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胆巴碑:赵孟頫晚年楷书神品

胆巴碑:赵孟頫晚年楷书神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艺天下 访问量:3092 更新时间:2024/1/25 13:54:54

《胆巴碑》,是赵子昂在63岁时书写的楷书代表作,整体看去干净沉稳,落落大方,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独特气质。

《胆巴碑》结体秀美,法度谨严,丰润婉通,神采焕发。岘跋称:“吴兴书此碑时年已六十有三,用笔犹饶风致而神力老健,如挽强者矫矫然,令人见之气增一倍。”

胆巴碑通篇一气呵成,点画精纯,无一笔有懈怠之气。通篇基本为楷法,偶间行书写法,且上下血脉相连,自然流便,全是“二”正脉。

该帖因实用需要打有乌丝栏,但并不显字字独立,仍可看出血气相连。其字形开舒展,点画精到沉着、神完气足、萧散率真。

从整篇来看,基本还是承继了“二王”正统的笔法,而在用笔上明显又多了沉着痛快之意。

赵孟頫楷书具行书的特点,运笔中提按与擒纵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提按,书法就缺少节奏感。擒纵指的是控笔的能力。《胆巴碑》楷书便将二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中截充实。

除此外,用笔中顺逆的变化,也使得整个线条圆浑遒劲。如“人” 字撇为逆笔,捺为顺笔。“十”字横为顺笔,竖为逆笔;“仁”字右部两短横均为逆笔。

赵孟頫《胆巴碑》楷书的书法风格很好地体现出了行楷书写快速和流畅的特点,它的用笔不像唐楷那样中规中矩的写法,但是又比唐楷更加实用些。

功先生称赵孟頫还是厉害,他写得四平八稳如唐人的结构,但是写的活,他能把唐人楷书美化了,灵活化了。

更多文章

  • 赵孟頫晚年行书:深藏故宫,难得一见!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行书,故宫,诗话,赵孟頫,朱文印

    赵孟頫行书诗文卷纸本,纵32厘米,横4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释文:青衫白发老参军,旋粜黄粱置酒樽。 但得有钱留客醉,也胜骑马傍人门。 水精宫道人为息心如来书。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钤“赵氏子昂”朱文印。鉴藏印:“砚溪清玩”朱文印,“年羹尧字亮工别号双峰”朱文印。此帖录宋人

  • 赵孟頫六写《洛神赋》,高清绝美!

    历史解密编辑:闲适斋标签:行书,朱文,赵孟頫,顾恺之,洛神赋图,偏旁部首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洛神,又名宓妃,中国远古时代神话传说中的女神,乃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阳。曹植的《洛神赋》即是描写她的千古名篇。《洛神赋图》局部赵孟頫是元代赞誉最高的书法家。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

  • 赵孟頫鄙视的书坛乱象,今天正在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米芾,书法,草书,黄庭坚,赵孟頫

    赵孟頫提出“用笔千古不易”,是历来书家必参之公案。我们前文谈到,宋高宗所倡导“五体通变”谨守“笔法核心”的书学见解,是赵孟頫此理论之渊源。同时,这期间150年左右的时间,宋末元初书坛的真实现状,又是赵氏宏观视界所及,并深恶痛绝猛烈批评的不堪现实——宋朝苏轼、米芾、黄庭坚三家突破唐人字作正局之法,强调

  • 赵孟頫60岁写梅花,隽秀清雅!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行书,唱片,赵孟頫,梅花诗,赵子昂,王羲之,古典乐,动作片,音乐专辑,书法作品,梅花(电影)

    又是一年梅花开 满城尽是怡人香自古以来梅花就带着孤傲的品质出现在中国文化中不乏文人墨客的赞颂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赵孟頫行书作品《梅花诗》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

  • 赵孟頫楷书之美: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楷书,赵体,行书

    行书和楷书是赵孟頫最擅长书体,尤以楷书造诣最高,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家:“颜、柳、欧、赵”。他的楷书圆润遒劲,好看不腻。今天,我们悉数列举赵氏百看不厌的楷书经典作。《帝师胆巴碑》《胆巴碑》书法字体秀美,法度谨严,神采焕发。细观其用笔,可谓意在笔先,笔到法随,起笔收锋,转折顿挫,温驯典雅;细究其内,

  • 赵孟頫行书《荣上帖》,劲健洒脱!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荣上帖,行书,楷书,王羲之,书法

    赵孟頫是整个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主要体现在他传承了王羲之书法的意韵体势,又时出已意,化繁为简,在楷书、行书上塑造了自己流丽,雅俗共赏的面貌。此帖为赵孟頫《荣上帖》,亦称《致张景亮信札》,淡青色皮纸,共四页,装裱成册。每纸纵29厘米,横11.5厘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由中央民族学院贾敬颜先生

  • 赵孟頫最美手札,都在这了!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手札,年谱,尺牍,赵孟頫,书法作品

    赵孟頫存世之书画作品甚多,其中信札占有相当部份,也可以作为研究赵孟頫书法艺术的重要材料,明王稚登即认为:“赵魏公书名绝世,而尺牍尤工,纵横放逸,无不如意,若神入三昧,虽游戏而皆入圣也。”除了书艺之外,透过这些赵孟頫与亲友间往来之信件内容,思友们还可以发现到一些不见史籍记载的情况,如家庭私事、生活情况

  • 大师临帖 | 赵孟頫 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孟頫,王羲之,七儿一女帖,十七帖

    赵孟頫 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笺纸 册页 墨书 25.8x20.8cm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各”字点去)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子昂。”此帖内容为赵孟頫临写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七儿一女帖》,虽是临帖,

  • 赵孟頫66岁行书《丹药帖》,笔力劲健,值得珍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丹药帖,行书,楷书,笔力

    赵孟頫66岁行书《丹药帖》(雨后渐凉帖)纸本,凡二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计358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丹药帖》一札前五行以行楷书之,字体较为端正,虽是如此,每字内的粗细对比强烈,笔法精到而笔力劲健;后半部则书写渐快,而带有行书及行草笔意。请欣赏。中峰大和上师父尊者。弟子赵孟頫和南拜覆谨封。弟子赵

  • 赵孟頫|一个复杂的书法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楷书,章草,草书

    从书法上讲赵孟頫,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话题。这种丰富性,我们了解书法史的应该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比如说,聚焦在他身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旧王孙新朝廷”这种矛盾。又如启功先生后来曾经反对过的“用笔至上论”(“用笔为上,结字亦需用功”)。启先生认为,结构才应当是第一位的。再比如说,他强调复古,通常被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