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掉了一人,结果此人夺去了宋朝江山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掉了一人,结果此人夺去了宋朝江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634 更新时间:2023/12/10 17:03:08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十国割据以来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王朝,并且政治相对开明,皇帝一般不文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帝王与士大夫共治的社会,其次宋朝的文化也是非常的发达,文化出现了平民化以及市井化的特点,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然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的军事实力相对落后,以至于在对抗外敌入侵的时候经常吃败仗,从而用岁币以及锦帛换取国家之间的和平。

实际上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早在宋太祖赵匡胤期间就已经出现了,宋太祖赵匡胤吸取了唐末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经验教训,深知武将获得过高的权力所带来的危险,因此为了防止历史的重演宋太祖赵匡胤进行了杯酒释兵权,然而就在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溜掉了一个人,结果此人夺走了宋朝的江山。

杯酒释兵权

五代十国有两大祸患,其中一个是心腹之患,即为禁军,另一个则是肢体之患,即为藩镇割据,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为了巩固新建立的政权,势必要除去这两个祸患,从而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了五代十国的历史重新上演。

为了解决心腹之患,宋太祖赵匡胤进行了杯酒释兵权,根据司马光所写的《涑水记闻》中记载,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设宴招待了石守信以及王审琦等禁军将领,就当君臣觥筹交错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说道:“自从我成为了皇帝却每天睡不着觉,还是做节度使比较快乐”。

这时石守信问道:“这是因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回答道:“皇帝这个位子是有谁不想坐的”?石守信等人听完后连忙表明对赵匡胤绝无二心,宋太祖赵匡胤回答道:“即便各位没有二心,但是你们军中的部下若是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恐怕带时候诸位将军也会身不由己了”。

石守信等人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立刻就明白了宋太祖赵匡胤的用意,为此请求宋太祖赵匡胤为他们指一条明路。宋太祖赵匡胤又说道:“人生的时间过得很快,各位将军为什么不释掉兵权回到家乡安享晚年,从此之后我们君臣之间便再也没有猜忌,各自相安”。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上书给宋太祖赵匡胤,书中内容所写道石守信等人因病要解除自身的兵权,于是宋太祖赵匡胤顺水推舟,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根除心腹之患,宋太祖赵匡胤也加大对兵制的改革,首先宋太祖赵匡胤分散了兵权,其主要内容是将把握兵权、调兵权以及统兵权进行分离,三衙掌握握兵权、枢密院掌握掉兵权以及调兵权。

最后便是重视士兵的选拔以及教阅,不断从各地选拔精英的将士组成禁军。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可谓是不见血刃地削去兵权的方法。可赵匡胤的酒宴偏偏没有请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赴宴,他的江山正是被亲弟弟夺取。

金匮之盟以及烛影斧声

宋太祖赵匡胤生母病危的时候曾经询问赵匡胤:“你知道你的天下是如何得到的吗?”,宋太祖赵匡胤回答道:“是凭借父亲的庇护才得到的江山。”宋太祖赵匡胤是出了名的孝子,他的母后也深知他是出于孝心才这么说的,可他的回答并没有让他的母亲满意。

于是他的生母对他说道:“是因为后周的皇帝过于年幼无知,假若后周的皇帝是一位成熟的皇帝,你又怎么会轻而易举地得到天下,你一定要记住,你去世后要将皇位传授给你的弟弟,让成熟的人来治理天下。”赵匡胤将母亲的话铭记于心,紧接着,他的母亲召见宰相赵普,并将今日的对话记录下来放在柜子中,史称“金匮之盟”。

十五年后赵匡胤叫来自己的弟弟赵匡义前来共商国事,这天大雪纷飞的天气格外的寒冷,他们兄弟二人饮酒到深夜,在这次宴会上只有他们兄弟两个并且在兄弟二人饮酒的时候烛影将他们的身影映射出来,门外的侍卫也听到了赵匡胤用玉斧刺雪的声音。

然而第二天离奇的事情发生了,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了,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是为宋太宗

有关这次的皇位继承,是历史上著名的疑案,也是当时的人不敢真实记述的,数十年后才在一些著作中才有一些记载,后世称之为“烛影斧声”,成为了千古谜团。

然而可以知晓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是猝死,并且宋太宗赵光义是用了非常的手段获得了皇位。

赵光义一脉的北宋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开了统一战争,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且宋太宗赵光义优待文臣,经过四十年的努力确立了宋朝的文官统治,这个制度影响了宋朝百年,直到宋朝结束。

不仅如此,由于燕云十六州一直在辽国的手中,为了从辽国收回燕云十六州,宋朝进行了两次北伐,然而均以失败告终。

在赵光义执政的期间,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均离开了人世,并且金匮之盟中只提到了宋太祖传位宋太宗的事情,并未提及太宗传位的事情,因此宋太宗赵光义将皇位传给了自己儿子赵恒,即为日后的宋真宗。

那么为什么宋太祖赵匡胤没有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杯酒释兵权呢?这是因为北宋建立之初,政局并不稳定,并且内部依然矛盾重重,为了稳定政局宋太祖赵匡胤又不能将皇位传给尚且年幼的儿子,以防止后周的历史重新上演,因此赵光义无疑是赵匡胤最好的选择,一直在统治集团担任二把手的地位,已经足够的成熟了。

然而历史地轮回重新在宋朝上演,由于北宋的皇帝自宋真宗赵恒开始起均是宋太宗赵光义一脉的子嗣,在公元1125年靖康之耻爆发导致北宋的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权。

由于在逃跑中宋高宗赵构的子嗣全部走丢,为了传承皇位他找到了宋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子嗣也就是宋孝宗赵昚,也就是说南宋皇帝自宋孝宗赵昚起,全部都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可谓是历史的轮回。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的陵寝为何会被盗?赵匡胤的陵寝被盗后尸身真的受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陵寝,赵祯,刘豫,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他去世后由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赵光义按照哥哥赵匡胤生前遗愿选定的墓址将其安葬在了现今河南巩义宋朝皇陵之内,并遵照赵匡胤生前的交代把陵寝定名为永昌陵。赵匡胤的永昌陵在他去世二百多年后就屡屡遭到盗挖,最后甚至尸身受辱吐出了诡异的黑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却要优待柴家并赐予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郭威,皇位,皇帝,唐朝,宋仁宗,李重进,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上排名第十位的好汉小旋风柴进,是后周皇族后裔,其家族持有宋太祖赵匡胤赐下来的免死丹书铁券,按照民间的说法也都流传着赵匡胤曾给后世子孙交代过,宋朝皇室永世不得对后周皇族柴家加以刑罚,后周柴家即便谋反也当免死。可是后周太祖名叫郭威,后周的皇室明明是郭氏家族,赵匡胤要后世子孙永

  • 熊孩子爬上龙椅,赵匡胤:好玩吗?孩子6字回答,长大后顺利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爱文历史标签:皇帝,赵恒,龙椅,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天生调皮的,不仅生性好玩,还活泼好动,很多家长提起自己的孩子不禁头痛不已,而在古代皇宫中,对于孩子的看管更加重要,因为一不小心触犯了皇帝就很可能面临着全家的危亡。这不,在宋朝成立之初,便有个孩子贪玩爬上了皇帝赵匡胤的龙椅,还十分惬意的躺在上面,赵匡胤看到后问他好玩吗,而这个孩子回答

  • 赵匡胤去狩猎,走进密林,突然对侍卫说:这里没人,你们杀我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宋太祖,范质,石守信,节度使,宋太宗,皇帝

    显德七年的正月初一,按照以往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应欢度春节,但是身为后周的宰相范质却坐立不安。范质如此,倒不是因为饺子不好吃,而是他接到了契丹和北汉联合南下的紧急军情。此时周世宗柴荣刚刚去世没多久,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在风雨飘摇中成为了后周的一把手。一个七岁的娃娃,你让他去拿弹弓打鸟或许很在行,但你

  • 爱新觉罗氏竟然是赵匡胤的后代! 大宋是大清的祖宗! 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乔岚说科技标签:皇帝,大宋,金国,唐朝,宋徽宗,努尔哈赤,五代十国,爱新觉罗氏,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封建王朝在中国存在了近两千年,他们根深蒂固,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历史书上最终呈现出来的朝代表述,我们不曾怀疑,对此也深信不疑。甚至还有关于朝代的顺口溜被我们广为传颂,但当有人提出两个隔着百年的朝代就没有联系的问题时,我们甚至会嘲笑他想象力丰富,嘲笑他会不会背朝代顺口溜。难道相隔千年

  • 赵匡胤给钱不给权,曹彬说的一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宋太祖,曹彬,李勣,李渊,唐高祖,宰相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宋朝君臣的普遍理念,更不知道宋朝不但文官爱钱,就连武将也爱钱如命:宋朝武将爱钱的始作俑者是赵匡胤,赵匡胤食言而肥给钱不给权,郁闷的大将曹彬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

  • 周邦彦很美的一首初夏词, 清新活泼, 心静自然凉, 无事小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农民张刚标签:神仙,悠然,上阕,楼台,蝉鸣,宋朝,诗人,周邦彦,古典乐

    时光悠然,四季流转,春天吹来一丝和风,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夏天吹来一缕荷香,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凝结一滴露水,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季雪花飘飘,那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走在时光的长廊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多少应该有点诗情画意,或是在某个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刘禹锡,金陵,化用

    西河·金陵怀古【宋】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译文南朝金陵兴盛的情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蝶恋花·早行,离情,写别,阑干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翻译】月光皎洁明亮,乌鸦噪动不安。更漏将残,摇动轳辘汲水的声音传到耳边。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焦烦,两只明亮的眼睛泪水涟涟。一夜来眼泪未断。

  • 宋徽宗李师师约会,周邦彦藏身床下目睹一切,闻声作了一首词

    历史解密编辑:萌的很呐标签:周邦彦,宋徽宗,李师师,名妓,师师

    简介今天要说的是宋徽宗、周邦彦、与李师师的奇闻轶事。宋徽宗,何许人也?他是一个 “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 的人。他是一个皇帝艺术家,琴棋书画,诗词唱和、斗狗遛鸟,踢球游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通。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不仅在靖康之难中丢失了大好河山,而且自己还被抓走最终客死在五国城。今天咱姑且不谈他在政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