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圣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圣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阿乐聊文史 访问量:932 更新时间:2024/1/25 12:23:03

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荃率领清军攻克太平天国国都天京城,在清军的猛烈围攻下天京城破,入城以后曾国荃率领一对轻骑,直奔太平天国国库“圣库”。

这圣库是洪秀全的国库,太平天国的政策是全国百姓的私产都要上交、不得私藏,以此来实现天下大同的社会,所有百姓的花销也都有国库统一支取定期发放。

毫不夸张地说,圣库汇聚的是太平天国所有的军民财产,被认定为天下第一宝库。

抵达圣库以后曾国荃吩咐几名清军打开圣库大门,众人心潮澎湃都认为这圣库一开,里面必定是金银财宝无数。谁承想圣库大门一开,偌大的国库里竟然是空空如也,一枚铜板都看不到。

此时曾国荃脸色大变,他疾步走入圣库几番确认,才相信这国库里是一分钱没有。踉跄一下他扶住圣库的大门,悲愤大喊道:“我命休矣!”

曾国荃平叛太平天国立下大功,为何因为洪秀全的国库空虚而说出如此话语,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曾国荃与太平天国

1824年,曾国荃出生于湖南湘乡的大家氏族,其为曾家第四子,长兄正是晚清赫赫有名的重臣曾国藩。曾国荃自小机敏聪慧,在科举考试中以第一的成绩进入县学。

曾国藩为了培养自己的弟弟,很早便将他接到了北京并成为贡生。彼时大清王朝内忧外患,四处都是反抗清政府压迫的农民起义,其中以洪秀全率领的反叛军实力最强。

清军无力抵抗损失了大量的土地,洪秀全的军队日益壮大,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建立天平天国,咸丰皇帝下定决心肃清太平军,将平叛洪秀全之事交由曾国藩。

只是,八旗清军腐败关系错综复杂,曾国藩为此专门在家乡湖南组建了一只嫡系部队湘军,用以对付太平军。

不过,曾国藩并不能直接率领这支军队去和清军作战,便保荐自己的弟弟曾国荃为将领,与太平军作战。

兄是虎弟为狼,曾国荃文武双全将湘军训练成一支王牌部队,同时他还深谙兵法,独创了一套自己的作战方法,在江西景德镇三战三捷,大败太平军俘虏重要将领,进而一战成名。

后来的安庆之战中,曾国荃还率领清军包围安庆,但安庆城犹如是铜墙铁壁一般易守难攻,找不到任何突破口,危急关头太平军的援军还感到了战场,曾国荃又对上了赶来支援的援军处境危险。

这支太平军是由英王陈玉成率领的主力部队,他是太平军大将之一,有勇有谋十分难以对付,前期为太平天国夺取了很多领地,与石达开并称为两大猛将,双方开始了一场拉锯战。

曾国荃深知自己腹背受敌必须速战速决,否则将会被围困,他当机立断命令手下在安庆城的东面、西面以及北面挖出三道壕沟,剩下的南面是水路派人严防死守。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安庆城内有人出来与陈玉成的军队联络,里应外合进行反击。如此切断了两方的联络途径,城内的守军眼见无人救援,就会变得焦躁不安。

此外城内的粮草也坚持不了多久,东西南北四个口都无法进出,陈玉成也无法将粮草运送进去,就这样安庆城就成了一座孤城,被攻破是迟早的事情。

果不其然,如曾国荃所料想的一般,安庆被困以后士气大减,里面的士兵开始慌乱接连失误。曾国荃趁着城中混乱之时乘胜追击,他又利用挖取的壕沟对战陈玉成,让驰援部队无法靠近安庆城频频失利。

陈玉成一来无法帮助安庆城解困,二来无法将粮食运进去,两人对峙四个月以后安庆城被曾国荃攻破,陈玉成深知大势已去沦为曾国荃的手下败将。

这一战让曾国荃在清朝朝堂中站稳了脚跟,因出色的表现被赏赐黄马褂并册封为布政使,也让其兄长在朝中风光无限,可以说晚晴不可忽视的人物之一。

曾国荃平定太平天国

此后的多年里曾国荃成为清廷剿灭太平天国的主力军,攻破太平天国最重要的粮仓运漕镇,让太平军备受打击一蹶不振。运漕镇被攻破后,曾国荃认为太平天国气数已尽,根本就支撑不了多久。

在这样的情况下,曾国荃便向朝廷请命,攻打太平天国国都天京城,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可天京城毕竟是洪秀全的大本营并不会那么容易攻克。

曾国荃带领湘军兵分两路水陆合攻。彼时江苏接连大雨又爆发疫病,季节正值五月底,南方即将迎来六月高温,倘若疫病在军中流行后果不可设想。

天京城内驻扎的太平军足足有二十万人,曾国荃率领的水师和陆军加起来不过二万人,双方实力悬殊巨大。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朝堂之上没有人相信曾国荃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甚至曾国藩也害怕弟弟因此失利,损失脸面事小,万一将命也搭进去了则是得不偿失。他曾写信奉劝弟弟三思而后行,攻打天京城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如集结大军以后再做打算。

然而曾国荃此人骄傲自负,认为以湘军之力就可以攻破天京城争得头功,根本不愿意让八旗清军前来横插一脚。

曾国荃没有退兵,他靠着详细的作战计划,大败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和侍王李世贤的军队,并且斩杀了几位太平军的主力干将。

将天京城外围的天平军扫清以后,曾国荃全力进攻天京城,用自己最擅长的铁桶战术,命令部下在天京城的城墙下埋了三万斤炸药,最终将城墙炸开。

天京保卫战失败后太平军大乱,曾国荃抢占先机率领军队迅速攻打,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战曾国荃以少胜多,天京城被破,他还俘虏了洪秀全二哥洪仁达以及李秀成等天国重臣大将。

仓库里没有一两银子

城破以后,曾国荃迫不及待地率领一众心腹前往太平天国国库,此番将太平天国彻底剿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从慈禧太后到朝中重臣,更加关心的都是这传闻中汇聚了无数财宝的圣库。

毕竟当时的清政府四处征战早已国库亏空,还多次被外国列强欺辱割地赔款,每年的财政支出都花费巨大,急需有一笔巨额财产充盈国库,让岌岌可危的大清朝有喘息的机会。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洪秀全的国库大门被打开后里竟然空空如也,连一两银子都没有。看到这里,曾国荃大呼“我命休矣”,为何他会这么说呢?

洪秀全建国以来一向过得十分奢靡,用的筷子都是纯金打造,坐的是紫檀木嵌珠宝螺钿大理石桌椅,每顿都是山珍海味极尽挥霍。太平天国的政策人尽皆知,从上到下的财产都要存在国库统一发放。

因此,这也给世人一种感觉洪秀全的国库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可惜的是,因为洪秀全带头挥霍,几位藩王也无所顾忌大肆花钱,连带着太平天国的重臣都随意从圣库拿取财物,看守国库的人更是监守自盗。

再加之后期与清军作战,军马粮草皆需要银子,所剩无几的国库也被掏空,因此到曾国荃打开国库的时候,才发现一枚铜板也没有,

不过,即使曾国荃如实向朝廷汇报估计也不会有人相信。

慈禧和朝廷中的大臣会认为曾国荃在说谎,何况“中饱私囊”、“雁过拔毛”是当时官场上很明显的潜规则,也难怪曾国荃在打开国库的时候会惊呼“我命休矣”,这个问题怎么都洗不白。

为了能向皇帝交差,曾国荃不得已下令让湘军在天京城内抢掠财物,用以冲抵国库。只是,这些百姓、朝臣家中也没有多少现银,抢夺七日之后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不久后,曾国荃写了奏章送回朝廷,被送过去的还有在天京城内搜刮的财物。

虽然曾国荃打了胜仗,又有曾国藩在朝堂之上为其争辩,可面对屈指可数的财宝,朝堂之上的其他朝臣依旧说曾国荃独吞了洪秀全国库财物拒不上交。

慈禧太后也不完全相信曾国荃,曾经曾国荃在奏章上说洪秀全之子洪天贵已死,然而事实却是洪天贵带领一众心腹在天京城破后逃之夭夭,此事也从侧面证明曾国荃有撒谎的可能性。

他的话在皇帝、太后和朝臣面前基本没有可信度,不过皇帝却不能斩杀曾国荃,一是他此次剿灭太平天国立下了卓越战功,倘若被斩会影响军心。二是曾国藩为其求情,并且代曾国荃上表辞官回乡,交出湘军兵权。

慈禧太后顺水推舟答应了请求,此事也让曾国荃对朝廷失望至极,心怀不满的回乡养老,洪秀全国库之事也不了了之。

清军打仗或者抄家时,朝中大臣时将金银财宝昧下,或者只上交一小部分,因有这样的先例存在所以清廷官员却始终认为是曾国荃私吞。

曾国荃无法为自己辩解,毕竟太平军的国库的确是一两银子都没有,哪怕手下为他作证也没用。

官员之所以一直咬定曾国荃拿了财宝还有一层原因,那就是他剿灭太平天国之功,引起了更多人的嫉妒,这是一个“必死”之局。

曾国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能臣良将,当时清朝正是用人之际,再加之曾国藩在朝中运作,次年弟弟就再次回到朝中,接连担任各地巡抚。

曾国荃的生活并不奢靡,即使重新做了官生活也和从前并无不同,担任山西巡抚时当地曾遇到旱灾饥荒,百姓民不聊生哀嚎遍野。

他不但捐出了大笔钱财,还号召山西各界人士捐款捐物,帮助百姓度过此次劫难。

曾国荃一生勤俭节约,并不喜好奢侈淫意,倘若他当初真的将洪秀全国库财宝独吞,为何又不花一分钱?可见圣库内真的是空空如也,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光绪十六年曾国荃病逝,终年六十七岁,结束了其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李鸿章曾评价他“十六言天语殊褒,恩数更惊棠棣并......二三子辈流向尽,英才尤痛竹林贤。”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曾国荃屠杀太平军,杀到自己都怕,曾国藩却说:孔子复生也这么杀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孔子,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演奏家,太平天国,拨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从民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曾国藩的形象一般以负面为主。早在辛亥革命时,革命元勋赵声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党,在向新军士兵宣传革命时,曾痛斥曾国藩是汉奸,为异族杀戮汉人,屠城金陵。最终致使新军将士勃然大怒,烧毁了曾国藩的画像。到了新中国,史学家们给曾国藩下了一个定义——汉奸、刽子手、卖国贼,将这个所谓“最后

  • 曾国荃卒于两江总督任上,他死后朝廷给予了什么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曾国荃,总督,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光绪

    古代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凡是闰二月的那一年都被认为是不祥的年份,不是旱涝天灾,就是人祸不断。清光绪十六年(1890)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有闰二月,也是19世纪中三个闰二月之一。这一年大清中兴元老基本凋零,似乎印证了闰二月不祥的说法。先是闰二月,前兵部左侍郎曾纪泽,即曾国藩的次子(长子纪第夭折)在北京病

  • 雨花台之战第一阶段:现代火器威力惊人,曾国荃几乎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太平军,雨花台,李秀成,水师,曾国藩

    1862年10月13日至11月25日,太平天国前后投入13王20万大军,与湘军4万精兵进行为期44天大战,双方在雨花台一线厮杀搏斗,血流成河,非常惨烈、悲怆。此战结果,大伙都知道,李秀成无功而返,被迫撤兵;曾国荃依靠“龟壳战术”,虽说损失惨重,却守住了大营。从战略目标上看,李秀成发动雨花台之战以失败

  • 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哀嚎: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荃,洪秀全,曾国藩,太平天国,咸丰

    清朝是一个创造出无数可能的时代,同样亦是结束了几千年之久封建社会传承的年代,曾经的清朝迎来了多少值得盛赞的歌颂,晚清时期就得到了多少的谩骂与失望。清末年间百姓们对政府的失望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无数次期待落空才产生的不信任,清末政府在面对侵略者的不作为与妥协。其实也正是将无辜百姓们推向深渊的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打开洪秀全的国库后,为何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天国,太平军,曾国藩,清廷

    1864年7月19日午后,湘军统领曾国荃命人点燃埋在天京城墙下面的三万斤火药,在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大爆炸声中,二十余丈高的南京城墙轰然倒塌,围城三年的湘军,在其总指挥曾国荃的率领下,如一窝蜂般地涌入了天京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宣告失败。一、曾国荃是曾国藩的四弟,生于道光四年的

  • 曾国荃有多凶残?彭玉麟三次致信曾国藩,请求诛杀曾国荃为民除暴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曾国荃,彭玉麟,曾国藩,太平天国

    说起曾国藩熟知历史的人应该都有过了解,此人在官场上可谓是老谋深算,奉公正己,有不少人向他学习把曾国藩当做自己的人生导师,曾国藩在官场上也可谓是深受别人的爱戴和尊敬,曾国荃就不如自己哥哥曾国藩来得受大家爱戴,主要还是因为世人对他有这很大的争议。彭玉麟与曾国荃同在湘军共事,又都为曾国藩的左膀右臂,本是同

  • 曾国荃带领湘军攻陷天京,打开洪秀全国库后,直呼:“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探秘历史标签:清军,曾国荃,太平军,曾国藩,洪秀全,石亚达,太平天国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在这场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是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到了高潮。不仅如此,太平天国还推行“圣朝制度”,其中规定凡是参加太平天国起义的人,必须变卖家产充

  • 曾国荃攻破太平天国,为什么看到洪秀全的国库后,大喊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科普E君标签:曾国荃,洪秀全,太平军,曾国藩,古装片,历史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创造历史,往往就在一瞬间。1864年7月19日,曾国荃所统领的湘军,一举攻破太平天国所谓的都城天京。都城的陷落,意味着太平天国走到了末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组织这次战役的曾国荃,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也立下了不世之功。但随之而来的一件事,却将曾国荃的所有功劳全部清零。当他打开太平天国银库大门的时候,被

  • 1864年,曾国荃攻破南京后下令“洗城”三日,之后还放了一把大火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清廷,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天国

    1864年,曾国荃攻破南京后累得在床上倒头就睡,没一会儿就被属下叫醒,“大帅,不好了要出事了!”曾国荃问清楚后,却一脸淡定,“我还以为多大点事儿呢!不用担心。”曾国藩之所以能成功,既有他的性格原因也有他几个弟兄帮忙,其中有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就是他的四弟曾国荃。曾国荃创立的“吉”字营,在湘军内部是

  • 她才是马尔泰若曦的原型,丈夫被圈禁,儿女却被雍正破格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志英好心情标签:雍正,马尔泰,若曦,康熙,年羹尧,郡主

    很多人都看过《步步惊心》,被剧情吸引,进而喜欢上里面的人物:隐忍沉重的胤禩,傻气无脑的十阿哥,清风朗月的胤祥,直爽义气的十四阿哥……因为喜欢,就会去查阅他们在历史中本来的样子,当你发现这些人的结局确实悲哀,不免再一次失望。同时,你会发现,有一人仿佛是没有历史原型的,那就是女主角马尔泰若曦。根据《清史