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炎黄国医传奇:宋代名医庞安时的故事

炎黄国医传奇:宋代名医庞安时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炎黄国医吴越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3/12/10 21:50:39

庞安时,字安,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浠水县)的人。他小时候就很能读书,看过的书都能记住。他的父亲是祖传的医师,曾经拿《脉诀》来教他。庞安时说:“这本书不值得学。”他自己找了黄帝扁鹊的脉学理论来钻研。过了不久,他便弄通了其中的道理,有时还能说出一些新颖的看法。和别人讨论、辨诘有关问题时,没有人能让他理屈。他的父亲非常吃惊,因为他当时还不到二十岁。

没有多久,庞安时患了耳聋病,他更加努力地阅读《灵枢》、《太素》、《甲乙》等秘传的医书。在儒家经典著作、阐述经典的著作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凡是和医学有关的内容,他没有不通晓的。

庞安时曾经说过:“世间上凡是可称为医书的,我都读过,其中只有扁鹊讲的道理最深刻。他将治疗的方法寄托于自己写的《难经》一书中,但却故意写得不详细,大概是要让后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才得到啊!”

庞安时曾经到舒州的桐城县去,那里有一民家孕妇临产,一连七天,孩子也生不下来,什么方法都用尽了,也没有效果。庞安时的学生百全刚好是那家的邻居,便邀请庞安时去看一下。他一看那情形,便接连大声地说“死不了”。他让那家的人用热水温暖孕妇的腰部和腹部,他自己则为孕妇上下抚摩。孕妇觉得肠胃间微微作痛,在呻吟声中生下一个男婴孩。那家人惊喜不已,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庞安时告诉他们说:“婴儿已经出了衣胞,但无意中一手抓住了母亲的肠子不再松手,因此巫师画的符和医师给的药都没有作用。我隔着肚皮摸到了婴儿的手,用银针刺他的虎口,他一痛便放手缩回,所以很快就生下来了,其实也并无其它方法。”把婴儿抱过来查看,右手虎口处针刺的痕迹果然还在,其玄妙竟到了如此地步。

庞安时给人治病的时候,大概十之八九都能治好。对那些登门求医的人,他还把家中房舍腾出来让病人居住,并亲自查看为病人熬的稠粥和煎的药物,一定要等到他们的病好了才送他们回去。其中实在治不好的病人,也一定要具实相告,再停止对他们的治疗。他救活了无数的病人。病人家里拿着钱财礼物来感谢他,他也不是全部都收受。

庞安时希望把自己的医术传给后世之人,便写了有几万字篇幅的《难经辨》一书,后来他又编写了《本草补遗》一书。

庞安时在五十八岁时得了病,他的徒弟请他诊自己的脉,他笑着说:“我已经审查得很清楚了。再说,呼吸也是脉象的一种体现。我现在胃气已绝,就要死了。”于是拒绝服药。几天以后,正当与客人坐谈时逝世。(《史・方技》)

更多文章

  • 李若水因何甘愿为北宋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蔡京,皇上,宋廷,金兵,北宋,宋朝,李若水,宋钦宗,宋徽宗

    作者:许云辉公元1127年初,宋都开封外城,杀气腾腾的金兵大营内,突然传出声遏行云的吟诵声:“矫首问天兮,天卒无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这惊天动地的声音,是吏部侍郎李若水以诗明志、引吭高歌。他跟随宋钦宗再入金营后,为捍卫宋廷最后一丝尊严,大义凛然痛骂金兵。在被如狼似虎的金兵绳捆索绑押至祭坛后,他

  • 刘春智仿 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历史解密编辑:国画刘春智标签:溪山行旅图,尘埃,宾客,刘春智,宋范宽

    观历代名画有感读史鉴兴衰,代有王者才。光照三千里,声震古今开。百年皆宾客,露散几多哀。屈心难自傲,一笑出尘埃。 (题画句)

  • 赏画 | 范宽《临流独坐图》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范宽,临流独坐图,水墨,山石

    范宽《临流独坐图》绢本 立轴 浅设色 156.1x10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山形轮廓多方折的线条,皴纹直劲有力,水墨层加渍染,用墨甚浓,有坚实厚重之感。林麓间留白作烟云,与山石成虚实之呼应,凝重中有灵秀之韵。本幅具有典型北宋山水主山堂堂居中的雄伟构图,画中并无绘者款印,清代才归于范宽(活动于十

  • 宋代范宽《雪景寒林图》再现,天津展宋元文物精品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范宽,哥窑,瓷器,宋代,画家,张择端,天津市,宋元文物,中国文物,雪景寒林图,金明池争标图,中国世界遗产

    澎湃新闻获悉,“再现高峰—馆藏宋元时期文物精品特展”近日在天津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宋元时期瓷器、玉器、铜器、书画、玺印、文房等各类文物逾百件,一二级品等珍贵文物超半数,70%的文物为首次展出。作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宋代著名书画家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真迹时隔五年再次展出;天津博物馆的另一件镇馆之宝

  • 寻找范宽《溪山行旅图》隐藏的作者签名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范宽,朱文,溪山行旅图,沈周,黄筌

    作品:水墨写生图作者:牧溪朝代:宋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尺寸:纵47.3厘米,横814.1厘米材质:纸本法常的绘画,有不少取材于平时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但独能于平淡天真之中揭示生命意识的真谛。此卷所绘折枝花果、禽鸟、鱼虾及蔬果,笔墨简淡,平平常常,在画幅上随随便便地摆放在一起,看来就是最为常见的与

  • 百代之师 — 范宽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范宽,李成,董源,马远,画家,山水画,百代之师,书法作品,雪景寒林图,临流独坐图

    范宽(约950年-约1032年),本名中正,字中立(又作仲立),生于五代末,北宋著名画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雪山萧寺图团扇因为性情宽厚豁达,不拘成礼,嗜酒好求道,时人呼之为「宽」,遂以范宽自名。临流独坐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临流独坐图》是又一表现层峦叠嶂、千岩万壑的巨制。深郁的山坳间腾起

  • 范宽《溪山行旅图》原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5分享标签:范宽,溪山行旅图,笔力,山峦,雪景,溪山行旅,艺术家,画家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墨笔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范宽的作品多取材于其家乡陕西关中一带的山岳,雄阔壮美,笔力浑厚。注意写生,多采用全景式高远构图,范宽善用雨点皴和积墨法,以造成“如行夜山”般的沉郁效果,衬托出山势的险峻硬朗,范宽还善画雪景,此是其一大创造,被誉为“画山画骨更画魂”。

  • 古代志怪故事:陈自明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陈自明,沈生,彩云,绣鞋,娘子

    陈自明是山东邹县人,他为人谨慎,不苟言笑,大家都叫他老道学。某天,陈自明走在大路上,在柳树下看到一个红绸小包。他看了几眼,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就不顾而过。有个沈生,是陈自明的同窗,这个人行事任性,不注意小节。也在这路过,他看到红绸包后,仔细端详,发现没包严实的地方露出一个绣鞋尖儿,知道这是某个女

  • 南宋神医许叔微,以进士而从医,人称“伤寒圣手”,影响巨大

    历史解密编辑:顶牌故事会标签:脉经,名医,宋朝,许叔微,伤寒论,张仲景,医学家,南宋神医

    许叔微(1079~1154年),著名的医学家,伤寒大师,经方派创始人之一。曾为南宋进士、翰林学士,后弃官从医,专心治病救人,有“名医进士”之誉,百姓奉之为神医。许叔微对后世影响很大,其学术思想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清代名医叶天士将许叔微奉为神明,认为他是真正读懂了《伤寒论》的医家。许叔微少年时家境比较

  • 名医进士许叔微:南宋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人称“伤寒圣手”

    历史解密编辑:老程健康谈标签:蔡京,宋朝,许叔微,伤寒论,张仲景,医学家,名医进士

    #头条创作挑战赛#中医大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历代医家必读必研之书,但真正读懂的人却很少,而许步微就是真正读懂了伤寒论的经方大师。许叔微是宋代伤寒大师,名医。他出生于1079年,南宋进士,曾任翰林学士,后来辞官从医,他将张仲景的397法运用的灵活自如,被百姓们奉为神医,有着“名医进士”的雅称。许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