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乾隆糟蹋的赵孟頫字画,去掉印章后美翻了

被乾隆糟蹋的赵孟頫字画,去掉印章后美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坦腹斋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4/1/22 0:39:36

赵孟頫,元代艺坛领袖

书法超迈唐、宋,承续“二”,

绘画开人画的新时代,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是他学生,

乾隆皇帝是他宇宙第一脑残粉。

赵孟頫的作品有多出名,

从画面上有多少印章和题跋就能知一二。

严丝合缝,强势围观(求人和马的心理阴影面积)

赵孟頫 人骑图

题跋比正图长NNNN倍

赵孟頫 饮马图卷 辽宁博物馆藏

还有天上飘满黑字红印的山水:

赵孟頫 鹊华秋色图

收藏家们每得到字画佳品,总爱盖个印、写点字,留下点自己的痕迹,一些精彩的题字还能为作品本身增色不少,后世也可以通过这些痕迹,推断出字画的传承脉络。大多数收藏家还是比较克制的,题跋不会直接写在原纸上,而是接续在纸张头尾。盖印通常都盖在边角不起眼处,不太会用显眼的大印。

比如这样:

赵孟頫 秀石疏林图

真爱是克制,喜欢就是放肆。有一位赵孟頫的脑残粉——乾隆皇帝,他在书法上专师赵孟頫,喜欢得不得了了,加上他本人又是个印章狂魔(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有500多个),于是,他彻底放肆了…

是的,你永远不知道乾隆在赵孟頫字画上面盖了多少章…

赵孟頫的多幅字画上,都有乾隆老人家的朱印和“墨宝”。先来看这幅开启元四家画风的代表之作,赵孟頫的这幅《水村图》。

引首“清华”二个大字是乾隆帝御笔亲题,光是在自己的题字上就盖了四个章。画面右上角也有乾隆扎眼的大方印。光有印章还不够,旁边一串绵延整幅画卷的题字,也是乾隆的御笔哦!

《水村图》描绘的是他朋友隐居地方的风光,那里有江南山村水乡的平远小景。沙丘低峦,疏树荒村,渔舟出没,远山近物均在烟雨之中。然而被后世加上了这么多印章和题字,原本开阔舒朗的水墨瞬间变得拥挤不堪。

赵孟頫复古画法的代表作 《鹊华秋色图》被加戏加得更加可怕

《鹊华秋色图》

地平线上,矗立著两座山,左侧的“鹊”是济南郊外的鹊山,右侧的“华”则是附近的华不注山。

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

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

整个画面洋溢着牧歌般的恬静气氛。

除了……天空上密密麻麻的字和印,仿佛乌云压地,原本的留白被填得不能再满,那股秋高气爽的意境也被稀释了。

乾隆还对自己的字有着谜之自信,就喜欢在偶像的作品上题字,他的字和赵孟頫的字呈现在同一张纸上,实在是一种残酷的对比。

赵孟頫,二羊图,弗利尔美术馆藏

左侧为赵孟頫自题,右上方为乾隆御笔题字。

鹊华秋色图 赵字

鹊华秋色 乾隆字

赵孟頫的书法华美而有骨力,流利而不甜腻;既有精致典雅的“富贵气”,又不失清新潇洒的“山林气”。

红衣西域僧图 赵字

乾隆的字没有学透赵体精华,圆润有余但坚挺不够,显得绵软而缺乏力度,被嫌为“形似胖昏鸭”。

赵孟頫 红衣西域僧

这些本不属于字画的额外的痕迹,仿佛一片密密麻麻的弹幕,割裂画面,破坏本身的意境,严重干扰了后人欣赏字画。

如果赵孟頫知道自己的心血之作被小粉丝加了这么多戏,还不得气活了。

我这该死

无处安放

的印章啊

《意见薄》

谁能帮我把乾隆同学的“弹幕”去掉啊?在线等…

下面,

是时候真实我们真正的技术了!

大家一起看看“去弹幕”版洗洗眼吧!

颜值瞬间升了十倍!

去掉多余的印章和题字,画面变得清爽干净,人物、动物画背景不再狭促,风景画的空间感一下变得开阔,显得自然和谐、意境悠远,这才是真正的赵画风貌。

征稿启事:坦腹斋公众平台常年广大中青年画家征集国画类稿件,通过便可在平台发布。如有意向,请加张大拙微信 zdazhuo

好汉留步!留个言再走!

更多文章

  • 赵孟頫早年力作《陋室铭》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宋高宗,书法作品,楷书,行书,陋室铭,赵孟頫

    赵孟頫行书 《陋室铭》欣赏卷,行楷书体,纸本纵:49厘米、横:131厘米共19行,计86字,广东省博物馆藏。陋 室 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

  • 字字珠玑|赵孟頫行书《洛神赋》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洛神赋,行书,书法,王羲之,兰亭序

    元代赵孟頫书法长卷《洛神赋》,书于1308年前后。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戊子五月”又题。行书《洛神赋》是赵孟頫书风鲜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的作者是曹植,他以神话中关于宓妃的

  • 赵孟頫小楷《卫淑媛墓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卫淑媛墓志,小楷,楷书,书法,书法作品

    赵孟頫一生留下的书法作品极多,各种书体皆有涉及,他精通诗词歌赋,书法传美名,当前我们所说的赵体字,实际上指的是他的楷书,他的小楷亦精到,下面就分享他的小楷作品《卫淑媛墓志》二版。《卫淑媛墓志》之精微,让世人叹为观止,这幅作品可以说将他的小楷水平推崇到了一个新高度,该作品在法度上不输于晋人钟王二人,也

  • 赵孟頫此作字字遒逸,神韵俱足!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行书,神韵

    请欣赏赵孟頫经典名作《归去来并序》,此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赵孟頫书写此作速度较快,虽以行书为主,间以草法,字字遒逸神韵俱足,笔精墨妙,神气充足。赵孟頫写字有多熟?看看这件作品就知道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赵孟頫这9个字,征服了古今!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书法,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家

    书法的魅力在于美,美才能吸引人,相信你看了这9个字,你一定会爱上书法,感受到书法的魅力。赵孟頫说,学书有二,一笔法,二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010203040506070809初看这个字,你会觉得和《兰亭序》的感觉是一样一样的,这就说明赵孟頫得王羲之

  • 他的书法,得赵孟頫神髓!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郭畀

    郭畀(1280—1335)字天锡,又字祐之别号北山开沙(今江苏省丹徒县高桥乡)人郭畀工书画书法学赵孟頫曾代孟頫书写《松雪斋集》《青玉荷盘诗》卷,元,郭畀书,纸本纵29.3厘米,横56.2厘米,行书郭畀《青玉荷盘诗》卷书法得赵孟頫形骸是元人中师法赵孟頫之佳者结构疏密得宜,笔画劲挺磊落点画精美,运笔娴熟

  • 赵孟頫“拍马屁”也是一流,不信看这幅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行书,楷书,赵体,草书,颜平原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是一代书画大家,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

  • 高清经典 | 赵孟頫《雪晴云散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孟頫,雪晴云散帖,书画,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雪晴云散帖》纸本 立轴 墨书 51.9x24.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望路漫漫。著录书籍: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下册,页1092;"故宫书画录(卷三),第一册,页2。、END—版权声明—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

  • 这是赵孟頫最清爽的字,可谓书学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行书,题诗,书法

    在古代,每当天气日渐炎热,古人没有空调,如何度过酷暑?赵孟頫说:我有纨扇!资料图 象牙丝编织花鸟纨扇,清中期时赵孟頫五十二岁,正是专学二王之法,尽得魏晋风流之时。也许因所书是自家得意之文 ,兴之所致,下笔有神,风骨内含,神采飘逸,姿韵溢出于披拂之间。赵孟頫行书《纨扇赋》清拓本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此帖

  • 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十七帖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王羲之,十七帖,兰亭序,圣教序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完整本的墨迹则仅见台北故宫的这一套。落款时间在延祐三年,六十三岁,也是晚年功成名就之时了。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唐代孙过庭在其所撰《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