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皇太子李承乾的乳娘对长孙皇后说:“太子贵为未来君王,所用器物过于寒酸,希望皇后能奏报皇上多增添一点。”
长孙皇后十分生气,她训斥道:“身为乳娘,你应该引导他向先贤学习,而不是帮他要东西。”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辅佐李世民实现“贞观之治”。
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读诗书,尤其是史记一类的传记史书,对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耳熟能详。
她知书达理,为人低调谦和,是古代帝王后宫中的一股清流。
长孙皇后听了,面色凝重,她思前想后,默默退回内室,换上一身参加隆重庆典或祭祀时才穿的皇后宫服。
出来径直跪在地上,向唐太宗稽首道贺。唐太宗大吃一惊,忙问:“皇后这是为何?”
长孙皇后郑重答道:“古人说,只有遇见明主,大臣才能仗义直言。现在魏征说话如此率直,不正是国家和百姓的大幸吗?我高兴得向陛下道喜呢!”
唐太宗听了转怒为喜,并为自己刚才的失态深深地自责。
长孙皇后精通历史,能做到以史为鉴,她深知外戚专权不仅祸国殃民而且祸及子孙,殃及池鱼。
太宗李世民成就霸业之后,想封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为宰相,他将这个打算告诉了长孙皇后。
本以为皇后会很高兴。没想到长孙皇后立即推辞说:“妾位居后宫之首,全家已经是尊贵至极,实在不愿意让兄弟子侄再位居显要。”
她见无法说服太宗,又去劝说自己的兄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她体恤民情,宽厚为怀,不滥杀无辜。
有一次,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的一匹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异常愤怒,要杀那个养马的人。
长孙皇后没有当面阻止,而是给太宗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养马的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三大罪状。
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
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
“陛下您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
吗?”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太宗怒气就消了,饶恕了那个养马的。
由于身居高位,长期的担忧,精神压力太大,身体不堪重负,长孙皇后红颜薄命,36岁的年纪就烟消玉殒,让人不免扼腕叹息。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代,她秀外慧中,精通历史,以史为鉴,有大局观,实属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