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品读秦观:治相思,我有药方

品读秦观:治相思,我有药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最爱故事 访问量:4837 更新时间:2024/1/16 8:59:48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宋朝词人更将其作为诗词创作的重要内容。1、经典绝唱先来看北宋大词人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可称得上是描写爱情的经典绝唱: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原本就是为了歌咏牛郎和织女爱情故事而拟名的乐曲,秦观的这首词丝毫没有脱离原意,整首词都围绕着七夕时这对怨侣的相会与惜别展开:上阕描写牛郎织女在银河鹊桥上一年一度相会时的场景,星飞云绕,如此清冷的环境,更显得二人的温情脉脉;下阕则由二人临别时的深情引发开来,在缓缓铺展二人依依难舍的深情同时,以词人对坚贞爱情的独特感想结尾。

2、早年耕读秦少游秦观,字少游,和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都是苏东坡的门生,并称“苏门四学士”。和苏东坡少年时期就科举高中不同,秦观虽然也很聪明,很早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能,可是在他30岁和33岁接连参加两次科考时,却都没能得中。读书人一向视科举为唯一的晋身之路,更何况出身官宦之家的秦观?两次落第,让秦大才子饱受打击,但是他自视甚高,又深得当地官员和文人的推重,又怎么可能轻易言败?于是在失败之余,秦观沉下心来反思自己。

反思,就必然是深刻的,更何况对于秦观来讲,需要反思之处确实有很多:自小就过目成诵,可惜却不能沉下心来学习,最喜欢的就是和朋友到处喝酒游玩;虽然19岁就已经娶妻,可是却多处留恋,就连这首闻名的《鹊桥仙》,也是为十分相爱却不能朝夕相处的情人所写……天资聪颖的人连反思都不同凡响,秦观经过沉痛反思之后改变了学习方法,为了提高记忆效率,他广为摘抄经传子集里的文章,后来编撰成《精骑集》,以此告诫学子要专心治学,不要像自己一样荒废了大好光阴。1085年,秦观37岁,第三次参加科举,这次他成功了。3、惟愿一识苏徐州秦观很早就知道苏轼的大名。1078年,秦观还没有考中进士,而苏轼正辗转在不断被贬的路上。苏轼在从密州去往徐州时,秦观听到消息特意前去拜谒。苏轼对秦观的才能大加赞赏,秦观更有得遇知音之感。临别之时,秦观写下长诗《别子瞻学士》:“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在诗中,秦观显然不满足于只夸苏轼一个人,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连带着一顿好夸。这也难怪后来在苏门四学士中,苏东坡最得意的就是秦观。知音,原本就是互相的啊!

第二年,苏轼在徐州建成黄楼,邀请秦观、苏辙创作《黄楼赋》以做纪念。当看到秦观的文章时,苏轼盛赞他“有屈宋之才”。苏轼自己这样推重、夸奖秦观还不算,还要不断地向别人推荐,包括自己的政敌王安石。1084年,秦观将自己的文章编撰成集,此时苏轼仍然在被贬的路上流离,不过即便自己境遇如此,他仍然没有忘记为秦观铺路。在路过江宁的时候,苏轼去拜访已经辞去相位闲居在家的王安石,两位文学巨匠会面,自然是赋诗作赋、谈古论今,苏轼将秦观的文集直接呈给王安石,后来又特地写信提醒:“愿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不仅自己推荐,还希望借助王安石的力量,让世人更多地认识、看重秦观。而王安石也表现出他宰相的豁达与识人眼光,在读完秦观的诗文后,称赞道:“清新似鲍、谢”。苏轼将秦观比作屈原,宋玉,王安石则把他比作鲍照谢朓,这两位在当时的文坛是什么分量可想而知。秦观有了这样两位前辈的肯定与赞许,自然是信心大增,于是雄赳赳地第三次冲进了考场。像苏轼这么好的老师,已经不再只是杰出的领路人。因此当秦观步入仕途之后,他的命运与苏轼的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就不足为怪了。

4、仕途坎坷秦观的仕途好像苏轼的翻版,一点儿都不顺利:有风险的是秦观兼任的国史院编修官职位,和他一同在史馆任职的还有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共同负责《神宗实录》的编纂工作。“苏门四学士”此时汇聚京城,有足够的时间和他们的老师苏东坡一起吟诗作对,赋词唱和。

直到他们又一起被贬。5、不是每个人都是苏东坡1093年,宋哲宗亲政后,召回神宗变法时的新党人物,苏轼、苏辙等旧党人物再度被贬,苏门四学士也相继被贬出京城。令他们雪上加霜的是,有官员弹劾他们所修《神宗实录》记录不实,有诋毁先帝之嫌,于是四个人接连一贬再贬。此时秦观步入仕途还没有10年时间,虽然他诗词之中词意豁达,不过现实中他显然没有苏东坡那样乐观,接连的打击使他很快萌生退隐之意,在以后7年的贬谪生涯里难免心灰意冷。好在还有诗词。很难想象假如没有诗词,苏轼、秦观他们将会怎样表达人生的苦闷和失意。诗词、文学一直就是这样一条可以抒发内心愁闷的途径,在他们悲观、沮丧、失望到难以自抑的时候,他们通过这样一条途径来表达自己,从而慢慢走出忧伤。

6、婉约派词宗秦观的诗词以爱情题材居多,词意感伤,韵味含蓄,词风婉约而凄美。苏轼的词因为风格豪放一度被当时的文人认为“非词本色”,相比之下,秦观的词则为人们广泛认可,成为当时文人争相学习模仿的对象。后人更尊他为婉约派词宗。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踏莎行》是秦观被贬到郴州时所作,满眼“雾失”“月迷”,表现出被贬路上词人对前途渺茫的深切感受。上阕描写路上的孤凄场景,虽然是春天,可是触目所及是孤馆和斜阳,听到的也只有杜鹃的悲啼,带给词人的感受就只有无尽的孤寂与苦寒。下阕的“驿寄”“鱼传”都是用的寄书信的典故,可是此时即使有书信来,自己心境如此,也只是白白增加心头的离愁别恨。贬谪路上,秦观已经灰心如此。1099年,秦观不过五十岁,他却自觉年事已高,提前为自己写下了《挽词》1100年,52岁的秦观在游览光华亭时去世。

标签: 秦观苏轼王安石苏辙黄庭坚鹊桥仙

更多文章

  • 秦观:夜月,一帘幽梦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秦观,苏轼,柳永,杜牧,晏殊,米芾,北宋,王安石,古典乐,科学家

    以上音频来自子曰的朗读,欢迎收听。①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仲夏,某日,骄阳似火,东京礼部放榜的日子。礼部外的大广场上,人山人海,喧嚣鼎沸,四十丈宽的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榜下人海茫茫,男女老少争先恐后涌向黄金榜,金钗银钗溜了、鞋子掉了,全然不顾。人群中一高大男子,膀阔腰圆,不断拨开前边的脑袋瓜,足

  • 秦观最受争议的一首词,版权之争千年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秦观,柳永,伤春,版权,宋朝,李清照,辛弃疾,科学家,散文家,古典乐,草堂诗余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两宋词家众多,其中不乏堪称一代词宗的词人,如柳永、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等。而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则是婉约派的一代词宗,他也被后世赞誉其“为宋一代词人之冠”!此人便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观作词,效仿柳永,但在柳永词的基础上更加精炼典雅。秦观的词,章法句法疏朗有致,用词用语典

  • 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语言明快,很有田园风的味道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秦观,莺儿,苏轼,词作,春光,唐朝,书法家,王安石,科学家,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被苏轼戏称为“山抹微云君”,一方面是夸奖他词作水平之高,另一方面则是指他的词够婉约够唯美。喜欢学习古诗词的人大都知道,秦观是北宋后期婉约派的一代词宗,非常擅于描写男欢女爱。譬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等。其实,每个人

  • 秦观最美的一首词,每一句都美得精致、美到极致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春愁,秦观,元好问,浣溪沙,韩愈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金人元好问曾写过《论诗绝句三十首》评论前人诗风,其中第二十四首是评价北宋词人秦观的。诗中这样写道:“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元好问为人喜刚健风骨之作,如韩愈柳宗元等,因而在诗中以韩愈“山石句”反衬秦观的诗是“女郎诗”柔弱无力。当然,这

  • 苏轼对秦观的这首词爱不释手,题在扇面上,还夸耀万人都不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观,苏轼,黄庭坚,陶渊明,秦少游

    说起秦观秦少游,很多人都会想到他娶了苏轼的妹妹,闹出过“洞房三难”的典故。其实,苏轼只有姐姐,并没有妹妹,而且秦观的夫人在历史上有名有姓,叫做徐文美,是潭州宁乡主簿徐成甫的女儿。秦观和苏轼没有姻亲关系,但却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所谓“苏门四学士”,是获得过苏轼垂青、指导、提携的年轻人。这个称呼首先就

  • 秦观偶然写下的一首诗,短短28字却富含哲理,读完豁然开朗

    历史解密编辑:长风文史标签:秦观,惜春,诗文,名句,诗人,宋朝,刘禹锡,婉约词,王安石,散文家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千多年前,蒋捷在船上望着吴江水感慨逝者如斯夫。现如今我们没有骚人那横溢的才华,面对似箭的光阴,只会发出3月看花开,4月长新叶,5月已结果的感叹。春夏之交之际,也是人间美时节。它日渐暖,气渐升,让天地间褪掉春天的滤镜,变得更加清明,人也变得愈加精神。此时既没有

  • 北宋秦观《摩诘辋川图跋》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秦观,苏轼,小楷,北宋,诗人,宋朝,黄庭坚,颜平原,王安石,散文家,摩诘辋川图跋

    秦观《摩诘辋川图跋》,纸本纵25.2、横39.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秦观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秦观(1049-1100),北宋著名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年间进士。绍圣初年,新党执政,他因为倾向旧党,被贬为杭州通

  •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读秦观四首词,品男词人的婉约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秦观,苏轼,唐朝,北宋,秦淮海,秦少游,欧阳修,黄庭坚,王安石,古典乐

    词至北宋,逐渐突破了花间一派仅吟诵一人一事一境之美的窠臼,开始加入了身世、家国、襟抱乃至论古谈今等原本只在诗中进行表达的内容。这个漫长的过程,从冯延巳、李煜的发端,到晏殊、欧阳修的突破,最终在苏轼笔下得到了翻天覆地地改变,在北宋时期形成了一个诗化的高峰。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说,“苏长公提倡风雅,为

  • 姜夔的一句话,让好友开启了夫妻大战,脸都被悍妻挠花了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姜夔,张仲远,书信,书房

    在南宋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做张仲远,算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毕竟是混文艺圈的,所以跟当时圈子里的很多人都是好友,著名词人姜夔就是他的好友,很多人都说好友就是用来坑的,这个观点虽然不正确,但是在他的身上展现的却是淋漓尽致。张仲远的妻子就是女性当中的福尔摩斯,不仅生性多疑,而且还是当时出了名的醋坛子,生怕丈夫在

  • 姜夔《续书谱》03:书法最难的是用笔,你真懂用笔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二谈书标签:姜夔,书法,续书谱

    “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 时 相 传,用笔千古不易。 ”各位书友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小二讲书法我们继续分享宋代姜夔《续书谱》第三节“用笔”:书法最难的是用笔,你真的懂用笔吗?视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