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听闻孔明打败夏侯楙大军,已失三郡,令大将军曹真为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引军二十万来渭河阻击蜀军。两军对阵,司徒王朗约孔明阵前对话,王朗夸夸其谈,大吹曹氏父子功德,劝降孔明。孔明以理力争,怒骂王朗助逆贼,罪恶深重,天地不容。王朗听罢,气满胸膛,撞死于马下。
王朗为何想劝降孔明?
- 王朗自不量力,心高气傲。司徒王朗在大魏是三朝元老,地位崇高,为大魏作出巨大功勋。王朗想劝降孔明,是自不量力,书生气高。
- 王朗自以为是,轻视孔明。王朗自以为是,当魏蜀两军对峙,王朗在军事会议上,对曹真言:"来日可严整队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自退。"王朗小看孔明了。
孔明为何能骂死王朗?
- 孔明才高八斗,巧舌如簧。孔明才智高,口才好。赤壁之战前期,在刘备势弱时,孔明孤身前往江东,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合刘备共同对抗曹操。现在,孔明与王朗打口水战,王朗根本不是孔明的对手。
- 孔明占汉室大义。曹丕废汉献帝,篡位为大魏皇帝,刘备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继承汉室大统,占天下大义。王朗早年为汉臣,改投效力曹魏。名义上是助贼谋逆。
- 王朗年老体衰,心理抗击能力差。王朗亲身经历四朝,年纪大,身体状况不佳,心力弱,心理抗击打能力差。
- 王朗可能有心疾。王朗被孔明一骂,气不过,坠马撞死。王朗可能有心脏病,被孔明一气,气不过,心脏病发作,撞死马下。
曹真将王朗尸首,用棺木盛贮,送回长安。魏军副都督郭淮向曹真献计,认为蜀军必趁魏军治丧期间,今夜来劫寨。建议曹真分兵四路,分两路趁蜀兵前来劫营,兵力空虚,偷袭蜀营。另两路埋伏魏寨左右两边。曹真大为赞同此计。孔明料到敌军军事布置,将计就计,令赵云、魏延引军前往山脚后路,远远下寨。等魏军前来劫营,让魏延守山口,赵云引军杀回,遇魏军,放其过,乘势攻击,让魏军自相残杀。又令马岱、王平、张翼、张嶷四将埋伏寨外,伺机攻击魏军。魏军中计,孔明大败魏军,曹真整合军队,向西羌国求助。
孔明打败魏军的原因。
- 孔明料事如神,料敌机先。孔明料事如神,料敌机先,当曹真采有郭淮的反蜀军夜袭偷营计时,孔明早推断出蜀军的军事布置。郭淮懂军事韬略,但按常规兵法推理出发思考军事对策。孔明计高一筹,想多一层,将计就计,排兵布阵,等待魏军自投罗网。
- 魏军没出色的军事参谋人才。魏军兵精将广,兵力众多,只是缺少出色军事谋士。没有出色的军事参谋的军队,兵将再强,也发挥不出威力。
西羌国主彻里吉,收到魏将曹真的求救书后,令雅丹、越吉两位元帅起羌兵十五万,带着大量的战车,征讨蜀军。双方大战,羌兵以战车阵,打败蜀军。孔明察看羌兵的铁战车后,利用雪天,道路白茫茫一片,挖好陷阱,引诱羌军来攻,羌军中计,大都落于坑堑之中,铁车车速快,难收止,羌军自相践踏,孔军数路大军齐出,围杀羌军,越吉元帅被关兴所杀,雅元帅被马岱所擒。孔明释放雅丹与俘兵,交还军备,让雅丹回国与羌国国主言,两邦愿结盟好。当曹真听到蜀兵拔寨起程,认为蜀军被羌军打败,撤军回国。曹真引军追袭,又中孔明的埋伏圈,魏将先锋曹遵、朱赞战死,曹真、郭淮引残军逃脱。
孔明打败羌军的原因。
孔明利用雪天,挖掘陷阱。羌军的铁车沉重坚固,刀枪不入,蜀军吃过一次亏后,坚守不战。孔明察看铁战车后,看天将下大雪,选择位置,挖好陷阱,利用大雪遮盖陷阱。
孔明以身作饵,引敌军来攻。姜维引军与羌军作战,诈败回寨,羌军乘胜追来,只见寨内空空,只闻鼓琴声。雅丹丞相认为此乃孔明的虚张声势,引军来攻,孔明携琴上车,望寨后走,雅丹令大军追袭,又见姜维兵在雪地上奔走,越吉元帅令羌军加速追袭,中计落入坑堑,被蜀军围杀。
羌军轻敌大意。羌军对蜀军初战告捷,当姜维诈败后,乘胜来攻,面对蜀军的军事布置。羌军丞相雅丹轻敌大意,认为孔明虚张声势,令大军追袭,中计落败。
曹真军败,向魏主乞援兵,太傅钟繇举荐司马懿领军出战蜀军。魏主曹睿无良将可出战的情势下,起用司马懿掌军出征蜀汉。司马懿开始走向战场,与孔明斗智斗勇,当世两大顶级军事谋略家,开始正面交锋。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