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楚汉战争:对实现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楚汉战争:对实现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4/1/19 7:23:19

楚汉战争是指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初至高祖五年(公演前202年)十二月,历时4年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按照原来楚怀王的约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入咸阳,理应王关中,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正月,项羽阳尊怀王为义帝,徙于郴。二月,分天下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肾,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乘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历史评价

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对项羽的评价

项羽摒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分封制,恢复战国时期的封建割据,疆土分裂,天下不能真正统一,埋藏战争隐患。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为什么项羽失败了?项羽不会知人善任,不信任手下,不爱听意见,又吝于封赐,不会识别和笼络人才,以致韩信陈平英布等先后归汉,不善于团结利用反汉同盟,致使魏王豹、代相夏说、赵王歇与楚各自为战,魏、代、赵国相继灭亡。且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不会抓准时机,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哄。

他嗜杀残暴,坑杀20万秦兵、屠掠咸阳、弑杀义帝,大失人心。时有人谏言建都关中,他不听而烹杀谏者,误中陈平离间计,致使谋士范增愤而告退。平定齐国叛乱后,杀戮过重以致齐地复叛。不都关中,放弃形胜之地。他分封不公,导致诸侯叛乱,疲于应付。又封秦朝三个降将于关中,因曾坑杀20万秦兵,三秦王在关中很难立足,以至汉军得以轻松平定三秦。

时刘邦先入关中,派兵守住函谷关,抗拒诸侯。本来项羽已经准备灭掉刘邦,就因为项伯说情就放了他。鸿门宴上,形势有利,只要他一声令下,刘邦就必死无疑,可他优柔寡断,迟迟不发令。所以项羽失去了所有有利的时机,“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因此,项羽败给了刘邦。

对刘邦的评价

刘邦则是海纳百川,只要说得有道理,他都会听。他善于笼络利用诸侯以及手下将领,大家乐为其效命,韩信为齐王时,楚使说齐王韩信不反可略见一斑。

对韩信的评价

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定魏王豹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其还定三秦之战暗渡陈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井陉之战拔帜易帜、背水一战;潍水之战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敬借荐。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废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制度下,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地带,它就是官僚阶级的领导者,宰相。宰相一职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秦朝时它叫做丞相,汉朝时称作相国,不过不管是什么称谓,它们同属于宰相制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宰”,不过当它作为官僚领袖的身份出现时,已经是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宰相就是管

  • 董卓的出身有多尴尬?极力拉拢大臣却被瞧不起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卓,三国,野史秘闻

    董卓崛起于东汉末年,一度成为掌控汉朝中枢,左右朝局的权臣,但他在历史也是留下了暴虐的标签,倒行逆施,将东汉进一步拖入深渊之中,但其实,董卓从默默无名到入主京师,从他的所做所为上来看,他是一个想要干些大事,不过错把地方治理经验直接硬搬到全国的粗暴之人。董卓的崛起是在东汉国力衰弱,边疆少数部族逐渐侵扰之

  • 颜真卿有多衷心?详解颜真卿忠至灭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颜真卿忠至灭身的故事。建中四年(783年),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卢杞建议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唐德宗李适同意。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

  • 刘协去投奔了刘备,刘备会协助刘协重现登上帝位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协,刘备,文史百科

    汉献帝刘协,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比较悲惨的皇帝,身为皇帝之尊的他,从8岁登基以来,先后历经董卓、李傕、曹操、曹丕四人的挟持,只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得最好,所以天下皆知。而后当曹丕篡夺他的帝位时,他已经39岁,人生的大好年华已经过去大半。不过不同于《三国演义》,刘协并没有被曹丕暗中杀害,而是将他封

  • 夷陵之战蜀汉为什么会惨败?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夷陵之战,三国,战史风云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蜀汉为什么会惨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各方诸侯为了争权夺利彼此攻伐,自然免不了爆发激烈的冲突。提起来三国中最重要的战争之一,就不得不提对于后期局势最有影响力的夷陵之战。众所周知这是蜀主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主动兴兵攻打东吴,

  • 为什么清朝的大臣“不怕圣上召见,就怕皇上赏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皇上赏饭的正式说法是:赐宴。按照我们很多人的想象,大臣若是能够得到皇上的赏饭,应该算的上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了。然而事实上,皇上赏饭其实对大臣来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那么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清朝时期,皇帝举行的例行赐宴,除了建元定鼎宴外,还有元日宴、冬至宴、万寿

  • 开封府的三口铡刀是什么来历?由上古三大邪刀炼制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上古三大邪刀,上古,野史秘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包青天》或者传统的戏剧《铡美案》?传说在开封府放着宋朝皇帝御赐包拯的三口铡刀,被称为青天三铡刀。这三口铡刀分别为: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根据犯人的等级来使用不同的铡刀。龙头铡用来处置皇亲贵族,虎头铡斩贪官污吏,狗头铡杀普通百姓。而这三口大名鼎鼎的铡刀居然来源于上古“三大邪刀”

  • 玄武门之变中被忽视的关键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玄武门之变中被忽视的关键人物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朝长孙皇后贤良淑德,辅佐夫君开创“贞观之治”,被后世称赞为“三代以来,皇后之有贤徳者,唐长孙氏为最”,长孙皇后不仅是唐太宗的贤内助,而且在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中当机立断,拯救了夫君的性命!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玄武门之变并没有因

  • 庞德果然如此的勇猛,既不输给马超,也不败给关羽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庞德,关羽,文史百科

    在三国时期的武将排名中,有很多人认为庞德是当之无愧的超一流武将,在他的面前,张辽、徐晃、两夏侯好像都要往后数。庞德,当年跟随着马超讨伐曹操时出现在演义当中,其人当年和马岱被称为是马超的左右膀臂,在战场上表现也比较英勇,但是对庞德的真实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喜欢庞德的人喜欢借用演义中的两场战役来说事,一是

  • 晋秦崤函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崤函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晋秦,崤函之战,战史风云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晋秦崤函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晋秦崤函之战,发生在周襄王25年(公元前627年)4月。晋楚城濮之战后,中原诸侯立即举行践土之会。会上,晋文公奉周襄王之命称为侯伯,继齐桓公之后领导中原诸侯.此会,秦穆公没有参加。这时的秦国,自秦穆公即位(周惠王18年,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