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潘美的女儿并非宋太宗的贵妃,她不可能在杨业死亡事件上庇护潘美

潘美的女儿并非宋太宗的贵妃,她不可能在杨业死亡事件上庇护潘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3436 更新时间:2024/2/20 1:00:57

在《杨家将》故事中有这么一段情节,主要讲的是杨业在金沙滩之役中战死后,朝廷向潘仁美追责。潘仁美在女儿潘贵妃的庇护下逃脱了罪责,引得天波府杨家群情激愤的故事。这段故事在杨家将中属于是承上下,描写了朝廷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为引出寇准斩杀潘仁美为杨家出头做了铺垫。

小说中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这是活跃在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朝的名臣,也是代表北宋将门世家的名将之一。他在这两朝的战争中表现得出类拔萃,为北宋平定后蜀和南方诸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杨家将的故事取材于宋太宗年间的雍熙北伐,在这次北伐中潘美出任西军统帅,而杨业是西路军副将,两人共同承担起从山西方向攻打辽国的重任。由于曹彬率领的东路军在岐沟关遭遇溃败,其他两路军不得不撤退南归。而西路军南撤时,遭遇了辽国萧太后和耶律汉宁、南北皮室以及五押惕隐率领十多万军队衔尾追击。

由于监军王侁和刘文裕等人的逼迫,而潘美又默认这种操作,杨业不得不带着带着自己的军队在陈家谷断后。最终失去主力军队支援的杨业战败被俘,他拒不向辽军投降,绝食三天而死。杨业死后宋太宗赵光义非常痛心,令朝廷向潘美等人追责。于是潘美被降官三级,王侁免官后流放金州,刘文裕免官后流放登州。

从这个结果看,已经是宋朝对文官最重的处理了,并不存在什么暗箱操作。按照宋朝不杀士大夫的传统,流放王侁和刘文裕已经是极限。而潘美即不存在小说和戏剧中打击报复杨家将的情节,也没有见死不救,所以也不会判处死刑。因此从历史事实来看,根本不存在潘贵妃帮潘美脱罪的情况。

于是有人提出了疑问,那么潘氏作为赵恒的老婆,有没有机会给父亲说情呢?从历史的记载来看,这个机会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发生雍熙北伐的时候,潘氏还不是皇后,赵恒也不是太子,甚至还没有接触到实际政务,根本不可能干涉朝廷对潘美战败的处置。

雍熙北伐发生在雍熙三年,持续时间是正月后到七月之前。这个时候赵恒还叫赵元休,封韩王,被授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实际上没什么权力,也无法过问政务。当时朝中最受宠信的皇子是赵恒的二哥赵元僖,被封为许王,任开封府尹兼任侍中,加任中书令。

从宋朝时候的政治传统看,亲王加开封府尹就是备用皇储的地位。因此当时赵元僖距离皇太子就一步之遥,在朝中也是众望所归。而赵恒对于政务基本插不上手,更不可能更改朝廷对潘美的处置意见。而潘氏作为赵恒的王妃,更没有机会接触到政务中,想给父亲脱罪那就是痴人说梦。而三年后,王妃潘氏便香消玉殒,并未给赵恒留下任何子女,年仅二十三岁。此时赵恒虽然改封襄王,却仍旧是闲散王爷,对朝中政务无法过问。直到三年后赵元僖突发疾病死亡,赵恒才有了接触政务的机会,然后再过两年才出任开封府尹的要职。

因此从这个历史背景看,赵恒和潘氏根本没有机会插手朝廷的潘美的处置,也就不存在给潘美说情脱罪的情况。朝廷对潘美的处置完全是公议的结果,也是符合宋太宗赵光义的意志的。虽然潘美在杨业之死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客观上看顶多是失职,而非故意陷害。有故意陷害意图的王侁和刘文裕是文官,按法律流放就是最重的刑法,所以朝廷腐败的可能性不高。而潘美在失职的罪名下,被量刑为重刑的可能性极低。而且潘美是宋朝的开国元勋,地位很高,影响力巨大,对他的处置也会使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从历史时间轴来看,潘氏是死于潘美之前的,她去世时还是王妃,所以对潘美的官场不存在太大影响。实际上潘氏之所以能成为王妃,是因为朝廷拉拢潘美等开国元勋的结果,并非潘美靠着女儿上位。潘氏虽然在后世被称为皇后,实际上只按照宋朝礼节追封的,她并没有享受过一天皇后的待遇和权力。潘氏去世八年后,赵恒才即位称帝,按照礼节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宋仁宗即位后,又按照礼节改封为章怀皇后,与宋真宗赵恒进行匹配。所以潘氏被小说和戏剧中塑造成奸妃完全是被人杜撰的结果,她平白无故的带上这顶黑帽子。

通过上述的分析看,潘氏根本没有机会插手朝廷处置潘美的案子,更没有影响力左右赵光义的决策。而赵恒作为潘美的女婿,在事发时也只是闲散亲王,也没有参与政务的资格,所以不太可能去为潘美脱罪。朝廷对潘美失职罪名的处理,完全是依照宋朝的法律进行,不存在什么徇私舞弊的情况。

更多文章

  • 让杨家将衰落,让潘美变成“潘仁美”,那场战役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潘美,潘仁美,杨家将,杨业,宋太宗,宋太祖

    骆驼在前面的文章《真实的杨家将有多惨,没有1人超过“潘仁美”,有史记载的仅有4代》中,给大家介绍了真实的杨家将到底是个什么样,也介绍了潘仁美的原型潘美。不过因为篇幅的原因,骆驼对于那场让杨家衰落,让潘美变成潘仁美的关键战役,并没有细说,今天咱们就来专门聊聊这场战役。 背景 在介绍这场战役之前,我们

  • 潘仁美的原型人物潘美,是否真是迫害过杨家将?

    历史解密编辑:多多生活馆标签:潘美,潘仁美,杨家将,杨业,宋太宗

    话说,湖南怀化境有一个名叫荆坪的村落,村里有一个庞大的建筑,远看像一个巨大的牌坊,近看其实是一个宗祠。据说,这个宗祠已经有400多年历史了。与宗祠相连的,是一个同样古老的建筑——古戏台。戏台前的大厅、天井和地面全是用青石板铺成的,可容纳千余人同时听戏。这里95%的村民都姓潘,宗祠即为潘氏宗祠,共占地

  • “潘杨不通婚”习俗是历史误会?事实上,潘美就是害死杨业凶手

    历史解密编辑:承承故事汇标签:潘美,杨业,潘仁美,宋军,宋太宗,宋太祖

    拜小说《杨家将演义》所赐,杨家将成了中国百姓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杨家将第一代领军人物杨业杨无敌更是万众心目中完美而又充满悲情色彩的大英雄。这位大英雄,一生征战无数,浴血疆场,战功赫赫,晚年却遭遇奸人潘仁美陷害,最终兵败身亡,让人唏嘘落泪。虽然小说多有虚构夸张;但杨业却是史有其人,奸人潘仁美也有历史原

  • 追光者|潘美华:潘妈妈的酷炫魔法书

    历史解密编辑:厦门眼科中心标签:潘美华,斜视,眼病,眼科,高度近视,手术

    慕于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人生,她怀揣建筑梦,成为在眼睛这一方寸宇宙中构筑世界的“光明工程师”。 小时候,她连一只蚂蚁都会害怕,如今,她把对生命的这份敬畏深植于心,成为慈心善行传递光明之炬的“白衣使者”。 无论贫富贵贱,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掌上明珠,她倾注了无私大爱,成为托举希望的“光明女神”。潘美华,厦门

  • 河北历史名人一百零四潘美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潘美,杨业,宋太祖,平定,宋军,曹彬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后世评书、小说、戏曲中“潘仁美”的原型。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潘美年轻时风流倜傥,附属于府中典谒。曾经对家乡人王密说:“汉代(后汉)将要结束了,奸臣恣肆行虐,天下有改朝换代的征兆。大丈夫不在

  • 揭秘杨业之死:害死他的不是潘美,而是宋太宗及其亲信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潘美,宋军,宋朝,宋太宗,潘仁美,杨业之死,中国传统音乐

    986年,北宋名将杨业兵败陈家谷口,负伤被俘后,他绝食三日,不屈而死。受小说《杨家将》的影响,人们都认为害死杨业的是潘仁美,由于潘仁美拒不发援兵,导致杨业战败而死。其实,历史上害死杨业的并不是潘美(潘仁美的原型),或者说杨业之死与潘美关系不大,那么到底是谁害死的杨业呢?事情还得从986年的雍熙北伐说

  • 潘仁美陷害杨家将,是北宋大奸臣?潘美:这个黑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笔墨史书标签:潘美,杨家将,杨业,宋太宗,宋太祖

    无论在评书、演义,还是各种戏曲中,杨继业及他的儿子、家眷都是留芳百世的忠臣,被一代代传颂。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为保家卫国,杨门父子浴血疆场,在史册上也应占据重要的一页。但与杨家将处于同一时期、官职和功劳都高过杨业的潘美,却被列入“奸臣”,受到民间百姓,甚至众多文人的唾骂。历史上真实的潘美究竟怎样,他为

  •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阴宅望坟断

    历史解密编辑:中天易学标签:张永红,阴宅望,中天,枯骨,坟山

    中天易张永红整理阴宅望坟断要知男女老少坟,只有草木才知音,要知何因死的人,草木也能定分明。要知宅主富定贫,坟地山水自分明,新旧草木坟中生,阴阳草木定是真。少者草在东边少,老者草在西边生,东边草高男家发,西边草高女家兴。坟上万物生土堆,先富后贫子孙亏,左边东来右边西,坐南朝北四位取。左边草高是男坟,右

  • 宝鸡职院院长张永良赴凤县倒回沟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标签:凤县,院长,张永良,回沟村,驻村干部,宝鸡职院,乡村振兴工作

    5月11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永良带领党院办公室、组织人事部负责同志前往凤县唐藏镇倒回沟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院长张永良听取学院驻村干部李田的述职报告学院驻村干部李田作述职报告张永良一行听取了学院驻村干部李田的述职报告,实地查看了倒回沟村北五味子种植基地、贯叶连翘种植基地、林麝养殖场建设发展情况,

  • 张永贵:让“创新之花”结满“产业硕果”

    历史解密编辑:内蒙古共青团标签:张永贵,征地,矿山,煤矿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更有价值”,他将此作为人生信条。面对露天煤矿征地问题制约生产的难题,他勇于挑起重担,带领团队投入研究,记不清有多少个休息日,他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进行技术交流,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挑灯夜战,以办公室为家,研究图纸、分析数据,图纸和文件堆满了工作室。经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