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1235年,蒙古骑兵南下与南宋军交战,1276年攻破南宋临安府,南宋政权名存实亡。
三年后,随着厓山海战的战败,南宋灭国。元朝正式独霸天下。从北宋被金国所灭,到南宋被元朝(蒙古所灭)。
整个宋朝都在与外族的战争中度过。宋朝的崇文抑武输掉战争确实不亏,但同为游牧民族的金,又是如何被当时不起眼的蒙古国打败的呢?
弃武从文的金国
正隆六年公元1164年,金世宗完颜雍于辽阳称帝,作为金太祖阿骨打的孙子。纵观金世宗的履历可以说是相当地优秀。
他在位的期间可以说是金朝的黄金时段,先后击败北伐的南宋,又一举收回了上一代完颜亮丢失的土地。又通过同化政策,解决了契丹人的叛乱。
更狠的是为了避免当时蒙古国的崛起,完颜雍制定了“减丁政策”。
什么是减丁?就是完颜雍每隔一年或者三年,率领军队跑到蒙古,对成年男性进行无差别地屠杀,以此来减少蒙古的威胁。
这一做法虽然残暴,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当时蒙古国的崛起。
公元1170年3月1日,这在常人来看并不是什么重要的日子,但在当时各个国家眼里,今天是金世宗完颜雍的生日。
所以包括宋朝在内,很多国家的使臣都要前去庆寿。按照当时的外交礼仪,会特地安排一场南宋与金国的“射弓宴”。
其实射弓宴的由来早在辽国与北宋时期就有。其大概意思可能是双方拿出比较好的弓箭展示技能,并互赠彼此。
所以比赛第二,友谊第一。谁的箭法好,谁射得比较准在辽与北宋时期并不是很注重。但是今非昔比,辽被金所灭,但是与宋的射弓宴被保留了下来。
众所周知,骑马射箭一直是游牧民族基础中的基础,以往金宋两国的射弓宴也都是金国输少胜多,即便输了,也是差距不大。
但是这次的射弓宴的比赛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按照礼仪,参赛的两个人要先按礼数相互敬酒七轮,之后各自换好比赛的衣服在赛场上比赛。
根据史料记载:
“四日乙卯,晴。射弓宴。张倬赐生饯,高蕙赐宴,完颜高赐酒果,完颜仲雄押宴。仲雄于进趋酬应,一无所能,手有雕青细字,盖以射选借官而来。射虽不能命中,而善于发矢,人多服之。酒七行,各分位,换窄衫束带,将出射。宰执遣右司张汝弼传语,问俘掳人事。即退,使副及馆伴射弩,仲雄射弓。”
什么意思呢,就是两边人有人兑酒,有人兑甜品,有人押宝。结果金国的这个人,除了姿势没的说,但是毫无准度。
另外《金史》记载当时的情况:“宋使中五十箭,压宴者中七。”
这个结果让一向以骑马射箭自居的金国颜面扫地。
从这里其实能看出来,当时的金国在完成统一后,很多原有的属性都趋于汉化。毕竟能呆在城市里享受,就不会再去留恋以前骑马游牧的生活。
不过可能此时的金世祖完颜雍还没意识到这种情况。他要知道就不会有后来的射弓宴上:
“宋使中97,金使自中午至黄昏,皆脱箭。”
要知道那名参与比赛的金国使臣,是当时的皇家护卫长。相当于如今总统的贴身保镖。
所以从这里其实不难看出。当时的宋朝军事实力其实不弱,金朝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长期的安逸与汉人的同化让金朝逐渐也开始有了崇文抑武的苗头。
从绝望到希望的蒙古国
事实上,金朝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尤其是蒙古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这也就是为什么金世祖完颜雍没事就派兵去蒙古实行“减丁”政策。
但到了金章宗(麻达葛)时期,觉得“减丁”政策会造成派出去的士兵也可能遭遇不测,很有“博爱”的金章宗就彻底放弃了“减丁”,转攻为守。
金章宗
众所周知,历朝历代无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只注重防守只会迎来下一轮更猛烈的进攻。蒙古国对金的深仇大恨,不会随着金朝的防守就握手言和的。
当然,金朝的防守也不只是动动嘴皮子,耗时十年,金朝建设了一条东起大兴安岭,西抵蒙古肯特山的超级防线。
防线的夸张程度前边深有三米的巨坑,后有数丈高的防御墙。蒙古的骑兵掉进去想出来可以说完全不可能,只能等死。那当时蒙古有什么破解办法吗?很明显没有。
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么多年的减丁政策,蒙古此时最终要的就是进化。而忙着修长城的金朝也没时间去管蒙古。
所以这十年,让蒙古完成了最终的进化——蒙古铁骑。虽然金章宗致力于建设防线,但是却也遇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城墙防线是建好了,但是需要人看守。
蒙古铁骑
作为一个当时地广人稀的金朝来说,是不可能将大部分军事力量安插进这条线上的。
由于守卫军人数严重不足,不到十五年,蒙古的大军已经攻到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了,那条耗费将近十年的巨型防线,最后因为金军守卫的人员不足,最后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公元1211年八月,铁木真率10万蒙古大军在野狐岭决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蒙古与金朝决定性的战役。
身背血海深仇的蒙古人在面对四十万金军的金朝士兵没有显露出丝毫的胆怯。铁木真一边派人正面迎敌的同时,又派出一支骑兵迂回到金军后方。
前后夹击下,金军慌了阵脚。本来数量占优的金军乱作一团,气势全无下四散奔逃,蒙古大军开始了单方面屠杀。
野狐岭一战,让蒙军气势大盛。铁木真乘胜追击,进攻中都,这就是后边的中都之围。
在长期对中都的围困下,金帝不得不与蒙军求和。铁木真考虑到蒙军刚刚经历大战,需要休息调整,就答应撤兵。
其实当时蒙军想要攻破中都大门绝非易事,不过好在金军士气低迷,且对蒙军产生了恐惧。
1215年,铁木真的蒙军铁骑休整完毕后,整装待发再次进攻中都,随后中都沦陷。
带着历代蒙古人的屈辱,铁木真允许部下在中都的烧杀抢掠。使其一度成为人间地狱,大火烧了数月有余。
剑指西方
中都沦陷后,金军败局已定,但是铁木真并没有让金朝咽下最后一口气。而是以金朝剩下的国土作为缓冲地带,与南宋对峙。是的,铁木真的野心不止于复仇灭夏。
1217年,铁木真在休整三年后开始了他的西征之路。1219年,铁木真率20万大军进攻花刺子模(国名)。
花刺子模是当时中亚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之所以要第一个目标就选这么强悍的对手也是有原因的。
之前成吉思汗派遣一支450人的商队前往花刺子模,想打开两国商贸往来。结果直接被花刺子模的城中守卫全部斩杀。
蒙古军西征花剌子模
本着和平共处的铁木真并没有第一时间使用武力,而是又派了3名使者前往交涉。但是花刺子模的领导者丝毫不买铁木真的账。三名使者,一人被杀,另外两名被割掉胡须。
众所周知,两国交战尚不斩来使。使者是代表国家首领出面。面对如此的羞辱,铁木真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就有了这20万的复仇大军。
经过几个月的长途奔袭后,铁木真来打了讹答刺城。这里就是当年450名商队被杀的地方。
而花刺子模也确实如传言中那样,确实是中亚最强的国家。这一座城,铁木真就足足攻了五个月之久才破开城门。
新仇旧恨下,铁木真找到当年下令的守将,命人将商队的银块融化,之后倒进这名守将的眼睛里给当年那450人偿命。
之后在西征的途中,铁木真对每座城池发布诏谕:投降免死,顽抗者破城之后一律屠城。
在这一诏谕下,很多官员为了保护城中的百姓主动献出城池。蒙古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之后攻克忒耳迷,巴里黑,奔申河等地。
如果你对这些地方感到陌生,那换算到今天的地名就是俄罗斯,阿富汗,印度。
铁木真的给蒙古打下了一个大大的蒙古帝国。公元1226年,65岁高龄的铁木真依然策马扬鞭征讨西夏。
西夏虽然死而复生,但明显不是蒙古军的对手。不过就在这时候,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却在西征途中病逝于六盘山,终年66岁。
如果铁木真没死的话,他的野心会有多大呢?会继续西征占领欧洲吗?答案众说纷纭,西边的蛮夷之地对铁木真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但辽阔的疆土让铁木真为最后的目标做了保障。1226年的秋季,铁木真留下了人生最后一条策略:假道与宋,出兵唐,邓,径取汴京,灭金。
公元1234年,蒙古攻破金朝最后一片土地,占领蔡州,金朝灭亡。随着蒙军得到步步紧逼,中原大地的天空一片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