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诗人叶绍翁最著名的诗有哪些?

南宋诗人叶绍翁最著名的诗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1649 更新时间:2023/12/6 6:53:26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人。他是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他的祖籍是在浦城。原名是姓李,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

关于他的祖父是李颖士,曾在宋政和五年时期中了进士,曾担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在建炎三年的时候,他的祖父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又因赵鼎党事,被贬官。而正是因为这样,叶绍翁因祖父被贬官的影响受累,家业中衰,在他年少的时候改名姓叶。

叶绍翁曾在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过小官,其中与真德秀的关系很是甚密。他长期隐居在钱塘西湖之滨,并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叶绍翁是江湖诗派诗人,关于他的的诗大多是以七言绝句最佳,类如他所作的《游园不值》中的: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还有其他的,诸如《夜书所见》,写的就是少年儿童连夜挑促织的故事,景象鲜明,反衬出了客中一人的孤寂;在《嘉兴界》中主要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关于他的诗集有《靖逸小集》,有《南宋群贤小集》本。其次他的著作《四朝闻见录》,对现代来说颇有史料价值。

叶绍翁最著名的诗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著作颇多,被人们广为流传的诗也是不少,其中就包括了他所写的《夜书所见》、《游园不值》、《访隐者》。

《夜书所见》主要是诗人叶绍翁用来描述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的感情著作。在诗的前一二两句主要用来描述景物,诗人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等景象烘托游子在外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总得来说通观全诗,就整体来讨论,全文上下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作者通过拟人、通感的手法,给诗增辉添彩。通过这些手法给读者呈现出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

而在《游园不值》这首诗中,主要描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所见和所感。作者将一段闲情写得很是富有情趣。这首诗从开头就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又进不了园门,从感情上来说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的表达;后来又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渐渐领略到园中的勃勃春意,感情开始又由失望到达到意外惊喜的层面。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在《访隐者》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这幽深夜静的环境,突出了隐居在这里的人的避世脱俗、高蹈绝尘的襟怀。表现作者想要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叶绍翁的资料

关于叶绍翁这一人物的介绍,历史上并没有对他的出生年月日有详细的记载。只记得他的字嗣宗,号靖逸,是如今的浙江丽水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浦城,原姓李。

关于他的姓氏问题,他原本是姓李的,后来改姓也是由于自己的祖父官职上的缘故。他的祖父名叫李颖士,曾在宋政和五年时期中了进士,曾担任过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在建炎三年的时候,由于祖父李颖士抗金有功,被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可惜因赵鼎党事,被皇上罢免了官职,自从这以后家业中衰,叶绍翁也就在他小的时候改以龙泉叶姓为子。

叶绍翁这一人物曾在朝廷担任过小官职,他的学识也是出自于叶适。他长期居住在钱塘西湖之滨,要说他最好的朋友应该算是真德秀了,最属他与叶绍翁的交往最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和葛天民互相酬唱。说道酬唱,不得不提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就是叶绍翁还是江湖派诗人,在他的诗中多以七言绝句最佳。向他的那首《游园不值》中的句子一直被后世之人所诵读。当然他也不只有这首诗,向他著名的诗就有《夜书所见》、《嘉兴界》、《田家三咏》等等。

在他所写的诗中,景象明显,却又略显不同。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叶绍翁的作品

江湖诗人几乎代表了中国南宋中后期诗坛的整个动向,而对于像叶绍翁这样受过“四灵”影响的诗人来说,能从那种狭小的圈子里稍稍挣脱出来,这里面或有叶绍翁自身的豁达思想,或有他失望于政治而做出的漠视和逃避。

作为江湖诗派诗人的叶绍翁自然少不了有属于自己的作品。在他的诗中多以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其中在人们所诵读的《游园不值》一诗中,就呈现了这一特点: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在诗中不但渲染了浓郁的春色,而且还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其次就是这首《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在这首诗中,作者借助萧萧的秋风和摆动的梧桐叶,表达了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更加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总得来说通观全诗,就整体来讨论,全文上下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作者通过拟人、通感的手法,给诗增辉添彩。

《嘉兴界》也是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主要描写了江南水乡景色:

平野无山见尽天,九分芦苇一分烟。悠悠绿水分枝港,撑出南邻放鸭船。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气质那么好还来看小甲的文章,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更多文章

  • 把梅花当成老婆,把鹤当成儿子,做林逋那样的隐士是怎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林逋,隐士,梅花,李白,宋朝,诗人,陶渊明,孟浩然,书法家,古典乐,千古名句

    梅妻鹤子说的是北宋著名的隐士,诗人、词人、书画家林逋。中国文人喜欢梅花是一个古老的传统,大概是梅花不畏严寒、高洁自立的缘故。比如王安石说梅花不为了炫耀什么,而是凌寒独自开,孟浩然把梅花当成一辈子最要好的朋友,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宋朝著名的隐士林逋,愣是把梅花当成了老婆,这个就比较厉害了。不仅是把梅花

  • 大宋朋友圈|除了斯人和是人 林逋我也错读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林逋,隐士,苏轼,赵恒,诗词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宋慧敏 五七三天地良心,是人和斯人的大讨论中,我站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网上说这种错误是集体无意识记忆错位。除了是人和斯人,以梅妻鹤子青

  • 林逋这首五律: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听芭蕉夜雨,叹时光匆匆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林逋,碧涧,红叶,芭蕉,秋思

    林逋是通晓经史百家的宋初诗人,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他擅长书法绘画,陆游赞其书法“高绝圣人”。不过林逋也是一位诗歌大家,一生作诗三百余首,内容包括咏物、送别、酬唱等许多方面。林逋十岁时,父母相继过世,与兄长相依为命,生性逸傲,唯读书为上,不慕荣利,自甘贫困,隐逸西湖孤山时,谢绝出仕为官,植梅养鹤,被人

  • 北宋林逋行书,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林逋,黄庭坚,隐逸,疏影,行书

    林逋喜欢作诗,也善写行书。在这件信札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结体昂挺,笔画线条细瘦,所以许多人形容他的字“有骨少肉”。而这件书法的字距、行距宽绰,字与字间多细笔游丝,起笔、收笔处多露尖削,转折方硬等,因此他的字往往给人“清劲”的感觉。历代评书,多有“字如其人”的联想。林逋终隐山林,因此有人认为他的字脱

  • 清雅静逸,还得看林逋《自书诗卷》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林逋,自书诗卷,苏轼,诗卷

    《自书诗》卷,宋,林逋书,纸本,手卷,纵32厘米,横302.6厘米。行书34行,6段接纸。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诗,除第2首是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先看全卷,高清放大在后——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

  • “宋”读 | 林逋养鹤

    历史解密编辑:幸福闸弄口标签:林逋,养鹤,西湖,梦溪笔谈,宋韵

    编者按:诗盛于唐,词盛于宋。宋承唐后,也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期,形成了独具风神的“宋韵文化”,宋韵文化是华夏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座峰峦,是具有中国气派和浙江辨识度的重要文化标识。为展现宋韵文化魅力,传承弘扬宋韵文化,“幸福闸弄口”推出“‘宋’读”专栏,让宋韵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林逋养鹤北宋

  • 归隐孤山,梅妻鹤子 —— 林逋《自书诗卷》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林逋,苏轼,处士,宋朝,诗人,王世贞,书法家,古典乐,自书诗卷

    林逋《自书诗卷》,纸本,手卷,纵32厘米,横302.6厘米。行书34行,6段接纸。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诗,除第2首是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致绰约,

  • 林逋临终之作|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林逋,诗词,隐逸,诗文,诗人

    诗词赏析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但即使这样也很在意自己死后的名声,这首诗可以说是临终明志之作。诗文从“结庐”与“坟头”落笔,虽然清苦冷落,但徜徉在绿波荡漾的西湖旁,也算有安贫乐道的志趣。林逋生当盛世,却淡于荣利,终生布衣,诗中所表露的,并非虚语,所透出的是一股高逸淡远之气。文字由好诗

  • 《千家诗》136《山园小梅·其一》林逋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林逋,疏影,暗香,山园小梅·其一,浮动月,千家诗

    山园小梅·其一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译文: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飞落下来时

  • 林逋:西湖倾笔墨,羽鹤伴梅花,真正的隐士为何写有《长相思》?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林逋,梅花,隐士,范仲淹,咏梅,长相思,宋朝,书法家,古典乐

    林逋:西湖倾笔墨,羽鹤伴梅花喜欢梅花,平时看见咏梅的佳句总会背记下来,最先背诵的自然是毛主席的那首“她在丛中笑”,以及下面作为注释用的,叫“反其意而用之”的陆游词。八十年代,邮政部发行了一套梅花邮票,在同时发行的首日封上印有两句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于是,又知道了这“梅妻鹤子”的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