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最美手札,都在这了!

赵孟頫最美手札,都在这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众书法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4/1/27 13:31:31

赵孟頫存世之书画作品甚多,其中信札占有相当部份,也可以作为研究赵孟頫书法艺术的重要材料,明稚登即认为:“赵魏公书名绝世,而尺牍尤工,纵横放逸,无不如意,若神入三昧,虽游戏而皆入圣也。”

除了书艺之外,透过这些赵孟頫与亲友间往来之信件内容,思友们还可以发现到一些不见史籍记载的情况,如家庭私事、生活情况、个人行踪、亲友关系、人事交往等,以补充赵孟頫生平或《年谱》并纠正某些失实之处。同时,在信函中对亲友自然流露的感情,对事务处理必须持有的求实态度,对人事难以回避的应对酬往,都表现得更加具体直接,从中可以了解赵孟頫比较真实的思想感情、处世准则及人生观等内在的精神世界。

也因此,尺牍作品便有别于赵孟頫其它碑题跋作品,亦使赵孟頫尺牍有其研究之价值。现给大家分享赵孟頫最具代表性的书信墨迹作品: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4458

标签: 手札年谱尺牍赵孟頫书法作品

更多文章

  • 大师临帖 | 赵孟頫 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孟頫,王羲之,七儿一女帖,十七帖

    赵孟頫 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笺纸 册页 墨书 25.8x20.8cm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各”字点去)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子昂。”此帖内容为赵孟頫临写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七儿一女帖》,虽是临帖,

  • 赵孟頫66岁行书《丹药帖》,笔力劲健,值得珍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丹药帖,行书,楷书,笔力

    赵孟頫66岁行书《丹药帖》(雨后渐凉帖)纸本,凡二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计358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丹药帖》一札前五行以行楷书之,字体较为端正,虽是如此,每字内的粗细对比强烈,笔法精到而笔力劲健;后半部则书写渐快,而带有行书及行草笔意。请欣赏。中峰大和上师父尊者。弟子赵孟頫和南拜覆谨封。弟子赵

  • 赵孟頫|一个复杂的书法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楷书,章草,草书

    从书法上讲赵孟頫,是一个极为丰富的话题。这种丰富性,我们了解书法史的应该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比如说,聚焦在他身上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旧王孙新朝廷”这种矛盾。又如启功先生后来曾经反对过的“用笔至上论”(“用笔为上,结字亦需用功”)。启先生认为,结构才应当是第一位的。再比如说,他强调复古,通常被认为是

  • 赵孟頫行书《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行书,王世贞

    《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 行书,元代1307年,赵孟頫,纸本墨笔,手卷,纵34.4厘米,横408.9厘米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卷系赵孟頫于杭州任上所书。有专家考证,此作书于大德十一年,即公元1307年,时年书家54岁。此卷书写工致,融右军、北海笔意于一炉,丰润间蕴含劲拔,一字一珠

  • 赵孟頫《荣上帖》,劲健洒脱!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荣上帖,行书,楷书,王羲之,书法

    赵孟頫是整个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主要体现在他传承了王羲之书法的意韵体势,又时出已意,化繁为简,在楷书、行书上塑造了自己流丽,雅俗共赏的面貌。此帖为赵孟頫《荣上帖》,亦称《致张景亮信札》,淡青色皮纸,共四页,装裱成册。每纸纵29厘米,横11.5厘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由中央民族学院贾敬颜先生

  • 赵孟頫是这样临《圣教序》的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赵孟頫,圣教序,书法,颜平原,柳公权,草书

    赵孟頫书法承袭二王,圆润秀媚,浑厚潇洒,神采熠熠。风格也多变,或舒展放松,或端庄肃穆,抑或雄茫苍健。今天书思给大家分享赵孟頫临摹《圣教序》,不仅有圣教序的劲势与韵致,也不失本人的圆润遒劲,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临帖参考。值得分享。咱们一边欣赏临摹作品,一边和大家讲讲赵孟頫的生活经历。其实,赵孟頫十一岁时

  • 赵孟頫晚年行书《玄都坛歌》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玄都坛歌,行书,笔意

    《玄都坛歌》是赵孟頫晚年代表作故宫博物院藏通篇气势跌宕婉转流畅,笔意滋润行笔舒展开朗而又圆浑沉稳高清大图『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赵孟頫青年时期的楷书,清新爽朗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楷书,篆书,颜平原,柳公权,欧阳询

    赵孟頫《大元敕藏御服之碑》元延祐二年(1315年)刻立。原散落在祖庵镇北郊田野,1962年移竖于重阳宫后院(今碑厅)。此碑螭首龟座,通高523厘米(其中首高140厘米、座高40厘米)、宽138厘米、厚35厘米。圭额篆书“大元敕藏御服之碑”2行8字。碑文楷书34行,满行81字,记成宗感异梦而赐御服于孙

  • 傅山对赵孟頫从鄙视到敬佩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傅山,书法,颜平原,元世祖忽必烈,王羲之

    书法史中,因人废书、因事废书的现象是比较多的。比如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在他身后的700多年中,他的声誉一直受到损毁,他的书法成就也一直受到贬低与忽视。他的历史贡献被打了折扣。其原因就在于赵孟頫出仕于元朝,成为贰臣。傅山行书条幅与唐朝颜真卿和明末清初的黄道周相比,赵孟頫的行为自然就属于“变节事敌,猥

  • 赵孟頫:如何取法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智永,赵孟頫,王羲之,兰亭序,颜平原,书法作品

    ▲赵孟頫《归来去辞 》赵孟頫为元代书坛的领袖,其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书兼众体,亦有很多重要书法理论流传于世,主要见之于《松雪斋集》《铁网珊瑚》《笔道通会》等书。现在发掘出来与书法思想相关的主要有《松雪斋书论》《评十一家书》《阁帖跋》《兰亭十三跋》等文,另外也可以从一些题跋及后人的评价中得知赵孟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