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顿饭,我赵匡胤请客

这顿饭,我赵匡胤请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访问量:618 更新时间:2024/2/7 17:02:10

(后周世宗 柴荣

显德四年春,公元957年,时值五代十国的最后阶段。

显德,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年号。

虽然这个系列的视频(文章)主人公并不是周世宗,但是不妨碍作者为这位皇帝留下一句评语:

从唐朝末年以来,华夏大地陷入了长达七十三年的叛乱,群雄割据,裂土分疆,有奸诈如朱温,有勇猛如李存勖,有卑劣如石敬瑭,有凄迷如李煜...

在这一场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中,有人身败,有人名裂,有人身败兼名裂,有人功亏一篑,有人功败垂成,有人万劫不复,所谓帝王将相,君子小人,眼看楼起楼塌,不过过眼云烟。

在历史的车轮之下,一切似乎都变得无足轻重,但柴荣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定格在了那个时代。

柴荣一生,能力出众,品德优秀,情操高尚。

帝王曾西平后蜀,三征南唐,北伐幽燕,他心系百姓苍生,致力天下一统,却最终三十九岁就因病驾崩。

前有魏文帝曹丕晏驾于三十九岁,诸葛亮马谡的时候,小马哥也是三十九岁。

后世精忠报国的岳飞是三十九岁死的,快递站下岗再就业的李自成也是三十九岁没的。

如此不惑之年骤崩,很多人说,是因为三十九岁是一道坎,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与其说命运有坎,倒不如说命运无常。

命运告诉我们,这万里无垠的江山是主人,你一代帝王再有壮志未酬,也不过是客人。

江山是主人是客,总有万般不舍,该走还得走。

周世宗柴荣临死之前,搞了一次十分奇怪的人事调动,他把一直跟随他南征北战的青年将领赵匡胤同志放到了殿前都点检的位置上。

这个殿前都点检,是重要军职,手握一支后周地表最强战力的军队,同时还提领京师防务工作,可以说,谁能干上这个,那谁就是明明白白的王朝话事人。

接周世宗班的幼帝柴宗训不过七岁,傻子也知道这个殿前都点检的分量。

周世宗临死之前,不知道在哪儿看见块牌子,牌子上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大字,皇帝一看这不行啊,这不意思我死了之后,我朝的殿前都点检就得起兵叛乱当皇帝么?于是立刻就把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给撸了。

(宋太祖 赵匡胤)

撸掉了张永德,皇帝挑来挑去,最终选择了老实巴交的赵匡胤来担任这个职务。

周世宗只不过是在人群中匆匆匆看了赵匡胤一眼,从此后就再也没能忘掉他的容颜。

这小伙子行,忠厚老实,让他来辅佐我那仍然处在换尿片阶段的儿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的确,这个人事调动对赵匡胤来说,那是嘎嘎好,因为柴荣前脚刚死,后脚赵匡胤就发动兵变,踢下小皇帝柴宗训,黄袍加身,代周建宋,成为了北宋的开国皇帝。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赵匡胤同志一边说“使不得使不得”,一边把黄袍往自己的身上套。

我们知道,这个宋太祖赵匡胤刚刚建立北宋的时候,全国是没有实现统一的,所以赵匡胤虽然是捡了柴荣的好漏,但他仍然需要吭哧瘪肚的继续努力。

不过,在乱世的末章,在暮日的耀光之中,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纷纷落败,北宋统一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相比之下一统天下,赵匡胤同志很显然更在乎安定内部。

从五代以来,武将掌权进而篡位之风盛行,到处都是欺骗和背叛,到处都是谎言和计谋。

做皇帝不再是香饽饽,而是一件让人胆寒,让人望而生畏的事情。

端坐在皇位之上,赵匡胤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到。

别的都不说了,赵匡胤这个皇位,不也是抢来坑来的么?他摸摸自己的胸脯,他的心也虚啊。

所以,为了遏制这种情况的再度发生,赵匡胤同志搞了一手骚操作,那就是——杯酒释兵权。

这个杯酒释兵权啊,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基本上只要一提到赵匡胤这个皇帝,这五个字就跟着出来了。

那么这个杯酒释兵权究竟怎么个事儿呢?

(杯酒释兵权)

大致情况就是赵匡胤把一票握有实权的功臣勋贵请到家里来吃饭,吃饭的时候赵匡胤就开始念叨上了,说自己最近失眠,成宿成宿的睡不着觉,那是相当难受,而我之所以睡不着,是因为我担心你们这些老部下哪天也想当皇帝了,到时候背刺我,我可就惨了。

大臣们一听我去,你这不纯属埋汰人么?你这话一说,我们无论是到底有没有谋反之心,都被你给扣上“潜在嫌疑人”的帽子了。

大臣们连忙表示,赵总,赵哥,赵大爷,我们对你可是一片赤胆忠心,肚子里绝对没有坏水啊,你忘了么,当年你黄袍加身,你那衣服拉锁,还是我们老哥几个给你拉上的呢。

赵匡胤一摆手,表示你说这个都没用,现在问题是你们手里有兵有权的,那我就不放心,咱敞开天窗说亮话,我也不搞卸磨杀驴那一套,只要是你们把兵权交出来,别在我眼前晃悠,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我保你们吃穿不愁,荣华富贵。

赵匡胤话说的好听,像是劝告,但实则却是明晃晃的威胁。

说白了一句话,今天这顿饭吃完,交出兵权的,你啥事儿没有,不愿意交的,恐怕你都走不出这个门。

一帮功臣大眼瞪小眼,只好乖乖解下兵权,回家养老去了。

目的达到,赵匡胤的心情却似乎并不是很好。

刚才还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宫殿刹那间鸦雀无声,只有烛火在风中缓缓的摇曳。

年轻时候的赵匡胤是个精壮小伙,会打一套长拳,平时一个挑五个不成问题,然而岁月如梭,白驹过隙,现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中老年人。

这么多年来,他搞中央集权,发展国内民生,对外和平建交,他甚至还想过要不要掏点钱,从契丹人的手里把燕云十六州给买回来。

(契丹人)

时间啊,过得是真快。

自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了,不知道比当年的老领导周世宗又差上几分呢?

到如今,手足兄弟纷纷离去,至交好友大都散场。

赵匡胤老了,这一顿杯酒释兵权之后,他的朋友也不多了。

大家一个接一个的走出北宋皇宫金碧辉煌的大殿,独自坐在龙椅上的赵匡胤显得更加衰老了,仿佛每一个人离去的时候,都会带走赵匡胤生命中的一部分,从而使他更加萎靡。

皇帝以为,自己只要以失去所有生而为人的情感为代价,极大的打击武将的地位和势力,就可以保证北宋未来的长治久安,但他万万不能想到,也许正是他这样的行为,为北宋埋下了“重文轻武”的基调,从而引发了不可想象的祸端。

时间来到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

十八岁的东罗马帝国马其顿王朝君王巴西尔二世正式亲政,巴本堡家族在法兰克尼亚建立巴本堡王朝。

国外风云变幻,北宋大雪纷飞。

一场大雪给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披上了银装,天地肃杀,万物洁白。

这一年的十月壬午夜,赵匡胤找来了自己的弟弟晋王赵光义闲聊喝酒。

在宫门外侍奉的小宦官只能通过窗棂看到俩人被灯火不断拽长的虚影,看到他们推杯换盏,看到他们时而高呼,时而欢笑,时而落泪,时而沉默不语,时而有钝器敲击地面,时而有乐声悠扬,划破寂静的夜空。

历史的长夜之下,谁人得见这一幕,谁人能知此中情?

一顿大酒喝完,没挺到第二天,赵匡胤就死了,一代开国君王,就以这样一种方式,安静的落寞。

(斧声烛影)

遥想当年赵匡胤刚刚即位的时候,非常喜欢下到民间去溜达,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微服私访”。

他有一次微服私访遭到刺客袭击,漫天箭雨,流矢贴着赵匡胤的衣服飞过,他却毫不畏惧,而是专门挑高的地方站,一边站定还一遍吆喝:

射死我,未便到汝!

你就算是把我给整死了,你也不一定就能当皇帝。

一帮大臣们认为赵匡胤这么做太冒失了,这不纯属是把自己当活靶子么,看来皇帝是喝高了。

其实,作者更愿意相信,赵匡胤一直是那个勇敢无畏的赵匡胤。

当年他在陈桥驿黄袍加身,也许早就想到了自己会有“斧声烛影”的结局,因为如他这样的人,他一定明白,帝王的道路虽然很多,但无论走上哪一条,都是不归路。

只是当时,赵匡胤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眼见风云千樯,感受物是人非,当他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历史因他该改变,那一天,也成为了他生命中,平凡而普通的一天。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掉了一人,结果此人夺去了宋朝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朝,宋太宗,石守信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十国割据以来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王朝,并且政治相对开明,皇帝一般不文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帝王与士大夫共治的社会,其次宋朝的文化也是非常的发达,文化出现了平民化以及市井化的特点,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然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的军事实力相对落后,以至于在对抗外

  • 赵匡胤的陵寝为何会被盗?赵匡胤的陵寝被盗后尸身真的受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陵寝,赵祯,刘豫,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他去世后由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赵光义按照哥哥赵匡胤生前遗愿选定的墓址将其安葬在了现今河南巩义宋朝皇陵之内,并遵照赵匡胤生前的交代把陵寝定名为永昌陵。赵匡胤的永昌陵在他去世二百多年后就屡屡遭到盗挖,最后甚至尸身受辱吐出了诡异的黑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却要优待柴家并赐予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郭威,皇位,皇帝,唐朝,宋仁宗,李重进,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上排名第十位的好汉小旋风柴进,是后周皇族后裔,其家族持有宋太祖赵匡胤赐下来的免死丹书铁券,按照民间的说法也都流传着赵匡胤曾给后世子孙交代过,宋朝皇室永世不得对后周皇族柴家加以刑罚,后周柴家即便谋反也当免死。可是后周太祖名叫郭威,后周的皇室明明是郭氏家族,赵匡胤要后世子孙永

  • 熊孩子爬上龙椅,赵匡胤:好玩吗?孩子6字回答,长大后顺利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爱文历史标签:皇帝,赵恒,龙椅,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天生调皮的,不仅生性好玩,还活泼好动,很多家长提起自己的孩子不禁头痛不已,而在古代皇宫中,对于孩子的看管更加重要,因为一不小心触犯了皇帝就很可能面临着全家的危亡。这不,在宋朝成立之初,便有个孩子贪玩爬上了皇帝赵匡胤的龙椅,还十分惬意的躺在上面,赵匡胤看到后问他好玩吗,而这个孩子回答

  • 赵匡胤去狩猎,走进密林,突然对侍卫说:这里没人,你们杀我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宋太祖,范质,石守信,节度使,宋太宗,皇帝

    显德七年的正月初一,按照以往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应欢度春节,但是身为后周的宰相范质却坐立不安。范质如此,倒不是因为饺子不好吃,而是他接到了契丹和北汉联合南下的紧急军情。此时周世宗柴荣刚刚去世没多久,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在风雨飘摇中成为了后周的一把手。一个七岁的娃娃,你让他去拿弹弓打鸟或许很在行,但你

  • 爱新觉罗氏竟然是赵匡胤的后代! 大宋是大清的祖宗! 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乔岚说科技标签:皇帝,大宋,金国,唐朝,宋徽宗,努尔哈赤,五代十国,爱新觉罗氏,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封建王朝在中国存在了近两千年,他们根深蒂固,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历史书上最终呈现出来的朝代表述,我们不曾怀疑,对此也深信不疑。甚至还有关于朝代的顺口溜被我们广为传颂,但当有人提出两个隔着百年的朝代就没有联系的问题时,我们甚至会嘲笑他想象力丰富,嘲笑他会不会背朝代顺口溜。难道相隔千年

  • 赵匡胤给钱不给权,曹彬说的一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宋太祖,曹彬,李勣,李渊,唐高祖,宰相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宋朝君臣的普遍理念,更不知道宋朝不但文官爱钱,就连武将也爱钱如命:宋朝武将爱钱的始作俑者是赵匡胤,赵匡胤食言而肥给钱不给权,郁闷的大将曹彬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

  • 周邦彦很美的一首初夏词, 清新活泼, 心静自然凉, 无事小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农民张刚标签:神仙,悠然,上阕,楼台,蝉鸣,宋朝,诗人,周邦彦,古典乐

    时光悠然,四季流转,春天吹来一丝和风,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夏天吹来一缕荷香,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凝结一滴露水,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季雪花飘飘,那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走在时光的长廊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多少应该有点诗情画意,或是在某个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刘禹锡,金陵,化用

    西河·金陵怀古【宋】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译文南朝金陵兴盛的情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蝶恋花·早行,离情,写别,阑干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翻译】月光皎洁明亮,乌鸦噪动不安。更漏将残,摇动轳辘汲水的声音传到耳边。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焦烦,两只明亮的眼睛泪水涟涟。一夜来眼泪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