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诗词大会上有51人答错,蒙曼:真没想到

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诗词大会上有51人答错,蒙曼:真没想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档案笔记 访问量:2959 更新时间:2024/1/15 8:56:26

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诗词大会上有51人答错,蒙曼:真没想到

“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此为白居易对自己日常生活的自嘲。白居易一生犹爱诗,每天都保持着诵读与抄写诗文的习惯。长此以往,由于过度诵读与抄写,他的舌头生了疮,手指也长满了茧,但他仍然没有停止对诗歌的热爱。

也正因为白居易对诗歌热衷到近乎痴狂魔怔的地步,后世便将其称为“诗魔”。白居易的诗来以平白浅显、通俗易懂著称,连老妪都能轻松解析。初入长安之时,正处于弱冠之年的白居易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惊艳世人、名动长安。

而后,白居易29岁进士及第,面唐朝中后期不堪的局面与社会现实,白居易并未随波逐流,而是写下来不少令人拍案称绝的讽喻诗,诸如《卖炭翁》、《秦中吟》等。到了中年,白居易对仕途与人生皆有了自己的认知与见解,接连创作了两首长诗,分别为《长恨歌》与《琵琶行》。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还隐晦地表露出想要遁世归隐的想法。晚年时期,白居易沉迷歌舞、生活混乱,一度被世人批判。然而当他被病痛缠绕时,仍然将家中的马与妓放走,不忍其受苦,令不少追捧者释怀了。

白居易的名作《长恨歌》音节流畅、脍炙人口,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传诵至今。不过,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的舞台上,一道与《长恨歌》相关的题目难倒了百人团的51位选手,令现场的导师诧异不已,这是怎么回事?

千古绝唱《长恨歌》《长恨歌》是一首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歌颂了两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并对二人的感情悲剧表示同情与叹惋。此外,白居易还借此诗表达了唐玄宗的荒淫昏庸以及唐朝的腐败。

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安史之乱前夕,杨贵妃倾国倾城,艳压六国粉黛,唐玄宗对其极尽宠爱,整日沉溺于歌舞声色之中,以至于到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第二部分描写安史之乱来临,唐玄宗惊慌失措、仓皇出逃,被手下将士逼迫于马嵬坡赐死杨贵妃,道出本诗“长恨”的原因。

此处也是本诗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唐王朝兴衰的转折点。第三部分写杨贵妃香消玉殒后,唐玄宗伤心欲绝,成为太上皇的他只能睹物伤情、对月伤怀。孤寂落寞的他时常幻想奇迹再现,能与美人在梦中相见,然而物是人非,等待他的只有无法排遣的长夜漫漫。

第四部分写唐玄宗曾派方士去寻觅杨贵妃的魂魄,可见其对杨贵妃之死久久无法释怀。综上,唐玄宗纵情歌舞声色,导致唐王朝差点覆灭,百姓们对其百般谴责,但对二人的爱情悲剧却深表同情。

“钗擘黄金合分钿”中的“合”是意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八期的大浪淘沙环节,经过前面两题,百人团仅有24人灭灯。然而,在回答完与《长恨歌》相关的题目后,竟有51人答错,场上传来一阵惊呼声。主持人龙洋表情诧异,直呼“什么情况”。

一旁的蒙曼教授连说两句“没想到”来表示自己的惊讶。这道将百人团淘汰约半百的题目为:《长恨歌》中“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的“合”是什么意思?答案共有两个选项,分别为A:合拢;答案B:盒子。

《长恨歌》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的必背篇目,全文共八百字,不过极少人将其全文背诵。大部分人只选取文中重点的段落与句子进行背诵,且常常只记囫囵吞枣,并未理解与掌握文中个别字词的含义,因此很难在比赛中猛然想起“合”字的意思,只能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选择了错误选项“合拢”的意思。

对此,蒙曼教授解释诗句中并不是“合拢成一扇”的意思,而是唐玄宗当年赠予杨贵妃的两大信物,分别是金钗与首饰盒。首饰盒是带有盖子的,而“合”字结构上边的“人”形似一个盖子,下面的“口”则是装物品的盒底,因此“合”的原意即为“盒子”。

至于如今底部带有器皿的“皿”的“盒”,则是后起之秀。“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中的“钗”与“黄金”指的是金钗,“合”指的是钿盒。杨贵妃离世后,唐玄宗委派的方士在蓬莱洲海外的仙山上找到杨贵妃的魂魄,并向其传达唐玄宗对其的思念。

杨贵妃回忆起两人曾经的恩爱过往,可如今却天人两隔,再无相见的机会。伤心欲绝的她将金钗与钿盒都分成两半,一半自己留着,另一半则委托方士交与唐玄宗手中。其实,钗合分离也预示着、杨二人再无相会相爱、天长地久的可能。

结语:“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出自《长恨歌》中的虚构情节,这原是白居易感念二人至死不渝的情感而虚构的美好想象。

或许唐太宗的确曾经派人寻找杨贵妃魂魄,但早已死去的杨贵妃怎会将信物转交与唐玄宗手中?而大多数人在学习《长恨歌》时会忽略文中的虚构情节,因此不懂得“合”为何意也情有可原。

更多文章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行书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绿杨,行书

    一、全诗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二、行书《钱塘湖春行》欣赏—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分别十年,白居易还是忘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意外艺术标签:白居易,元稹,杜甫,赋得古原草送别,写诗

    在线提问,你有试着搜索过和朋友的聊天记录吗?有没有发现一些霸屏字眼?比如万能回复【哈哈哈哈哈哈】、【收到】;敷衍文学【啊对对对】、【原来是这样】;又或者是情感爆棚的【^*%%$%&*】......实不相瞒,其实古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白居易有聊天记录,那么你就能看见一个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语”:【元九

  • 白居易《琵琶行》古代年老色衰后的艺人结局大都不怎么好

    历史解密编辑:电影音乐经典分享标签:富贵,诗人,唐朝,白居易,琵琶行,柳湘莲

    很喜欢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好像简单的再讲一个故事。《琵琶行》就是说一个女艺人从辉煌到年老色衰的经过。大概是说诗人送别朋友时,听见有琵琶声。就请弹琵琶的女子出来,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后面又说“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首曲子好像在说女子自己平生的不得志,把自己心中的心事

  • 白居易:人间要好诗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元稹,韩愈,李绅,苏轼,唐朝,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琵琶行,千古名句

    ①唐宪宗元和元年(806),时值晚秋,天气初肃,晨曦微露。京兆府盩厔县(今陕西周至)境内,坐落在终南灵秀之地的仙游寺,烟雾缭绕,晓钟悠长,“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声。”寺中一禅房内,烛光摇曳,一青年男子伸腰抻臂,哈欠连天,两眼通红,显然是一夜未眠。“终于完稿了,让这俩臭小子害苦了”那青年男子自言自语道

  • 白居易比李商隐成名早且大41岁,晚年说出心愿:想当李商隐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史标签:白居易,李商隐,唐宪宗,杜甫,诗人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闪闪发亮的名著,其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按照时间段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在每个时间段里,都有杰出的代表诗人,比如说初唐的王勃和骆宾王,盛唐的李白和杜甫,中唐的白居易和李贺,晚唐的李商隐,杜牧等等。可以说,

  • 白居易的《暮江吟》写景微妙,备受称道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明月,诗作,绝句,诗人,唐朝,白居易,暮江吟,千古名句

    那年,“诗王”白居易适值五十知天命之年,他刚刚罢任忠州刺史,回到京城任主客郎中, 不久,升任中书舍人。期间,他亲眼目睹朝中宦官擅权,朋党倾轧,不愿卷入政治漩涡,主动要求外出,任杭州刺史。当年七月,白居易上任时,正值藩镇汴军作乱,汴河不通, 改由襄、汉经长江向东辗转上任,十月才至任所杭州,一路作了不少

  • 伟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古原草诗(172)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典故漫话标签:诗人,元稹,唐朝,白居易,刘禹锡,琵琶行,古原草诗,千古名句,赋得古原草送别

    一、典故及其处典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义:原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意为不管烈火怎么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滋生,绿染大地,满山遍野都是青青的野草了,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的顽强生命力。后来成为千古名言、群众口语,用以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顽强向上,生生不已,是任何力量也扼杀

  • 800多年前的金代墓葬里,发现了白居易诗刻

    历史解密编辑:海外网标签:白居易,墓室,墓葬,壁画,墓主

    新华社西安11月21日电(记者杨一苗)“只有人心咫尺间,咫尺之中不可料。”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天可度》里的诗句。日前,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修复完成了一座金代带有壁画的墓葬,在清理掉壁画表面的尘垢并对局部进行修复补全之后,文保专家发现,墓室墙壁上留存有多处题诗及题记,其中就有唐代诗人白居易《天可

  • 白居易的千古名篇《暮江吟》,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为何会引发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白居易,暮江吟,诗词,名篇,真珠,古文

    中国古典诗词,以短小凝练、含义隽永、韵律优美而深受国人的喜爱。这些诗词都是用古文写就,通常一字一词,意在言外,内涵丰富。如今的中国人,自五四运动后就抛弃了文言文,改用白话文进行书写。网络上有不少年轻人连《水浒传》和《西游记》里面的“古白话”都读不懂,更不要说没有白话翻译的古诗文了。不过,年轻人读不懂

  • 白居易也是个键盘侠?一句话杀死一代名妓?

    历史解密编辑:尝生活的巧克力标签:白居易,关盼盼,张仲素,燕子楼,名妓,李白

    白居易,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都认识他,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受世人喜爱。白居易一生写了两千多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能是最为大家熟知的了,每个小学生都会背,其他的《卖炭翁》、《花非花》、《暮江吟》、《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