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甘棠
如果说唐朝的太监在朝堂之上搅动风云,那么宋朝的太监,他们的天地就是在战场之上,在守护家国中。
秦翰,以太监之身,戎马半生,立下赫赫战功。
(一)征战30余年,战功赫赫
13岁的秦翰进入了大宋宫廷,成为了无数小太监中的一个。因为聪明伶俐,所以很快脱颖而出。
那是宋太宗赵光义亲征辽国的那年,秦翰也随军出征,在崔彦进担任一个兵马都监的位置。
崔彦进此人擅长骑射,是有名的武将,秦翰跟在他的身边,学习了很多,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展现。
秦翰辅佐着崔彦进四处征战,用实战来积累经验。
这一战,宋太宗仓皇南逃,而崔彦进则是从后包抄,杀敌万人。
这一战,崔彦进升官,而秦翰也得到了赏赐和表扬。自此,秦翰就离开了皇宫,辗转边关担任都监。
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继位,而秦翰此时被重用。
秦翰被安排在大将傅潜身边,可是那一战辽国萧太后亲政,主将傅潜胆怯,众人无法规劝,只能看着辽军一路向北。
直到傅潜被查办,秦翰的才华才得以施展。没有了傅潜碍手碍脚,秦翰开始反击辽军。
立下战功的秦翰被封赏为三品武官,此后的秦翰接连平叛,五战五胜。
接下来的时间,秦翰一直在和辽军对峙,直到澶渊之盟签订,给当时的大宋和大辽,带来了短暂的和平。
而无仗可打的秦翰,也被调进了京城。
那一年,宫中突发大火,秦翰被任命修葺,可是修葺工程未完,秦翰猝然离世,时年64岁。
(二)秦翰去世,宋真宗落泪
秦翰虽然是一个宦官,可是勇猛善战,他不是宦官,更像是一个将军。而秦翰官至将军,也从不曾仗势欺人,对外温良诚信,并且不贪金银,正因此,秦翰深得军心。
征战30余年的秦翰离世,宋真宗听闻落泪,那些曾经帐下的士兵,也无不为之悲伤。
秦翰的难得,在于他的一生如一,实在是历史上晚节不保的人太多了,而秦翰这样的人,就是一股清流。
和秦翰形成对比的,就是太监李宪,毁誉参半,晚节不保。
李宪在武侠小说届非常的又名,因为他就是故事中《葵花宝典》的创始人。
在宋神宗时期,西夏对大宋虎视眈眈,而李宪对于军事有着自己的见解,所以受到宋神宗的重视。
此后,李宪但凡出兵,都会大胜而归。宋神宗对于李宪的重用,让李宪掌兵权。直到李宪一生中的最后一战,灵夏战役。
这一战中,李宪贻误战机,宋军大败。此后的李宪一直被贬官。而在宋神宗死后,宋哲宗继位。
继位的皇帝收到有关李宪的奏折,全部都是弹劾。而宋哲宗和李宪之间并无来往,所以新皇为了平息众怒,只能把李宪一贬再贬。可见李宪的人缘多么的差,无论是对将士们,还是朝臣们,李宪不得人心,所以才回因为一次战败,众人落井下石。
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唐朝的宦官之乱太深入人心,所以宋朝大臣都在抑制太监的权利。就这样,李宪从一鸣惊人,到一人不闻,病死在陈州。
就是因为这样的对比,秦翰这样的人,才更加的难得。就算是身体残缺,依旧远胜诸多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