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随鲁肃来江东商谈联合抗曹事宜,面对曹操"百万"水陆大军压境,江东文臣主张降曹,江东老将主张抗曹,军中少壮派降曹与抗曹各占一半,江东之主孙权犹豫不决。孙权想抗曹,担心曹军军力强盛,江东打此战无胜算,心中矛盾。孔明舌战群儒,辩得群儒无招架之力,说服孙权抗曹。孙权问询周瑜,孔明以曹操的铜雀台,曹植的《铜雀台赋》来说明曹操此举欲得江东二乔,大乔是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激怒周瑜抗曹,周瑜勃然大怒,坚定对曹作战决心。
江东文臣为何主张降曹?
以张昭为首的文臣,以自身的家族利益考虑,面对曹操的"百万"大军,觉得以江东的兵力不可能打败曹军。他们不想整个家族利益与东吴共存亡。
江东老将为何主张抗曹?
以老将黄盖、程普、韩当为首的老将,他们是孙氏白手起家的扶龙功臣。整个江东基业,是他们这些老将与众老卒付出无数鲜血与牺牲打下来的,他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基业,不想拱手让给曹操。
孙权为何始终想抗曹?
孙氏是江东的掌权者,孙氏集团是江东最大的利益集团。如果孙权投降曹操,孙权会得到有名无实的高官厚禄。然后,曹操会慢慢削弱孙氏的权力,最后,孙氏集团有名无实,任曹操摆布。刘琮与蔡夫人降曹操,不到一个月,就被曹操暗杀了。
孔明舌战群儒,辨得群儒哑口无言,说明孔明占大义,学识渊博,口才了得,分辨说服能力强。
面对信心不足的抗曹的孙权,周瑜向孙权分析曹操所谓的"百万"大军虚实及缺点。
周瑜言,曹军有四忌:
周瑜又向孙权言曹军的结构与数量。
- 中原军力十五六万,己是疲军。
- 袁氏旧军七八万,多有不服。
- 荆州军力二十八万。
周瑜对孙权分析曹兵的结构数量与缺陷,说明周瑜有出色的军事才能,知己知彼。
周瑜发觉孔明料事如神,观察入微,才学奇高,日后必为东吴之后患。欲杀孔明,鲁肃以曹贼未除,先杀贤士,是铲除自己的力量为理由,说明周瑜勿诛孔明。鲁肃建议令孔明的亲兄诸葛瑾招降孔明。孔明知道兄长来意,反而先说服兄长投靠刘备,其兄无言以对,离去。
周瑜说明孔明率军偷袭曹操粮草重地,欲借曹军杀孔明,孔明识破他的奸计,向鲁隶言,江东流传鲁肃善打伏击,周瑜善打水战,不能打陆战。激怒周瑜欲引军偷袭曹军粮草重地,孔明要鲁肃转告周瑜,曹操必有重军把守粮草重地,此去必危。周瑜见孔明如此厉害,更想诛杀他,鲁肃劝他以抗曹大业为重。
刘备令糜竺来访江东,欲探听虚实,并叫他与孔明回江夏。周瑜跟糜竺言,请刘备来访江东,商议军情,实则想杀刘备,以除后患。刘备与关羽来见周瑜,两人相谈甚欢,周瑜见关公在旁边,不敢动手。孔明见刘备后,约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叫子龙来接他。曹操与周瑜首次水战,曹军败,东吴水军小胜。
周瑜为何几次想杀孔明?
历史上的周瑜不是气量小的人,周瑜也没有要杀孔明。《三国演义》里的周瑜被描定成一个肚量小,军事才能一般,忠心为国,看见孔明屡次比他技高一筹,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如他,整个东吴无人是他的对手,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孔明一定会是东吴的大敌,不除掉孔明,以后东吴会很危险。
孔明料中周瑜的暗杀动机,孙权的心理变化,都充分说明孔明料敌机先,识人本事高强。
周瑜夜探曹营水军,见曹操水军军寨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般居于外为城郭,小般居于内,可通往来,晚上灯火通明,军卒在训练水战。周瑜知道曹军的水军都督熟悉水战,是东吴此次大战的大敌,得知是荆州水军的蔡瑁、张允,想设计诛杀此二人。
周瑜的同窗蒋干,立功心切,向曹操请令前来江东说服周瑜来降,曹操大喜,置酒为蒋干送行。
赤壁之战,前期战争已经开始,双方勾心斗角,互探虚实。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