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雍正、乾隆是如何对待李卫的?李卫死后,乾隆为啥事生气了

康熙、雍正、乾隆是如何对待李卫的?李卫死后,乾隆为啥事生气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蓝风破晓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3/12/8 19:48:11

乾隆李卫的骚操作,简直让人惊讶!

李卫活着时,乾隆待其不错。李卫死了后,乾隆却对李卫有些意见了,原因竟然是“几个雕像”引起的。

下面,我们就聊一聊李卫的职业生涯,以及几任皇帝对其的态度。

1、李卫家有钱,李卫发迹于康熙时期

看了电视剧《雍正王出朝》的人,对李卫的印象停留在:出身贫寒、没文化、聪明、忠诚、不贪不占、做事灵活上。

但是,那只是二月河小说的呈现,是假的,当不得真。

李卫出生于1688年,是江苏丰县人,家里很富裕。

李卫从小很聪明,学习一般,走科举之路有些走不通。但我们要清楚,他绝对不是没文化。这有点像袁世凯,家族实力强,就是考不上进士,连举人都考不上。

有钱人家的门路多,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李卫老爹为了儿子的前途,直接捐了个官(掏钱买了个官),官位是“员外郎”。清朝的员外郎是几品官?大多都是从五品。一句话,李卫的仕途起点很高,一当官就是从五品官,比那些县令的品级都高。

有些人天生就能混仕途,李卫就是。

李卫在29岁当了兵部的员外郎,没出两年,在1719年就成了户部郎中,这是正五品官员。

从李卫初入仕途的情况看,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家里确实牛掰,二是确实能混仕途。

但,这只是开始。

初入仕途前三年,李卫就是个小官,放到人堆里都看不见,但是,他碰到贵人了,贵人就是当时的四爷胤禛。四爷未登基前,长期掌管户部。

自从李卫就进入了四爷的圈子,就此成了坚定的“四爷党”。如果不是认识了四爷,李卫怎会在后面的日子里平步青云呢?

李卫是三朝老臣,在康熙一朝进入仕途,干了五年,康熙就驾崩了。

重要的是,李卫认识了影响他一生的四爷。

2、李卫为何会被雍正重用?

李卫最辉煌的阶段,就是在雍正当皇帝期间。

雍正帝一登基,就开始重用自己欣赏的人。李卫这个小家伙,被雍正放到了云南盐驿道这个位置。这是个四品官。

看得出来,雍正是要好好考验李卫一番。李卫干得非常不错,成绩非常显著。雍正帝很满意。

为什么李卫能在盐驿道上干出成绩?

原因有两个,一是李卫家里有钱,金钱对他没有杀伤力,不贪不占,秉公管理,这样就能放开手脚了;二是,李卫做事胆大心细,容易出成果。

两年下来,云南盐业收入蹭蹭往上涨,这就让雍正很开心。雍正就喜欢清廉、能力强的官员,无疑,李卫非常符合雍正的用人标准了。

于是,1724年,李卫被任命为云南布政使。从厅局级官员到了副省级官员,这样的重视,不是谁都有的。

从1725年开始,李卫被任命为浙江巡抚。

很遗憾,这个职位没干多长时间,四爷让他继续干“盐业”,是担任两浙盐政使。这个官员存在的目的是:管理两浙盐政,打击和查处私盐,增加国库收入。

当时的江浙一带,富庶之人较多,浙江出产的官盐价格也比较高,而浙盐销售区域是江、浙、皖、赣四个省。当时清朝体制僵化,有这么一个规定:盐业销售要按照区域销售,不得跨区销售。

这就让一些人看见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利润,有人开始染指盐业,大肆开发、贩运和销售私盐到江南四省,并由此形成了好多个大盐枭,其中,“沈氏家族”的名气最大,不仅手下有几百号人,而且大船都有好多艘,甚至敢和朝廷官兵对着干。

这还了得?雍正非常重视这事。

李卫上任两浙盐政使之后,专门成立打击私盐的稽查队,重用韩景琦等人,严重打击了私盐贩子,“沈氏家族”彻底被干翻。

而且在关键道路、水路,设立查私盐的关卡。

如此,看似增加了人力,但却让盐业回归正常,国库收入大大增加。相比国库的收入增加,那 增加了私盐稽查队的开支可以忽略不计。

雍正帝很欣慰,这才是干臣啊!必须重用。

1727年,李卫成了浙江总督,妥妥的从一品官员,此时,李卫算是成为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整顿盐政,是李卫打得漂亮的一仗。但这不是终点。

在浙江担任总督期间,对于“海塘”(海堤)治理也较为突出。

要知道,浙江作为沿海省份,海岸线不短,面临海潮的一次次冲击,这严重影响到百姓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对于“海堤治理”,李卫非常重视,并推出了不少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得安全性大大提高。

因此,李卫很受浙江百姓的认可,因为此人心里装着百姓。

除了海堤治理,对地方上的“盗贼”、“江湖组织”,李卫也是不遗余力地狠狠打压。要知道,当时很多的江湖组织,甚至买通了官员,为所欲为,不可一世。李卫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严厉打击,著名的“江南案”就是查办的官匪勾结的典型。

1729年,李卫被封为兵部尚书,这是朝廷大员了。

1732年,又被任命为刑部尚书、直隶总督,在任上,李卫处理了鄂尔泰的兄弟步军统领鄂尔奇。鄂尔泰也是朝廷大员,是雍正的左膀右臂啊,他的弟弟李卫都敢动,说明李卫真的是胆大包天。这也说明,雍正对李卫的支持力度是杠杠地。

1735年,雍正去世了,乾隆会怎样对待李卫呢?

3、乾隆是怎样对待李卫的?

(1)乾隆如何任用李卫的?

乾隆的前期可谓是完美,到了中晚期有些变形,大搞文字狱,闭关锁国,还纵容贪污腐败,把他老爷子的光荣传统全给忘了。

李卫是老爷子顺治留给他的重臣,乾隆并没有玩“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把戏,表现好的的继续留用,前辈祖宗们打压的,只要不是罪大恶极,乾隆一一平反,别说其他人,连多尔衮都被平反了。

乾隆上任后,继续重用李卫,李卫干着直隶总督的活,还任营田观察使。皇帝变了,李卫的做事方式还是没有变,依然敢大胆做事。

乾隆二年(1737年),诚亲王府的护卫库克,竟然与安州百姓争淤池。这就是仗势欺人。

李卫将库克飞扬跋扈的情况详细报给了乾隆,乾隆下令治罪库克,并对李卫表达了认可,好样的,就这样做!

完了还赐李卫四团龙补服。

1738年,李卫50岁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这一年,李卫病重,乾隆亲自过问,派御医上门诊断出方子,可谓圣恩隆重。

再牛的御医,也无法将一个“将死之人”救活,1738年的12月,李卫去世了。

乾隆帝:“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今闻溘逝,深为悼念。”

看李卫死后,乾隆写了悼念书。从这悼念的字里行间,可以知道李卫多么受重视,雍正重视,乾隆也一样重视。

纵观李卫的一生,仕途顺利,做事有章有法,胆大心细,既能根据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安排,也能仔细揣摩上级的心思,做出让上级支持的事情。这是做官之典范。

仔细看李卫做官的故事,此人情商、政商、财商样样出众,既能大刀阔斧地干,也能创造性地搞些新花样。真是不可多得的超级人才。

虽然,李卫不是靠科举走出来的官员,但他对读书人是万分地尊重,非常客气,这让读书人也非常尊重他。

(2)李卫死了,乾隆的嫉妒心却产生了

李卫死了,乾隆的大业刚开始不久。

乾隆此人,喜欢微服私访,否则,漫长的职业生涯会急死他。

一次,乾隆下江南途中,在西湖的花神庙,看见了李卫和妻妾的“神像”,下面赫然写着“湖山神位”。那一刻,乾隆有些愤怒,也有些嫉妒,一个官员怎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乾隆下了一道旨意: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啥意思?李卫靠着雍正皇帝,任性非常,为所欲为,这不是一个公正的好官。给这样的人立庙,实在太奇怪了!

不久,李卫和家人的“神像”被烧毁了。

十全老人嫉妒心很足啊!他可能忘了,或者故意忘了,李卫在浙江担任巡抚、总督时,可是给百姓办了不少实事,百姓在他死后立庙、立神像,就是表达对李卫的感激之情。

从这里看来,乾隆的格局还是不够,至少比不上他老子雍正,也比不上他爷爷康熙。堂堂九五之尊,嫉妒一个臣子,实在没那个必要。

标签: 李卫乾隆雍正康熙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里雍正驾崩后李卫的结局好吗?历史李卫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雍正,乾隆,田文镜,张廷玉,年羹尧

    李卫这个人,无论历史上,还是电视剧上,都是有过人之处,干事有魄力,李卫可以说是一个传奇,李卫的官阶堪比坐上了火箭,从底层做到封疆大吏,堪称职场达人,对于苦奔职场的人,都是值得学习的地方。《雍正王朝》中,李卫第一次以叫花子出场,在街头行骗时,被四爷胤禛出手解救后,李卫和高福认定四爷胤禛就是他们的贵人,

  • 清圣祖之母孝康章皇后在顺治朝并不受宠,但其家族在后世掌握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康熙,清圣祖,佟佳氏,顺治朝,孝庄太后,雍正王朝,孝康章皇后

    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毛文龙趁着镇江守备空虚,以陈良策为内应,来了个里应外合,攻占了镇江,生擒了佟养正、佟丰年父子,史称“镇江大捷”。可让人也没有想到的是,毛文龙的“镇江大捷”差一点就改变了此后清朝的发展历程。他抓住了佟养正以及他的儿子佟丰年,却错过了佟养正的另外一个佟盛年,也正是这个佟盛年的

  • 孝康章皇后真实容貌:与康熙长得太像,却是最短命的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康熙,顺治,皇太后

    佟氏在顺治朝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庶妃,虽然不得皇帝宠爱,却生下了皇子玄烨,就是这个儿子,改变了佟氏以及家族的命运,佟氏家族开始成为朝廷贵戚,她成为“佟半朝”局面的关键人物。辽东望族的劫难孝康章皇后佟氏,生于1640年,比顺治帝小两岁,父亲是正蓝旗汉军都统、礼部侍郎佟图赖。明朝初年,有一位叫达尔哈齐的女

  • 顺治妃子,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其家族背景如何?家族因她而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康熙,顺治,康章皇后,佟佳氏,佟佳·隆科多,清朝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一等公佟养正之孙,太子太保佟图赖之女,顺治帝妃嫔,康熙帝生母。在孝康章皇后的儿子康熙亲政前,佟佳氏并不显赫,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军正蓝旗的小贵族。孝康章皇后的祖父佟养正,父亲佟图赖,在康熙之前,其身份和地位并不显赫,只能算是满族中一个中小贵族家庭。佟养真,关于他的民族身份现在尚存

  • 孝康章皇后在康熙二年便崩逝,但其家族却因外戚关系而独揽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康熙,佟佳氏,皇后,顺治

    佟佳氏家族在顺治年间,并未拥有“佟半朝”的嚣张称呼,直到顺治十一年(1654年),顺治皇帝庶妃、追封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为顺治皇帝生下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玄烨登基以后,佟佳氏才开始迅速崛起,成为康雍两朝势力最为强大的外戚家族。《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有载:“后家佟氏,本汉军,上命改佟佳氏,入满洲。后族

  • 裕德龄帮慈禧沐浴时,发现常人不知的秘密,这或是大清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疯圈说电影标签:宫女,皇帝,太监,二战,清朝,王太后,裕德龄,老照片,慈禧太后,军事条约

    晚清一直是历史界一个非常尴尬的时期,虽然这个时期离我们很近,但是因为有太多的记载来自这个时期,我们想不通的事情很多。比如只有慈禧太后的私生活记录,不仅有西方传教士的言论,还有西方爵士乐的回忆录,太监宫女的作品,还有康有为和张之洞。因为内容太多,大多数人都在各种考量中,历史变得模糊。但一般来说,离慈禧

  • 裕德龄:慈禧御用翻译,远嫁美国却遭丈夫背叛,59岁被撞身亡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德龄,慈禧,翻译,容龄

    裕德龄裕德龄是清末时期著名的女子之一,她是清末宫中的“八女官”之一,也曾贴身侍候慈禧。她的父亲名叫裕庚,母亲是一位法国女人,用现在的话讲,裕德龄还是一位混血儿。裕庚在裕德龄年少时被朝廷任命为特命全权大臣出使日本。出于工作原因,裕德龄全家随父亲去到日本东京生活,在那里生活的三年时间,她切身地了解到日本

  • 裕德龄:慈禧的御前女官、光绪的老师,晚年移居美国不幸命丧加州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人物故事会标签:光绪,容龄,清朝,裕德龄,老照片,慈禧太后,军事条约,民国作家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有八名御前女官,裕德龄、裕容龄两姐妹便名列其中。姐姐裕德龄担当慈禧御前一等女官、御用翻译,同时还是光绪皇帝的英文和钢琴老师。后来,裕德龄随夫赴美,成为一名美籍华人,可惜最终在加州因车祸去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裕德龄风光而传奇的一生。一、出身名门, 身世显赫, 随父旅外, 日法历练18

  •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华佗第2,皇普谧第4领先叶桂,薛生白入围

    历史解密编辑:人和政通标签:叶桂,华佗,薛生白,皇普谧,医学家,普谧第4,湿热病篇,古代十大名医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华佗第2,皇普谧第4,领先叶桂,薛生白入围。华佗,应该是我国古代大夫中最出名的一个,很多人都知道。这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当年曹操应该后悔杀他。在我国古代十大名医中,位居第2。皇普谧第4,这个人部分没有听说过,其著《针灸甲乙经》为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领先叶桂。薛生白入围,薛生

  • 乾隆为何坚持要处死张广泗和讷亲?绝不仅仅因为是金川战败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张广泗,乾隆,讷亲,金川,太后,傅恒

    1747年,乾隆看着金川战报急的直跺脚,对着群臣大发雷 霆:这个张广泗是干什么吃的,6万精锐打不下一个莎罗奔,还有讷亲也是个饭桶,身为宗亲这般放肆。等他们回来,朕一定要杀了他们。这番话说得杀气十足,让众臣都觉得寒意凛凛,即便是宠臣傅恒大人也不敢多说一句话。那么,这场金川之战为何乾隆会这般气愤呢?张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