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程颐:人性本善,为什么却有人自暴自弃,下愚不移呢?

程颐:人性本善,为什么却有人自暴自弃,下愚不移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国学文化育人 访问量:3130 更新时间:2023/12/21 4:46:19

大儒程颐在《程氏易传·革传》中曾强调:“人性本善,有不可革者,也?曰: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人苟以善自治,而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而进。惟自暴者拒之以不信,自弃者绝之以不为,虽圣人与居,不能化而入也。”

程颐

在程颐看来,人性本善良,但有些不善的人却难以改变,这就是下愚不移。下愚,意即下等昏愚之人,主要分为两种:自暴者自弃者。(孟子曾说“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自暴就是不讲礼义,害人害己;自弃就是不求上进,甘居落后。)人如果能用善来自我修治,没有不可改变的人。即便是非昏愚的人,也都能慢慢磨砺进步。只有自暴者抗拒而不相信,自弃者自绝而不去做,就是圣人同他们一起也不能教化他们改变自己。

人性本善

由此可见,人性本善,关键看我们个人是否内心善,修行是否为善,如果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甘于落后,那就无药可救了!所以,对于真正的圣人君子而言,绝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始终积极向善才行!

标签: 程颐人性本善孟子自弃不求

更多文章

  • 哲学研究 | 姜海军:和而不同:邵雍、程颐的易学诠释及思想之比较(下)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邵雍,程颐,道家,朱熹,宋朝,唐朝,姜海军,周敦颐,王安石,散文家,儒家思想

    二 “数”与“理”:易学诠释与新儒学建构无论是邵雍重视“数”,还是程颐重视“理”,他们的目的都是借助对易理的揭示,来建构新的儒学理论体系,这也是他们易学的共同归宿。他们都反对汉唐以来的经传注疏之学,认为这些不但不能明道,且不足以经世致用。如邵雍说:“记问之学,未足以为事业”,“学不际天人,不足谓之学

  • “理学亢宗”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在武汉黄陂发行

    历史解密编辑:极目新闻标签:程颐,程颢,理学,邮票,王守仁,黄陂区,武汉市,散文家

    极目新闻记者 孙泽宇通讯员 黄宣实习生 杨碧波为延续先贤千年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月28日,《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发行活动,在武汉市黄陂区二程书院举行。活动现场丝绢邮票“紫气中来”妙趣横生“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初春时节,人们漫步滠

  • 程颐说老子是玩文字游戏的高手,朱熹说他是阴谋家的鼻祖,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老子,朱熹,程颐,孔子,儒家,道德经

    南宫教授说:这个网红教授太离奇,他说老子的无为就是坐吃等死南宫尉教授是一个纯粹的老子迷,你若说老子一个不字,他会跳起来跟你理论。昨晚他就跟我说某交大一个网红教授“太扯淡”!竟然把“无为”理解为“没有一丝念头的为”,莫非是叫侯王都来做“活死人”,就真的“天下归心”了吗?整个社会都成了活死人,这还是老子

  • “文坛大家”苏轼与“理学宗师”程颐,两个互相看不上眼的好人

    历史解密编辑:说话请投币标签:程颐,苏轼,司马光,宋哲宗,理学

    苏轼(东坡)与程颐(伊川),一个是文坛大家,一个是理学宗师。洛蜀党争是历史上有名的党派争端,而起因,与程颐和苏轼两人的性情和思想有关。1、程颐与苏轼恶交的矛盾焦点所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执政数月的司马光因病逝世。苏轼与他在政治上的矛盾没有继续发展,然而事情并未就此了结。在祭奠司马光的丧礼上,率性的苏东

  • “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首发仪式在京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新京报标签:宋明,宋朝,唐朝,周敦颐,郭沫若,王安石,太极图说,个性化邮票,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

    致敬古圣先贤,传承千年文脉。2月5日,“理学亢宗——千年程颢程颐个性化邮票”首发仪式于北京金台艺术馆暨金台国际友谊主题邮局成功举行。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王世明,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

  • 哲学研究 | 姜海军:和而不同:邵雍、程颐的易学诠释及思想之比较(上)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邵雍,程颐,姜海军,朱熹,周易,孔子

    邵雍、程颐都是北宋时期乃至古代颇为著名的易学家,他们的易学著述《皇极经世书》《程氏易传》分别是象数易学、义理易学的典范之作。邵、程两人交游论学甚密,但彼此却“和而不同”,邵雍重“数”、程颐重“理”,并形成了以此为核心范畴的思想体系。可以说,邵雍、程颐尽管都是宋代易学、理学的奠基人,不过在易学诠释、理

  • 程颐与北宋道学新文化:程颐的文化观和天地观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洛阳铲标签:程颐,孔子,孟子,义理,宋朝,唐朝,文化观,天地观,散文家,王安石,儒家思想

    程颐对学生的口头指点,包含了一个很一致的看法,这个看法是关于上古三代文化形式的作用和基础,以及那种文化为什么不能在当前恢复的原因。在上古三代,礼、乐、舞和诗都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它们是调节人的有效手段。那种对全面培养人十分必要的文化形式丧失了,人们别无选择,只能继之以义理养心,而那些文化形式曾经在三

  • 程颐说今人不会读书,以《论语》举例谈如何读书

    历史解密编辑:国学文化育人标签:程颐,论语,读书,孔子,大儒

    关于读书,北宋大儒程颐认为大部分人都是不会读书的。他说:“今人不会读书”,因为“如读《论语》,旧时未读是这个人,及读了后来,又只是这个人,便是不会读也(《二程遗书》)。”意思就是大部分人都不会读书,即只会读死书,作用不大。拿读《论语》举例,说如果以前没读《论语》时是一个这样的人,等到读完《论语》时还

  • 辽代皇太叔耶律重元滦河之变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重元,乙辛,萧观音,辽道宗,仁先

    作者:陈二虎一、耶律良举报叔太叔叛乱辽清宁九年(公元1063年)七月,正逢草原之上最美的季节,辽道宗耶律洪基携母后宗天皇太后萧挞里,皇后萧观音(辽朝的婚姻十分有趣,萧挞里的父亲萧孝穆与萧观音的父亲萧孝惠是亲兄弟),率许王、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南府宰相萧德等文武大臣到太子山行猎。刚刚到达太子山行宫不久

  • 琴操冰雪听无声——水仙诗和水仙画 | 徐建融

    历史解密编辑:文汇报标签:徐建融,水仙,陈淳,苦铁,白描

    作者所绘水仙花专一情操,寂寞精神,未悟伯牙。故成连乃曰:吾师方子,熙春东海,人在幽遐。既置蓬莱,不还旬日,延颈心悲望晚霞。山林窅,更汨波群水,众鸟飞沙。先生移我情耶。又岂料余今天一涯。但洞庭斯护,粮空舟楫,呜钦仙窟,徽动鸣笳。翠带临风,凄凉环佩,片片无声落冰葩。玲珑犯,转高山流水,铁板铜琶。这阕《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