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是书法史上一座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然而对于初学者,或者是功力不够深厚的朋友,我们是不建议直接学王羲之的。
因为王羲之现在已经没有真迹传世,再加上书圣高深莫测的书法水平,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但很难理解他的精髓,反而容易误入歧途。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书法入门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一个书法家来作为自己的阶梯。米芾、赵孟頫、王宠这些在王羲之书法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书法高手,都是当下的热门人选,其中最合适的,私以为莫过于赵孟頫。
赵孟頫的书法初学宋高宗赵构,后来又专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又学习李北海,前代优秀的书法家他都学了个遍,练就了“日书万字”的本事。
他凭借一己之力实现了书法的复古,成为了后世的书法标杆,后世700年的书法家,几乎没有不取法赵孟頫的。
赵孟頫晚年将诸家融会贯通,“二王”书法精髓烂熟于心,其书法越到晚年也就越精熟,所以大家在选择赵孟頫书法的时候,也更偏爱他晚年的作品,这件《归去来辞》就是他晚年一件绝妙的行书。
赵孟頫有两件《归去来辞》传世,一件书写于大德元年(1297年),而这一件行书写于延祐五年(1318年),也就是赵孟頫65岁时,和前一件作品差了大约20年时间。
从用笔、字形上来看,他晚年写的这件作品,明显要更加精熟严谨,从容不迫。
赵孟頫完美地继承了王羲之书法圆融、雅逸的风格。这件行书《归去来辞》结体偏于长方,行笔迅疾,笔笔刚健挺拔,再现出“右军如龙”的神韵,当真是积累了五十余年功力才写出的绝世之作。
赵孟頫曾经说“用笔千古不易”,证明王羲之的书法已经尽在他的掌握之中。《归去来辞》就是他在王羲之书法精髓的基础上,创作出的炉火纯青的一件作品。
这件作品揭露了王羲之的书法秘诀,又是墨迹本真迹传世,便于我们窥探起笔和提按顿挫的用笔细节,很适合我们将它当作接近王羲之书法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