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杨家将衰落,让潘美变成“潘仁美”,那场战役到底发生了什么

让杨家将衰落,让潘美变成“潘仁美”,那场战役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彦祖普法 访问量:1267 更新时间:2023/12/23 6:17:48

骆驼在前面的文章《真实的杨家将有多惨,没有1人超过“潘仁美”,有史记载的仅有4代》中,给大家介绍了真实的杨家将到底是个什么样,也介绍了潘仁美的原型潘美。不过因为篇幅的原因,骆驼对于那场让杨家衰落,让潘美变成潘仁美的关键战役,并没有细说,今天咱们就来专门聊聊这场战役。

背景

在介绍这场战役之前,我们先来说下当时的背景:

当时大宋的当家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赵匡胤的死因是个谜,而骆驼在前面的文章也给赵光义登基下过定义, 他得皇位得之不正 。

当时这场战役的双方除了大宋之外,另一方是辽国,大宋之所以敢主动去“ 招惹 ”辽国的原因,明面上是大宋想收复“ 燕云十六州 ”,但骆驼认为,这里面还有一些小的原因,比如因为赵光义的皇位来历不正,所以他急于想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巩固自己统治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把前朝的老人换成新人,或者想办法架空,这一点从赵光义大幅增加科举录取人数可以看出一二。

第二就是立下能震慑天下的军功。当赵光义“ 非法 ”继位时,他哥赵匡胤已经把南边的敌人给修理了一遍,而当时离大宋最近,也是大宋最想打的就是辽国,因为中原的门户“ 燕云十六州 ”,被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敬瑭送给辽国。就当时而言,没有比收复“ 燕云十六州 ”更适合的军功了,而且对辽作战,也符合大宋的整体规划。

当时这场战役并不是赵光义第一次大规模“ 北伐 ”,而是第二次。赵光义继位之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讨伐辽国的战役,史称“ 高粱河之战 ”。在这次战役中,赵光义选择了御驾亲征,不过因为他没他哥的水平,而且赵匡胤当年的大将,因为“ 杯酒释兵权 ”等原因,也没剩下几个能打的。所以这场战役,前期占尽了优势的宋军并没有能善始善终,最后差点还把赵光义本人给搭了进去。

不过赵光义虽然打仗不行,但性格却比较坚韧,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整之后,他又调集了大批人马,准备二次北伐,因为这场战役发生的那一年,是雍熙三年(公元986年)所以这一次的战役也被称作“ 雍熙北伐 ”。

当时赵光义之所以敢发动 “雍熙北伐”, 除了他认为大宋的实力已经恢复之外,还有对手辽国的一些原因。辽国在击溃了大宋的第一次北伐之后,曾于公元980年在辽景宗耶律贤的亲自带领下,大举南侵并获得了胜利,史称“ 瓦官桥之战 ”,随后耶律贤又于公元983年帅兵亲政,不过这次他却没有讨得便宜,只好悻悻而归。

在这一年的秋天,耶律贤因病去世,辽国继位的皇帝是他的长子耶律隆绪,不过因为他当时只有12岁,所以实际拿主意的人是他的母亲萧燕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萧太后。孤儿寡母掌权本来就不容易,而且辽国内部的权力纠纷也比较严重,因此萧燕燕就用 各种 手段笼络了辽国的中原籍高官韩德让,在韩德让的支持下,萧燕燕和儿子才坐稳了位子。

但是因为韩德让和萧燕燕关系过于亲密,而且韩德让也不是契丹人,所以辽国内部经常传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这也是赵光义据决定发动二次北伐的原因之一。

除了这些宏观背景之外,咱们还要说下两个“ 小背景 ”。前天的文章里,骆驼已经提到过,赵光胤“ 杯酒释兵权 ”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一个完整的削弱武将权柄的制度,而在这次北伐发生时,大宋作战时, 武将受文官约束 的制度已经形成。

除此之外,杨家因为归顺大宋较晚,属于大宋武将体系中的新贵,所以还没有完全融入进大宋原有的武将圈子中,杨家甚至因为表现过于突出,还受到了很多人的妒忌。

经过

在说完了当时的背景之后,咱们再来还原一下当时的事情经过。因为赵光义在第一次北伐时,已经吃过一次亏,所以这一次并没有再像上一次一样,一支大部队从头打到尾,而是派出了一“ 矛 ”一“ 盾 ”两个战术体系。这里的“ 盾 ”指的是曹彬的那支部队,这支部队的主要作用是佯攻,目的是牵制辽军主力。而“ 矛 ”则是指潘美和田重分别带领的主攻部队。

根据大宋制定的战前计划,由曹彬负责攻击“ 燕云十六州 ”中东边的涿州,从而威胁辽国重要据点幽州,以图吸引辽军主力。然后潘美(杨业此时在潘美军中为副主将)和田重分别趁机突袭“ 燕云十六州 ”的中部和西部。等潘美和田重完成预期作战任务后,再汇合向东,和曹彬前后夹击辽军的主力,最终完成作战任务。

这个计划本身并没有大错,而且在执行之初,也基本是按照计划实施,但是在各军节节胜利之时,辽军却突然断了曹彬东路军的粮道,东路军断粮之后,只好退守待粮,但是中路和西路军的连战连捷,又让曹彬手下开始坐不住,于是东路军又开始冒进,结果被辽军主力抓住机会,给打的溃不成军。

赵光义一看预期目的已经无法达成,于是就命令中路军和西路军,把攻下来的地盘上的中原百姓给迁回来,这样也算不虚此行。掌管中路军的田重那边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是潘美的西路军却出现了问题。

因为掩护百姓撤退,和军队自己南撤的性质差别很大,所以西路军内部就开了个战前会议。当时杨业给出建议是,派一部分主力去往辽军西边主力的东边,这样能牵制一部分辽军,然后再派少量的弓箭手,在南撤的险要关隘出进行防守,这样西路军和百姓就能从容撤退。

但是当时监军王侁,却不同意杨业的建议,而是执意要求派一队人马,直接去和辽军硬刚,以击溃辽军的进攻势头,从而保障大军和百姓顺利撤离。杨业一看说服不了王侁,潘美也不站出来挺自己,只好说,我去可以,但是估计很难完成任务,咱们加个保险,在我指定的这个地方,你们安排一队伏兵,等我战败了往这跑,你们利用地形优势,不光能以逸待劳,消灭追我而来的辽军,还能接应我撤离。

王侁等人当时选择了同意,而后果然如杨业所料,他带领的宋军没能搞定气势正盛的辽军,于是他就按计划撤离,但是他撤到指定地点之后,竟然没有看到援军,于是他之后硬顶,结果兵败被擒,最后绝食而亡。

时候赵光义曾生气地问王侁等人当时的情况,王侁说,自己当时的确去指定地点接应了,但是他因为错误的判断,杨业应该可以打赢,所以就没有一直在那待着,所以就先回来了。赵光义信不信骆驼不知道,但是王侁此后却是被直接免职,而潘美也被贬官三级。后人因为有感于杨业的气节,所以就有了《杨家将》,而潘美则因为“ 失职 ”,则被丑化为了潘仁美。

小结

从上述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杨业兵败身亡的表面原因,是因为监军王侁的乱作为,以及主将潘美的不作为,但是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隐藏的原因,比如宋朝行军打仗的制度问题,以及杨业这个“ 新贵 ”和“ 老牌将门 ”不和等原因。所以骆驼认为,杨业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更多文章

  • 潘仁美的原型人物潘美,是否真是迫害过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潘美,潘仁美,杨家将,杨业,宋太宗

    话说,湖南怀化境有一个名叫荆坪的村落,村里有一个庞大的建筑,远看像一个巨大的牌坊,近看其实是一个宗祠。据说,这个宗祠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与宗祠相连的,是一个同样古老的建筑——古戏台。戏台前的大厅、天井和地面全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可容纳千余人同时听戏。这里95%的村民都姓潘,宗祠即为潘氏宗祠,共占地

  • “潘杨不通婚”习俗是历史误会?事实上,潘美就是害死杨业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潘美,杨业,潘仁美,宋军,宋太宗,宋太祖

    拜小说《杨家将演义》所赐,杨家将成了中国百姓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杨家将第一代领军人物杨业杨无敌更是万众心目中完美而又充满悲情色彩的大英雄。这位大英雄,一生征战无数,浴血疆场,战功赫赫,晚年却遭遇奸人潘仁美陷害,最终兵败身亡,让人唏嘘落泪。虽然小说多有虚构夸张;但杨业却是史有其人,奸人潘仁美也有历史原

  • 追光者|潘美华:潘妈妈的酷炫魔法书

    历史解密编辑:厦门眼科中心标签:潘美华,斜视,眼病,眼科,高度近视,手术

    慕于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人生,她怀揣建筑梦,成为在眼睛这一方寸宇宙中构筑世界的“光明工程师”。 小时候,她连一只蚂蚁都会害怕,如今,她把对生命的这份敬畏深植于心,成为慈心善行传递光明之炬的“白衣使者”。 无论贫富贵贱,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掌上明珠,她倾注了无私大爱,成为托举希望的“光明女神”。潘美华,厦门

  • 河北历史名人一百零四潘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潘美,杨业,宋太祖,平定,宋军,曹彬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后世评书、小说、戏曲中“潘仁美”的原型。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后汉)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

  • 揭秘杨业之死:害死他的不是潘美,而是宋太宗及其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潘美,宋军,宋朝,宋太宗,潘仁美,杨业之死,中国传统音乐

    986年,北宋名将杨业兵败陈家谷口,负伤被俘后,他绝食三日,不屈而死。受小说《杨家将》的影响,人们都认为害死杨业的是潘仁美,由于潘仁美拒不发援兵,导致杨业战败而死。其实,历史上害死杨业的并不是潘美(潘仁美的原型),或者说杨业之死与潘美关系不大,那么到底是谁害死的杨业呢?事情还得从986年的雍熙北伐说

  • 潘仁美陷害杨家将,是北宋大奸臣?潘美:这个黑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潘美,杨家将,杨业,宋太宗,宋太祖

    无论在评书、演义,还是各种戏曲中,杨继业及他的儿子、家眷都是留芳百世的忠臣,被一代代传颂。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为保家卫国,杨门父子浴血疆场,在史册上也应占据重要的一页。但与杨家将处于同一时期、官职和功劳都高过杨业的潘美,却被列入“奸臣”,受到民间百姓,甚至众多文人的唾骂。历史上真实的潘美究竟怎样,他为

  •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阴宅望坟断

    历史解密编辑:中天易学标签:张永红,阴宅望,中天,枯骨,坟山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阴宅望坟断要知男女老少坟,只有草木才知音,要知何因死的人,草木也能定分明。要知宅主富定贫,坟地山水自分明,新旧草木坟中生,阴阳草木定是真。少者草在东边少,老者草在西边生,东边草高男家发,西边草高女家兴。坟上万物生土堆,先富后贫子孙亏,左边东来右边西,坐南朝北四位取。左边草高是男坟,右

  • 宝鸡职院院长张永良赴凤县倒回沟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标签:凤县,院长,张永良,回沟村,驻村干部,宝鸡职院,乡村振兴工作

    5月11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永良带领党院办公室、组织人事部负责同志前往凤县唐藏镇倒回沟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院长张永良听取学院驻村干部李田的述职报告学院驻村干部李田作述职报告张永良一行听取了学院驻村干部李田的述职报告,实地查看了倒回沟村北五味子种植基地、贯叶连翘种植基地、林麝养殖场建设发展情况,

  • 张永贵:让“创新之花”结满“产业硕果”

    历史解密编辑:内蒙古共青团标签:张永贵,征地,矿山,煤矿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更有价值”,他将此作为人生信条。面对露天煤矿征地问题制约生产的难题,他勇于挑起重担,带领团队投入研究,记不清有多少个休息日,他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挑灯夜战,以办公室为家,研究图纸、分析数据,图纸和文件堆满了工作室。经过3

  • 张永伟:以我之奉献展雷锋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安青传媒标签:抗洪,张永伟,志愿服务,学习雷锋,雷锋精神

    张永伟,阜阳市颍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自参与志愿服务以来,张永伟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带头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扶危济困、科普宣传、文明创建、青春自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个人志愿服务时长8600多小时,带领志愿者服务人群10万多人次,带动1.5万多名志愿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荣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