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我们还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谁见过,那一次真正美丽的微笑。她是另一个李清照,也是天涯断肠人,她就是朱淑真。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朱淑真如李清照一般同出名门,其父朱晞颜是朱熹的族弟,她又是家中长女,加之聪明灵秀,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朱淑真出身官宦世家,从小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便是在男儿面前也毫不逊色。一日,父亲偶得《璇玑图》,于是重金购回带给爱女赏玩。而她“坐卧观究,因悟璇玑之理,试以经纬求之,文果流畅。”古代才女苏慧制作《璇玑图》,用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文字方阵,衍化出各种诗,她细细研究,发现玄机颇深的璇玑图也不过如此。朱淑幼时如李清照一般无忧无虑,年岁渐长,也如万千少女一般情窦初开。
她的丈夫也不是待他不好,只是人和人之间,心意相通不是那么容易。如果他们能一同吟诗作对,一唱一和便罢,偏偏汪刚是个太过上进,醉心名利的人。随着汪刚的一次次升迁,他们本就岌岌可危的感情更是几乎到头。之后,汪刚无意中看见朱淑真的诗句“此愁此恨人谁见,镇日愁肠自九回”,更加怒不可遏,从此便只和小妾情意浓浓。朱淑真索性回到娘家,大家彼此清净。
朱淑真过世后,他的父母将其文稿付之一炬,他们觉得这个人人唾弃的女儿实在让家族蒙羞。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朱淑真和李清照一样精通诗词音律,只是她没有遇到自己的赵士诚,又恰逢礼教最为森严的时代,半生为情所困,为礼所束。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时间是一条河流,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时间是一座大花园,你是繁星,时间是蓝色的天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