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说中赢了赵匡胤,得了华山的陈抟老祖真的存在吗,他是谁呢

传说中赢了赵匡胤,得了华山的陈抟老祖真的存在吗,他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4/1/18 23:56:20

最近几年,“远方”、“隐居”一直在霸占在热搜排行榜上的热门词汇。不难理解,生活在钢筋水泥间久了,就往想要“挣脱”面前的一方天,去往辽阔的远方,也许没有诗,但有泥土的芬芳就够了。

中国人探幽是自古就有的雅趣,仿佛山林、湖海之间存在着某种魔力,让人们不断走进山林,亲近自然,这其中有一部分人更是佼佼者,他们便是隐士。

在古代,隐士是“高洁”的代名词,“隐于市”已经不能满足隐士们对于自然和超脱境界的向往,“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远方、山川才是他们身体和精神的归宿。

今天宋朝隐士众生相不定期回归了,我们依旧来说说宋朝的隐士。《宋史》有《隐逸》篇专门介绍宋朝的隐士,在展开个人传记之前,将陈抟和种放两位隐士来了个对比。

说了什么我们暂且不论,因为梨白曾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介绍过种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在这里咱们就种放总结一句话,隐士“下山就业”成功的“典范”,这是不是也让小伙伴们也对和种放对比的陈抟更加好奇了呢?

很多小伙伴其实对陈抟这个人其实不陌生,因为他曾在多部电视剧或者民间故事中被演绎、提及,比如80、90小伙伴们熟悉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中演员杨蓉饰演的小风筝,除了有若即若离的爱人公孙策之外,小风筝的爷爷就是陈抟,一个高深莫测的老人;再比如,民间一直有传说赵匡胤在还没成为帝王之前,曾经和陈抟在华山下棋,赌注便是华山,最后陈抟“弈棋赢华山”,赵匡胤也是输得心服口服;除此之外,还有民间传说,说是陈抟早在太祖、太宗小的时候就曾见过赵氏兄弟,彼时他们正被母亲杜氏挑在担子的两侧,那时,陈抟就做了“两个天子一挑担”的预测。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陈抟这个人身上还是有很多神秘的光环,且他常被称为“陈抟老祖”或是“陈抟老人”,那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他有着长生和养生的秘诀。但是梨白猜测陈抟是因为和宋朝皇室扯上了关系才会被人传得更加神乎其神,毕竟八卦是不分年代的。

看到这小伙伴们就会好奇了,陈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马上为您揭晓。

陈抟:四五岁就开始开挂的人生

《宋史》记载,陈抟是亳州真源人,这点至今存疑,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查证一番。陈抟的人生从四五岁便开始“开挂”了,传说那时的他在河边戏水,结果来了一个穿着青衣的老妇给他喂奶。

神奇的是,自此以后,陈抟就“聪悟日益”了,这段经历也被很多人说是他得到了高人的点拨,“顿悟”了。

陈抟没有浪费自己的这个才能,渐渐长大之后,就开始读经史子集,且“一见成诵,悉无遗忘”,还有点过目不忘的本事,除此之外他还素有诗名。

陈抟在后唐长兴中参加了科举,可惜的是进士落第,这点和《宋史》里记载的很多隐士一样,都是素有才名,却科举落第。

科举就像是陈抟生命中的一次体验一样,在知道科举是什么之后,他便不再追求仕途,而是开始以山水为乐。

这个时候,陈抟又遇上了两个“神人”,孙君仿和獐皮处士,都是高尚之人,他们和陈抟透露,武当山有处九湿岩可以隐居,于是陈抟欣然前往。

武当山至今都是我们国家的道教名山,陈抟去了之后,也是开始琢磨养生、修身之方,然后他就服气辟谷了二十多年,但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每天饮酒数杯。

之前我们也说了,隐士爱探幽,陈抟又怎么会只在一处看风景呢,之后他便移居了华山的云台观,后来又去了华石室。

传说陈抟每每到了华石室都会开始睡觉,有的时候百日不起,这期间水米不进,陈抟也因此有“睡仙”之称。周世宗也喜欢研究养生之道,在听了陈抟的事情后,便命人将他请到了皇宫。

周世宗问陈抟养生、长寿的秘诀,陈抟却劝诫周世宗,让他好好搞事业,别成天想些有的没的,“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白之事乎”。

周世宗不但没有责怪他,还命他为谏议大夫,估计是发现了陈抟的怼人才能。陈抟没有接受这个职位,而是要求回山。周世宗允了,还令当地的官员每年都有帛布、茶叶供给陈抟。

前文中我们讲到了赵匡胤在华山和没做皇帝之前的赵匡胤下棋,赵匡胤将华山输给了陈抟,这个传说至今不能考证真假,梨白也是吃保留遇见。

《宋史》中记载了宋太宗和陈抟之间的“缘分”。太平天国中期,陈抟来朝,宋太宗就对其非常好,九年之后,陈抟再次入京,宋太宗对其比之前还要好,并且称赞他“独善其身”,养生有道,已经近百岁,还认为陈抟的话时可以听的。

当时的宰相宋琪曾经和陈抟讨论过养生之术,陈抟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还由此和众人称赞了宋太宗是一位好帝王,大家与其探索什么神仙黄白之事,不如君臣一心,治理好国家。

宋琪将这些话和宋太宗说了,宋太宗因此对其更加重视,赐号“希夷先生”,还赐了一件紫袍,同样令当地政府供养陈抟,还留陈抟在禁中住了几个月,和他一起谈论诗词歌赋。

陈抟:死亦是传奇

陈抟自得到孙君仿和獐皮处士两人点拨前往武当山之后,便对道家文化和“出世”有了自己的见解。

陈抟十分喜欢研读《易》,自号逍遥子,且有自己关于导养和还丹的著作《指玄篇》八十一篇,可见他并不像在两位帝王面前所说的那样,对修道、养生、长生那般没有见解,可能只是不想沾染俗世罢了。

陈抟之所以被传得神乎其神,除了他远离世俗,保留了一丝神秘感以及长寿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大家认为他“逆知人意”,说白了就是知道“你”想要的以及一些未来的事情。

陈抟隐居的房子中有一大瓢挂在墙上,有一个叫作贾休复的道士看了这个瓢,便想要他。贾道士看上瓢的同时,陈抟也看出了他心中所想,便对道士说,“你来我这不是为了别的,就是看上了我的瓢”,然后便让侍者给了贾休复,贾休复因此十分惊讶,认为陈抟是神仙。

《宋史》中还记载了一件事情,印证当时人们认为陈抟能够看透人心。郭沆,华阴人,一日借助在了陈抟所在的云台官。

凌晨,陈抟将郭沆喊起来,让他赶快归家,郭沆因为不知道什么事情,便犹豫未决,没有走成。等郭沆准备要走的时候,陈抟又和他说可以先不用回去了。

郭沆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母亲在他犹豫的那天夜里因为心脏疾病差点离世,却又在一顿饭的功夫好了。这件事情又成为了人们将陈抟做神仙的有一力证。

除了看透了贾道士的心思,预知了郭沆母亲生病的趋势,陈抟还预知了自己的死亡,这也让他的死成为了开挂人生的最后一个传奇。

瑞拱初年,陈抟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在张超谷开凿一方石室,我可能大限将至”。第二年的秋天,石室修建好了,陈抟手写了数百字的书信作为奏表,其中提到,“大数有终,圣朝难恋,已于今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然后果真在那日去世了。

传说他去世之后,身体过了七日之后仍是有温度的,且有五色云彩遮掩在他去世的洞口,一个多月都没散去。

叨叨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陈抟到底有没有见到过赵匡胤,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史籍资料来考证。

我认为陈抟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在他看来与其“教授”君主什么黄白养生术,还不如劝导他们好好治理国家,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追求长生上面,这就是隐士的大德。

“出世”之人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在红尘中的人也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皇帝就是要治理国家,君臣同心,造福天下,这也是为什么宋太宗认为他的话可听的原因。

对于和陈抟形成鲜明对比的种放,小伙伴们如果对他感兴趣,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宋朝种放:终南山“隐士”下山历红尘,他还是隐士吗?。梨白期待你在评论区留言哦~期待您的转赞评!

参考书籍: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标签: 陈抟宋太祖隐士宋太宗道士周世宗

更多文章

  • 拨开神话传说,了解一下历史中真实的陈抟

    历史解密编辑:遂令天下父母心PLUS标签:陈抟,道士,道家,道教,宋太宗,宋太祖,民间传说,神话传说

    唐末五代、北宋初年,出现了一个著名的道士,叫陈抟。在民间传说中,把他描述成了一个神仙。其实哪有什么神仙,只不过他有一些过人之处罢了。陈抟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仅次于老子和张陵。明代文人倪绾编纂了一部《群谈采余》,其中提到了陈抟的出生。有一个陈姓渔夫从水中捞出一个大肉球,这个肉球裹着紫色布料。忽然天上落

  • 戏言宋祖(九章)陈抟老祖并未下棋赢华山,其实是赵匡胤洗白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陈抟,宋太祖,道士,道教,宋太宗

    陈抟老祖是唐宋之交最具有传奇色彩的道士,他的传说至今仍旧在民间广为流传。这种现象在中国道教史上是比较常见的,很多著名道士都有着各种神奇的传说。这些传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神仙文化和神话故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百姓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然而与其他道士的神仙故事不同,陈抟老祖的故事中充满了宿命

  • 《千家诗》139《归隐》陈抟 |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陈抟,归隐,千家诗,笙歌,华山

    归隐【宋】陈抟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译文十年的游历惟有一处曾到过的青山,时常出现在梦中。高官厚禄金山银山都比不上安稳的睡眠和安贫乐道的生活。世间最使人发愁的莫过于打打杀杀后新立了君主,而最使人苦

  • 《心相篇》原文+译文(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陈抟老祖的传世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塔哥奇谈标签:陈抟,富贵,福禄,凌霄,译文,心相篇

    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今原文加译文呈现,供大家一观。【原文】心者貌之根,审心而

  • 探秘潼南:没有油菜花的陈抟故里还能去吗?看看这几张图你就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带着瓶盖儿去旅行标签:陈抟,油菜花,潼南,老祖,道教

    说起潼南,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油菜花,说起潼南的油菜花,大家又会立马想到陈抟故里,那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还有那一个巨大的八卦图,潼南的油菜花田,在我们的印象中,一定是这样的,对吗?潼南的油菜花实在是太壮观了,3万多亩油菜基地,每年春天到了花开的季节,那真是“七彩花海,流金大地”,把整个潼南都染成了一

  • 陈抟老祖名言: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曹操,老祖,心相篇

    今天继续和大家学习《心相篇》,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传说中的世外高人——陈抟老祖。陈抟老祖的名字,喜欢听小说的朋友,可能都比较熟悉,他是五代末宋初的一位道家高人,少年时期,便无心于功名,隐居华山二十多年,相传活了一百多岁。他所写的这篇《心相篇》,虽然仅仅一千多字,但却把相学的纲要都点出来了,把世道人情

  • 他是陈抟老祖的高徒银锤任金童,他是金锤韩冷,银锤战金锤谁胜?

    历史解密编辑:侠歌快看标签:金童,金锤,陈抟,韩冷,银锤,武艺,老祖,裴元庆

    任金童催马将韩冷拦住,又将手中八棱亮银锤指向韩冷,叫道:“辽将休要猖狂,让你任爷爷来教训教训你!”韩冷勒马一看,对面来的这员小将不简单,只见他身披白袍,胯坐白马,面如冠玉,目若星朗,手中提一对八棱亮银锤,既像裴元庆转世,又如同黄天化再生!此时,他正用双锤指着自己大声叫喊,气势非凡,威风凛凛。任金童见

  • 陈抟老祖八句名言,句句在理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孟子,简析,气概,盖世

    陈抟老祖,是一位唐末宋初的道家高人,精通《易经》和相学,著有一篇《心相篇》,全篇仅一千余字,却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下面简单分享其中的几句话。一、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简析:端揆和首辅,指的都是万人之上,一人之下,像宰相这样的高官,都是大富大贵之人。也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大富大贵,位极人臣,都

  • 陈抟老祖4句名言,句句智慧,看透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道德经,心相篇,大祸

    陈抟老祖 ,大家应该都在小说、电视剧里看到或者听到过,这是一位唐末宋初的世外高人。他精通于《易经》和相学,给后人留下了一篇文章《心相篇》,仅仅有一千余字,却字字珠玑,句句充满智慧!一、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心和气平的人,他的内心总是平静的,和谐的,不急不躁,不闹情绪,遇事能够坦然对待,耐心去处理。

  • 陈抟老祖: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杂谈标签:陈抟,同谋,心相篇

    宋朝初年,有一位道家的高人陈希夷,写了一篇千古流传的《心相篇》,全文仅一百一十七句,一千三百零四个字,却句句经典,字字珠玑,把整个相学的精华都写出来了。这篇文章的内容,讲的并不是宿命论,而是告诉我们相由心生,相由心转,只有存好心,就能有好相,有福相。如果心存不善,心心念念都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