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赵孟頫是如何临《圣教序》的

看赵孟頫是如何临《圣教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学府 访问量:2580 更新时间:2024/1/31 14:16:01

赵孟頫书法承袭二王,圆润秀媚,浑厚潇洒,神采熠熠。风格也多变,或舒展放松,或端庄肃穆,抑或雄茫苍健。今天给大家分享赵孟頫临摹《圣教序》,不仅有圣教序的劲势与韵致,也不失本人的圆润遒劲,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临帖参考。值得分享。

咱们一边欣赏临摹作品,一边和大家讲讲赵孟頫的生活经历。

其实,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把赵孟頫推荐给忽必烈。初至京城,忽必烈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此后,赵孟頫踏上了元代政坛。

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登基后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

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

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頫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善保存。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出生贵族家庭,赵孟頫自五岁起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

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人物介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更多文章

  • 赵孟頫最具禅意的一幅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书法家,画家,子昂

    赵孟頫,字子昂。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他的书法结字遒美,行笔潇洒飘逸,如行云流水,字里行间动势飞扬,有如“一个灵魂在自由地舞蹈”。赵孟頫《七绝诗册》欣赏释文: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爲中庭老書。末识:“子昂爲中庭老書。”有“張珩私印”、“博山

  • 赵孟頫的运笔细节,藏着很多微妙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楷书,行书,章草,草书,隶书,赵孟頫,书法作品

    从书法上讲赵孟頫,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话题。这种丰富性,我们了解书法史的应该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比如说,聚焦在他身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旧王孙新朝廷”这种矛盾。又如启功先生后来曾经反对过的“用笔至上论”(“用笔为上,结字亦需用功”)。启先生认为,结构才应当是第一位的。再比如说,他强调复古,通常被认为是

  • 赵孟頫晚年精品,风神精绝!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住持,于梁,沙门,赵孟頫,董其昌

    赵孟頫《光福重建塔记》,纸本,行书,纵28.6厘米,横28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光福寺位于吴县邓尉山龟峰,始建于梁大同年间。寺内原塔至元代已石瓦堕废,延佑元年由僧众化缘重新建造,于次年五月竣工,至治元年立碑记,住持沙门了清撰写碑文,赵孟頫书并篆题。分页浏览赵孟頫《光福重建塔记》,署款“至治元年(

  • 赵孟頫最风流的行书,没有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洛神赋,行书,书法,王羲之,兰亭序

    元代赵孟頫书法长卷《洛神赋》,书于1308年前后。纸本,行书,纵29cm,横22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戊子五月”又题。行书《洛神赋》是赵孟頫书风鲜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的作者是曹植,他以神话中关于宓妃的

  • 赵孟頫最具禅意的一幅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松下,赠药山高僧惟俨,鹤形,赵孟頫

    《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一】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赵孟頫《七绝诗册》纸本,行书,纵34.7cm,横3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 赵孟頫最美手札都在这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手札,尺牍,墨迹,赵孟頫,书法作品

    赵孟頫存世之书画作品甚多,其中信札占有相当部份,也可以作为研究赵孟頫书法艺术的重要材料,明王稚登即认为:“赵魏公书名绝世,而尺牍尤工,纵横放逸,无不如意,若神入三昧,虽游戏而皆入圣也。”除了书艺之外,透过这些赵孟頫与亲友间往来之信件内容,思友们还可以发现到一些不见史籍记载的情况,如家庭私事、生活情况

  • 赵孟頫人生最后一幅神作,写尽荣辱浮沉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赵孟頫,书法,书画,行书,钟繇

    写完这幅书法,赵孟頫传奇的书法生涯才算完美谢幕。《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去世前的书法名帖,为送当时隆教寺的高僧主持祖瑛和尚。赵氏特书此疏。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凡我与交,因词劝□此卷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68岁。写完这幅作品后的第二年6月,一代书画大家,在经历

  • 赵孟頫酒后乱书,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王世贞,董其昌,王羲之,陈继儒,书法作品

    提起赵孟頫,我们都知道赵孟頫下笔神韵直逼王羲之,二王笔法在赵孟頫笔下简直熟透了!熟只是一方面,赵孟頫对于二王笔法的汲取才是关键所在。我们很需要一件生动细腻的高清作品,去观摩赵孟頫笔法的细节。首推《太湖石赞》,作为赵孟頫酒后佳作,兴之所至,笔下全是自家功夫。尤其此帖墨色微淡,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赵氏笔法

  • 赵孟頫《游何将军山林》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赵孟頫,游何将军山林,行书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赵孟頫行书杜甫诗《游何将军山林》,收于《赵文敏公书白雪斋诗》,落款为大德二年书(1298年),时年赵氏45岁。该帖用笔圆活遒媚,结体疏展灵秀,气韵飘逸舒展。

  • 赵孟頫用书法表达屈辱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书法,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章草

    赵孟頫被誉为元代书坛盟主,书法成就直追“二王”。赵孟頫传世墨迹书帖中,哪一幅作品,被誉为赵孟頫第一帖呢?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嵇康,曾官至魏中散大夫,世人也称其为“嵇中散”,因性格耿直,后遭人构陷,被司马昭处死。山涛,字巨源,为司马昭的重臣。嵇康与山涛是好友,两人均名列“竹林七贤”。山涛后来职位得到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