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柳永一首《望海潮》,引得完颜亮跃马挥鞭直取江南,读罢不无道

柳永一首《望海潮》,引得完颜亮跃马挥鞭直取江南,读罢不无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花萃谈谈 访问量:164 更新时间:2024/1/23 0:37:27

宋朝词人柳永的《望海潮》,在当时算是主旋律的作品,描写北宋仁宗时期杭州西湖的繁华景象。这首词把杭州写的不仅仅是好,而是太好了,连远在北方大漠中的金国完颜亮看完之后都活动心眼儿,他跃马挥鞭率领干军万马直取江南,非要把这人间仙境抱到自己手中,于是,由一首词作为导火线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爆发了。

故事先要从柳永求学时说起:柳永十来岁的时候,从福建老家到京城找老爸老妈,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不错,老爸怕把他耽误了,就给他找了个好老师,他的老师是禹偁,太宗朝的翰林学士,宋朝著名诗人,在北宋初期曾倡导诗文革新。

柳永在王禹偁门下求学,孙何也是王禹偁教出来的学生,他比柳永大二十来岁,不在一个年龄段上,因为属于王禹偁的同门弟子,就有了交集,两个人成为忘年之交。

孙何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和两个弟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属于神童类型的,十岁识音韵,十五岁撰写文章能引经据典,因为和柳永有共同的志趣,两人互生好感。当初起步的时候,他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人家孙何很早就状元及第了,孙何科考那年中的是状元,和他同一年参加科考的还有一个名叫丁谓的人,后来成为著名学者,历史上把他们合称“孙丁”。孙何、丁谓一起参加考试,孙何是状元,丁谓名列第四。

不管是考第一还是第四,人家都中榜了,柳永就是不见长进,后来混得贫困潦倒,靠给别人写歌词挣几个小钱讨生活,他的通俗文艺的创作给他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他也成为历史上最早下海的“职业作家”。

柳永这种自由职业者平时也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事做,经常游走在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给歌伎们写歌词混饭吃。杭州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繁华之地。临来之前,他听说老朋友孙何在杭州当两浙转运使,就开始探听孙何的消息,他想打听打听孙何在哪儿住,准备去探望一下多年不见的老朋友。

孙何的家还是很好找的,那个时代各个地面上的官员不多,就是有数的那么几个。随便一打听,就找到了孙府,柳永把事情想象得很简单,他以为自己告诉门卫想找孙何聊聊天儿,人家就会放他进去,却吃了闭门羹。这里门禁森严,门卫不让进,凭着柳永那一身不修边幅的艺术家行头,一看就像个街头艺人,孙何这样的省部级领导是他这种穿得比叫花子强不了多少的人随便见的吗?不用说和孙何聊天了,连孙何的家门他都进不去。

柳永又回到他住的客栈,无意中和店小二说起这件事。店小二一听,说:可以想办法啊,你不是会写歌词吗,就写一首歌颂杭州大好局面,歌颂孙何的歌词,让歌伎们来唱。于是,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这招果然奏效,歌伎把这首歌唱红了,杭州的娱乐场所到处都在唱“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当初写这首词的时候也没想到会造成金国侵宋的严重后果,他写这个东西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讨好当地领导一一两浙转运使孙何,是为了和人家见上一面。不是为了求他办什么事,只是为了见他一面。

在望海潮中,柳永笔下的杭州是真正的天堂。他一贯的写作风格长调慢词,多用通俗化、口语化的新腔、美腔,旖旎近情,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豪放大气、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用词华丽考究,把江南大都市杭州描绘成了美丽的人间仙境,开头以博大的气势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烟柳画桥,内帘翠幕,街巷河桥掩映在如烟的丛柳中,雅致的居民住宅参差错落。“十万人家”,柳永没有夸张,《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中期杭州人口二十万零二千八百ー十六户,柳永写这首词的时候大约就是这个数字,杭州确实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当时钱塘江堤郁郁苍苍的树木成行,江水的澎湃浩荡,街市上商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显示出社会的安定和谐。

西湖的景色很美,白堤将西湖湖面分割成里湖和外湖,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重重叠叠,山上长着桂子,湖中开着荷花,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那时候没有相机,只能用笔画下来,把美丽的风景画在图本上,向没有到这里来过的同僚炫耀:去杭州看看吧,那里是人间仙境啊!

按照宋朝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的:“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人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即暗指此。

看来一首宋词引发的一场战争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北方的金国国王完颜亮根本不知道江南究竟有多么美丽富足,柳永在《望海潮》里面透露了信息,完颜亮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他实在忍不住了,带着兵马南下入侵,《望海潮》成为战争爆发动因之一。

一首《望海潮》引发金国侵宋的说法不无道理,甚至可以说它是间接导致北宋灭亡的源头:

一、词中描写景物的词,吸引完颜亮的可能性并不大。真正让完颜亮生起侵宋的心是经济上的富足:词中“市列珠玑”说的是市场上陈列各种珍奇异宝,还有这句“户盈罗绮”意思是百姓家家户户都有很多绫罗绸缎。这种繁华、稳定、富足的生活场景,对于一个游牧民族来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近人谢处厚也有诗句证明了这一点。

二、金国侵宋还有一个说法是:完颜亮为了抢夺倾国倾城的刘贵妃,当时宋又处在衰弱期,对于当时强大的金国,自然便有了去那里抢夺美人和财物的野心。金国侵宋也许远没有这么简单,但是世人广为流传的原因就是因为柳永的这首《望海潮》。充分反应了柳永作词的独特魅力,“凡有井水处,皆歌柳永词”。

标签: 柳永望海潮颜亮王禹江南歌伎

更多文章

  • 完颜亮遭兵变被杀之后,南宋为什么不趁机反攻金朝恢复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三煎客标签:颜亮,金朝,赵构,岳飞,宋太祖,张浚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这首诗出自金朝的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完颜亮少时风姿俊朗,颇具英才之像。但是皇统9年,27岁的完颜亮篡位弑君,成为金朝的第四位皇帝。成为皇帝后的他一改往日作风,残暴不仁成为他的新标签。终于,在又一次兴兵伐宋时,完颜雍发动兵变,结束了他不光彩的一生。完颜亮死后先是被去帝

  • 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已经称帝,可后世历史为什么称他为“王”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金朝,皇帝,赵构,海陵王,金熙宗,金太宗,完颜亮

    我们先确定一点,金朝海陵王完颜亮是个昏君。完颜亮,字元功,本名完颜迪古乃。金朝第四位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孙,二十七岁篡位登基。在位十二年。驾崩时四十六岁。还得说明一点就是,完颜亮文武兼资。雄才伟略。之所有后世留下的名声不好,一是他伐南宋失败。二是他被他人所篡位,他的这一脉绝嗣。后世金朝皇帝自然也

  • 这位姚将军的经历竟然跟岳飞有点相似,完颜亮还曾为他作诗

    历史解密编辑:阿陆标签:岳飞,元帅,祠堂,宋朝,诗人,宋钦宗,姚将军,完颜亮,书法家

    (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发现这座姚公祠纯属偶然,因为“人有三急”又不赶时间,所以通过导航绕了六七公里才来到这里。等问题解决,就看到路边白墙书有一诗:“金兵十万涌如潮,匹马冲锋尉子桥。王权拥军徒自保,姚公义独死同胞。英勇杀敌美名扬,激励后人奋向上”,

  • 书生带兵的奇迹:虞允文采石矶率万人宋军大败完颜亮的六十万金兵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虞允文,宋军,颜亮,金人,采石矶,秦桧

    两宋时代由于开国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的政策所决定,这个存在三百二十年的王朝虽然文化和经济非常发达,但它无论是对辽与金甚至小小的西夏的战争中鲜有胜绩。因为这样,后人在述说宋史时经常以“北宋无将,南宋无相”来调侃这两个王朝。意思是北宋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南宋没有政治能力超强的宰相。然而事实确非如此。北宋

  • 他是南宋儒将第一人,一万多人击败敌军十五万,金主完颜亮身死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颜亮,虞允文,宋军,岳飞,李显忠,金主

    “马蹄南去人北望”,偏安一隅的南宋有一个强大的敌人——大金,说起抗金名将,公认的第一人当然是岳王爷岳飞。“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岳家军是中华史上少有的善战仁军。可当年风波亭之后,岳飞身陨。江山破碎的南宋,仍然是金军眼中的肥肉,所谓议和并不能得到豺狼的同情与怜悯。绍兴三十一年,风雨飘摇的南宋再次面

  • 完颜亮自命不凡取南宋,虞允文临危受命终克敌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漫说史标签:虞允文,颜亮,宋军,李显忠,金军

    公元1149年,权臣完颜亮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完颜亶,自立为帝。完颜亮称帝后雄心万丈,与历代金主一样,上位后便对南宋政权虎视眈眈。1161年,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同时为进攻南宋做准备,他又力排众议迁都开封,至此,完颜亮完成了对南宋进攻的所有准备,妄图一统河山。这年九月,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兵

  • 完颜亮,在文韬武略的外壳下,骨子里是野心勃勃,贪淫残暴的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颜亮,金熙宗,完颜雍,宋军,金太祖,金国

    在历史上有许多荒淫无度的皇帝,为了一己之欲,伦理道德放一边,个个是花样百出,在千年前的金国,就有这么一位老兄,把荒淫好色玩出了高度,他曾对大臣说他的志向,其中有一条:''. 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意思就是,只要是美女,不管她们在何地,是何身份,有没有血缘关系,都要“妻之”!有如此大志的,

  • 大金国昏君完颜亮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颜亮,金熙宗,完颜,皇位,海陵王

    大金国昏君完颜亮於恢对于喜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的名字应该不会陌生。明代话本《金海陵纵欲亡身》对完颜亮的劣迹极尽描摹之能事,然而其人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文学造诣相当高。《水浒传》中曾引用过完颜亮的《念奴娇·咏雪》词,他巧用博喻手法,大笔挥洒,展现北国豪雪雄浑壮观的景象,堪称大气磅礴,

  • 完颜亮与苻坚人生经历相似,为何对两人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方向?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宣昭皇帝,颜亮,金熙宗,王猛,皇位,虞允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着相隔数百年,却有着非常多相似之处的人。他们在血缘上、在性格上、甚至都没有一点点的关系,但是这却并不妨碍他们在人生经历上有着过多的相似。金朝是一个有女真贵族建立的王朝,而前秦同样也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两个政权当中出现这个出现了相似度极高的两个人。海昏侯完颜亮和苻坚,这两

  • 完颜亮当了十二年皇帝,为何被称为海陵王?他真的那么荒淫无耻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颜亮,皇帝,金熙宗,完颜,陵王,太后,完颜亮,海陵王,军事制度,军事政策,国防政策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不被后人承认,您可能会说,人家龙椅都坐了,不承认岂不是自欺欺人?这么想就错了,活人怎么会被死人拿捏?有一个办法就可以做到让后人忘记某些皇帝,这个办法就是不给他加庙号。庙号就是皇帝驾崩后进入太庙接受后世子孙祭祀的称谓,相当于入席的座位号,是皇帝身份的标配,没这个东西就没资格吃祭祀,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