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十七帖

十七帖

  • 《十七帖》的书法地位与章法解析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1 8:38:16阅读:2892

    书法天位此帖古人评估甚下。如宋黄伯思道:“此帖劳少书中龙也”。墨熹道“玩其笔意,沉着衍裕,而天气超然,没有取法缚,没有供法脱。所谓逐一从本人胸怀中流出者。”也有人以为此帖“笔法古量浑然,有篆籀遗意”。那些评估皆很中肯。尤为道它们写的沉着、没有受法的拘谨,仿佛从本人胸中做作流出同样,最为深入正确。孙过

  • 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十七帖》简介

    文史百科时间:2024/2/2 18:09:10阅读:1263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做之一,果卷尾由“十七”二字而患上名。本朱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近《法书要录》纪录了《十七帖》本朱迹的情形:“《十七帖》少一丈二尺,即贞不雅中内本也,一百七止,九百四十三字。是显赫出名帖也。太宗天子购供二王书,年夜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与其书迹取

  • 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十七帖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0 9:52:31阅读:2514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完整本的墨迹则仅见台北故宫的这一套。落款时间在延祐三年,六十三岁,也是晚年功成名就之时了。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唐代孙过庭在其所撰《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就是

  • 大师临帖 | 赵孟頫 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14:54:26阅读:2212

    赵孟頫 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笺纸 册页 墨书 25.8x20.8cm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各”字点去)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子昂。”此帖内容为赵孟頫临写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七儿一女帖》,虽是临帖,

  • 赵孟頫63岁的临帖作品,用笔大异于前

    历史解密时间:2024/2/29 22:39:02阅读:4490

    赵孟頫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宗师,与其孜孜不倦的学习分不开的,尤其是对王羲之书法的痴迷与学习,更是贯穿其一生的。赵孟頫《临十七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五十六岁的赵孟頫发誓要临遍《淳化秘阁法帖》全卷。 自此用六年时间,在六十一岁时将全部十卷通临完毕,堪称用工至深至勤。 “书法之不丧,

  • 赵孟頫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单字高清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4:48:52阅读:2374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

  • 王羲之这一书法范本,价值超过10部《兰亭序》,学草书不知道它,相当于还没入门!

    历史解密时间:2024/1/5 20:59:40阅读:3717

    一说“书圣”王羲之,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兰亭序》,亦或是他与王献之合称为“二王”。毫无疑问,《兰亭序》是他得意之作,属于妙手偶得,很多与之相关的传奇故事,更进一步加深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今书界最高奖项就被命名为“兰亭奖”。不过,单以笔法丰富性与学习价值来说,王羲之有两件作品可以说是“行书范

  • 高清|赵孟頫人书俱老时,重临王羲之草书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4:48:52阅读:3734

    赵孟頫学习王羲之最多,对于王羲之的名作《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多次临习,比如《兰亭序》流传的墨迹版本就好几个,《十七帖》也有很多,临习完整本的墨迹则仅见台北故宫的这一套。落款时间在延祐三年,六十三岁,也是晚年功成名就之时了。元赵文敏公临十七帖唐代孙过庭在其所撰《书谱》中写道“察之者尚精”,就是

  • 王羲之书法字帖,一网打尽!

    历史解密时间:2024/3/9 14:48:44阅读:4124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

  • 这张字帖,饱藏着王羲之笔法的精髓!

    历史解密时间:2024/2/6 22:29:47阅读:865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 王羲之《游目帖》 省足下别疏,具彼土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

  • 王羲之草书《十七帖》笔法

    历史解密时间:2024/4/30 20:15:38阅读:2159

    《十七帖》的笔法1、独点。独点一般为字的上点,或在字的外廓。起笔以尖锋人纸,向右下方顺势下按收笔。或空收,如“示”字;或下按后向左下方折转,顺势收锋,如“外”字。2、两点。这种点横向如“孙”字右部两点,左右呼应,前一点的收笔要与后一点的起笔在笔势上相一致;或为纵向,如“言”字上面的两点,并不强调呼应

  • 王羲之的十幅代表作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4 15:45:10阅读:1373

    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苔惊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等。我们挑选王羲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10幅代表作,供参考和欣赏。NO.10《大观帖

  • 王羲之所有字帖,一网打尽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2 10:07:18阅读:2191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

  • 此帖,王羲之笔法秘诀一览无余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7 22:38:20阅读:4603

    《游目帖》收录于《十七帖》《淳化阁帖》。收藏于日本广岛安达万藏的《游目帖》摹本墨迹于1945年毁于战火,2007年7月10日由文物出版社与日本二玄社合作复原。此信札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中表达了王羲之对西土山川奇胜的向往。周抚,字道和,东晋中兴名将周访之子,原籍汝南安成,后移家浔阳。永昌元年

  • 什么叫“笔断意连”,看看王羲之《远宦帖》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时间:2024/1/9 18:30:35阅读:3681

    译文:省别具,足下小大问为慰。多分张.念足下悬情,武昌诸子亦多远宦。足下兼怀,并数问不?老妇顷疾笃,救命,恒忧虑。余粗平安。知足下情至。《远宦帖》,亦名《省别帖》。乃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的一封书信。此帖为王羲之晚年所作,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远宦帖》用笔细腻丰富,动作节奏鲜明,几乎在每一线条内

  • 赵孟頫出神入化的一件草书,重现王羲之当年风采,被台北故宫当成“掌上明珠”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6 20:04:39阅读:2568

    王羲之为我们留下了不少的经典法帖,但是鲜少有人能真正的在王羲之书帖的基础上学出成果。临摹前人的作品,本身存在三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的形神皆不似;二是形似而神不似,三是神不似而形似。比如我们看到褚遂良、虞世南等书法高手,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从点画形状上来看,和原作差别是很大的,他们追求的都是用笔、

  • 《十七帖》: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现传世作品为刻本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7 13:23:47阅读:4160

    《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

  •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上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

    历史人物时间:2024/1/24 9:50:10阅读:4160

    王羲之《十七帖》在书法史有何地位?其章法如何解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书法地位此帖前人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中流出者。”也有人认为此帖“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