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晚年作品《蜀山图歌》欣赏

赵孟頫晚年作品《蜀山图歌》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学府 访问量:4858 更新时间:2024/3/10 8:13:54

《蜀山图歌》书迹显系赵孟頫晚年书写,它字形修长,笔划舒美,气势挺拔,似飘飘然具凌云势态。

赵孟頫60 岁以后书法已达精美程度,遒劲、丰秀、飘逸,雅正,尤具苍劲雄放之风,这是为过去不曾企及的。本篇拓本笔法方圆并用,体貌圆润健朗,苍劲奔放,纵逸中自欹侧,激越中有缓,总见点划多变,跌宕多致,整体雍容平和而又大气磅礴。

:《蜀山图歌》 次公泉坡,周公双崖韵。 我昔西川曾泛舟,赤岸

水接银河流。蜀山嵯峨江路永,飘飘豪气凌沧洲。参棋井钺跨疆域,剑阁去天才五尺。岷山之源

初导江,头乱石森矛戟长。鱼贯舟山九渊飞,涛喷雪随奔川东。双蹲滟滪大如象,万仞瞿唐

高插天。蚕丛鱼凫去我久,石古路细愁板援。空中飞鸟不敢度,马上行人遥指鞭。团沙鱼腹沉云

黑,阵图蛇鸟定陈迹。寂寞巫山十二重,楚台云雨无消息。棘道遥连雪岭西,天梯逈归绕关北。丹丘

曾与羽人逢,为我鼓棹呼长风。举杯云阳麴米晓,挂剑东海扶桑红。登高作赋纪名胜,追逐

杜攀扬雄。洒丽笔下飞晴虹,名齐岷峨配岳宗。气势尽压东南峰,杜鹃夜啼苦竹丛。火井斩

木哀猿穷,旧游如梦方惊寤。指点苍茫引归路,画图谁为写羞颜。凤阁舍人推独步,瀛

洲仙客才超古。拖玉腰金逢圣主,听履方知地位高。用心颇觉良工苦,金銮退直有馀闲。缟素

秋风生昼寒,中流砥柱障狂澜,一笑春回天地宽,泰山北斗不可攀。玉堂天上非人间,蓬莱方

壶别有山。阳春白雪和皆难。松雪道人。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赵孟頫蜀山图歌舍人蓬莱

更多文章

  • 赵孟頫行书集字《宋词》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草书,王羲之,颜平原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

  • 赵孟頫人生最后一幅神作,写尽荣辱浮沉!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书画,钟繇,住持,书法作品

    写完这幅书法, 赵孟頫传奇的书法生涯才算完美谢幕。 《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 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 去世前的书法名帖, 为送当时隆教寺的高僧住持祖瑛和尚。 赵氏特书此疏。 兹审石室书记瑛公住持昌国州隆教禅寺,凡我与交,因词劝□ 此卷书于至治元年12月,赵氏时年68岁。 写完这幅作品后的第二年6月,

  • 元 赵孟頫 | 高清《右军四事帖》荐赏

    历史解密编辑:闻是文化标签:赵孟頫,右军四事帖,章草,王羲之,行书

    作品:王羲之轶事帖(行书)作者:赵孟頫朝代:元收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尺寸:帖芯24.4×117cm全卷含题跋26.5×851.2cm材质:纸本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又名《右军四事帖》、《王羲之书事卷》等,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 原为美国顾洛阜旧藏,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

  • 赵孟頫酒后佳作,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王世贞,董其昌,王羲之,陈继儒

    提起赵孟頫,我们都知道赵孟頫下笔神韵直逼王羲之,二王笔法在赵孟頫笔下简直熟透了!熟只是一方面,赵孟頫对于二王笔法的汲取才是关键所在。我们很需要一件生动细腻的高清作品,去观摩赵孟頫笔法的细节。首推《太湖石赞》,作为赵孟頫酒后佳作,兴之所至,笔下全是自家功夫。尤其此帖墨色微淡,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赵氏笔法

  • 赵孟頫74字小行书,妥妥的美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行书,设色,传世,通篇

    《万松金阙图》,绢本青绿设色画,南宋画家赵伯骕创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的出现,成为宋代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北方雄浑的山川转移到江南的青山绿水的重要标志。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南宋赵伯骕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元代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对于高祖父的传世之作,赵孟頫见到后,自然颇为欣喜,也十分

  • 赵孟頫:只要看一眼,你就会深深爱上它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千字文,书家

    据说,智永和尚写过《真草千字文》八百本,赵孟頫不像老和尚那么悠闲,但也写过百来本。千字文是古代认字范本,也很考验书家的功力,因为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只给书家一次机会。因此自从千字文诞生以来,书家们都想拿千字文挑战自己,就像登山家如果不冲击一下珠峰,就不好意思说自己登山一样。严格说起来,赵孟頫这篇《真草千

  • 赵孟頫的书法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书法,王羲之,小楷,行书

    在湖州那所深宅大院里,赵孟頫从5岁就开始了对书艺的练习。每日习《千字文》,每天要写足500字,达一万字,十数年几乎从不停歇。但这样的训练只是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而已,书艺自成一家,还要等到他遇见“二王”的法帖以后。赵孟頫行书《趵突泉诗》局部在吴兴隐逸的时候,好友牟应龙的父亲、前朝高官牟巘对他的提携,让他

  • 赵孟頫巅峰时期行楷书,老辣弥坚!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行书,隶书,赵孟頫,行草书,行楷书,书法作品

    赵孟頫五十七岁书行楷书法《淮云通上人化缘序》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

  • 想与赵孟頫书法“分庭抗礼”,他也是清秀典雅中的一枝独秀

    历史解密编辑:杨亚龙聊科普标签:董其昌,赵子昂,书画家,信心铭,书法作品,赵孟頫书法

    董其昌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书法作品《信心铭》,全文诗体,146句,每句4字,共584字。该帖是他书法的代表作之一,通篇清秀端庄,在赵子昂的书法称霸书坛几百年后,能够以清秀自立一宗,董其昌的书法也是颇有造诣。清朝的康熙皇帝特别喜欢临摹董其昌

  • 赵孟頫《苏轼-次韵僧潜见赠》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赵孟頫,苏轼-次韵僧潜见赠,董其昌,行书

    赵孟頫《苏轼-次韵僧潜见赠》拓本,董其昌跋语:赵吴兴为中峰书此卷,全类李北海...释文参见:赵孟頫行书字帖《苏轼古诗卷》 大德十年十月初,余谒中峰老师,适它出。与我月林上人话及东坡次韵潜师之语,出纸墨索书一通,以为禅房清供。呵呵。三教弟子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