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公孙策转世,身为包拯身边的智囊,为何被推上虎头。不过这次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主角不是包拯,而是据说是他身边智囊团的公孙策。据说在处理某案的过程中,公孙策作为嫌疑人被包拯逮捕。而后来,公孙策也被判上了断头台。这让人觉得相当不可思议。毕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公孙策和包拯一样耿直。那么,作为包拯身边的智囊团,公孙策为何也受到惩罚呢?看完你就知道了!
一、公孙策简介
我国历史上没有公孙策这样的人。而他之所以名扬千古,主要与经典经典《三侠五义》以及相关影视剧的宣传有关。按照《三侠五义》的设定,公孙策原本是一个在官场挣扎的压抑人物。他虽然精通判案法和医术,却因不够圆滑而被其他官员排挤。这让他对当官失去了兴趣,甚至开始觉得官场是一个很黑暗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他得到了被百姓奉为天主的包拯的青睐,他的人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有包拯?自从得到了公孙策的帮助,官方可以说是更加的受到大家的敬仰和敬佩了。别的不说,就拿惩治贪官这件事来说吧。据说当时宋朝的贪官很多,这让宋朝的皇帝感到很头疼。最后实在没办法,宋朝皇帝干脆给了包拯一个比较特殊的权力——杀贪官。或许在宋朝皇帝看来,这对于善于判案的包拯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实际上,包拯再厉害,也需要历练一番。如果贪官被轻易杀掉,那些勾结贪官的人岂不是眼中钉?到时候,如果他被逼迫害死,宋朝岂不是少了一个为民伸张正义的官员?
所以,包拯很着急。不过这时候,公孙策却为他想出了绝妙的办法。公孙策告诉包拯,三座断头台可以按照皇帝的旨意建造。而且为了区分它们的用途,还需要赋予它们不同的形状。其中,龙头断头台的主要作用是处死作案的皇室贵族,虎头断头台的主要作用是处死作案的官员。至于狗头断头台的主要作用,自然是斩首犯了罪的百姓。之后,会将这个安排公布于世,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皇帝的旨意。就算将来包拯真的杀了作案的皇亲国戚和官员,他们也没有办法把包拯当成公敌。
二、公孙策会被判断头台的原因
按理说,三个断头台的设计是公孙策想出来的,他一向是个干净善良的人,绝不会做任何违法或犯罪的事情。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沦落到被处以虎头之刑的地步呢?不幸的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公孙策不仅犯了本不该犯的罪,而且确实受到了虎头的惩罚。至于原因,主要跟女人有关。原来,这一切还得从包拯南下的经历说起。当时,包拯带着展昭出游,路上却发现了很多被水贼杀死的人的尸体。于是为了惩治水贼,包拯让展昭逮捕犯事的水贼。结果水贼害怕展昭,便命养女挡住展昭的去路。最终,展昭打败了水贼的养女,从她手中夺走了一个手镯。
后来,公孙策看到手镯,立马认出这是他送给女儿的信物。所以为了保住女儿,他想向包拯求情。但包拯是出了名的严厉无私,所以他并没有选择放过自己的女儿。后来,在包拯的授意下,展昭不仅俘虏了水贼的养女,还抓获了水贼团伙。按照当时的法律,偷水贼的养女和偷水贼都应该被判死刑。但公孙策实在为自己的女儿感到羞耻,于是滥用职权,将女儿和偷水贼都放了。结果包拯大怒,判了公孙策一个虎头。
结语:
不过后来公孙策并没有真的被包拯处死,因为好不容易团聚的女儿后来又跑回来投降了。虽然她对父亲印象不是太深,但她也不希望他替自己判死刑。其实公孙策的女儿最后并没有被处死,因为她和公孙策都是被展昭救出来的。至于这件事是包拯知道的,还是包拯授意的,那就只能靠大家自己脑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