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孙皇后凭何被独宠23年?李世民若是听她的话,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长孙皇后凭何被独宠23年?李世民若是听她的话,就没武则天啥事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醉风文史 访问量:3965 更新时间:2024/2/15 10:43:40

公元636年是令李世民心碎的一年,那位13岁便嫁给他,陪伴他度过23年风风雨雨的爱妻长孙氏在这一年7月8日于太极宫立政殿永远闭上了双眼,年仅36岁,这给李世民带来巨大的打击。

长孙皇后下葬昭陵后,李世民再也无法看到妻子的容貌,心中的悲痛日益增加,后来他甚至命人在宫中建造一个高台,登上高台之后,李世民能清楚地看到昭陵,这样仿佛就能离长孙皇后更近一般。

李世民从不掩饰对妻子的真挚感情,还曾带着魏征登上高台一同遥望昭陵,然而魏征这个“谏臣”却非要无视李世民对亡妻的思念,故意说看不见昭陵,然后还挖苦李世民,以为他望的是太上皇李渊的献陵。

那么,长孙皇后究竟有何魅力,能让雄才伟略的皇帝李世民如此念念不忘,甚至在其往后余生再也没有册立皇后呢?

夺位之争,李世民的贤内助

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之变”中被宇文化及下令弑杀,曾经强盛的大隋王朝随之崩塌,之后李渊将隋恭帝一脚踢开,建立唐朝称帝,年仅19岁的李世民因功被封为秦王,而长孙氏也被封为秦王妃。

在平定天下过程中,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同时也招纳了房玄龄杜如晦等英才进入秦王府辅佐自己,随着李世民的军功越来越多,秦王府的势力也愈发强大,这令太子李建成很是不安。

于是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府势力开始针对李世民,进谗言、下毒药等各种阴狠手段层出不穷,李世民整日活在担惊受怕当中,长孙氏知道丈夫面临的压力,经常使用自己的手段来帮助丈夫。

长孙氏一方面“尽孝事高祖”,另一方面又经常进宫和李渊诸妃联系感情,让她们在李渊面前替李世民说好话,消除李渊对李世民的猜疑,从此这段史料来看,长孙氏的宫斗手段也非同一般,不然也无法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游刃有余。

不仅如此,长孙氏还有着不逊于男人的魄力。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秦王府的首席谋士房玄龄被李渊调离秦王府,而后房玄龄在李世民的示意下,暗中潜回秦王府与长孙氏一同协助李世民布置兵力。

而在李世民准备领兵前往玄武门设伏时,长孙氏还亲自讲话激励士兵,长孙氏的举动令将士们士气倍增:秦王妃一介妇人都有如此胆魄,他们还怕什么呢?

很明显,长孙氏亲自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甚至当时她还有可能就在李世民身边。要知道,兵变这种事风险极大,失败了就要身死族诛,就是男性面对这种情况都免不了心惊胆战,更别说长孙氏还是位女性,由此可见其惊人胆识。

巧妙规劝,助夫造就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如愿以偿成为太子乃至于皇帝,而长孙氏也顺理成章由秦王妃晋级为太子妃、皇后,贤良淑德的长孙皇后对自己定位很明确,在内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对外则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长孙皇后喜读史书,对历史上后宫干政的坏处有着深刻的理解,因此长孙皇后不愿主动干涉政事,即便是李世民询问她的意见,长孙皇后也只是沉默不言,她曾对李世民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

当然,如果你认为长孙皇后完全不理会政事那就大错特错了,相反,她经常以巧妙的方式对李世民加以规劝,让李世民少犯错误。

李世民常年征战沙场,脾气难免有些暴躁,经常一些小事迁怒宫中下人,长孙皇后深知李世民脾性,经常能浇灭李世民心头的怒火。有一次,李世民珍爱的一匹骏马突然无病而亡,李世民发怒要处死养马人,长孙皇后听说后并没有直接为养马人求情,反而以晏子劝谏齐景公的典故提醒李世民不要冲动。

还有一次,直臣魏征又当面劝谏李世民,让李世民觉得大失颜面,回到后宫的李世民大发脾气,对长孙皇后说道:我以后一定要找机会杀了魏征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听完丈夫的气话,并没有理睬丈夫,反而回到内间换上正式朝服,然后向李世民表道贺,李世民不明所以,询问妻子此举何意,长孙皇后则笑着回答:“妾闻主圣臣忠。征能直言,非大家圣德,不有忠臣。妾敢为贺。”

李世民听完转怒为喜,更加看重魏征。不仅是魏征,房玄龄也曾受其恩惠,可以说,李世民君臣缔造的贞观盛世中有一部分是长孙皇后的功劳。

抑制外戚,或可避免女主之祸

长孙皇后的贤良淑德可与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比肩,却没有独孤皇后的嫉妒心。独孤皇后追求更加纯粹的爱情,对隋文帝有强烈的占有欲,不允许隋文帝拥有其他女人,甚至有一次,还擅自处死了隋文帝宠幸的一名宫女,气得隋文帝因此离家出走。

而长孙皇后则很少干涉李世民的私生活,甚至主动与李世民的众多嫔妃相处成姐妹,每当有嫔妃生病,长孙皇后都亲自前往探视并送来药材,对待李世民的子女也都一视同仁,从不偏袒。

不仅如此,长孙皇后深知历朝历代的外戚问题都是影响皇权的不定因素,因此在她当上皇后不久,李世民多次要让其兄长担任宰辅之职时,长孙皇后就极力劝阻,并向李世民陈述外戚乱政的危害。

李世民能坐上皇位,长孙无忌也是出了大力的,因此李世民坚持要封赏自己的大舅哥,长孙皇后眼看丈夫不听劝,又去劝说哥哥长孙无忌放弃高位,最终在兄妹两个的多次请求下,李世民无奈只给了长孙无忌一个虚职。

而在长孙皇后临终之前留下的三个嘱托中,其中一个就是希望李世民不要将她的本家人提拔到太高的位置上,那样对朝廷和长孙家来说都不是好事。

长孙无忌不仅是李世民妻子的兄长,更是他事业上的好助手,李世民自然不舍得将他闲置,后来李世民还将太子李治托付给长孙无忌,而在李世民去世之后,长孙无忌果然成为李治掌权路上的最大阻碍,两人之间展开了残酷的权力斗争。

为了将长孙无忌拉下马,李治甚至不惜扶持颇有手腕的武则天担任皇后,结果李治虽然成功铲除了长孙无忌这个阻碍,但也使得武则天成为李唐王朝的最大威胁,无数李唐宗室惨死于武则天的屠刀之下,李唐天下变成了武周天下。

回过头来看,长孙皇后的远见卓识令人惊叹,如果当年李世民听从妻子的临终嘱托,没有重用长孙无忌,日后大唐又怎么会出现武则天篡唐改周的危机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长孙皇后,为何红颜早逝?或源于李世民无尽的爱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宠爱,皇帝,李世民,长孙皇后,平民百姓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她见证了李世民从小男孩成长到一个独当一面的皇帝,她能够体会到李世民多年来的不容易。所以即使李世民坐上皇位,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依然把自己所有的宠爱都给了长孙皇后。然后好景不长,长孙皇后36岁时,就去世了。医学分析,长孙皇后的红颜薄命,很可能与她生了太多孩子有关,生孩子

  • 长孙皇后的叔叔犯了错,本不可恕,李世民却当众赐给他数十匹绢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隋炀帝,刘文静,顺德,长孙无忌

    大业七年,杨广开始为东征高句丽开始做准备,征集士兵和粮草,但有很多人并不愿意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仗,当然征兵是强制性的,并不是你不想去就能不去的,所以也有一部分人就为此而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比如长孙顺德。长孙顺德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族叔,长孙家在北周时期和隋朝时期还是比较大的一个家族,而长孙顺德原本也

  • 李世民终生尊敬的长孙皇后,为何被称历史第一皇后?真没人比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小乐丫呀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皇后,魏征,李渊,皇帝

    虽然在很多影视剧中皇后都是表面上大度包容但是内里对其他妃子充满嫉妒怨恨的形象,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真正贤明且和其他妃子相处关系好的皇后绝对不在少数。历史上著名的长孙皇后就是有名的贤后,甚至被公认为历史第一皇后。作为李世民的终生伴侣,最爱的那一位,作为一国之母,长孙皇后究竟有什么卓绝之处呢?下面小编

  • 除了长孙皇后,让李世民最长情的是她,绝对不是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李世民,武则天,长孙皇后,李渊,玄武门之变

    除了长孙皇后,让李世民最长情的是她,绝对不是武则天!如果要说古代的哪位皇后可以称为贤后的话,那么肯定有长孙皇后的名字。而且如果长孙皇后排第二的话,估计没有人能够排在第一位。李世民能有这样的一位皇后是非常幸运的。在长孙皇后十三岁的时候,就嫁给了李世民,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而长孙皇后则被封为

  • 有大局观的长孙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乌蒙春早标签:太宗,国君,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

    有一次,皇太子李承乾的乳娘对长孙皇后说:“太子贵为未来君王,所用器物过于寒酸,希望皇后能奏报皇上多增添一点。”长孙皇后十分生气,她训斥道:“身为乳娘,你应该引导他向先贤学习,而不是帮他要东西。”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辅佐李世民实现“贞观之治”。她出身名门望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喜读诗书,尤

  • 唐太宗李世民15岁时娶了13岁的长孙皇后为妻,他们的子女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承乾,李治,新城公主,长乐公主

    长孙皇后的3个儿子、4个女儿,大半都没有好结局。长孙皇后,是李世民最爱的女人。她13岁嫁给李世民,19岁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嫡长子李承乾。在随后的十多年里,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下3个儿子、4个女儿,每一个,都是李世民的心肝宝贝。然而,这些皇子和公主,并没有因为身份尊贵、深得宠爱,而拥有美满的一生。他

  • 长孙皇后:李世民背后的女人到底多优秀?贞观之治有她一半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李建成,贞观之治,李承乾

    在唐朝的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奇女子:生于隋末的顶级世家,十三岁嫁给了李世民。此后数十年里,一直是李世民最坚强的后盾。在她活着的时候,唐朝蒸蒸日上,李世民英明神武,几乎不犯错。但是在她死后,李世民开始逐渐变得昏庸,甚至逼得自己儿子谋反。而在她去世仅仅一年之后,李世民便将武则天召入宫中。这位传奇女子,便

  • 长孙皇后和武则天童年经历类似,为何长大后对自己的亲人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兄弟标签:皇帝,李唐,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和长孙皇后,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又被同父异母的兄长羞辱。但长孙氏作为皇后,对自己的异母弟弟很好,甚至还为她求情,武则天却用各种手段杀死了四个弟弟,这其中的缘由,值得商榷。唐代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时代,武则天和长孙皇后,对李唐皇室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是辅佐皇帝,开创了贞观,

  •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有这么多好品质,难怪唐太宗对她念念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李渊,魏征,李建成,长孙无忌

    文|荣荣编辑:钟毓翻看古代历史,在文字记载中会出现无数个名字,他们存在与中国古代封建君主统治社会的某个历史时期,而那些开国皇帝、疆场英雄、有政绩的帝王,甚至是那些留下千古名句的诗人都令人无法忘怀,其实除了这些人物以外,很多古代的女性人物也值得后人们祭奠缅怀,因为相比男性,她们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与政治

  • 636年,长孙皇后咽气前,扯下毒药:“这个再也用不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毒药,李渊,吕雉,观音,唐朝,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

    636年,长孙皇后病重,她费力扯下衣带上的毒药,虚弱地对李世民说:“这个再也用不到了。”说完抬手将药袋投入火盆中,李世民忍不住掩面而泣。往事如影般,在他眼前回放。当年,他刚登基不久,就生了一场大病,而且缠绵病榻多年。那个时候,皇后不分昼夜,悉心照顾。时间长了,他有些消极:“这病如此缠绵,恐怕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