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观偶然写下的一首诗,短短28字却富含哲理,读完豁然开朗

秦观偶然写下的一首诗,短短28字却富含哲理,读完豁然开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风文史 访问量:307 更新时间:2023/12/9 10:36:03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千多年前,蒋捷在船上望着吴江水感慨逝者如斯夫。

现如今我们没有骚人那横溢的才华,面对似箭的光阴,只会发出3月看花开,4月长新叶,5月已结果的感叹。

春夏之交之际,也是人间美时节。它日渐暖,气渐升,让天地间褪掉春天的滤镜,变得更加清明,人也变得愈加精神。

此时既没有初春天的寒意,也没有盛夏天的炎热。自古有春种夏长的说法,虽然有百花凋落的伤感的一幕,但也影响不了草木欣然疯长的盛景。

节物相催自有时序,即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我们也不必过多愁恨,只要内心向阳,生活处处皆是花开。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北宋秦观,在一年暮春夏初写下的一首诗歌《三月晦日偶题》。全诗闲适悠然,还富含哲理,值得我们细读。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说起秦观,大家肯定会想起他笔下那些婉约凄美的优秀词作,毕竟他在当时和后世,皆以词称。

确实如此,秦观在婉约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得到了广大欣赏者的普遍喜爱,取得了词史上突出的地位,宋朝婉约词宗之一。

但这太过光彩耀眼的婉约词成绩,也掩盖了他其他领域的光芒,也给他贴上固定的标签。

不相信转动大脑仔细想想,秦观的词大家“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等名句信手捏来,要你说一两句秦观的诗可能就沉默了,因为根本想不起来。

其实据统计秦观现存的作品中,其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文则多达四十卷将近700篇,是词的若干倍。

诗言志,词抒情,我们读完秦观的词,脑海中会很自然地浮现一个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形象。然而当我们读完他感情深厚,意境悠远,风格独特的诗文策论后,也会发现原来这个“千古伤心人”,也是位性格豪隽慷慨之人。

特别是在早期青年时期志比天高,他从小喜欢读书,尤其喜读兵书,这一阶段他的诗文中时时流露出豪放的调子。“少年慷慨论事,尝有系笞二虏回幽夏故墟之志”、“建事撰策与贾谊陆贽争长”,这些都是世人给他的评价。

当时他家境并不富裕,所以居住在农村,也从事过一定的田间劳动,针对农时农事、人与自然的议论,秦观留下了不少。

上面这首《三月晦日偶题》,就是他在某年春末夏初,针对伤春惜春这个永恒话题,而偶然有所感怀写下的。

“晦日”,是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三月晦日就是三月的最后一天,同样也是春天的最后一天的意思。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节令风物的不断递换,不是人力能够控制的,这是自然规律,痴心的儿女,你们为什么要苦苦地挽留春天呢?

刘禹锡有言“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其实每逢暮春雨横风狂、残花败柳,寂寥的人也不会少。

这里秦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他对痴心儿女伤春惜春之事的不理解。在他看来,大自然四季轮回、花草的循环往复这是必然的规律,又何必对春天苦苦痴缠呢?

而且他还给出了这么说的理由,就是后两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你又何必因春天过去百花凋谢感到怨恨呢?你看那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也正称人心意。

春去夏来,既然无力挽留,何不顺其自然,你看你失去了繁花似锦,但你收获了树木丛生呀,每个阶段自然有它令人愉悦的地方,如果我们总是执着于失去,那你失去的将会更多。

做人呀,不要太过遗憾,太过执着,要学会正视现实,知足常乐,这是秦观他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也是借这首告诉我们的道理。

秦观的这首小诗短短28字,字字句句通俗易懂,但呈现出的效果非同一般。全诗既有优美的画面感,又有闲趣议论富含哲理,是一首非常有积极意义的优秀作品,读完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值得我们每个人细细品味。

图片来源网络

更多文章

  • 北宋秦观《摩诘辋川图跋》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秦观,苏轼,小楷,北宋,诗人,宋朝,黄庭坚,颜平原,王安石,散文家,摩诘辋川图跋

    秦观《摩诘辋川图跋》,纸本纵25.2、横39.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秦观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秦观(1049-1100),北宋著名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元丰年间进士。绍圣初年,新党执政,他因为倾向旧党,被贬为杭州通

  •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读秦观四首词,品男词人的婉约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秦观,苏轼,唐朝,北宋,秦淮海,秦少游,欧阳修,黄庭坚,王安石,古典乐

    词至北宋,逐渐突破了花间一派仅吟诵一人一事一境之美的窠臼,开始加入了身世、家国、襟抱乃至论古谈今等原本只在诗中进行表达的内容。这个漫长的过程,从冯延巳、李煜的发端,到晏殊、欧阳修的突破,最终在苏轼笔下得到了翻天覆地地改变,在北宋时期形成了一个诗化的高峰。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曾说,“苏长公提倡风雅,为

  • 姜夔的一句话,让好友开启了夫妻大战,脸都被悍妻挠花了

    历史解密编辑:岛未晴心未眠标签:姜夔,张仲远,书信,书房

    在南宋有一个人的名字叫做张仲远,算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毕竟是混文艺圈的,所以跟当时圈子里的很多人都是好友,著名词人姜夔就是他的好友,很多人都说好友就是用来坑的,这个观点虽然不正确,但是在他的身上展现的却是淋漓尽致。张仲远的妻子就是女性当中的福尔摩斯,不仅生性多疑,而且还是当时出了名的醋坛子,生怕丈夫在

  • 姜夔《续书谱》03:书法最难的是用笔,你真懂用笔吗?

    历史解密编辑:小二谈书标签:姜夔,书法,续书谱

    “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 时 相 传,用笔千古不易。 ”各位书友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小二讲书法我们继续分享宋代姜夔《续书谱》第三节“用笔”:书法最难的是用笔,你真的懂用笔吗?视频/文章

  • 翠楼吟·同心抗疫(姜夔体)

    历史解密编辑:商会界标签:黄红,核酸,民生系

    2022.10.29(玉夫填) 核酸筛查,清零战略,同心抗疫决计。施行多部曲,流调溯源扫码细①。层层介峙,区分绿黄红,手机通例。民生系,关怀犹重,党恩传递。 各地皆有措施,当担能依荷,若遵约契。三年时将尽,以期疫除歌千里,天随人愿,把盏乐心头,盈盈和气,福来欢笑,万全开济。注:①我们的防疫工作有序、

  • 姜夔杜撰仲远与情人幽会,写下这首词,告知其老婆,自己却痴痴笑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姜夔,仲远,幽会,情人,苏轼,骚客,宋朝,诗人,拨弦乐器,民族音乐

    情字当头,爱恨纠缠,是任何人都免不了的世俗情感。异性相吸,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都认为“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就算为其丧失了自己的性命,也要做一个风流鬼。没有男人是不喜欢美女的,除个别的之外。作为一名文人骚客,岂有不风流倜傥、沾花惹草之说?那样会在一群人里显得异常突兀,当同伴们都在谈

  • 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改成五言律诗怎么改?其实也不难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姜夔,杜牧,五言,五律,律诗,宋朝,乐器,扬州慢,齐特琴

    前言在知乎上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扬州慢改成五言律诗怎么改?宋人很喜欢用词来改写古诗或者古文,这种方式被称为隐括体。例如苏轼的《哨遍》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水调歌头》隐括韩愈《听颖师弹琴》、《定风波》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等。不过,把词改写为诗的情况,相对少一些。无论是隐括诗还是词、文,这类作品往

  • 姜夔:音乐天赋高,写下传世梅花词,与辛弃疾友善,却无缘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姜夔,金朝,辛弃疾,范成大,杨万里,朱彝尊,民族乐器

    有这样一位南宋人,他是职业填词家,音乐家,而且毫无争议地位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榜单。光看他的这些名片标签,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还有更了不起的成就,他一生无缘科举,音乐全凭自学,且成就斐然,他当了一辈子的清客,却得到当时文坛大佬的一致认可。没错,他就是南宋了“不起的盖茨比”。哦,错了,重来,他就是南宋

  • 婉约宋词:“乐坛天王”姜夔那些绝美的神仙词句_古诗词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如是青山文案馆标签:姜夔,杜牧,燕燕,词句,诗人,过垂虹,古诗词,婉约宋词,拨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姜夔不仅是“南宋三大词人之一”,更是名列“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南宋乐坛天王。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大多都来源于姜夔。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乐坛天王

  •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北宋词人姜夔深于情,痴于艺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姜夔,范成大,踏莎行,暗香,扬州慢

    姜夔深于情,痴于艺。 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或许是挚友的真情,但最怀念姜夔的一定不是后世推崇他的人,而是山水。 山水,才是姜夔命运轨迹的圆心。《暗香·旧时月色》姜夔 〔宋代〕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姬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