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士程跟陆游谁更可怜?一生所爱,不只是一首钗头凤

赵士程跟陆游谁更可怜?一生所爱,不只是一首钗头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城故事君哥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3/12/6 21:49:25

最近很多视频博主都在讲“众人皆知钗头凤,少有人怜赵士程”。说的是一场千年之前的三角恋:南宗亲赵士程娶了跟陆游离婚的唐婉并深情守护,而唐婉心里却只有前夫陆游,陆游还写诗跟唐婉“藕断丝连”。于是很多人为赵士程抱不平,骂陆游和唐婉是渣男渣女。

其实,陆游与赵士程是世交好友,跟唐婉离婚后对她也是发乎于情止乎于礼,并未有逾越之举。

今人怜赵士程,谁知陆游心中苦?唐婉是陆游的一生所爱,不只是一首《钗头凤》就能表述的。

公元1209年,84岁的陆游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顾年迈体弱来到沈园,并作诗一首:“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诗中的美人就是唐婉,陆游曾经的妻子。此时唐婉已去世多年,世人知唐婉,是因为那首著名的《钗头凤》。

陆游与唐婉是表兄妹,从小青梅竹马。两人年少时就私定终身,陆游用一支精美的凤钗作为定情信物,并不负誓言,在十九岁时不顾家人的反对,娶了比自己小三岁的唐婉。

陆游和唐婉都出身官宦之家,在封建礼制下,两个十几岁的年轻人敢于忤逆父母之命需要有多大的勇气?需要经过怎样的抗争?

不知道陆游是如说服家人让自己娶了唐婉的,婚后陆游跟唐婉夫妻恩爱,琴瑟和鸣,两人有过一段甜蜜的时光。

但陆母因为担心陆游沉溺夫妻情爱而失去青云之志,又因算命先生说唐婉命中克夫,轻则影响仕途,重则性命难保,于是棒打鸳鸯,强行让陆游休妻。

母命难违,陆游自此与唐婉了断情缘,一别两宽。

二人分离后,陆游在陆母的安排下娶妻纳妾,唐婉也被家人许配给了南宋宗室赵士程。

赵士程对唐婉温柔相待,两人生下了一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

造化弄人,八年后,陆游与唐婉在沈园巧遇。久别重逢,往日的种种情景历历在目。陆游心中悲痛,在沈园的墙上写下《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看到陆游题在墙上的词,泪如雨下,并依韵附和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沈园一别,唐婉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而陆游投身军旅,征战沙场,“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直到68岁时,陆游被秦桧罢黜,告老还乡,重游沈园,看到当年自己题在墙壁上的《钗头凤》,遂作《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小序云: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

重回旧地,伊人已逝,“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陆游75岁时,再游沈园,此时唐婉已离世近四十年。物是人非,陆游作《沈园》二绝。

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一句“曾是惊鸿照影来”,凄苦不忍多读。陈衍《宋诗精华录》 评此《沈园》二绝 :“古今断肠之作,无如此前后三首者。” “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年论,不可无此诗。”

八十一岁,陆游从梦中醒来,作诗《十二月十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两绝》。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鏁(suǒ)壁间尘。

八十四岁,陆游最后一次来到沈园,作《春游》,诗中写道:“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感叹与唐婉的爱情就像一场幽梦。

古稀之年的陆游频频记挂沈园,怀念唐婉,正可谓是: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一年后,陆游辞世。

陆游的婚姻悲剧造成了他个人爱情之不幸,离婚后唐婉有赵士程相伴,让陆游稍感心安。自沈园偶遇题下《钗头凤》之后两人也再无瓜葛。陆游后来写的与唐婉有关的诗词都是在她去世以后。

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陆游一直都深爱着唐婉,那种曾经拥有却不能一起终老的遗憾伴随着陆游的后半生。

在陆游身处的宋朝,忠孝仁义大过于性命,休妻实属被逼无奈,只能将自己深爱的女人藏于心中,个中滋味又有谁人知?

相对而言,赵士程虽然对唐婉不错,但唐婉只是赵士程的一个小妾而已。如此,到底谁更可怜?

标签: 陆游钗头凤赵士程唐婉沈园

更多文章

  • 赵士程陪唐婉在沈园游玩,不料,一场偶遇一首情诗,竟酿成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往昔文史阁标签:唐婉,陆游,沈园,情诗,赵士程,宋太宗

    1147年,新婚夜,赵士程敬完酒回来醉醺醺地,搂住唐婉耳旁说:“娘子,我们安寝吧!”只见唐婉低下头,娇羞的说:“不急,喝碗醒酒汤吧!”谁知,赵士程喝完酒昏睡过去了。赵士程是宋太宗icon赵光义的第五代玄孙之子,为人谦和,一表人才。可是如此身份显贵之人却对唐婉一见钟情。一天,赵士程钦佩陆游icon的才

  • 唐婉、陆游和赵士程,这三位的爱情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吗?

    历史解密编辑:清晨的彩虹呦呦标签:陆游,唐婉,赵士程,钗头凤,小陆,李清照,历史学家,科学家,香草,声乐

    在800年前,有三个人用他们饱满而又短暂的一生演绎了一段爱情。每一段甜蜜婚姻都伴随亲人的祝福和两人对未来的憧憬而来。我们的女主唐婉,南宋时期一大美女,自幼文静灵秀。她是陆游表妹,是李清照家亲戚,家庭背景也算一流的。女主与陆游打小就一起玩、一来二往、暗生情愫,对上眼了。于是陆游禀告父母,孩子大了,看上

  • 分手7年的陆游和唐婉重逢,赵士程主动避开,却把妻子推向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唐婉,陆游,赵士程,钗头凤,王安石

    分手7年的陆游和唐婉重逢,赵士程主动避开,却把妻子推向死亡秋秋历史苑2022-09-0219:15湖南关注1155年,分手7年后的陆游和唐婉在沈园再次重逢。大度的赵士程递给妻子唐婉一壶酒,鼓励她主动和陆游饮酒作别。没想到,这一举动却让他和妻子阴阳两隔。赵士程出生在皇亲国戚之家,是宋太祖玄孙赵仲湜之子

  • 世人只知千古绝唱钗头凤,却不识情深似海赵士程!

    历史解密编辑:苍樱拍子标签:唐婉,陆游,思念,沈园,赵士程,钗头凤,古典乐

    1147年,陆游忍痛休掉唐婉,一转身,却迎娶了一妻一妾进门。唐琬也改嫁皇室后裔赵士程,备受宠爱。谁知,本来已无瓜葛的两人,再次因为一次偶遇,一首钗头凤,使得唐婉命丧黄泉!新婚夫妻,恩爱两不疑唐家和陆家是世交,因此陆游和唐婉从小就相识,年龄相仿的两个人常常在一起谈诗论画。双方父母看他们情投意合,于是便

  • 赵士程十年深情唐婉,终不敌陆游一首《钗头凤》:如果爱请深爱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唐婉,陆游,赵士程,钗头凤,董鄂妃,沈园

    大婚当晚,新郎与宾客喝了挺多酒,他踉踉跄跄走进新房说:“娘子,请原谅我回来晚了。”唐婉厉声道:“你当日弃我,今日又怎么说来晚呢?陆务观!(陆游)”唐婉说完就意识到失言了。新郎并未在在意,他斟了一杯酒,敬唐婉,真诚地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希望我们今后生活幸福。”这位大度、深情的新郎就是唐琬的第二

  • 南宋最后一个公主——理宗爱女瑞国公主和她的婚姻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意国倾城标签:皇帝,理宗,太子,夫婿,南宋,贾似道,杨太后,瑞国公主,平民百姓,周汉国公主

    对于宋朝的公主们,现代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在靖康劫难中遭受金人蹂躏的可怜女性。当然对于把自己的亲人出卖给异族侵略者的徽宗、钦宗等人,怎么样切齿痛骂都不过分。但赵宋的公主们,其实是有理由得到更多的敬意的。因为与前代的李唐公主比起来,赵宋公主不说个个是道德完人,但大多当得起贤良淑德的评价,比起那些软

  • 浑浊时代中的清流:北宋“殿上虎”刘安世九死一生的谏官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刘安世,司马光,宋哲宗,宋神宗

    谏官制度是宋代中央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谏官本意是监察百官,正气清风,然而作为谏官,尤其是敢于直言的谏官绝大多数在仕途上都极近波折,甚至九死一生。 选择成为谏官,就意味着选择与死亡相伴。 刘安世,被人称为“北宋最后一名直言谏官”,从他的遭遇中可见作为敢说真话的谏官是多么的不容易。刘安世像 刘

  • 《说英雄谁是英雄》一集之内,下线两大反派,刘安世成大结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白公子探剧标签:说英雄谁是英雄,刘安,王小石,义弟,剑法

    武侠片一直都备受欢迎。毕竟没有人不想成为无所不能的救世大侠。提起大侠,便不得不说起英雄,大侠个个都是英雄,但英雄却并不一定是大侠。所谓大侠是指那些通过自身力量帮助他人的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的,且具备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勇气、道德仁义,有大作为的人。而英雄则是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有英勇品质的人。在热播剧

  • 金末女豪杰杨妙真,凭梨花枪法被戚继光奉为“一代枪神”

    历史解密编辑:秋天的雨呀雨呀标签:杨妙真,戚继光,李全,起义军

    宋元之交,金兵下汴州,烧杀抢掠,韩侂胄主持“开禧北伐”,山东好汉们纷纷起义。其中有一支红袄军,首领杨安儿遇害后,妹妹杨妙真凭一杆梨花枪,招揽红袄军旧部,成为新首领,也称“四娘子”。红袄军,其实是“祆教”的变种,即《倚天》中的明教总教。民间众多起义军都打着拜火教的旗号造反,安禄山、方腊都曾做过祆教教主

  • 结党营宋(十五)宋神宗下令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宋神宗,吕惠卿,新法,王安石,宋仁宗,宰相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了被罢废的边缘。当时宋神宗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一方面是来自于以冯京为代表的保守旧党势力的逼迫,他们甚至请出了后宫的曹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