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改成五言律诗怎么改?其实也不难

姜夔的名作扬州慢,改成五言律诗怎么改?其实也不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街味道 访问量:3691 更新时间:2023/12/8 9:39:25

前言

在知乎上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扬州慢改成五言律诗怎么改?

宋人很喜欢用词来改写古诗或者古文,这种方式被称为隐括体。例如苏轼的《哨遍》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水调歌头》隐括韩愈《听颖师弹琴》、《定风波》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等。

不过,把词改写为诗的情况,相对少一些。无论是隐括诗还是词、文,这类作品往往被视为文人的一种文字游戏。

回答问题时,写得比较简单,这一篇内容更加详细。把改写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作一些解读。

一、附录姜夔《扬州慢》原作:

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是姜夔在淳熙三年(1176)冬至,路过昔日繁华如今萧条的扬州时所作。词中杜郎,指唐朝的杜牧,他曾经在扬州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而且多次在诗中写过扬州的美好: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杜牧时期繁华美丽的扬州,在姜夔经过时, 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因此姜夔用对比的方式,自度此曲感慨今昔。这首词后来受到了千岩老人(萧德藻)的赞赏,认为有黍离之悲(国家残破之悲,出自《诗经》)。

因此,改写这首词,首先要注意主题思想的统一。

二、五律-扬州慢隐括体:

作为一种文字游戏,如果没有太高标准的话,这种改写并不难,老街改写后如下:

窥江胡马去,荠麦绕空城。月冷波心荡,风寒戍角清。

杜郎曾俊赏,红药且偷生。二十四桥畔,解鞍心自惊。

金兵进犯长江撤走以后,如今城池荒废,四周荠麦青青。凄冷的月色,在水波中飘荡,清寒的号角声,在风中响起。

才子杜牧曾经欣赏的扬州呀,如今面目全非,只有桥边的红药,还是年年生长。二十四桥依然在,诗人解鞍稍作停留,眼望四周,心中不免惊疑。

基本用姜夔词的本意,诗中意象也都取自原作。

三、词改写诗,首先要注意押韵的问题

1、词韵与诗韵不同

填词与作诗押韵有些不同。首先,宋人填词也是用诗韵,有人填词押韵和作律诗一样,一韵到底,例如牛希济《临江仙 》完全用的是诗韵:

江绕黄陵春庙闲,娇莺独语关关。满庭重叠绿苔斑。阴云无事,四散自归山。箫鼓声稀香烬冷,月娥敛尽弯环。风流皆道胜人间。须知狂客,拼死为红颜。

全词都用【删韵】,不搀邻韵。

更多的诗人填词,会依照古体诗的标准,使用邻韵通押。李煜《浪淘沙 》: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哀、来、开三个韵脚,属于平水韵的【十灰】韵(合并了唐韵的灰、 咍 hāi2个韵部);排、阶、埋、淮四个韵脚,属于平水韵的【九佳】韵部(合并了唐韵的佳、皆2个韵部)

例如姜夔这首词,就用了诗韵中庚、青两个韵部。

因此,词改五律,第一要注意的就是选择韵脚 。

2、调整韵脚

改写后的这首诗,前四句原先是:

窥江胡马去,戍角响空城。冷月波心荡,春风荠麦【青】。

但是,其他三个韵脚在【庚】部:城、生、惊,第4句的“青”字属于【青】部,不可用作韵脚。

所以我把荠麦与戍角换个位置,改青为清,押庚韵。

四、对仗与四平头

中间二联,必须对仗,对仗其实也不难,但是有些小问题要注意。

1、避免四平头

原先我的颔联与颈联犯四平头(前二字都是名词):

【冷月】波心荡,【春风】戍角清。

【杜郎】曾俊赏,【红药】且偷生。

为了避免四平头,所以把冷月、春风两个名词,改为了主谓结构:月冷,风寒。

【月冷】---波心荡,【风寒】---戍角清。

杜郎---曾俊赏,红药---且偷生。

2、句对,意不对

冷月-波心荡,冷月,在波心荡。春风-戍角清,在春风里,戍角清,或者:春风里的戍角-清。

冷月是主语,波心是状语;春风是状语,戍角是主语。上下联简化一下就清楚了:月荡,角清。

这种上下联,句对意不对,这是律诗常见的现象。学诗者不必疑惑。

例如王维《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如果从句意来分析,则是: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

简化一下,句意是:人少,山寒。

冷月改为月冷后,上联和下联各自成了两组主谓结构的组合句,理解起来更容易一些:

月-冷+波心-荡, 风-寒 +戍角-清。

从句意来说,改写前后,其实含义差不太多。但是避免了四平头这种结构雷同的小诗病。

五、拗句的使用

尾联是常见的半拗句:

二十四桥畔,解鞍心自惊。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二十四桥是固定的词语,不可改变,只好用半拗句。

半拗句,可救拗,也可以不救拗。

上联半拗句:仄仄仄平仄,下联是救拗万能公式句:中平平仄平。

这种拗句,也是唐人律诗中常见的现象,大可以放心的使用,不必拘束。

结束语

隐括yǐn kuò,亦做" 隐栝 ",指矫正邪曲的器具,引申为矫正、概括等意。虽然以词隐括诗文为常见,但是用诗来改写词不妨也可以称之为隐括。

虽然是游戏之作,也可以当作一种练习方式,熟悉一下律诗的辗转腾挪之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刀锋利了,砍柴则更自如一些。

@ 老街味道

更多文章

  • 姜夔:音乐天赋高,写下传世梅花词,与辛弃疾友善,却无缘科举

    历史解密编辑:小话诗词标签:姜夔,金朝,辛弃疾,范成大,杨万里,朱彝尊,民族乐器

    有这样一位南宋人,他是职业填词家,音乐家,而且毫无争议地位列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榜单。光看他的这些名片标签,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他还有更了不起的成就,他一生无缘科举,音乐全凭自学,且成就斐然,他当了一辈子的清客,却得到当时文坛大佬的一致认可。没错,他就是南宋了“不起的盖茨比”。哦,错了,重来,他就是南宋

  • 婉约宋词:“乐坛天王”姜夔那些绝美的神仙词句_古诗词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如是青山文案馆标签:姜夔,杜牧,燕燕,词句,诗人,过垂虹,古诗词,婉约宋词,拨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姜夔不仅是“南宋三大词人之一”,更是名列“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南宋乐坛天王。南宋江湖词派的清空骚雅大多都来源于姜夔。姜夔在引诗济词方面和苏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为词,将词的音律、创作风格和审美理想纳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将原来并无必然联系的清空、骚雅联成一体,形成一种新的词风。“乐坛天王

  •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北宋词人姜夔深于情,痴于艺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姜夔,范成大,踏莎行,暗香,扬州慢

    姜夔深于情,痴于艺。 一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或许是挚友的真情,但最怀念姜夔的一定不是后世推崇他的人,而是山水。 山水,才是姜夔命运轨迹的圆心。《暗香·旧时月色》姜夔 〔宋代〕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姬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

  • 宋词三百首丨205姜夔《庆宫春·双桨莼波》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苏轼,垂虹,怀人,宋词,范成大,古典乐,民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庆宫春·双桨莼波

    庆宫春·双桨莼波【宋】姜夔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钴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淞。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

  • 集书法家、音乐家、诗人于一身的姜夔为何4次科举都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咸鱼团读书标签:姜夔,科举,汤显祖,张居正,陈子昂,王羲之,书法家,弦乐器,齐特琴,民族乐器,民族音乐

    偏科青年姜夔:人生真的寂寞如雪;顿悟青年陈子昂:习武救不了我自己;书法少年王羲之:相亲而已,不要太过拘束自己……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让我们记住了这些古代名人。这些流传于后世的古代名人让今人仰望,又有谁知道他们的青春时期也和现代人一样迷茫呢?这本书选

  • 姜夔在回家过年途中写下一词,以哀景写欢乐,温暖明亮,幸福满满

    历史解密编辑:刘玲子标签:姜夔,画船,上片,声乐,回家过年,民族乐器,齐特琴类,中国音乐家

    写在前面:“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辞旧迎新,除夕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无论海角天涯,游子们在这一天总是要赶回来的。“千门列炬散林鸦,儿女相思未到家。”,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幸福,宋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的姜夔,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就是常事。总有苦尽甘来,姜夔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庆元二年(1196年),

  • 关于二十四桥,杜牧和姜夔各有一个千古名句,放一起读是何感觉?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分享与推荐标签:杜牧,姜夔,寄扬州韩绰判官,扬州慢,诗人,扬州

    诗人笔下同一景象的盛衰对比,总是能让人在精巧的句子中感到触动。比如,同样是写扬州的“二十四桥”,从唐代杜牧的俏皮可爱,到南宋姜夔的冷月无声,一盛一衰之间,让人感到沧桑无限,感慨不已。宋孝宗淳熙三年冬至,著名词人姜夔路过扬州,看到遭受战乱后,被洗劫一空的扬州城,其断壁残垣的萧条景象,令人落泪,于是写下

  • 宋词三百首丨203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相思,风月,宋词,范成大,古典乐,拨弦乐器,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宋】姜夔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译文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动情。梦里相见时还赶不上看画像清晰,而这种好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春草

  • 本周20篇作品上榜,姜夔《角招》钢笔字练字打卡作业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钢笔爱好者标签:姜夔,角招,打卡,柳永,诗人,钢笔字,齐特琴,民族音乐,中国传统音乐

    上期练字打卡的题目是宋代姜夔的《角招》,这个词牌名比较少见。角招/宋・姜夔 为春瘦。何堪更绕西湖,尽是垂柳。自看烟外岫。记得与君,湖上携手。君归未久。早乱落、香红千亩。一叶凌波缥缈,过三十六离宫,遣游人回首。犹有。画船障袖。青楼倚扇,相映人争秀。翠翘光欲溜。爱著宫黄,而今时候。伤春似旧。荡一点、春心

  • 宋词三百首丨204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姜夔,相思,燕燕,离魂,千山,宋词,乐器,古典乐,齐特琴,中国传统音乐,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宋】姜夔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译文她体态轻盈、语声娇软的形象,我分明又从好梦中见到了。我仿佛听到她在对我说:长夜多寂寞呀,你这薄情郎怎么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