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读秦观四首词,品男词人的婉约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读秦观四首词,品男词人的婉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林家清欢 访问量:4966 更新时间:2024/1/5 16:23:27

词至北宋,逐渐突破了花间一派仅吟诵一人一事一境之美的窠臼,开始加入了身世、家国、襟抱乃至论古谈今等原本只在诗中进行表达的内容。

这个漫长的过程,从冯延巳李煜的发端,到晏殊、欧阳修的突破,最终在苏轼笔下得到了翻天覆地地改变,在北宋时期形成了一个诗化的高峰。

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说,“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黄山谷、秦少游、晁无咎皆长公之客也。山谷、无咎皆工倚声,体格与长公为近。唯少游自辟蹊径,卓然名家。”

长公即苏轼,黄山谷即黄庭坚,秦少游即秦观,晁无咎即晁补之。他们都属于苏门四学士,都与苏轼交好,但在写词方面,秦观却没有追随苏门“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是在传统花间词的基础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清新雅致、意境优美的风格。

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赞秦观道,“他人之词,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得之于内,不可以传。”  

然而后来他又说,“淮海(秦观)、小山(晏几道),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词人,实罕其匹。”

这大概就在于,秦观最善于在词中表达内心中最为柔婉精深的感受,他所作的所有文字都是从心出发,也回归到内心最深处,而真心人最易伤心。

当然,秦观词也决不是完全局限于柔婉,试从下面4首词为例来欣赏他词中的精妙之处吧!

一、柔婉幽微:《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澹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词堪称秦观词的经典范例,他写的不是人事,而是一种柔婉幽微的精神世界。

在那里,“寒”是“轻”的,“花”是“轻”的,“雨”是“细”的,“画屏”上画的是轻烟流水。

全词没有一处重笔,仿佛怕文字一旦落地过重,就会惊破这个世界。

就连挂起帘子,也是“闲”的,恍若无意地将“小银钩”伸向帘栊。

而那“飞花”之“轻”,如“梦”一样;“丝雨”之“细”,似“愁”一般。

梦有多轻?愁能多细?这无人可知的答案,反而正合了这个飘渺虚幻的意境。

整首词没有秾丽的辞藻,没有记录什么事件,也没有表达什么独特的主张,连明确的情感或情绪都没有,却别有一番感人的、引人入胜的力量。

千古词家千千万,有几人能有如此细致敏锐的感受,还能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恐怕只有“以词为心”的秦少游了。

他的“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等句,都颇得柔丽和婉之妙。

二、细致婉约:《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阑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这首词在不怎么热门的秦观词中,也属于冷门之作了,却也极有他含蓄精微之美。

词中写的是暮春时的景象,落花满地、阴雨绵绵、杜鹃悲啼;也有了明确的情感指向,“无奈春归”。

历来写惜春伤春、感叹时光飞逝的诗词极多,有李煜面对风雨摧花时“朝来寒雨晚来风/流水落花春去也”的凄凉悲慨,有欧阳修夕阳西下时“过尽韶华不可添,小楼红日下屋檐”的伤感。

秦观写的也是这两个寻常意象,但他妙就妙在“手捻花枝”与“放花无语”这两个动作了,他的“无奈”与“恨”也都藏在这两个动作里了。

当他“捻”起花枝时,是何等的温柔怜惜,而当“放”开花枝时,又是何等的怅惘遗憾。但他不肯细说,只留给我们一个默默无语、独对夕阳的背影。

这样精妙难言的意境,用今人的话来说便是“懂得都懂”,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文字来阐释,仿佛都显得粗糙草率。

同样细致精妙的,还有“西窗下,风摇翠竹,疑似故人来”,“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闲折海榴过翠径,雪猫戏扑风花影”等句。

三、含蓄迷离:《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这首词写在岁暮时分、故地重游之时,今日重游之地正是昔日分别之所,满怀凄楚迷离。

秦观的含蓄之处,在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写遗憾从未消失,是“恨如春草”,不仅绵延不绝、“更行更远”,而且岁岁年年,生长不息。

他写分别,也不直接写离人别语,而是用了“柳外”“青骢”“水边”“红袂”这样一串意象。自古折柳送别都是惯例,更何况在水边告别,柳枝依依似在留人,更添几分愁意。我们也看不到人,只看到男子青色的马儿和女子红色的衣袖,仿佛看到女子红袖下素白的手指紧紧牵着对方的衣袖,而男子迟迟不愿出发,马儿轻踏着岸边沙地徘徊,似有催促之意。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都是含蓄动人的经典词句。

四、凄厉哀痛:《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和所有自负才气的北宋文人一样,秦观实现理想和抱负的路途也十分坎坷。但与豁达乐观的苏轼、凛然不屈的王安石等人不同,秦观的心过于敏锐善感了。

与词风不同,秦观青少年时期喜读兵书,文章是“雄篇大笔”、慷慨论事,且富有真知灼见,人也“豪隽”、“强志盛气”。

苏轼初与秦观相识,欣赏的也是他豪俊慷慨、有用世报国之志,曾在给王安石的信中称赞他“行义饬修,才敏过人,有志于忠义”。反而对他某些词风近似于柳永,还曾出言嘲谑过。

文风与词风截然不同的大家也很多,比如欧阳修就是典型范例。但才高如秦观者,却很少有他那样易感易敏之心。

秦观家中贫寒,尤其在应试不第后回到家乡,更是贫病交加,又不肯折节媚俗以求衣食,故而意志消沉、郁郁不能开怀。后来在苏轼的鼓励下慢慢振作,曾两度应召入朝,却都在很短的时间里遭逐遭贬。

这首词写在苏轼等旧党背后的支持者宣仁皇太后去世,旧党纷纷被贬出政治中心后。

此时正是春日,寒意消退,正是江南最美的时节。但在秦观眼中,却是“花影乱,莺声碎”,“清梦断”,看“镜中朱颜改”,忍不住“衣带渐宽”,更甚至于“愁如海”。

同时被贬的苏轼和黄庭坚性格中都有坚强乐观的一面,而秦观却只剩下纯然的悲哀与伤痛。或许正是因为他的敏锐善感,成就了他的幽深细致的一面,也令他在遭遇挫折时难以面对。

后来再次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他还写下了“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等断肠之语,充满了荒寒孤寂、时命无多的惶恐与哀厉,读之令人心惊。

在“腻柳豪苏”各擅其场的北宋文坛,秦观能走出清新柔婉、幽微深致的独特风格,得益于他独有的才情与敏锐的感知。

他将对大自然的良辰美景,对人间情的欢喜离别,对人生中的挫折苦难,都毫无保留地去体悟、去承担、去表达。

也正因如此,他注定不可能在这世上停留得太久,刚过天命之年便在藤州光华亭中一笑而亡。

或许他临终前,才终于真正理解了这世界,也坦然地微笑作别。但这世上从此却再也没有了如他一般的词人。

难怪清初大诗人王士祯曾这样评价秦观: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作者:林家清欢,谢绝搬运和抄袭,敬请理解。

【注】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更多文章

  • 姜夔的一句话,让好友开启了夫妻大战,脸都被悍妻挠花了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姜夔,张仲远,书信,书房

    在南宋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做张仲远,算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毕竟是混文艺圈的,所以跟当时圈子里的很多人都是好友,著名词人姜夔就是他的好友,很多人都说好友就是用来坑的,这个观点虽然不正确,但是在他的身上展现的却是淋漓尽致。张仲远的妻子就是女性当中的福尔摩斯,不仅生性多疑,而且还是当时出了名的醋坛子,生怕丈夫在

  • 姜夔《续书谱》03:书法最难的是用笔,你真懂用笔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二谈书标签:姜夔,书法,续书谱

    “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 时 相 传,用笔千古不易。 ”各位书友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小二讲书法我们继续分享宋代姜夔《续书谱》第三节“用笔”:书法最难的是用笔,你真的懂用笔吗?视频/文章

  • 翠楼吟·同心抗疫(姜夔体)

    历史解密编辑:商会界标签:黄红,核酸,民生系

    2022.10.29(玉夫填) 核酸筛查,清零战略,同心抗疫决计。施行多部曲,流调溯源扫码细①。层层介峙,区分绿黄红,手机通例。民生系,关怀犹重,党恩传递。 各地皆有措施,当担能依荷,若遵约契。三年时将尽,以期疫除歌千里,天随人愿,把盏乐心头,盈盈和气,福来欢笑,万全开济。注:①我们的防疫工作有序、

  • 姜夔杜撰仲远与情人幽会,写下这首词,告知其老婆,自己却痴痴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姜夔,仲远,幽会,情人,苏轼,骚客,宋朝,诗人,拨弦乐器,民族音乐

    情字当头,爱恨纠缠,是任何人都免不了的世俗情感。异性相吸,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都认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就算为其丧失了自己的性命,也要做一个风流鬼。没有男人是不喜欢美女的,除个别的之外。作为一名文人骚客,岂有不风流倜傥、沾花惹草之说?那样会在一群人里显得异常突兀,当同伴们都在谈

  • 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改成五言律诗怎么改?其实也不难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姜夔,杜牧,五言,五律,律诗,宋朝,乐器,扬州慢,齐特琴

    前言在知乎上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扬州慢改成五言律诗怎么改?宋人很喜欢用词来改写古诗或者古文,这种方式被称为隐括体。例如苏轼的《哨遍》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水调歌头》隐括韩愈《听颖师弹琴》、《定风波》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等。不过,把词改写为诗的情况,相对少一些。无论是隐括诗还是词、文,这类作品往

  • 姜夔:音乐天赋高,写下传世梅花词,与辛弃疾友善,却无缘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姜夔,金朝,辛弃疾,范成大,杨万里,朱彝尊,民族乐器

    有这样一位南宋人,他是职业填词家,音乐家,而且毫无争议地位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榜单。光看他的这些名片标签,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还有更了不起的成就,他一生无缘科举,音乐全凭自学,且成就斐然,他当了一辈子的清客,却得到当时文坛大佬的一致认可。没错,他就是南宋了“不起的盖茨比”。哦,错了,重来,他就是南宋

  • 婉约宋词:“乐坛天王”姜夔那些绝美的神仙词句_古诗词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如是青山文案馆标签:姜夔,杜牧,燕燕,词句,诗人,过垂虹,古诗词,婉约宋词,拨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姜夔不仅是“南宋三大词人之一”,更是名列“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南宋乐坛天王。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大多都来源于姜夔。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乐坛天王

  •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北宋词人姜夔深于情,痴于艺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姜夔,范成大,踏莎行,暗香,扬州慢

    姜夔深于情,痴于艺。 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或许是挚友的真情,但最怀念姜夔的一定不是后世推崇他的人,而是山水。 山水,才是姜夔命运轨迹的圆心。《暗香·旧时月色》姜夔 〔宋代〕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姬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

  • 宋词三百首丨205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苏轼,垂虹,怀人,宋词,范成大,古典乐,民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庆宫春·双桨莼波

    庆宫春·双桨莼波【宋】姜夔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淞。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

  • 集书法家、音乐家、诗人于一身的姜夔为何4次科举都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咸鱼团读书标签:姜夔,科举,汤显祖,张居正,陈子昂,王羲之,书法家,弦乐器,齐特琴,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偏科青年姜夔:人生真的寂寞如雪;顿悟青年陈子昂:习武救不了我自己;书法少年王羲之:相亲而已,不要太过拘束自己……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古代名人。这些流传于后世的古代名人让今人仰望,又有谁知道他们的青春时期也和现代人一样迷茫呢?这本书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