命不保。

正因为长孙皇后极其贤德,因此时人和后世对她的评价都极高,认为她是有史以来最贤明的皇后。例如,唐朝史官吴兢在《贞观政要》中对长孙皇后不吝赞美之词,称“若后之徳,虽汉之阴、马,亦不能及,可谓无愧周之任、姒、邑姜者矣!正家而天下定,后之谓欤?”吴兢生性耿直,著述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因此他对长孙皇后的评价,可信度还是相当高。

02 鹣鲽情深

长孙皇后是北周、隋朝名将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的胞妹,不仅容貌秀美,而且性情温顺、知书明理,是个秀外慧中的奇女子。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年),年幼丧父的长孙氏在舅舅高士廉的力促下,跟唐国公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结为夫妻,当时她才只有13岁。婚后,长孙氏跟李世民之间夫唱妇随、鹣鲽情深,关系亲密的不得了,并且还生下3子4女。

唐朝统一天下后,秦王李世民跟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劣,最终竟发展到手足相残的地步。在这段充满杀机的岁月里,长孙氏义无反顾地站在丈夫的背后,和胞兄长孙无忌及房玄龄等秦王府僚共同给予李世民毫无保留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长孙氏甚至公开露面,亲自鼓励将士们,使得秦王府士气大增。毫不夸张地说,“玄武门之变”能成功,长孙氏同样有莫大的功劳。

贞观八年(634年),帝后生死相依的情景再度出现。在九成宫的某夜,大将柴绍(唐太宗的姐夫)突来告变,唐太宗闻讯后立刻穿上盔甲,准备外出应对骚乱。同房就寝的长孙皇后见丈夫全副武装,不顾自己病体虚弱,立即紧跟唐太宗。左右竭力劝说皇后应以身体为重,然而她只顾念着丈夫,不惜自身病情加重,执意随从丈夫,直至骚乱平息才作罢。

唐太宗登基后生过一场重病,长年累月无法康复,长孙皇后悉心照料丈夫,昼夜不离左右。眼见着唐太宗久病不愈,心急如焚的长孙皇后便把一包毒药系在腰间,决定如果丈夫撒手人寰,她也不会独活(“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见《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四》)。唐太宗夫妇之间的真挚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03 香消玉殒

虽然长孙皇后跟唐太宗感情十分真挚,但可惜红颜薄命,年纪轻轻地便撒手人寰。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皇后崩逝于太极宫立政殿,年仅36岁。长孙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唐太宗的陵墓),太宗遵从她要求薄葬的遗愿,在陵墓中不陪葬金玉等物,只设置用土木制成的人马、器皿等物(“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四》)。

长孙皇后入葬昭陵后,太宗依然对她追思不已,为了能稍缓相思之苦,便在宫里面修建了一座高耸的楼台(层观),在政务闲暇之余,便会登临此地眺望亡妻,有时一呆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不言不语,显得异常的悲伤、寂寥。有时候,皇帝为了分解相思之苦,还会拉着重臣陪同悼念,每每在这种场合,大臣们都会陪着皇帝流泪,好像他们真的怀念皇后一般。

古代提倡以孝为先,不提倡丈夫祭奠妻子,即使贵为帝王,也往往身不由己,所以唐太宗如此公开的悼念亡妻,必定会遭受保守派大臣如魏征等人的非议、奚落,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感情真挚。因此,唐太宗尽管听从魏征的建议拆毁了高台,但他对亡妻的思念却一刻也未能停止。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并入葬昭陵,在泉下等待了13年的长孙皇后,终于再一次与丈夫“聚首”。正所谓“生同衾、死同穴”,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生前鹣鲽情深,死后相守在一起,也算是帝后界的“模范夫妻”了。

参考书目

刘昫、赵莹 (后晋):《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欧阳修(北宋):《新唐书》, 中华书局1975年版。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提前袝庙有逾制吗?并没有,远不及两个透明皇后惊世骇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太宗,皇帝,高祖,太庙,唐朝,长孙皇后

    我回复说:长孙后袝庙并享受帝王庙乐的事,的确存在,但是,在宗庙礼制上讲,长孙后袝庙的事并不存在什么违规逾制操作,因为她当时在太庙里并不是正神,更何况,在她之前,就已经有不止一个皇后提前袝庙并享受帝王庙乐,甚至,她们享受的规格比长孙后更高——能够以妇人为一世、在宗庙位列正神。如果说唐太宗如此操作,就是

  • 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时,为何长孙皇后不劝阻?多年后魏征说出实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元吉,李建成,玄武门之变,魏征

    当人们谈及绵延千年的中国历史时,文化与政治享誉海内外的唐朝是那史书中最为雄伟壮阔的一页。盛唐风月无边,锦绣江山如诗如画,万国来朝的盛况让大唐举世闻名,而唐初太宗在位时期对内文治天下,国泰民安,谩说尧舜禹汤好,开创“贞观之治”。年少志高远唐太宗李世民少负盛名,跟随父亲,即唐高祖李渊在诸侯战争中取得赫赫

  •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长乐公主,太宗

    文 / 子玉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又肯默默付出的女人,李世民也是。如果非要给长孙皇后打上一个标签的话,那一定是:贤明。看看她干的那些事,你就知道长孙皇后绝对担得起这两个字——李世民掌权之后任命他大舅哥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后来,太宗又想进一步任命他为尚书仆射,就是所谓的宰相。长孙皇后知道后是

  • 长孙皇后凭何被独宠23年?李世民若是听她的话,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李渊,李治,唐朝,隋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公元636年是令李世民心碎的一年,那位13岁便嫁给他,陪伴他度过23年风风雨雨的爱妻长孙氏在这一年7月8日于太极宫立政殿永远闭上了双眼,年仅36岁,这给李世民带来巨大的打击。长孙皇后下葬昭陵后,李世民再也无法看到妻子的容貌,心中的悲痛日益增加,后来他甚至命人在宫中建造一个高台,登上高台之后,李世民能

  •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为何红颜早逝?或源于李世民无尽的爱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宠爱,皇帝,李世民,长孙皇后,平民百姓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她见证了李世民从小男孩成长到一个独当一面的皇帝,她能够体会到李世民多年来的不容易。所以即使李世民坐上皇位,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依然把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长孙皇后。然后好景不长,长孙皇后36岁时,就去世了。医学分析,长孙皇后的红颜薄命,很可能与她生了太多孩子有关,生孩子

  • 长孙皇后的叔叔犯了错,本不可恕,李世民却当众赐给他数十匹绢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隋炀帝,刘文静,顺德,长孙无忌

    大业七年,杨广开始为东征高句丽开始做准备,征集士兵和粮草,但有很多人并不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仗,当然征兵是强制性的,并不是你不想去就能不去的,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就为此而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比如长孙顺德。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族叔,长孙家在北周时期和隋朝时期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家族,而长孙顺德原本也

  • 李世民终生尊敬的长孙皇后,为何被称历史第一皇后?真没人比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皇后,魏征,李渊,皇帝

    虽然在很多影视剧中皇后都是表面上大度包容但是内里对其他妃子充满嫉妒怨恨的形象,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真正贤明且和其他妃子相处关系好的皇后绝对不在少数。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就是有名的贤后,甚至被公认为历史第一皇后。作为李世民的终生伴侣,最爱的那一位,作为一国之母,长孙皇后究竟有什么卓绝之处呢?下面小编

  • 除了长孙皇后,让李世民最长情的是她,绝对不是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世民,武则天,长孙皇后,李渊,玄武门之变

    除了长孙皇后,让李世民最长情的是她,绝对不是武则天!如果要说古代的哪位皇后可以称为贤后的话,那么肯定有长孙皇后的名字。而且如果长孙皇后排第二的话,估计没有人能够排在第一位。李世民能有这样的一位皇后是非常幸运的。在长孙皇后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而长孙皇后则被封为

  • 有大局观的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乌蒙春早标签:太宗,国君,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

    有一次,皇太子李承乾的乳娘对长孙皇后说:“太子贵为未来君王,所用器物过于寒酸,希望皇后能奏报皇上多增添一点。”长孙皇后十分生气,她训斥道:“身为乳娘,你应该引导他向先贤学习,而不是帮他要东西。”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辅佐李世民实现“贞观之治”。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读诗书,尤

  • 唐太宗李世民15岁时娶了13岁的长孙皇后为妻,他们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治,新城公主,长乐公主

    长孙皇后的3个儿子、4个女儿,大半都没有好结局。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她13岁嫁给李世民,19岁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嫡长子李承乾。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3个儿子、4个女儿,每一个,都是李世民的心肝宝贝。然而,这些皇子和公主,并没有因为身份尊贵、深得宠爱,而拥有美满的一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