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苏洵止步秀才,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苏洵止步秀才,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骅骏老师张 访问量:2823 更新时间:2024/1/16 0:38:46

高考临近,想起了古代的科举考试。

昨天有人问我,高考有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古代有秀才、举人、进士和状元,古代的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位?

古代读书人先考童生,而秀才,而举人,而进士乃至状元、榜眼、探花。

古代读书人最初的考试目标就是童生。考上了,才可以称之为“童生”。

童生考试也不容易,需要通过县试、府试才能取得,有人误认为通过了县试就是秀才,错,只有童生通过省里的科试,也叫院试,才能算是秀才及第,有了最初的功名。

因此,童生的目标是考取秀才。

如果读书人取得秀才及第就不得了啦,这时读书人走到哪里都会被高看一眼。

秀才也分为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可入县、府学院学习深造,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一般不被推荐参加乡试。

中了秀才,下一个目标就是举人。

秀才只有通过了乡试,才能成为举人。

说是乡试,规格也是省级的考试。虽然乡试由省里组织,但主考官由朝廷委派主持,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在秋天进行,因此也称“大比”或“秋闱”。

咱们常说中举了,就是成举人了。从秀才到举人,这一台阶非常之难,古代读书人绝大部分止步于秀才,有的人复读一生也中不了举人,比如苏轼苏辙的老父亲苏洵,儿子们都考上进士了,他也没有考上举人。所以感慨道:“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

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秀才没有做官的资格,可以开设私塾教书育人,等于考取了一个“教师资格证”。

而举人除了享有秀才的优惠特权外,已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并享有了一定的俸禄,社会地位就更高了。

举人下一个目标,就是考进士。

中举后更高一级的考试是会试,在京城举办,俗称为进京赶考。

举人进京参加会试,朝廷给予路费盘缠,并为其提供车辆,所经地方有为其提供食宿保卫的责任。

会试,三年一次,一般会在农历二月初举行,称春闱或礼闱,一般会录取二百到三百人,第一名称会元。凡是通过会试登上正榜的人,不出特殊情况,一般都能成为进士。

会试还不算最高级的考试,还有一个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那些通过会试考试的正榜进士们参加这个殿试。

明清时期,殿试内容考试时务策论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个,临时呈皇帝圈定。

殿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会试考试第一的会元,这时也不一定能成为状元,至于谁能成为状元,一看策论水平,二看皇帝心情,三看自己的运气。

科举考试不像今天的学制教育考试,那都是千里挑一甚至是万里挑一的,是很难很难的,比现在的考试难多了。但却是寒门学士唯一的进阶渠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科举考试与我们今天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博士考试有类似之处,但也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只谈学历学位,那秀才就相当于今天的中学生,举人相当于今天的大学生,进士则相当于今天的硕博生了。

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我们多是在舞台上或书本里获得认知。

咱们熟悉的,一个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他读书读废了,一个穷秀才,考不上举人,沦落到偷书的地步了。

一个是吴敬梓笔下的范进,也是一个穷秀才,考到中年好不容易中了举人,高兴坏了,喜疯了,因为太不容易了,一步登天,心理承受不了。

还有一个是清末名臣左宗棠,他倒是考上了举人,但是始终考不上进士及第,后来虽然做到了巡抚,但是心有不甘,还向慈禧太后嚷嚷要参加会试。

还有一个是曾国藩,他是进士及第,是清朝的名臣,人们把他跟孔子,王阳明一并提起,被称为“两个半圣人”,曾国藩算是半个圣人。

还有一个状元是陈世美,考上了状元后,被招为驸马,抛弃了结发妻秦香莲,最终被包拯给铡了。

还有就是宋代有名的“三苏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也是个大文豪,写了《六国论》,但是他科举不顺。据说他27岁才开始读书,中了秀才后,再也上不去了。

1056年,苏洵带两个儿子进京赶考。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考中第,一门同中两进士,轰动京师。老父亲苏洵还是一个“大白丁”。

苏洵回想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寒窗苦读,屡考屡败,无一功名,没想到一个“学渣”却教出了两个学霸。

他写诗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说起来,古代的科考和今天的高考,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考试相对的公平,无论贫贱富贵,分数优先。考试是改变命运的机会,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有一点感慨:只要肯努力,鲤鱼也可以跳龙门!祝福今年的莘莘学子都能够考出好的成绩,实现鲤鱼跳龙门的人生理想。

更多文章

  • 少年当志强 奋进新征程 苏洵中学少年学子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云讯标签:二十大,苏洵,团员,团课,少先队员

    少年强则家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当代中国青少年生逢其时,学习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为了深入学习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推进学校“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的发展,11月18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苏洵中学校团委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团课学习。团校教师陈星主讲,青年教师、团员同学、入团积极分子和部

  • 苏洵为何给两个儿子取名都有车?苏轼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金英说历史标签:苏辙,苏洵,苏轼,欧阳修,黄庭坚,散文家,拨弦乐器

    相信对于唐宋八大家,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苏轼和苏辙这一对亲兄弟吧。首先呢,我们来看一下他和弟弟为何分别名为“轼”和“辙”的原因吧。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古代是极重取名的,作为一代文豪的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自然也花了不少心思。苏洵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这中间又有什么

  • 苏洵小学举行2022秋季开学典礼

    历史解密编辑:眉山教育在线网标签:苏洵小学,新学期,新学年,老师

    9月1日上午,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喜迎二十大 筑梦向未来”2022秋季开学典礼,拉开了新学年学习的序幕。因疫情防控需求,此次特别的开学典礼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全校师生在教室观礼,也吸引了不少家长朋友一起“云”享开学,“疫”样精彩,“童”样欢乐。同学们高唱国歌,饱含着对新学期的憧憬和希望;同学们举

  • 苏洵义利观对苏轼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想去北极洲标签:茶,苏洵,苏轼,苏辙,易传,朱熹,儒家,香草,义利观,齐特琴类

    苏洵肯定“义”的道德要求,认为“义”是行为规范,并且可以矫正天下人的不正之心。“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苏洵认为,将“义”作为道德标准虽然可以匡正天下人之心,但是只言“义”而没有“利”,就是“徒义”,就成为圣人戕害天下的利器。苏洵以伯夷、叔齐为例,说明“徒义”的危害:“伯夷、叔齐殉大

  • 历史上的今天:北宋文学家苏洵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古次伍牛爱音乐标签:苏洵,苏轼,苏辙,杜甫,李白,谥法,诗人,宋朝,千古名句,北宋文学家

    1066年5月21日,北宋文学家苏洵去世。苏洵,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皆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苏洵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类似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一直到二十七岁

  • 苏洵:一个学霸父亲的自我修养

    历史解密编辑:半卷诗书一窗月标签:苏洵,苏辙,苏轼,杜甫,李白,宋仁宗

    半卷诗书一窗月每天七点,为你读诗诗词曲赋,名著散文作者:蘅苒楚予微茫(ID:HY-chuyu1)原创可能最近在知乎看到好多熊孩子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育儿经验”学霸的养成经验分析:看曾经的学渣爸爸苏老泉如何成功逆袭,培养出一双文豪儿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朱德同志在

  • 苏洵小学办学共同体开展英语学科教研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眉山教育在线网标签:教学,教师,新学期,苏洵小学,英语学科,教研活动

    为促进苏洵小学办学共同体各学校的交流合作,提升“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5月19日,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共同体在尚义镇小学开展了2023年春季学期英语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尚义小学郭雅欣老师和象耳小学蒲晓莉老师分别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两位老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带来

  • 苏洵:没有文凭也是人生大赢家,布衣一生却培养出两个天字号学霸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苏洵,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布衣,六国论

    苏洵:苔藓深三径,衣冠盛一门对苏洵的认识当然来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名词“三苏”,说来真是不好意思,对苏洵的文章,以前只读过他的《六国论》,至于其他便一概不知了,为写今天这篇文章,找来一堆他的文章和诗作恶补,遂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 大争之宋(二九)苏洵将两个儿子教成文豪,为何自己科举考不上进士?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苏洵,欧阳修,科举,进士,苏轼,科举考试

    北宋时期是中国古文化的巅峰,是中华文化最灿烂耀眼的时期之一。这个时代出了很多的文豪,三苏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们父子不但引领了古文化运动,还留下很多经典篇章,对未来数百年的古代语言文学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苏洵作为苏轼和苏辙的父亲,在当时的评价也非常高,受到文魁欧阳修的推崇。当时在历史上苏洵

  • 祝贺!东坡区苏洵小学两个节目在眉山市首届文艺新作大赛中获奖

    历史解密编辑:云讯标签:苏洵,东坡区,苏洵小学,眉山,眉山市

    近日,由眉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教体局联合发起的首届文艺新作大赛圆满落幕。本次文艺新作大赛历时8个月,自今年3月大赛启动以来,全市共有参赛作品63个,入围决赛作品44个,其中由东坡区教体局选送的苏洵小学原创独幕剧《橙黄橘绿》和原创歌曲《月光的思恋》进入决赛,分别荣获本次大赛语言类和音乐类节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