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宗敏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刘宗敏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488 更新时间:2024/1/2 18:00:32

古往今来农民起义虽然烜赫一时,但多数却只是昙花一现,其中名气最盛的当属李自成。自起义起他的军队势如破竹攻入北京,逼死崇祯皇帝,建立大顺政权。不过他的手下刘宗敏强抢陈圆圆致使吴三桂怒发冲冠,与清军联合灭掉了大顺,那么罪魁祸首刘宗敏又是何下场呢?

吴三桂本已归顺李自成,但因此事又转降清军与多尔衮一道合击李自成,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山海关大战。李自成指派刘宗敏前去应战,不料刘宗敏反驳凭什么李自成一人在京城坐享荣华富贵,要一起去才算公平。李自成不得已只能亲自应战,但难抵敌军气势汹汹,很快铩羽而归。此战也奠定了清兵入主中原的基础。自此之后李自成便携军队西逃亡,几次交战也是溃不成军,连根据地都不得不拱手让人。

李自成眼见清军来势汹汹,而己方又难以与其抗衡,便想另辟蹊径效仿南宋,寻江南这块安稳之地作为根基,养精蓄锐后再次反击。于是下令兵分两路撤出西北,去江南会师。当时李自成和刘宗敏所率领的便是东路军,试图赶在清军前占领江南。

攻占江南的策略虽然不错,但此时的大顺军队却在追击下节节败退。整支队伍只是仓促之间的半成品,士兵之间缺乏配合又没有统一的信仰。对于护卫大顺政权并非忠心耿耿,而将领又多是凭作战勇猛而被提拔的,在战术方面又相对薄弱。因此大顺军队很快被清军击溃,刘宗敏以及李自成的叔父和后宫家眷悉数均沦为清兵的阶下囚,除了军师宋宗献凭花言巧语逃过一劫,刘宗敏以及李自成的两位叔父都被清军当场斩杀。对大顺政权建立居功甚伟的刘宗敏就这样被仓促杀害。

刘宗敏一代悍将死于逃亡途中,算是一个悲剧人物。很多人认为其罪有应得,不该因区区美色就招惹吴三桂。殊不知吴三桂的反叛却并非如此简单,关于他反叛的原因要么是为红颜冲冠一怒的浪漫主义,要么是因家父被李自成所害的现实主义,这些说法都各有拥簇之人。

但若细思吴三桂在清人入主中原后的种种作为,他为人老谋深算的性格就连康熙都不敢轻易对他下手,决不像是冲动之辈,陈圆圆更像是吴三桂借机扩充自己利益的借口。毕竟跟随李自成的话吴三桂仅仅是个识时务的大臣罢了,而放清军入关他却是开国之臣。虽然可能会因数易其主被提防,但他有功勋在身绝不会被亏待,比起跟着李自成结果可能会更好。

这样看刘宗敏也不过是朝代更替下的炮灰,虽然灿烂一时但却最终随短暂的大顺政权一起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近年有人自称为刘宗敏的后代,表示刘宗敏当时并未身亡,只是隐居起来不问世事,但这种说法还是说服力较小。

标签: 刘宗敏陈圆圆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政君和吕后曾经十分相似,最后却点被情敌翻盘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政君,汉朝,吕后,野史秘闻

    在中国后宫历史上,吕后就开启了血腥残暴的先河。她是有所记载的第一个皇后,却没有能够以身作则,母仪天下,反而在刘邦驾崩后,仗着太后的身份,对于后宫的嫔妃多加杀戮。特别是最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了人彘,成为了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妃子。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贵为赵王,也被吕后毒死。吕后心狠手辣,专权擅政

  • 三国时期诸葛亮生前最器重的接班人是谁?真的是姜维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在诸葛亮的《出师表》中,特别强调了这样一句话——“将

  • 东汉末年时期,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曹操对许攸动了杀心?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能打赢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估计当时也没几个人能相信。不过曹操兵少,为什么能击败袁绍的部队呢?其实曹操如果选择正面硬碰硬的话胜算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运用得当的计谋才能让曹操占据上风。所以当时谁是获胜的最大功臣呢?起码袁绍的这个手下是帮了曹操一个大忙,只不过后期他也没得到一个好的下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

  • 楚汉战争:对实现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楚汉战争是指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初至高祖五年(公演前202年)十二月,历时4年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公元

  • 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制度下,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地带,它就是官僚阶级的领导者,宰相。宰相一职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秦朝时它叫做丞相,汉朝时称作相国,不过不管是什么称谓,它们同属于宰相制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宰”,不过当它作为官僚领袖的身份出现时,已经是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宰相就是管

  • 董卓的出身有多尴尬?极力拉拢大臣却被瞧不起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卓,三国,野史秘闻

    董卓崛起于东汉末年,一度成为掌控汉朝中枢,左右朝局的权臣,但他在历史也是留下了暴虐的标签,倒行逆施,将东汉进一步拖入深渊之中,但其实,董卓从默默无名到入主京师,从他的所做所为上来看,他是一个想要干些大事,不过错把地方治理经验直接硬搬到全国的粗暴之人。董卓的崛起是在东汉国力衰弱,边疆少数部族逐渐侵扰之

  • 颜真卿有多衷心?详解颜真卿忠至灭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颜真卿忠至灭身的故事。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

  • 刘协去投奔了刘备,刘备会协助刘协重现登上帝位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协,刘备,文史百科

    汉献帝刘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比较悲惨的皇帝,身为皇帝之尊的他,从8岁登基以来,先后历经董卓、李傕、曹操、曹丕四人的挟持,只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得最好,所以天下皆知。而后当曹丕篡夺他的帝位时,他已经39岁,人生的大好年华已经过去大半。不过不同于《三国演义》,刘协并没有被曹丕暗中杀害,而是将他封

  • 夷陵之战蜀汉为什么会惨败?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夷陵之战,三国,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蜀汉为什么会惨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各方诸侯为了争权夺利彼此攻伐,自然免不了爆发激烈的冲突。提起来三国中最重要的战争之一,就不得不提对于后期局势最有影响力的夷陵之战。众所周知这是蜀主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主动兴兵攻打东吴,

  • 为什么清朝的大臣“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皇上赏饭的正式说法是:赐宴。按照我们很多人的想象,大臣若是能够得到皇上的赏饭,应该算的上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了。然而事实上,皇上赏饭其实对大臣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清朝时期,皇帝举行的例行赐宴,除了建元定鼎宴外,还有元日宴、冬至宴、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