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将张琼:多次救下赵匡胤的命,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回了2个字

虎将张琼:多次救下赵匡胤的命,被诬陷谋反时赵匡胤只回了2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墨疏窗 访问量:1558 更新时间:2023/12/12 2:14:01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大将,他多次拯救赵匡胤于危难之中,可结局却是,当他被人诬陷后赵匡胤对他不闻不问,此人就是北宋开国名将——张琼

为什么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放过那么多将军,唯独对救过他的张琼动了杀心呢?

一代猛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天下一统的概念便深入华夏民族的骨髓。华夏历史上最后一次大分裂正是五代十国时期。

郭威与养子柴荣推翻后汉北方政权,建立后周。然而郭威才登基称帝没几年便因病去世,将皇位留给了养子柴荣。

显德元年,柴荣登上皇位后,国政上扶持农业、大兴水利,于军事上同样做出了不少改革。后周世宗柴荣,以其文治武功自北而南逐渐掌控了华夏大地,摆在他面前的只剩下还未收复的燕云十六州。

而当时的赵匡胤最先跟随柴荣的养父郭威,自郭威死后,赵匡胤顺其自然成为柴荣的得力干将。早在赵匡胤还身为臣属的时候,他手下也有一名心腹大将,此人正是张琼。

张琼从小就膂力惊人,又极其善于骑射,很受军中长官的喜爱。到了公元956年,赵匡胤第一次跟随周世宗柴荣南征,第一战很是凶险。

当时赵匡胤进军十八里滩砦,被敌军战舰包围。敌军抓住时机突进分割赵匡胤的船队,其中有一只敌船敲起战鼓直逼赵匡胤勇不可挡,前军士气颓靡完全遮拦不住,就在这个时候张琼挺身而出,一箭射死敌船头领,瓦解了敌人的攻势。

公元957年,赵匡胤奉命攻打寿春,敌人趁赵匡胤大军渡河的时候万箭齐发。兵法有云“半渡而击之”,赵匡胤无疑陷入了绝境。

岂知身旁的张琼挥舞船桨突然挡在赵匡胤身前,身中数箭一度昏死过去,不久又爬了起来继续战斗,一时间士气大震,敌军望风而逃。

根据《宋史》记载,箭簇深深扎进张琼的骨骼中,张琼讨来酒水满饮一杯,拔箭破骨而出,顷刻间血流如注,众人皆怕,唯独他谈笑自若。

现在看来,张琼此举无异于当年关二爷的刮骨疗毒,又有典韦许褚护卫曹操的感觉,赵匡胤因此甚是喜爱张琼。

此时的赵匡胤战功赫赫,被柴荣封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并兼任殿前都指挥使。在张琼的帮助下,赵匡胤继续乘胜追击,次年正月攻下楚州,南唐被迫求和。

没想到不久,柴荣英年早逝,留下一对孤儿寡母。赵匡胤临危受命出兵征讨契丹人,回来就发动了陈桥兵变,一时黄袍加身,逼迫幼帝禅让。

登上帝位的赵匡胤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释兵权”,杜绝“黄袍加身”事件第二次发生。可即便如此,已成为宋太祖的赵匡胤从没想过要针对张琼,而是令他掌管禁军,并逐步迁升至内外马步军都军头、领爱州刺史。

禁军有多重要不言而喻,那是守卫皇宫以及护卫皇帝的心腹力量,而刺史相当于一省的省长,可见赵匡胤对张琼的重视程度。

宋太祖赵匡胤是这么评价张琼的:“殿前卫士如狼虎者不啻万人,非琼不能统制。”也就是说赵匡胤如狼似虎的禁卫数不胜数,但唯有张琼能管理好禁军团队,不单是他有这个能力,更是他的功劳足够让将士们心服口服。

可就是这么重视张琼的赵匡胤,在张琼被人诬陷的时候,居然破天荒地没有站在张琼一边,这又是为什么呢?

不谙官场

乱世之中能征善战的将军层出不穷,这些人不论出身如何,打起仗来都是以一挡百。

可当乱世逐渐转变为治世的时候,这些将军们却很少有人能够彻底转变自己的身份。从汉初的韩信,到明初的蓝玉,全部葬送在官场之道中。

张琼也不例外,若是论起打仗,他无疑是赵匡胤最信赖的人。可到了局势稳定的时候,张琼一身精力便无处施展。根据《宋史》记载,张琼“性暴无机,多所凌铄”。意思是张琼这个人性格暴虐又不够机敏,每每欺凌侮辱同僚。

也不知是他仗着自己对赵匡胤有救命之恩,还是觉得自己功劳非同小可,总之他对同僚史圭、石汉卿很是轻视,甚至在二人工作期间出言侮辱。两人怀恨在心,准备伺机报复张琼。

就像《宋史》评价的那样,张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他擅自骑乘官马,四处结交。偏偏这次僭越的举动让史圭和石汉卿抓住了机会,两人于赵匡胤面前添油加醋地诬告张琼。

说张琼仗着赵匡胤的宠爱和自己的功劳,在府中养了百名死士,并在禁军中作威作福,令许多人敢怒不敢言,其僭越之举多有谋反之意。

赵匡胤听闻此事又惊又气,命人把张琼召来审问。岂料张琼态度极其嚣张,死活“不认账”触怒了赵匡胤。本来张琼就没有反心,又何来谋逆一说?

赵匡胤龙颜大怒,令石汉卿当面对张琼用刑。石汉卿欣喜若狂,拿出铁锤用尽全力击打张琼,直到打到张琼气息虚弱险些命丧大殿。赵匡胤看不下去,命人将张琼拖出去,并下令让御史彻查此案,冰冷冷地表示案情若属实则处死。

赵匡胤得国不正,身为武将的他最怕的就是武将掌权后重现当年他的经历。所以对于石汉卿的诬陷,赵匡胤一开始就预设了张琼已经背叛自己的情况,这对张琼来说一点也不公平。

当张琼醒来后,听闻赵匡胤口中“处死”二字悲痛欲绝,知道此事无法挽回,便来到明德门,将自己的系带留给母亲后,毅然决然地去城西井亭赴死。

张琼“伏法”之后,御史将抄家的情况上报给赵匡胤。这下轮到宋太祖赵匡胤悔不当初了——张琼家无余财,甚至连仆从也只有三人,根本没有史圭、石汉卿说的那般大逆不道。

赵匡胤既羞愧又后悔,召来石汉卿责骂道:“你不是说张琼在府中养了几百人吗?人都去哪了?”石汉卿毫不愧疚地答道:“张琼所养的仆从,各个以一挡百!”

赵匡胤悔恨难当,抚恤并优待张琼的家人,并保留了张琼的爵位,念在张琼之子尚且年幼,便封张琼的兄长为龙捷副指挥使。

结语

赵匡胤对武将忌惮,实施重文轻武的政策,这对于皇权来说确实是一种保障。但很可惜,这一制度“防内不防外”,两宋的武将被限制权力的同时,其指挥权限也大打折扣,无疑为两宋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而张琼只是政治的牺牲品,即便是冤假错案,赵匡胤也要把张琼做成一个典型,给其他武将打上一支预防针。

更多文章

  • 这顿饭,我赵匡胤请客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标签:皇帝,唐朝,后周世宗,五代十国,杯酒释兵权,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后周世宗 柴荣)显德四年春,公元957年,时值五代十国的最后阶段。显德,这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年号。虽然这个系列的视频(文章)主人公并不是周世宗,但是不妨碍作者为这位皇帝留下一句评语:从唐朝末年以来,华夏大地陷入了长达七十三年的叛乱,群雄割据,裂土分疆,有奸诈如朱温,有勇猛如李存勖,有卑劣如石敬瑭,有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漏掉了一人,结果此人夺去了宋朝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宋朝,宋太宗,石守信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十国割据以来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发达的王朝,并且政治相对开明,皇帝一般不文臣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帝王与士大夫共治的社会,其次宋朝的文化也是非常的发达,文化出现了平民化以及市井化的特点,百姓生活富足安康。然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得宋朝的军事实力相对落后,以至于在对抗外

  • 赵匡胤的陵寝为何会被盗?赵匡胤的陵寝被盗后尸身真的受辱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陵寝,赵祯,刘豫,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他去世后由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赵光义按照哥哥赵匡胤生前遗愿选定的墓址将其安葬在了现今河南巩义宋朝皇陵之内,并遵照赵匡胤生前的交代把陵寝定名为永昌陵。赵匡胤的永昌陵在他去世二百多年后就屡屡遭到盗挖,最后甚至尸身受辱吐出了诡异的黑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却要优待柴家并赐予丹书铁券?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征集标签:郭威,皇位,皇帝,唐朝,宋仁宗,李重进,后周世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梁山上排名第十位的好汉小旋风柴进,是后周皇族后裔,其家族持有宋太祖赵匡胤赐下来的免死丹书铁券,按照民间的说法也都流传着赵匡胤曾给后世子孙交代过,宋朝皇室永世不得对后周皇族柴家加以刑罚,后周柴家即便谋反也当免死。可是后周太祖名叫郭威,后周的皇室明明是郭氏家族,赵匡胤要后世子孙永

  • 熊孩子爬上龙椅,赵匡胤:好玩吗?孩子6字回答,长大后顺利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爱文历史标签:皇帝,赵恒,龙椅,唐朝,宋太宗,五代十国,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天生调皮的,不仅生性好玩,还活泼好动,很多家长提起自己的孩子不禁头痛不已,而在古代皇宫中,对于孩子的看管更加重要,因为一不小心触犯了皇帝就很可能面临着全家的危亡。这不,在宋朝成立之初,便有个孩子贪玩爬上了皇帝赵匡胤的龙椅,还十分惬意的躺在上面,赵匡胤看到后问他好玩吗,而这个孩子回答

  • 赵匡胤去狩猎,走进密林,突然对侍卫说:这里没人,你们杀我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宋太祖,范质,石守信,节度使,宋太宗,皇帝

    显德七年的正月初一,按照以往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应欢度春节,但是身为后周的宰相范质却坐立不安。范质如此,倒不是因为饺子不好吃,而是他接到了契丹和北汉联合南下的紧急军情。此时周世宗柴荣刚刚去世没多久,他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在风雨飘摇中成为了后周的一把手。一个七岁的娃娃,你让他去拿弹弓打鸟或许很在行,但你

  • 爱新觉罗氏竟然是赵匡胤的后代! 大宋是大清的祖宗! 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乔岚说科技标签:皇帝,大宋,金国,唐朝,宋徽宗,努尔哈赤,五代十国,爱新觉罗氏,中国传统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封建王朝在中国存在了近两千年,他们根深蒂固,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历史书上最终呈现出来的朝代表述,我们不曾怀疑,对此也深信不疑。甚至还有关于朝代的顺口溜被我们广为传颂,但当有人提出两个隔着百年的朝代就没有联系的问题时,我们甚至会嘲笑他想象力丰富,嘲笑他会不会背朝代顺口溜。难道相隔千年

  • 赵匡胤给钱不给权,曹彬说的一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宋太祖,曹彬,李勣,李渊,唐高祖,宰相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宋朝君臣的普遍理念,更不知道宋朝不但文官爱钱,就连武将也爱钱如命:宋朝武将爱钱的始作俑者是赵匡胤,赵匡胤食言而肥给钱不给权,郁闷的大将曹彬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成了后世官员口头禅和座

  • 周邦彦很美的一首初夏词, 清新活泼, 心静自然凉, 无事小神仙

    历史解密编辑:四川农民张刚标签:神仙,悠然,上阕,楼台,蝉鸣,宋朝,诗人,周邦彦,古典乐

    时光悠然,四季流转,春天吹来一丝和风,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夏天吹来一缕荷香,那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秋天凝结一滴露水,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冬季雪花飘飘,那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走在时光的长廊里,随着季节的变化,品味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多少应该有点诗情画意,或是在某个

  • 宋词三百首丨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刘禹锡,金陵,化用

    西河·金陵怀古【宋】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译文南朝金陵兴盛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