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太祖铁木真:如果世上只有一个千古一帝,那么一定会是成吉思汗

元太祖铁木真:如果世上只有一个千古一帝,那么一定会是成吉思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4887 更新时间:2024/1/19 13:28:22

铁木真

公元1177年,按干支纪年,是丁酉鸡年。

这一年,南宋皇帝赵昚已经执政六年。

全真教祖师王重阳领了便当,驾鹤西去,宋太宗赵光义的八世孙赵汝适刚刚出生。

西夏仁宗李仁孝即位伊始,金朝最有作为的皇帝金世宗完颜雍也已经在位整整十年。

宋夏相安无事,宋金也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事。

如此说来,这一年实在算不上什么特殊的年份。

但故事的确要从这一年开始说起。

这一年,本篇文章的主人公铁木真九岁。

他的父亲也速该是蒙古乞颜部的首领。

这位父亲也许是早恋主义的拥戴者,也许是着急想要抱孙子,某天突发奇想,居然想给九岁的铁木真找个对象。

毕竟是首领之子,找对象当然不能在本部落找,最起码应该走出去看看,找个其它部落联姻。

一来有排面,二来还可以通过这种联姻来加强部落之间的合作交流。

于是,也速该带着铁木真跋山涉水,到了另外一个叫做弘吉剌的蒙古部落,在这里,也速该遇上了他的老朋友特薛禅。

所谓无巧不成书,特薛禅家里正好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叫做孛儿帖

俩大人一顿撮合,直接就把铁木真和孛儿帖的婚事给订下了。

既然大事已定,也速该决定不再逗留,但他不放心铁木真再受长途跋涉之苦,决定自己先回家。

看着铁木真在帐篷中熟睡,也速该踏上了独自回家的路。

这位年轻的父亲没有想到,这将是自己和儿子的最后一面。

果不其然,也速该返程半路上就被敌对部落给弄死了。

(也速该)

也速该一死,乞颜部大乱,周边的蒙古部落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政策,大举入侵乞颜部。

九岁的铁木真有心抵挡,但也干不过人家,只能开始流亡。

父亲暴死,部族死伤,前途未卜,人生渺茫。

如此说来,铁木真的命运真的不是很好。

都说天降大任于斯,必然要先给你来一顿凄苦的人生遭遇,我们的铁木真同志可以说是实打实地挨了老天爷一顿收拾。

逃跑后的铁木真去过很多地方,南宋狭小。西夏孱弱,金朝又仅有几州之地,但蒙古不同,草原一望无际,天大地大,铁木真大可以四海为家。

但那样的生活,就真的只是流亡了。

流得好,是风尘侠客,红尘一笑,流得不好,搞不好直接饿死在草原上了。

但这两者很显然都不是铁木真想要的。

九岁的铁木真并没有特别强烈地想为父亲报仇的欲望,一来蒙古草原上的攻杀不断,死人是常有的事儿,二来当时的铁木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如何报仇,而是如何活下来。

所以他很快投身了父亲以前的好兄弟,脱里领导的克烈部落,希望可以在昔日故人手里混口饭吃。

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铁木真同志开始积攒自己的力量,他东划拉点人,西划拉点人,把父亲以前的手下一集合,好不容易凑齐了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就是铁木真的动资金。

不久,他辞别脱里,开始征战草原,但是他明白,想要在这片用拳头说话的草原上混出一片天来,自己单排是不行的,必须拉人组队,开黑上分。

于是他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扎木合。

他和扎木合俩人联手,经过一番攻城略地,终于在草原上混出了些名气,也让乞颜部落重新开始发展。

(乞颜部落)

铁木真替父亲重振乞颜部落,很快被众人推举为汗。

这个“汗”呢,只是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本部落的小首领而已。

乞颜小部落的复兴壮大很快让草原之上的另外一个部落泰赤乌有了危机感。

泰赤乌部落认为,铁木真这小伙子,人长得帅,打仗又狠,这才短短几年时间,就把乞颜部落给振兴了,假以时日,还不得统一草原?所以必须趁着铁木真羽翼还不丰满,直接给他扼杀在婴儿车里。

说干就干,泰赤乌部落策反扎木合,联合起来反攻铁木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铁木真毕竟是主角,作为主角,那就一定拥有主角光环,所以就算泰赤乌和扎木合联合起来,也未必能拿铁木真怎么样,搞不好还得被铁木真给反杀了。

但历史不是电视剧,历史很残酷。

铁木真不仅抵挡不住泰赤乌部落的进攻,还让人家追得鸡飞狗跳,差点没死了。

泰赤乌眼见就要一鼓作气剿灭铁木真,没想到内部搞起了窝里斗,泰赤乌部落的蒙古贵族们,还没等消灭铁木真,就因为商量如何瓜分乞颜部落的土地财产而内斗了起来。

这种情况时常出现,人心总被欲望左右。

前不久我还看到一条新闻,广东某地一对夫妻,幻想中奖五百万,因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

这新闻和泰赤乌的这帮贵族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倘若没有,权当逗君一笑。

泰赤乌部落搞起了内斗,铁木真则重整力量,迅速反击泰赤乌,没两天就把泰赤乌给打完蛋了。

我们的铁木真同志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重整旗鼓,不外乎有乞颜部落百姓们的支持。

之所以百姓们支持铁木真,是因为作为领导者的铁木真对民政策那是相当好。

草原上的部落很多,首领也很多,但绝大部分首领每天寻思的事儿都是如何抢地盘,他们的生活就是杀人、抢地盘、再杀人、再抢地盘。

(草原上的战争)

所以百姓们饱受战争之苦,常常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在战争面前,只是一个又一个数字而已。

那些大部落的首领眼里只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当然不会管老百姓的死活,但铁木真却不一样,他爱民如子,善待百姓,还经常搞送油送米送面的“三温暖”活动。

这些事儿在当时看起来婆婆妈妈,且捞不到任何好处,甚至有很多人嘲笑铁木真妇人之仁。

但请记住,这些被人们轻视嘲笑的妇人之仁,却成了铁木真同志最后取得胜利最为关键的原因。

封建时代,人要成功,有靠杀伐征战的,有靠阴谋诡计的,有靠天时地利的,但靠来靠去,都不如靠百姓。

大家抢来抢去,争来争去,无非是为了想要坐拥天下。

那天下是由什么组成的?

山川?河流?城池?

并不。

天下是由百姓组成的。

倘若天下黎民爱戴,岂不是等于是拥有了整个天下?

这是一个简单到傻子都能明白的道理,但古往今来,万千历史人物,能想通此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铁木真很幸运,他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个道理也有一个直截了当的名字,叫做“仁义”。

勇猛无双的铁木真加上这份难能可贵的仁义,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斗。

老铁之后的经历很传奇,也很跌宕。

他有过叱咤草原,追着敌人满街跑的时刻,草原上的蒙古人听到铁木真的名字,基本上都吓得直打哆嗦。

但他同样有过轻敌大意,被对手穷追猛打,势力溃散到只剩几千骑兵,惨淡无比的日子。

他曾踏足山巅,也曾坠入深谷,但两者都让铁木真受益良多。

他没有被击溃,反而越来越强大。

我曾翻阅过一些近现代的蒙古史料,一些对铁木真的刻画难免有些个人崇拜了。

在这些资料里,铁木真生下来就是战神级别的,拳打蒙古各部,脚踢中原政权,一脚一个小朋友,很快就把华夏一统了。

事实上,铁木真的人生经历、他的创业史、发家史异常沉痛,异常艰难,他未来的一切荣光,都是用血与泪的经历换来的。

他经历过无数次的屈辱,无数次惨痛的失败。

多年以前,他曾经是一个失去父亲的野孩子,像一只野狗一样被人追赶,被人驱逐。

但他现在已然长大,成为了草原之上的一代雄主。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从此之后他有了一个炫酷的新名字: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像 1)

成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伟大事业。

他曾兴兵讨伐西夏,也曾兵分三路收拾金朝,还曾经浩浩荡荡地开拔大军攻打西辽。

他率领的蒙古铁骑纵情驰骋在中原大地,但老铁同志也没忘了去国外转悠转悠。

灭亡乌兹别克斯坦的花剌子模,远征东欧地区的各个强国。

他的一生时间基本都在打仗。

如果你能耐心地翻阅元史,你甚至会发现,铁木真同志几乎没有一天时间休息过。

除了打仗,他还曾创立蒙古文字、编撰法典、设立千户制度、等等功绩,不胜枚举。

当然,这些刻板的历史背书你可能并不是很懂,那我换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给你听:

那就是,铁木真同志不仅仅是世界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军事奇才,更是一个涉及文化、宗教、法律、政治、艺术等各方面的全才,通才。

几乎每一个他所涉及的领域,他都处在该领域的金字塔最高峰。

唐宗文韬武略,从谏如流,但大唐不过是千里之地。

宋祖文治武功,极善权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凶残乱世,但北宋不过半壁江山。

秦皇千古一帝,开王朝之始,但大秦短命,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汉武一身肝胆,封狼居胥,但穷兵黩武的政策却为西汉的灭亡留下了隐患。

这些皇帝和王朝,固然优秀,固然伟大,但他们始终处在一个狭小的自我格局里。

再看成吉思汗,他在那个悠远的十三世纪的所作所为,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也超越了整个历史的时空,更冲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

这样的人,古今谁能再比拟?

(成吉思汗像 2)

我一篇文章洋洋洒洒三千字,根本无法把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诉说清楚。

所以还是建议大家翻一翻有关铁木真的自传,才能对他有一个清晰且完整的了解。

任何所谓短小精悍的分析铁木真的文章,无论写得多好,都是片面的。(包括我这篇)

在下这篇文章,权当做抛砖引玉了。

公元1227年,宋朝宝庆三年,金朝正大四年。

铁木真征讨西夏,中道崩阻,时年六十六岁。

这个草原上的传奇君主悄无声息地落下了帷幕,但蒙古帝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更多文章

  • 铁木真为报仇,对塔塔尔部的俘虏使用了车轮斩

    历史解密编辑:不做梦的人标签:金国,俘虏,蒙古,札木合,塔塔儿,铁木真,车轮斩,成吉思汗,塔塔尔部

    铁木真的弟弟别勒古台告诉也客扯连,铁木真要把身高达到车轮高的塔塔儿男人一律处死,女人全部降为奴隶。也客扯连大惊失色,他联合所有的塔塔儿人要与铁木真鱼死网破。世仇塔塔儿部是蒙古乞颜部的世仇。当年铁木真的祖父俺巴孩汗就是被塔塔儿部所擒,把他交给了金国,被残忍地钉在木驴上而死。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也是被塔塔

  • 新婚之夜,铁木真的妻子被掳走,9个月后救回妻子时已经有了身孕

    历史解密编辑:赵林云教授标签:儿帖,蔑儿,乞人,身孕,铁木真,成吉思汗,蒙古骑兵

    1180年,铁木真在新婚之日遭遇埋伏,新婚妻子被掳走。9个月后铁木真救回妻子,但此时身怀有孕的妻子却让他无所适从。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和铁木真是娃娃亲,两人9岁时便已定下这一生的情缘。此后铁木真的一生便有了一个强大的后盾。孛儿帖带给铁木真从家庭到事业的全面支持,可谓一代贤后。9岁时的铁木真随父亲前往别

  • 因老婆受凌辱,铁木真定下一条恶毒的百年铁律,差点灭掉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成吉思汗,铁木,蒙古,蔑儿,乞惕

    因老婆受尽凌辱,铁木真定下一条恶毒的百年铁律,差点灭掉欧洲在中国历代王朝的版图当中,元朝的疆域面积最大,北抵俄罗斯,东到达东海,南到南海,向西甚至一度扩展到了中欧,差点灭掉印度。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个帝国的奠基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世人皆知成吉思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汗位争夺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江涵谈生活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古帝国,耶律楚材

    由于蒙古帝国生长环境的因素,蒙古帝国直到元太宗窝阔台时代还带着浓厚的游牧习气,蒙军在伐金的进程中除了在华北地区屠城外还经常破坏农田,甚至窝阔台还曾经表达过将中原变为牧场的想法。在耶律楚材等一干大臣的劝诫下,窝阔台对农耕文明的恶劣态度稍有收敛,但他还是固执的认为农耕完全没用。耶律楚材深知蒙古人要想长久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争:旭烈兀的态度是关键,4年内战决定胜负

    历史解密编辑:飞鱼说体育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蒙哥汗,孛儿只斤·窝阔台

    公元1259年,蒙古第4位大汗蒙哥汗,在攻打南宋的时候,于重庆钓鱼城突然辞世。大概率是被某一位南宋小兵的乱箭给射杀了。这事儿发生以后,蒙古大汗的位置再次空了出来。蒙哥登基的时候,便将大汗的位置,从窝阔台系转移到了托雷系。因此托雷系的实力大增,窝阔台系已经不具备争夺大汗的资本。如今自然是要从托雷的后人

  • 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内战期间,南宋有没有趁机出兵收复失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贾似道,宋军,宋理宗

    在蒙古大汗蒙哥死在前线后,他的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大汗之位开始了内战,1260年,这一年的3月和5月,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自立为大汗,随即交战,一共打了四年多,从1260年(宋理宗景定元年)开始,打到1264年(景定五年)结束。那么,这四年多的内战时间里,南宋有没有趁机攻打蒙古收复失地呢?答

  • 忽必烈为何能打败阿里不哥夺得汗位?终究还是归功于汉文明的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成吉思汗

    早在成吉思汗晚年之时,就已经出现了争夺汗位的斗争苗头,最终在一番激烈的夺权争斗后窝阔台抢得先机继承了汗位。不过,蒙古一直以来的习惯是幼子继承蒙古本土的领地,再加上拖雷作为成吉思汗最疼爱的小儿子,他拥有成吉思汗绝大部分的军队,所以,很多蒙古贵族其实都不满窝阔台称汗,而支持拖雷登上汗位的宝座。结果,托雷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中的河西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河西,阔端,西夏

    河西地区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河西地区的范围和方位在历史上不尽相同,一般普遍指黄河以西地区,汉代河西地区大体包含今甘肃和青海以西地区。唐代以河西走廊为主,蒙古灭西夏后尽占其原地。河西地区南有祁连山,北连漠北沙漠,东接中原汉地,西通西域多国,既是维护中原稳定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

  • 元世祖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怎么与忽必烈争汗位?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思考这个世界标签:蒙哥,大汗,汗位,元朝,小说家,阿里不哥,元世祖忽必烈

    作者:西城【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孛儿只斤·阿里不哥(约1219年―1266年),又译阿里布哥,蒙古贵族。元睿宗拖雷第七个儿子,元宪宗蒙哥之弟,元世祖忽必烈之弟。蒙哥在位时,阿里不哥驻守在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素来反对忽必烈的汉化政策。1259年8月11日蒙哥去世。1260年5月5日,忽必烈

  • 白朴意境很是幽美的一首元曲,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白朴,沙鸥,烟波,白苹,秋江,鸥鹭

    秋天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季节,没有春的温柔,也不如夏的火热,但却胜过冬的凋零。特别是秋意浓浓之时,梧桐叶黄,古色苍苍,满山的红叶,临风的飒爽,让游客们都忘记了俗世的烦躁,再也无须假装一份孤傲。元代一位才子也感叹于一片美丽的秋景,创作了一首意境幽美的作品。《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元代〕黄芦岸白蘋渡口,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