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皇后对李世民有多重要?

长孙皇后对李世民有多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2704 更新时间:2024/1/17 20:09:02

文 / 子玉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又肯默默付出的女人,李世民也是。

如果非要给长孙皇后打上一个标签的话,那一定是:贤明。

看看她干的那些事,你就知道长孙皇后绝对担得起这两个字——

李世民掌权之后任命他大舅哥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后来,太宗又想进一步任命他为尚书仆射,就是所谓的宰相。长孙皇后知道后是坚决反对,理由只有一个:

避免长孙家族陷入外戚专权的围城中,这样对己、对朝廷都不好。

瞧,这格局一下子就将历史上的吕后等人甩出去了一大截。当然,人家长孙无忌也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个人能力足以担当尚书仆射的重任,长孙皇后只是单纯地想避免外戚专权的事发生在自家人身上。

后来,当上了尚书仆射的长孙无忌果然将内心的欲望一点点释放了出来,有了揽权的迹象。长孙皇后察觉后果断劝哥哥主动退出。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长孙皇后依然叮嘱太宗:“千万不要重用外戚。”

是的,没有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哥哥,长孙无忌后来在高宗朝还是出了事,这是后话。

▲长孙无忌 图源/剧照

对于女儿的疼爱,长孙皇后也表现出了最大的克制。长乐公主出嫁时,太宗特意交代,一定要准备非常丰厚的嫁妆。当魏徵发现长乐公主的嫁妆比长公主出嫁时还要丰盛时果断给太宗提意见:“这有点超标了啊,不符合礼法。”

长孙皇后听了之后不仅没有恼怒,相反,她在主动减少女儿嫁妆的同时还重赏了魏徵,认为魏徵是社稷之臣。

这格局,也是没谁了。

可以看出,不允许自家人给太宗、给朝廷添麻烦永远都是长孙皇后的底线。

同时,长孙皇后所掌管的后宫永远都是和谐景象的不断复制,从来就没有让太宗在后宫的事上操过任何心。因此,太宗也才能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工作上。

讲真,历代王朝的后宫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波谲云诡是它的常态,但长孙皇后掌管的后宫却是一个“另类”。笔者觉得,这都是长孙皇后的大格局、自信心所作用的结果。

想想,如果一个男人从来不用操心家庭的琐事,他在干工作时自然会多一分专注。也就是说,太宗能够打造出“贞观盛世”的“爆款”,和长孙皇后在背后的默默支持也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长孙皇后的作用还不仅仅于此,她和魏徵一样总是能及时给太宗纠错——

有一次,魏徵又给太宗提意见,由于语言表达过于激烈,惹恼了皇帝,太宗直接拂袖而去。到了后宫,太宗就大声嚷嚷:“我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看着皇帝盛怒的样子,长孙皇后一猜就是魏徵又“闯祸”了。接着,长孙皇后就做出了一个让太宗无比意外的行为:

长孙皇后回到房间,换上“正装”,穿着朝服来见皇帝,然后以正式礼节拜见太宗。

太宗直接就慌了,根本搞不清楚老婆大人这是唱的哪出戏。

长孙皇后非常淡定地说出了一番话:

“我听说,只有贤名的君主手底下才会出忠臣——

魏徵敢于这样给陛下您提意见这就说明您是贤能的国君啊,这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

对,就是君明臣直。

瞧,人家给皇帝提意见都是以夸奖当事人的方式展开的,太宗听了之后能不欣然接受?

虽然这种事都发生在看不见的后宫,但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李世民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 图源/剧照

其实,李世民经常有拿不准的事去咨询长孙皇后,他自己就说过:“长孙皇后的每一次进谏,都能弥补朕的过失呀。”

当然,在充当“顾问”的同时,长孙皇后始终秉持一个原则,就是:她只会回答太宗实在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尽量避免后宫干政。

贞观初期,朝廷为了发展经济作出了一系列节源开流的动作,长孙皇后也是以身作则,将俭朴的作风发挥到了极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太宗的一切决定。

她为什么会有此觉悟?

和太宗一样,长孙皇后也将历史当作了一面镜子,经常在历史中去寻找答案。史书记载,长孙皇后一年四季几乎就是手不释卷的节奏。所以,她才会意识到后宫干政、外戚干政的恶劣后果呀。

而且,长孙皇后还利用闲暇时间自己编撰了一部《女则》的书,书中摘录了历代著名女子的言行,然后自己再加以点评,以达到规范、教育女子的作用。

所以,有这样的老婆站在身后,你说李世民能不成功?

贞观十年(636)6月21日,长孙皇后驾崩于立政殿,年三十六岁。

那一刻,太宗是涕泗滂沱,他哽咽地说:“以后朕回到后宫再也听不到建设性的意见了。”

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太宗特意在宫苑内修了一座塔楼,他没事的时候就上去瞭望昭陵,以表对长孙皇后的思念。

▲唐昭陵 图源/网络 侵删

看见了没有,一个女人真正吸引男人的地方并不是所谓的美貌,而是德行、智慧。因为,美貌有保质期,而智慧没有边界。

当然,李世民能娶到如此优质的老婆也在是靠自身的魅力吸引来的——

李世民的老妈窦氏就是一个相当有智慧的女子,名闻天下。长孙晟的哥哥长孙炽对窦氏的印象是十分深刻,于是就建议弟弟主动和李家结亲,理由就是:这样优秀的女人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一定不简单。

于是,就有了长孙晟将女儿嫁给李渊二公子李世民的事。

可见,好媳妇其实也是靠自己的优良品质吸引过来的。

后来,不管是在戎马倥偬的岁月,还是太子和秦王集团斗争的波谲岁月,亦或是后来的贞观之治,长孙氏始终站在身后以丈夫的事业为重心,默默地支持着老公。

所以呀,优秀的女子她是成就自己男人的节奏,而有些女子却是不断地消耗着自己的男人,让整个家庭都在走下坡路。

你说娶个好老婆有多重要?

共勉!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娶个好老婆吧

更多文章

  • 长孙皇后凭何被独宠23年?李世民若是听她的话,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醉风文史标签:李渊,李治,唐朝,隋朝,李世民,唐太宗,书法家,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女皇武则天

    公元636年是令李世民心碎的一年,那位13岁便嫁给他,陪伴他度过23年风风雨雨的爱妻长孙氏在这一年7月8日于太极宫立政殿永远闭上了双眼,年仅36岁,这给李世民带来巨大的打击。长孙皇后下葬昭陵后,李世民再也无法看到妻子的容貌,心中的悲痛日益增加,后来他甚至命人在宫中建造一个高台,登上高台之后,李世民能

  •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为何红颜早逝?或源于李世民无尽的爱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宠爱,皇帝,李世民,长孙皇后,平民百姓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她见证了李世民从小男孩成长到一个独当一面的皇帝,她能够体会到李世民多年来的不容易。所以即使李世民坐上皇位,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依然把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长孙皇后。然后好景不长,长孙皇后36岁时,就去世了。医学分析,长孙皇后的红颜薄命,很可能与她生了太多孩子有关,生孩子

  • 长孙皇后的叔叔犯了错,本不可恕,李世民却当众赐给他数十匹绢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隋炀帝,刘文静,顺德,长孙无忌

    大业七年,杨广开始为东征高句丽开始做准备,征集士兵和粮草,但有很多人并不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仗,当然征兵是强制性的,并不是你不想去就能不去的,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就为此而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比如长孙顺德。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族叔,长孙家在北周时期和隋朝时期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家族,而长孙顺德原本也

  • 李世民终生尊敬的长孙皇后,为何被称历史第一皇后?真没人比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皇后,魏征,李渊,皇帝

    虽然在很多影视剧中皇后都是表面上大度包容但是内里对其他妃子充满嫉妒怨恨的形象,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真正贤明且和其他妃子相处关系好的皇后绝对不在少数。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就是有名的贤后,甚至被公认为历史第一皇后。作为李世民的终生伴侣,最爱的那一位,作为一国之母,长孙皇后究竟有什么卓绝之处呢?下面小编

  • 除了长孙皇后,让李世民最长情的是她,绝对不是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世民,武则天,长孙皇后,李渊,玄武门之变

    除了长孙皇后,让李世民最长情的是她,绝对不是武则天!如果要说古代的哪位皇后可以称为贤后的话,那么肯定有长孙皇后的名字。而且如果长孙皇后排第二的话,估计没有人能够排在第一位。李世民能有这样的一位皇后是非常幸运的。在长孙皇后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而长孙皇后则被封为

  • 有大局观的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乌蒙春早标签:太宗,国君,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

    有一次,皇太子李承乾的乳娘对长孙皇后说:“太子贵为未来君王,所用器物过于寒酸,希望皇后能奏报皇上多增添一点。”长孙皇后十分生气,她训斥道:“身为乳娘,你应该引导他向先贤学习,而不是帮他要东西。”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辅佐李世民实现“贞观之治”。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读诗书,尤

  • 唐太宗李世民15岁时娶了13岁的长孙皇后为妻,他们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治,新城公主,长乐公主

    长孙皇后的3个儿子、4个女儿,大半都没有好结局。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她13岁嫁给李世民,19岁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嫡长子李承乾。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3个儿子、4个女儿,每一个,都是李世民的心肝宝贝。然而,这些皇子和公主,并没有因为身份尊贵、深得宠爱,而拥有美满的一生。他

  • 长孙皇后:李世民背后的女人到底多优秀?贞观之治有她一半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李建成,贞观之治,李承乾

    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奇女子:生于隋末的顶级世家,十三岁嫁给了李世民。此后数十年里,一直是李世民最坚强的后盾。在她活着的时候,唐朝蒸蒸日上,李世民英明神武,几乎不犯错。但是在她死后,李世民开始逐渐变得昏庸,甚至逼得自己儿子谋反。而在她去世仅仅一年之后,李世民便将武则天召入宫中。这位传奇女子,便

  • 长孙皇后和武则天童年经历类似,为何长大后对自己的亲人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皇帝,李唐,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和长孙皇后,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又被同父异母的兄长羞辱。但长孙氏作为皇后,对自己的异母弟弟很好,甚至还为她求情,武则天却用各种手段杀死了四个弟弟,这其中的缘由,值得商榷。唐代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武则天和长孙皇后,对李唐皇室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是辅佐皇帝,开创了贞观,

  •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有这么多好品质,难怪唐太宗对她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魏征,李建成,长孙无忌

    文|荣荣编辑:钟毓翻看古代历史,在文字记载中会出现无数个名字,他们存在与中国古代封建君主统治社会的某个历史时期,而那些开国皇帝、疆场英雄、有政绩的帝王,甚至是那些留下千古名句的诗人都令人无法忘怀,其实除了这些人物以外,很多古代的女性人物也值得后人们祭奠缅怀,因为相比男性,她们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与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